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

2004年天津卷语文_2004天津高考语文

tamoadmin 2024-05-18 人已围观

简介1.2007年天津高考语文试题详解我今年刚高考完,590分,介绍一下自己经验,报考了北京理工和大连海事两所大学,录取通知书还没下来,不过我是很有自信的。前面基础我就不说了,该背的就是要背。古诗文鉴赏每年的范围都不同大致就是律诗鉴赏,绝句对比鉴赏,这个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53上的答案多看看,不是看内容,而是看答题方法,往往明白了诗人的意思却答不到点上,看看答案的答题方法会好很多。阅读也一样,主要

1.2007年天津高考语文试题详解

2004年天津卷语文_2004天津高考语文

我今年刚高考完,590分,介绍一下自己经验,报考了北京理工和大连海事两所大学,录取通知书还没下来,不过我是很有自信的。前面基础我就不说了,该背的就是要背。古诗文鉴赏每年的范围都不同大致就是律诗鉴赏,绝句对比鉴赏,这个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53上的答案多看看,不是看内容,而是看答题方法,往往明白了诗人的意思却答不到点上,看看答案的答题方法会好很多。阅读也一样,主要看答题方法,注意四维控制,就是从问题的其他三个角度来回答问题,举个例子:问题问的是主旨,那就从人物,情节,环境3方面回答,问的是人物,就用主旨,情节,环境来回答,要回举一反三。这里面环境的作用多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烘托人物心情,深化主旨”,人物则是“以小见大,从一个人来反映一类人,从而反映出一种社会现象”。再然后就是语言表达了,如果你今年已经高三,我建议你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这项上,没有太大意义。主要还是前面基础,后面的语言表达只要你写上,多少都会给点分,可前面选择错了就没分了。至于作文,其实就是对付,注意三点就行:1.字数要够;2.自己要工整,清晰,个别错字老师看不出来,干脆不改;3.开头和结尾要用心写,判卷人主要看这两部分。

希望我的经验能帮到你,祝你高考成功

2007年天津高考语文试题详解

天津春季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04版》

天津春季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19分)

1. (2分)完全被动全盘接受(1分)只接受与自己的利益和偏见一致的东西(1分)

2.(2分)把书的内容同社会实际联系起来,(1分)加以观察和思索(1分)

3.(2分)B

4.(2分)指书中种种涂饰和废话

5.(3分)《读山海经》(或:《咏荆轲》;或:“精卫……填沧海”等诗句),表现出他的豪情和愤懑。(举例2分,说明1分)

6.(4分)C D

7.(4分)形象化说法(2分) 阐述(2分)

(二)(24分)

8.(2分)D

9.(2分)(北平)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粘合

10.(4分)(1)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

(2)动中有静使人快乐安适;

(3)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或:处处有空儿可自由喘气);

(4)紧连园林、菜圃与农村(或;花多菜多果子多)(写出两点即可,后两点合起来答为“接近自然”也给分)

11.(3分)表明北平“有个边际”;表现北平特有的历史文化内涵;表达“我”对北平的亲切感和依恋情。(意思对即可)(写出两点即可)

12.(3分)C

13.(3分)(2)真实地表现了北平“接近自然”的特点

(3)真切地流露出作者热爱北平的情感

14.(2分)只有在北平能享受一点清福了;

15.(5分)点明题意;照应开头 “落泪才足以把内心揭露在外面一些来”,使文章结构更为严谨;把“想北平”的感情推到高潮,戛然而止,耐人寻味。

(三)(4分)

16.(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3)千岩万转路不定(4)可以攻玉(5)万紫千红总是春

(四)(8分)

17.(1分)音乐(歌唱、说唱)

18.(3分)爱情(或:友情) 故国(或:故君、家国)之思

19.(4分)

(1)具体的时令,在晚春与李龟年相逢。

(2)象征二人飘泊无依、由荣而衰的身世命运。

(3)象征着大唐在安史之乱后,由极盛而衰的社会真实,表达家国之痛。(写出两点即可)

(五)(10分)

20.(2分)①④,品德修养

21.(3分)用道德来治理国家,执政者就像北极星一样处在一定的位置上,众多星星都环绕着它。

22.(3分)君子要承认过错,公开改正。

23.(2分)A

(六)(15分)

24.(4分)(1)古代长度单位 (2)猜疑 (3)值 (4)赐爵位

25.(2分)D

26.(2分)B

27.(5分)

(1)你赶快离开,不要停留!(否则)将要被楚国人抓获。(重点:“去”“且”“为”)(3分)(2)为什么还要知道姓名呢?(重点:“何……为”)(2分)

28.(2分)重诺轻生(重义轻生、舍生取义)(意思对即可)二、70分

29.作文

有人想研制一种新药,借古代的“忘忧草”来命名。希望服用后,能解除忧郁、忘掉

烦恼,增加勇气和自信心,甚至使人变得富有创造力……

请以“忘忧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1000字左右,题目自拟。

(2)可以自由发挥,讲故事,谈幻想,发议论,等等。

(3)不要写成诗歌。

试题: 一、 80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第1—7题。(19分)

有的人读的书也不算少,如鲁迅所说,他们“从周朝人的文章,一直读到明朝人的文章,非常驳杂,脑子给古今各种马队践踏了一通之后,弄得乱七八糟,但蹄迹当然是有些存留的,这就是所谓有所得”。还有一些“潦倒而至于昏聩的人,凡是好的,他总归得不到”.前者缺乏独立思考能力,读书处于一种完全被动的全盘接受状态;后者则存在着“有色眼镜”的偏见,他只能接受那些与他的利益和偏见一致的东西。这样的态度最多只能做书籍的“俘虏”,是无法从中真正得到益处的。

鲁迅强调“自己思索”,不能把自己变成“书橱”;如果“只能看别人的思想艺术”,就无异于“脑子里给别人跑马”,就会导致思想的“硬化”,使读书的效果走向反面。思索并不是一种苦思冥想的内心反省活功,它以社会现实为根据,还必须同时“自己观察”,“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这也就是联系实际,因此他强调“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这其实就是鲁迅自己读书的态度和方法,他从采不盲从书本,而是把书的内容同社会实际联系起来,加以观察和思索。因此他常常能取精用宏,从常见的书籍中得出人们没有看出的精辟的新意。譬如对于《二十四史》他□不像传统学者那样把这些所谓正史视为信史,□不是如五四时期某些人把它看成“相斫书”,“独夫的家谱”,□是在同野史和杂说的比较中,在同现实中“古已有之”的许多现象的观察中,经过认真的思考,认为只要善于清除历来史官那种“装腔作势”的涂饰,这些史书是写出了“中国的灵魂”的。他说:“只因为涂饰太厚,废话太多,所以很不容易察出底细来。正如通过密叶投射在莓苔上面的月光,只看见点点的碎影。”所以要从书中获得真正的教益和可靠的知识,就必须能够拨开遮掩月光的密叶,使“碎影”成为普照的清辉。对文学作品也是这样,他既充分地肯定了如《儒林外史》的“秉持公心,指摘时弊”,如《红楼梦》的“正因写实,转成新鲜”的杰出成就,也尖锐地指出了许多旧小说的掩盖矛盾、粉饰现实的“瞒”和“骗”的实质。他强调要“睁了眼看”,就是细心观察历史和社会的实际,认真思索,看这些文艺作品究竟是否正视和反映了现实和人生。只有这样,才能认识文艺作品的价值并从中获得教益。

从鲁迅的大量杂文中可以看到,他确实把“所读的书活起来”了,因此常常能够揭示要害,看出实质。例如历来被认为是田园诗人的陶渊明,当有的文章宣扬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泯灭一切忧喜”的“静穆”,并且举出陶渊明“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的时候,鲁迅针锋相对地指出:“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而且说明“历来的伟大的作者,是没有一个‘浑身是静穆’的”。陶渊明的集子是有目共睹的普通书籍,鲁迅之所以能够正确理解它的内容实质,并及时对错误论调给以批驳,就因为他与那些关在“象牙之塔”里死读书的学究们对书的态度不同.他在读书的同时,始终把社会实践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在对待书籍的态度上,我们首先应该向鲁迅学习。

1. 本文批评了两种错误的读书态度,一种是________;另一种是______。(2分)

2.文章阐述了鲁迅读书的态度和方法,概括起来就是:________ (2分)

3.文中第二自然段的空格处依次填人的关联词语是(2分)

A.虽 更 但 B.既 也 而 C.若 也 就 D.尚 更 则

4.“拨开遮掩月光的密叶,使‘碎影,成为普照的清辉”,这一比喻中“密叶”的含义是________(2分)

5.鲁迅说陶潜“并非‘浑身是静穆’”。请举出课文中陶潜的一篇作品(篇名或诗句),来说明这一观点。(3分)

6.对本文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第一自然段中“这样的态度”,指它前面所说的“前者”和“后者”这两种态度。

B.第二自然段的例证既有读史学著作的,又有读文学作品的,体现了举例的典型性

C.第三自然段中运用举例的方法,着重分析了鲁迅杂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D.全文三段文字之间的关系是,由表及里、逐层深入地展开阐述。

E。本文不仅引用鲁迅关于读书的言论,而且运用鲁迅读书实践的事例来阐述问题。

F.本文运用了对比说理的方法,将鲁迅的读书态度和方法与某些人作对比。

7.第二自然段中,鲁迅把某些读书不加思索的人称为“书橱”。请你另举出一种形象化的说法,来形容生活中某些人(或自己)的读书态度或方法(褒贬皆可),并对此说法加以阐述。(50字左右)(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5题。(24分)

想北平 老舍

①设若让我写一本小说,以北平作背景,我不至于害怕,因为我可以捡着我知道的写,而躲开我所不知道的。让我单摆浮搁的讲一套北平,我没办法。北平的地方那么大,事情那么多,我知道的真觉太少了,虽然我生在那里,一直到廿七岁才离开。以名胜说,我没到过陶然亭,这多可笑!以此类推,我所知道的那点只是"我的北平",而我的北平大概等于牛的一毛。    

②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在我想作一件讨她老人家喜欢的时候,我独自微微的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揭露在外面一些来。我之爱北平也近乎这个。夸奖这个古城的某一点是容易的,可是那就把北平看得太小了。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粘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这只有说不出而已。    

③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象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啊!我不是诗人!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一种象由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这不但是辜负了北平,也对不住我自己,因为我的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它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我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可是我说不出来!    

④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曾被称为欧洲的四大“历史的都城”。我知道一些伦敦的情形;巴黎与罗马只是到过而已;堪司坦丁堡根本没有去过。就伦敦,巴黎,罗马来说,巴黎更近似北平--虽然"近似"两字要拉扯得很远--不过,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自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不象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面向着积水潭,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的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象小儿安睡在摇篮里。是的,北平也有热闹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极拳相似,动中有静。巴黎有许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______________,以便刺激;在北平,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论说巴黎的布置已比伦敦罗马匀调的多了,可是比上北平还差点事儿。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几乎是什么地方既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与树;最空旷的地方也离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这种分配法可以算--在我的经验中--天下第一了。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的喘气;不在有好些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围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每一个城楼,每一个牌楼,都可以从老远就看见。况且在街上还可以看见北山与西山呢!    

好学的,爱古物的,人们自然喜欢北平,因为这里书多古物多。我不好学,也没钱买古物。对于物质上,我却喜爱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花草是种费钱的玩艺,可是此地的"草花儿"很便宜,而且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钱而种一院子花,即使算不了什么,可是到底可爱呀。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是多么省钱省事而也足以招来蝴蝶呀!至于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等等,大多数是直接由城外担来而送到家门口的。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似的美丽。果子有不少是由西山与北山来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呀!哼,美国的橘子包着纸;遇到北平的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    

是的,北平是个都城,而能有好多自己产生的花,菜,水果,这就使人更接近了自然。从它里面说,它没有象伦敦的那些成天冒烟的工厂;从外面说,它紧连着园林,菜圃与农村。采菊东篱下,在这里,确是可以悠然见南山的;大概把"南"字变个"西"或"北",也没有多少了不得的吧。象我这样的一个贫寒的人,或者只有在北平能享受一点清福了。

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

一九三六年六月十六日

[注]文中说的“北平”是1928年至1949年间对北京的旧称。

8.对本文第①—③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强调北平地方大、事情多,而自己知道的太少,是为了表明本文是写“我的北平”。

B.作者用对自己母亲的爱来类比对北平的爱,突出了爱的真挚深厚。

C.作者反复说自己“爱北平”“要说而说不出”,是指“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

D.第③段中,作者用杜鹃作比喻,是取杜鹃啼声悲切的特点。

9.第②段中,作者说“每一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这句话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的话回答)(2分)

10.第④—⑦段中,作者笔下的北平具有多方面特点,请写出其中两个主要特点:

(1) 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11.分析第④段中“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一语在文中的含义。(3分)

12.依次填入第④段末尾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瀑布与大潮是必要的 有丁冬的清泉就够了

B.摇滚与爵士是必要的 有柔曼的圆舞曲就够了

C.咖啡与酒是必要的 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

D.辣椒与葱是必要的 有嫩嫩的豆腐脑就够了

13.第六段中加点的词语在表达上的作用是(2分)

(1)细致入微地写出了事物的状态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从第⑥⑦段中,找出与下面句中“感到寂苦”对比着写的一个句子。(2分)

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

15.文章以“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收笔,这一笔好在哪里?(5分)

(三)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任选4题)(4分)

16.(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2)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

(3) _______________,迷花倚石忽已暝。(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它山之石,_______________。(《诗经·小雅·鹤鸣》)

(5)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__。 (朱熹《春日》)

(四)阅读下面两首诗及背景材料,完成第17—19题(8分)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安史之乱中)唐明皇幸岷山,百官皆窜辱,积尸满中原,士族随车驾也。……李龟年奔迫江潭,杜甫以诗赠之曰:“岐王宅里寻常见……”龟年曾于湘中采访使筵上唱:“红豆生南国……”又“清风明月苦相思……”,此词皆王右丞所制,至今梨园唱焉。歌阕,合座莫不望行幸而惨然。(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中《云中命》)

17.上面的背景材料表明:唐代绝句是可以与__________艺术结合在一起的。(1分)

18.红豆又叫相思子。王维诗歌中的“红豆”,表达的是__________;李龟年在安史之乱中唱曲里的“红豆”,表达的是__________。(3分)

19.联系上面的背景材料,分析杜甫诗中的“落花时节”,含有哪些寓意。(4分)

(五)阅读《论语》中的五段文字,完成第20-23题。(10分)

①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极星)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②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③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④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

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⑤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同“蚀”)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20.从内容上看,上面五段文字可分为两类: (2分)

______是关于治国的(填人段前的序号);其余三段是关于_________的。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3分)

22.第⑤段文字的大意是______________。 (3分)

23.与“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含义不同的一项是(2分) A.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B.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C.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D.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4—28题。(15分)

(伍)子胥入船,渔父知其意也,乃渡之千寻之津.

子胥既渡,渔父乃视之有其饥色,乃谓曰:“子俟我此树下,为子取饷.”渔父去后,子胥疑之,乃潜身于深苇之中。有顷,父来,持麦饭、鲍鱼羹、盎浆,求之树下,不见,因歌而呼之,曰:“芦中人,芦中人,岂非穷士乎?”如是至再,子胥乃出芦中而应。渔父曰:,“吾见子有饥色,为子取饷,子何嫌哉?”子胥曰:“性命属天,今属丈人,岂敢有嫌哉?” 二人饮食毕,欲去,胥乃解百金之剑;以与渔者:“此吾前君之剑,上有七星北斗,价直百金,以此相答。”渔父曰:“吾闻楚王之命: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圭①。岂图取百金之剑乎?”遂辞不受,谓子胥曰:“子急去,勿留!且为楚所得。” 子胥曰:“请丈人姓字。”渔父曰:“今日凶凶,两贼相逢,吾所谓渡楚贼也。两贼相得,得形于默,何用姓字为?子为芦中人,吾为渔丈人。富贵莫相忘也。” 子胥曰:“诺。”既去,诫渔父曰:“掩子之盎浆,无令其露。”渔父诺。子胥行数步,顾视渔者,已覆船自沉于江水之中矣。 注:①执圭:春秋时楚国设置的爵位名,它是楚国的最高爵位。

24、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4分)。

(1)乃渡之千寻之津( ) (2)为子取饷,子何嫌哉( )

(3)价直百金( ) (4)赐粟五万石,爵执圭( )

25.下列句中的代词,指代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项是(2分)

A.求之树下,不见 之(子胥)

B.如是至再 是(歌而呼之)

C.此吾前君之剑 此(前君之剑)

D.掩子之盎浆,无令其露 其(渔父)

26.下列句中“相”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2分)

A.价直百金,以此相答 B.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C.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D.富贵莫相忘也

27.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子急去,勿留!且为楚所得。

(2)何用姓字为?

28.用一句话概括渔父的品行。(2分)

二、70分

29.作文

有人想研制一种新药,借古代的“忘忧草”来命名。希望服用后,能解除忧郁、忘掉

烦恼,增加勇气和自信心,甚至使人变得富有创造力……

请以“忘忧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1000字左右,题目自拟。

(2)可以自由发挥,讲故事,谈幻想,发议论,等等。

(3)不要写成诗歌。

2007年天津高考语文试题详解

1.答: B

◆解析◆ A项,加点字读音依次为:méi,huǐ,wǔ,huì,huì;B项,加点字读音依次为:jùn,cūn,qūn,suō,quān;C项,加点字读音依次为:jī,qǐ,qí,yǐ,yǐ;D项,加点字读音依次为:hé,kè,hé,gāi,gāi。

2.答: A

◆解析◆ B项,“频律”应为“频率”,“鞠躬尽悴”应为“鞠躬尽瘁”;C项,“要言不繁”应为“要言不烦”;D项,“协迫”应为“胁迫”。

3.答: C

◆解析◆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给远行的朋友以鼓励和信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达了送行者的旷达之情。相比较而言,还是前者更温馨些,能够劝慰友人伤别之心。 “吝啬”含有贬义,而“吝惜”比较中性,更符合语境。 “轻车熟路”指“架着轻便的车在熟路上走,比喻对情况熟悉,做起来容易”;“得心应手”指“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形容运用自如”。语境并没有说是在做熟悉的事情,用“轻车熟路”不合适。

4.答: D

◆解析◆ A项,“王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创造的”是“意境”的定语,句子主干为:“意境丰富和提高了表现技巧,做出贡献。”主宾搭配不当。把“努力创造的”中的“的”改为“了”即可。B项,缺宾语。在“提升”后面加“它们”,在“为在香港定居做好准备”中的“为”的后面加“其”。C项,“股票和基金产品与储蓄、债券”等并列概念之间关系不清晰明确。

5.答:C

◆解析◆ A项,原文第二小节说:“一些企业、科研机构现在知道着力培养帮助注册专利的人才,而对培养在市场竞争中游刃有余、懂技术又有法律资格的专利律师,尚未提到议事日程。” B项,原文第一小节说:“对内以为只要有了专利就保护了自己的知识资产,对外则将人家注册的专利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 C项,原文第三小节说:“在当今中国,绝大多数企业和科研机构尚处在技术积累期,还必须鼓励多申请专利。……专利不一定以开发产品或服务为最终目……” D项,原文第二小节说:“市场经济告诉我们,虽然花很大代价保护专利,但在利益驱动下,竞争对手往往会千方百计地来破解对专利的保护。”

6.答:D

◆解析◆ A项,原文第三小节说:“在当今中国,绝大多数企业和科研机构尚处在技术积累期,还必须鼓励多申请专利。” B项,原文最后一小节说:“对十分容易被模仿而又难以赢得诉讼的,不申请专利而将这种技术作为商业秘密加以保护可能更加有利。与专利不同,商业秘密没有义务公开技术内容,保护时间可以没有期限。” C项,原文最后一小节说:“放弃一部分专利也是一种竞争手段。IBM公司宣布建立一个专利共享平台,放弃价值千万美元的500多项专利,供社会免费使用。这些专利与开源软件开发有关,这样能够做大以开源软件为基础的大量下游企业,为公司自己的产品扩大了市场,其结果恰恰是对竞争对手微软公司的产品构成了重大的挑战。”D项,原文第二小节说:“一些企业、科研机构现在知道着力培养帮助注册专利的人才,而对培养在市场竞争中游刃有余、懂技术又有法律资格的专利律师,尚未提到议事日程。”这隐含的语义可能是现在要培养培养懂技术又有法律资格的专利律师,而不是将其“列为远期目标”。

7.答 : A

◆解析◆ A项,原文第三小节说“有些专利是出于企业的长期战略考虑暂时不会去产品化,有些仅仅是防止别人进入的篱笆,还有些专利注册行为是为了迷惑对方,或是准备与对方权利交换用的”。 B项,原文第三小节说“在当今中国,绝大多数企业和科研机构尚处在技术积累期,还必须鼓励多申请专利。在目前已经注册的专利中属于发明类的较少,而属于实用新型的和外观设型的计较多”,强加因果。 C项,“应主要采取专利以外的手段”中“主要”一词,不准确。 D项,原文第一段说“知识产权是私权,本质上是保护排他性权益”“对具体专利的保护与对自然遗产、文化传统的保护在性质上决不能同日而语”,选项对知识产权和自然文化遗产的定性正好相反。

8.答:B

◆解析◆ A项,需要电流刺激,才“可使高分子材料自动伸缩和弯曲”。 B项,正确,见原文第二小节:“通过控制电流强弱调整离子的数量,可以有效地改变它的伸缩性。” C项,它伸缩时要消耗电或人的生物能。 D项,强加因果。

9.答: C

◆解析◆ A项,人造肌肉的伸缩和弯曲需要电的刺激;如果,人的运动带动人造肌肉,它可以产生发电,原文没说是“静电”。 B项,“各个领域”,范围过大;“能在各个领域发挥作用,是因为人造肌肉具有灵活性”,强加因果。 C项,符合原文,见原文第三小节:“如果有了人造肌肉,机器人四肢就会更加发达,能将分子能量的70%转化为物理能量,其功率远远大于传统引擎机器人。” D项,“代替传统机器人完成了任务”,已然未然混淆。

10.答: D

◆解析◆ 这是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 A项,第二小节有这样的信息:“研究证明,通过电流刺激,高分子材料能自动伸缩和弯曲,从而可用来制造人造肌肉。这种人造肌肉用粘合性塑料制成,是把管状导电塑料集束成肌肉一样的复合体,在管内注入特殊液体,导电性高分子在溶液中释放出离子,这种复合体在电流的刺激下完成伸缩动作。”由此可推断此项正确。 B项,原文第三小节提供了相关信息。“自行驱动和负重”可能不太好理解,但不是错误。 C项,综合原文三、四小节可以推断出相关信息。 D项,原文最后一段说机器鱼耐力可维持半年,并没有说它可以“持续不断地游动”。

11.答:A

◆解析◆ 这是考察学生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做这样的题,一定要结合语境,可以把选项给出的解释代入原文推敲。

12.答: B

◆解析◆ 这是考察学生对常见文言虚词的掌握情况。 A项的“则”是“副词,就”的意思。 B项第一个“于”是“介词,从”,第二个“于”是“介词,向”。 C项的“而”是“连词,表承接”;根据“结构相同,用法相似”的原则也可推断。 D项的“之”是“代词,这件事”。

13.答:B

◆解析◆ 这是考察学生对选文的理解能力和信息筛选能力。一般用排除法,先确定自己不符合要求的两句,再看选项,答案就出来了。 本文主旨是要具有“察”的精神,对人对事要仔细分析、推究事理。

14.答:D

◆解析◆ 这是考察学生对选文的理解能力和信息筛选能力。这样的题一般有一定难度,需要考生比较审慎地排查每一项的信息。 D项,有的事例“类是而非”,有的事例“类非而是”,说法很含糊;“分别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的说法也欠准确,除了文章开头几个事例有明显的正反论证外,后面提及的孔子辨“一足”、丁氏之井、子夏辨豕等几个事例似乎同时蕴含着正反两个方面。

15.答:(1)这是愚蠢的人犯大错误的原因。

(2)所以说“夔一个人足够了”,不是“夔一只脚”(一条腿)。

(3)有读史书的人说:“晋国军队三头猪渡过黄河。”

◆解析◆ 这一小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语句的理解能力。 翻译句子,一要弄清句式,二要字字落实。

第一句是个含有“……之所以……也”的因果判断句,一般要翻译为“……是……的原因”。第二句是个含有“非”的否定判断句,一般翻译为“……不是……”;再者,要根据上下文理解两个“一足”的含义。第三句,“史记”的翻译可能会有些难度,这是个古今异义词,其语境义为“史书”,而不是现在所说的司马迁的《史记》;另外,“豕”是“猪”的意思,“涉”是“渡”的意思。

16. 答:(1)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之貌;富有韵律感,增强表达效果。

(2)表现了春光浓重,扑面而来,以及作者的欣喜之情。

◆解析◆ 这道题考查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第一小题考查关键词的表达作用,对于问作用的题要注意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作答。叠音词一般都有音韵上的作用,也可以增强表达效果。 第二小题是对关键句的情景理解。答题时一般要描绘出其所描绘的景象,指出其所蕴涵的感情。

17.答:(1)①贾谊在《过秦论》中写道:“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②秦观在《鹊桥仙》词中写道:“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2)①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写道:“余于仆碑,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何可胜道也哉!”②杜甫在《 客 至 》中写道:“ 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解析◆ 这道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每组都是古诗、文各一小题,没有现代诗文题目;在诗词小题中,涉及作品名称知识,比较容易写出。

18.答:美丽/纤弱 稚嫩/顽强 不怕困难/充满活力。

◆解析◆ 这道题考查学生查找信息,筛选信息的能力。 首先,要确定“雪野里的精灵”在原文出现的位置。选文除了在标题处提到“雪野里的精灵”外,只在倒数第四小节的结尾有类似语意的句子:“它们是这漫漫雪国里生命的精灵!” 其次,我们看这一句的上下文,查找筛选对小花特点进行描述的信息。发现上文的“纤细里充溢着坚韧,孱弱里蕴藏着刚强,微小里含纳着博大”“以小小的蓝色火焰与巨大的寒流搏击,它们以火热的心律终于鼓破了厚厚的冰窖”等语句都是在描述小花的特点。 再次,根据查到的信息,进一步筛选,组织语言。

19.答: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小生命顽强的生命力。

用鲜活生动的语言,写出了“我”见到这些小生命时的惊喜与感动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鉴赏能力。题目要求的“赏析”,是个比较笼统的词,我们可以从语言技巧、表现手法等方面入手分析,不论从哪个角度分析,都要指明角度,分析效果。

20.答:浩歌的境界:宏大壮丽的生命形态,轰轰烈烈、激荡人心。

寂寞的境界:纤小柔弱的生命形态,默默无闻、自强不息。

相同点:二者都是生命的奇观,都是生命力量的展示。

◆解析◆ 这道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境界”一词在第五册学习《人生的境界》时接触过,学生们应该不陌生。这里的“境界”分别指什么,有何相同点,显然是需要考生结合上下文的语境理解这个词。只要考生知道了解这一点,应该比较容易作答。

21.答: C E

◆解析◆ 这道题考查学生对选文整体的理解程度,也考查了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这样的题一般有一定难度,需要考生比较审慎地排查每一项的信息。 A项,“我”在第一次晋谒银杏树后,“它那腾游时空的气魄,吐纳古今的恢宏,剪裁春秋的博大,抽黄谢绿的顽强,都使我感到自己的渺小和卑微。”(选文第二小节结尾)但是,“我”在以后又逐渐有了新的感悟,“博大与渺小,久远与短暂,都是相对而言的。定林寺里的古银杏树无疑是一支巍峨峥嵘的生命进行曲。后来我在雪野中两次偶然所见,则又领略了弱小生命吟出的生的礼赞”。(选文第四小节)了解到了“渺小与卑微”的生命的伟大之处。所以,相对于银杏树在时空中的伟大而言,“我”感到过“渺小与卑微”,但不是“一直感到”。 B项,“朝菌”、“蟪蛄”等语,出自庄子的《逍遥游》(课本第四册第21课)。作者在这里引用,说“站在这棵古树前,仰望着无涯无际的时空,我们便会感到:在宇宙间,地球仅是一粒微尘,人生更如蜉蝣、朝菌,只不过俄尓一瞬,稍纵即逝”,意在表明相对于更博大的生命而言,人也很渺小,只是一种正常的推理,应该没有指责“人的浅薄自大”的意思。 C项,符合原文语意。 D项,本文先说银杏树,再说崂山的小草小花,再说雪国的蓝色精灵,似乎是“三个场景”,“三个角度”,但是,仔细思考会发现,本文的主旨在于发现和赞誉“渺小与卑微”的生命的伟大。因此,银杏树这种博大的生命与崂山的小草小花、雪国的蓝色精灵这种渺小的生命并不在同一层面上,所表达的语意并不完全一致。 E项,符合原文语意。

六、(12分)

22.给下面一段话加上标点符号(答案依次写在文后的横线上)。(2分)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著名哲学家、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①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② ③爱因斯坦文集④第一卷⑤第395页⑥一个没有很好掌握语言这一思维工具的人,其智力发展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答:① :“ ② 。” ③ (《 ④》 ⑤, ⑥ )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标点符号的运用能力,主要考查了逗号、句号、书名号、冒号、引号、括号等比较常见的标点符号;但是难点在于,学生可能不太留意在选文这种语境下的标点使用。

23.在下面横线处,续写两句话。(4分)

兰因春而存在,而春也因有了兰的幽美,才多了些温煦,少了些清寒;

荷因夏而存在,而夏也因有了何的淡雅,才多了些凉爽,少了些燥热;

答:菊因秋而存在,而秋也因有了菊的冷艳,才多了些成熟,少了些青涩;

梅因冬而存在,而冬也因有了梅的坚韧,才多了些静谧,少了些喧嚣。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仿写”能力。给出的两句,划线部分是考生在答题时需要替换的。这两句修辞上有对偶,语义上有(植物与对应季节的)因果关系,对植物特点的描绘(如兰的“幽美”)以及“多”与“少”后的词为形容词,而且“多”与“少”后的词是反义词,构成对比。

24.根据下表写一则短讯,报道本市2007年“五一”黄金周的旅游情况。(6分)

  全市接待游客 本地游客 外地游客

2006年游客(万人次) 246.85 153.49 93.36

2007年游客(万人次) 296.8 194.94 101.86

同比增长率 20.23% 27.01% 9.10%

答: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我市接待游客总数达到296.8万人次,比去年2006年的246.85万人次同比增长了20.23%。其中,本地游客194.94,比去年的153.49万人次同比增长了27.01%;外地游客101.86万人次,比去年的93.36万人次同比增长了9.10%——本地游客的同比增长率比外地游客的同比增长率高17.91个百分点。

◆解析◆ 写出“五一”黄金周,概括总体情况,全市接待游客人次及同比增长率,本地游客人次及同比增长率,外地游客人次及同比增长率,符合语体要求。本题的难点:一是找齐描述角度;二是把握短讯语言的简洁客观。

25.请以“有句话常挂嘴边”为题写一篇文章。(60分)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800字。

◆解析◆ 这是个命题作文,考察学生的表达应用能力。总体难度不大,值得注意的问题:

1.要突出一句话,而且这句话是常常挂在嘴边的。那么,偶尔提提,不轻易谈起的话,就不能写。在套用自己以往相关的作文时没就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2.由于比较容易写,所以,比较容易写得平庸,考生要特别注意在发展等级上拿分。

文章标签: # 北平 # 解析 #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