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

2011年株洲市理科状元,株洲市2017年高考状元

tamoadmin 2024-07-09 人已围观

简介1.攸县一中和株洲二中哪个学校好一点?株洲最好的高中是什么中学?2.株洲市一中和八中近2年的高考情况。那个学文科更好,各有什么特色。? 望熟悉的人士回答。 急~!3.株洲市景弘中学到底怎样,请详细介绍哈子咯?网上有篇讲朔话子的啊。我崽就要去考试了类。4.湖南省株洲市第一中学的历史沿革株洲市高考时间:6月7-8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Nationwide Unified Examinati

1.攸县一中和株洲二中哪个学校好一点?株洲最好的高中是什么中学?

2.株洲市一中和八中近2年的高考情况。那个学文科更好,各有什么特色。? 望熟悉的人士回答。 急~!

3.株洲市景弘中学到底怎样,请详细介绍哈子咯?网上有篇讲朔话子的啊。我崽就要去考试了类。

4.湖南省株洲市第一中学的历史沿革

2011年株洲市理科状元,株洲市2017年高考状元

株洲市高考时间:6月7-8日。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Nationwide Unified Examination for Admissions to Gener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简称“高考”,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教育部要求各省(区、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考科目名称相同的必须与全国统考时间安排一致。参加考试的对象一般是全日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招生分理工农医(含体育)、文史(含外语和艺术)两大类。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照招生章程计划和扩招,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择优录取。2015年,高考逐步取消体育特长生、奥林匹克竞赛等6项加分项目。

2016年,教育部严禁宣传“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加强对中学高考标语的管理,坚决杜绝任何关于高考的炒作。2017年4月7日教育部、中国残联关于印发《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的通知。

高考的意义:

1、通过高考可以考上理想大学和喜欢的专业,为今后找工作就业奠定坚实基础,这是高考最大的意义。通过高考这一过程,能够获得未来找工作就业的基本能力。如果不参加高考,不读大学,很有可能今后无法找到理想的工作。

2、通过高考能够检验自己以往的学习成效,为今后的学习发展打下基础,这也是高考的直接意义所在。通过高考的检验,也是今后学习的基本前提。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现在各大高校他们所开设的专业已经十分细,社会分工也非常细。

3、高考是包括绝大多数人在内,通向成功彼岸的唯一途径,也是穷苦人家走上辉煌腾达道路的唯一道路,所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高考的意义就在于决定了今后的人生发展方向。

攸县一中和株洲二中哪个学校好一点?株洲最好的高中是什么中学?

看你成绩怎么样了 如果你确定自己能够在3年后上一本 二本 可以去攸县一中

不能确定去九方中学 因为九方中学在高三毕业前可以考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攸县一中则学风更好

我就是07届的九方学生 我们班39个人 全部上了 没一个高四 其中16个在四月底就考单招进了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人全部本科上线(好像还是有几个读了专科) 所以说读九方就有这个好处 不过从根本上来说攸县一中还是要好些~

株洲市一中和八中近2年的高考情况。那个学文科更好,各有什么特色。? 望熟悉的人士回答。 急~!

攸县一中就不晓得,二中是师资力量强大,靠学生自觉,风气也就那样。攀比比较强。有钱的人多。学校抓的不紧。南方咧,整体比较好,学校抓的比较严厉,封闭管理。但是学生的素质也就那样。在南方读了2年半的书。觉得非常开心。但是离市区有满远。南方内部环境其实也就只那样,不过相对来讲。学生还算比较单纯。不的太坏。四中也还不错。感觉四中越来越不错了。

株洲市景弘中学到底怎样,请详细介绍哈子咯?网上有篇讲朔话子的啊。我崽就要去考试了类。

我是四中毕业的,四中现在越来越不行了啊。。诶。。不过在顺序上还是在一中八中之上的啦哈哈。不妨试试填四中吧。咱们学校还是很好的!文科的好老师也蛮多的。如果你填的上的话啊。

如果你要拿一中和八中对比的话,虽然过了几年,但一中应该还是压过八中不成问题的吧。今年文科状元不是就出自一中的么。要说几个学校的特色,四中艺术不错(叹)。。音乐美术体育都好。。文科也还行吧。。中等。。一中的特色感觉是没特色。。文科理科都是中等。。学校还算漂亮。。八中。。。体育不错吧。。。。八中是我伤心地。。。不太有缘分。。。

一中八中的同学如果对我的评论有意见的话,我先道个歉,这些仅仅是我个人的看法,而且也有些时过境迁了。可能现在的情况我也不太清楚,但是株洲这些高中总体格局上应该是没改的,你可以参考参考看。

湖南省株洲市第一中学的历史沿革

一、景弘中学的创办是一个什么样的历史背景?学校的发展状况怎样?

答:景弘中学于2004年创办,是在四中晋升省示范性高中,原初中部必须与高中剥离的背景之下创办的,可以说景弘中学的前身就是原四中的初中部,其历史渊源可追溯至四中创办之时,即1957年。

学校是站在四中初中部的肩膀上发展起来的,高起点带来了高速度与高质量发展。7年来,学校由创办之初的一个年级8个班400余名学生发展到目前的45个教学班,2400余名学生,是株洲地区初中办学规模最大学校之一。学校现有教师145人,其中高级教师38人,研究生学历教师21人,历任和现任市、区级学科带头人、市级骨干教师30余人,所有教师全为本科以上学历。学校连续7年被评为株洲市优秀民办学校。至2010年,已有四届毕业生,历年中考成绩达100%毕业,5A率和5A学生绝对人数均居全市初中学校前三名,历届毕业生中,均有达70%以上的学生能顺利考入省示范性高中深造。

2010年景弘中学第一届初中毕业生参加高考,四中300名一次本科上线学生中,有220名为景弘输送的学生,市二中、南方中学最优秀高考考生中,均有来自景弘的初中毕业生。

二、景弘中学办学有什么特色?

答:2010年,景弘中学被湖南省教育厅授予“湖南省民办教育特色学校”称号,在全省6000多所民办学校中,仅有20所学校有此殊荣。那么景弘中学的特色是什么?就是景弘中学的高效课堂。自2008年下半年开始,景弘中学把一切工作重心聚焦课堂,学校认为:课堂是学生成长的最主要场所,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渡过的,学生的知识、能力、思维、品质,乃至身体发育等,主要是在课堂中增长与发育的,课堂的和谐、民主、安全与高效,对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至为重要。2009年,学校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创设了影响深远的“一三六”高效课堂。教室三面墙都是黑板,学生分成六个模块组并以田字型围坐,课堂上让学生当小老师,让学生自己板书、自己讲解、自己演练、相互交流,老师把主要话语权交给学生,老师上课不再搞“一言堂”,而是引导、追问、质疑、点评,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力、演讲能力、表演能力、与人交流与创新能力,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让学生在课堂上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2009、2010年,株洲市区、县区以及长沙市、湘潭市、浏阳市、邵阳市等地、市的一大批中、小学校的老师纷纷来校听课,湖南省教科院、株洲市教育局、荷塘区教育局多场课堂教学研讨会在我校召开。2010年11月,《中国教师报》主持下的中国名校共同体正式吸收景弘中学为共同体成员理事校。今年,株洲市教育局初中优质教育的发展规划将重点研究景弘中学课堂模式,荷塘区教育局将在全区范围内推行景弘模式。

三、有人说,景弘中学是“大规模、窄校园”,学生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吗?

答:如果单看景弘中学栏杆内的范围,单看那栋四合院式的教学楼和楼内装下的2500余名师生,确实是“大规模、窄校园”。但如果是把学校和其背靠的四中联系起来看,景弘就是大规模、大范围了。因学校与四中的渊源关系,学校共用了四中的运动场、体育馆、学生公寓,学生通过连接四中的特殊通道,体育课和课间、课外活动均有广大的空间。另外,学校食堂、理、化、生实验室、电教室、阅览室等设施设备齐全,学生充分享受学校现代化的生活条件、学习条件和一切教育资源。可喜的是: 2010年11月,学校与湖南省商业技术学院签订了校产转让协议,湖南省商业技术学院将搬至云龙职教城,2012年,景弘将在原商技院校址建起自己的新校园。新校区占地近百亩,运动场、图书馆、学生公寓一应俱全,校董事会将投巨资进行全面改造,新校园将以崭新的姿态迎来景弘中学的十周年校庆。

四、景弘中学的生源是一个什么状况?校风校纪好吗?

答:景弘学生都是经过学校综合素养测试,择优录取的。每年报考景弘的六年级毕业生均在4000人左右,学校根据当年的招生计划,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学生,并从表现上严格把关。2008年录取了748人,2009年录取815人,2010年录取841人,2011年,学校计划录取新生700人。历届被录取新生均为各小学品学兼优学生,学习成绩在原小学班上均为领先,表现优秀。其中,90%的学生来自株洲市区(包括郊区),小部分来自县区或外地市。

生源质量决定校风校纪。在严格的招生把关下,景弘校园内聚集的是一批表现优良,成绩优秀,积极上进的阳光学子。一直以来,学校校风淳朴,学风浓厚,教风严谨,学生文明守纪,礼貌谦让,生活朴实。几年来,学生在校内外无一起打架斗殴事件,无一例安全事故。学校校门清净,校内宁静,和谐心静,师生专注于教与学,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五、学校对学生的进步成长有哪些激励措施?

答:学生是需要激励的,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学校对学生的激励措施很多,有校级、年级、班级等多层次的表扬与激励,如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干部、优秀共青团员、单科状元、校园十佳、特长之星等。这里仅就学校奖学金作一个介绍:每学年,学校用于学生奖学金的总金额均在20万元以上,每个学期根据期中、期末考试成绩设立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及进步奖,奖金在1200元—100元不等,奖金覆盖30%以上学生。另外,还对参加全国、省、市数、理、化、生等奥赛获奖学生进行奖学金奖励。学校还通过各种形式,为贫困学生提供资助。

六、景弘中学的学生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吗?

答:景弘中学办学指导思想中有一条,就是把学校建成“学习的乐园,温馨的家园”。一方面,学校创设“一三六”高效课堂,让课堂变成“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让学生享受课堂上学习的快乐与成功。另一方面,学校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愉悦心情,得到历练。课外活动的主要形式和特点是:(1)以“节“带面,形成浓厚的活动氛围,学校每学年举办“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体育节,让学生大面积地参与到音乐、舞蹈、美术、体育等活动中来;(2)以学生社团培养兴趣,校团委、学生会、年级部、学科组等部门组建了如:弘道馆国学社、弘毅文学社、小记者团、口才与演讲协会等数十个学生社团,吸纳了一大批学生入团入社,让学生有机会饱吮国学之滋养,挥洒青春之激情。(3)以训练队培养学生特长,学校有学生健美操队、田径队、男女篮球队、与四中合办的“春之声”舞蹈队、合唱团等。在市“三好杯”运动会比赛中,校健美操队年年夺冠,2009年田径队获团体冠军。(4)与国际知名学校合作的各种学习交流活动,2009年学校与加拿大普莱克斯国际学校结成友好学校,2009、2010两年,两校互派师生到对方学校访问学习。学校每年暑假组织的“加拿大温哥华英语游学夏令营”成为师生争相参与的特色活动。

七、景弘的发展速度与发展现状已为社会所瞩目,越往高处,发展的技术性难度越高,学校如何保持这种发展势头?

答: 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做工作:

第一,高水平、高效率的管理。首先是有一支好的管理队伍,校级干部均为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年富力强;其次是有一套好的管理模式,学校借助中国名校共同体平台,学习全国名校先进的管理经验,以年级和学科组为管理纵横轴,构建学校扁平式管理模式;三是有一套好的用人机制,学校充分利用民办学校人事制度上的优势,坚持“岗位靠竞争,报酬看贡献”的用人和分配制度,实行末位调整制,极大的调动了教职工积极性。

第二,构建一支高素质、讲奉献、负责任的师资队伍。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学校实施“名师工程”策略,着力于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培养,重视高素质、高学历教师的引进,重视年轻教师的培养,重视老师的继续再教育,强化教师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打造年龄结构合理、知识结构合理、职称结构合理的教师团队。

第三,打造“湖南省知名,株洲市第一”的课堂品牌。我校的“一三六”高效课堂倍受学生喜爱,广得家长认同,深受教育行政部门支持,两年来,我们已欣喜地看到新课堂给学生们带来的学习成绩与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我们深信景弘的课堂一定能为学生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奠定厚实的基础。

八、如果孩子家离学校较远,又不想住宿,有办法解决上学困难吗?

答:景弘中学有在校生2400余人,生源辐射范围达城市四区,为了学生上学来校与放学回家方便,学校主要从三个方面想办法:①实行准“早九晚五”作息时间制,即上午第一节课上课时间在8:15以后,下午放学时间在5:10以前,这种作息时间可以让绝大部分学生做到上午上学不迟到,下午放学早回家。2010年11月《株洲晚报》还对我校这一作息时间给予了专题报道,肯定这一做法对学生身心发展是很有益的。②学校已开通接送学生上、下学的专线车,学校已开通石峰区(清石广场至景弘中学)、芦淞区——天元区(河西明月湖至景弘中学)的专用校车接送学生。③实行寄宿就读,对家离学校特别远的学生,学校建议寄宿,学校有学生公寓,男生和女生分开,寝室内带卫生间,有公共浴室,有专职的生活辅导老师,晚自习有老师在教室管理和辅导,一个学期寄宿费340元,既方便也经济。

总之,学校为每位学生创造最适合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尽一切条件为学生和家长做好服务,切实履行“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于家长的省心放心”的承诺。热忱欢迎小学优秀毕业生报考景弘!

抗美援朝期间,学校组织师生通过演出、游行、编印小报等多种形式宣传保家卫国,节衣缩食,捐献钱粮物品,支援抗美援朝,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师生们还积极报名参军,一名教师光荣加入志愿军队伍。

1950年寒假、1951年暑假,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前往晏家湾参加土改运动,大家结合农村实际,开展了一系列的土改宣传活动,形式多样,效果明显,得到政府的表扬和群众的拥护。

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五十年代期间,学校教职员工分期分批参加了思想改造学习和“肃反”学习,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了认识,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影响力也日益增强,各类大型集会纷纷在此举行,我校一时成为全市文教战线的中心。 1954年,学校落实全国中学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用总路线精神教育和鼓舞师生,1955年,为迎接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到来,学校配合形势,组织师生调查了解农业合作化的有关情况,运用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和肃反斗争中的典型事例教育学生提高阶级斗争觉悟,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随着国家一·五,二·五计划的实施,株洲建市的步伐日益加快,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学校组织师生下厂矿进社区,亲身体验和感受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开展了征文比赛,强化学生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1957年的,1958年的,学校工作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偏差,特别是斗争扩大化,我校有四名教师被错划为右派,受到不公正待遇,后全部平反,恢复工作。 1960年,我校被正式定名为“湖南省株洲市第一中学”后,开始了高中招生,学校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至1966年8月,张恒祥和史善泽分别担任校长,主持学校全面工作,领导师生对教育大革命进行总结,开展了教育教学等方面的具体调整恢复。

1961年1月,按照党中央指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我校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生产劳动、文体活动等重新作了安排,强调以教学工作为主,保证足够的教学时间;要求教师发挥教学主导作用,关心、爱护学生;要求学生树立学习光荣、劳动光荣的意识,要尊重教师;注重“劳逸结合”;认真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倾听教师意见,有效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在调整阶段,学校压缩了办班规模,疏散了部分教职工到位于郊区的“一中农场”和校办工厂生产劳动。

1963年3月,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学教育五十条》,我校按照条例要求,对教学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生产劳动、体育卫生和生活管理,以及教师、行政、党的工作和其他组织工作作出了相应调整,1964年,根据毛泽东“七·三”指示和教育部《关于调整和精简中学课程的通知》,我校通过课程精简,切实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与此同时,学校响应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深入持久地开展“学雷锋、做好事”的活动,师生中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先后有多人被树为“学雷锋”标兵,在学毛著的活动中,领导带头,活学活用的经验得到市教育局的充分肯定。

1965年,学校开展了“四清”运动,像一样,也出现了扩大化等一些过火行为,造成了对部分教师的不当伤害,后陆续得到纠正。

从五十年代末到1966年,我校的发展是在曲折中前进,经受了历次政治运动的洗礼,学校多次被树为株洲市教育系统红旗单位,初高中均得到了较快的发展,1966年,在校生人数近1200人,其中初中毕业生211人,高中毕业生154人,高考连续几年位居全市第一,取得了骄人的办学成绩。 1966年5月,中央发布《五·一六通知》,6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社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也迅速在我校铺开,在“踢开党委闹革命”的风潮中,时任我校党支部书记的谢征镇无法主持工作,学校成立了“革命委员会”,段子谱、龚文蔚同志先后担任革委会主任,负责日常工作。

文革期间,我校部分干部、教师被扣上“走资派”、“牛鬼蛇神”等莫须有的罪名,挨斗挨打,校园内,各种“揭发”、“批判”的大字报铺天盖地,主张安定的人被攻击成“保皇派”。“造反派”四处串连,与所谓“保守派”形成尖锐对立,知识分子被称为“臭老九”,为了结束“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学校的现象”,我校于1968年8月进驻了“工宣队”、“军宣队”,学校有两年多没有正式上文化课,1968年底至1969年初,对66届、67届、68届高初中毕业生进行了“四个面向”的统一分配,绝大部分学生到农村,当了“知识青年”或“回乡知青”,部分教师也下放到浏阳等地,劳动改造,直到一年后才陆续返校工作。1970年,响应复课闹革命的号召,我校在白关残梅村开办了一个占地60多亩的学农基地,建有三栋校舍,能容纳两个班的师生居住、劳动和学习,先后有多批师生被派驻,直到1978年终止,同时还在校内开办了校办工厂,一个铜头车间,一个印间,作为学生学工的基地,八十年代后,校办工厂演变为“株洲装潢印刷厂”,2001年,工厂破产关闭。在此期间,我校的学制也曾有变动,1970-1978年实行了九年一贯制(小学5年,初中2年,高中2年),1978年改为十年制(小学5年,初中3年,高中2年),1985年才又全面恢复12年制(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文革”期间,我校的课程设置也被精简,主要开设了毛泽东思想教育课、语文、数学、工、农业基本知识、革命文艺、军体、外语、劳动等课程,另外,按照“开门办学”的要求,我校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办了一些适应当时形势的专业班。

“文革”十年,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领导干部和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被消耗在政治运动中,学校丧失了一段十分宝贵的发展机遇期,留下了停滞不前的历史缺陷,甚至直到八十年代、九十年代还余烈未消,一定程度上构成对学校发展的制约。至1976年“文革”结束,学校有教学班33个,在校学生近1700人。 2000年8月,罗立林同志调入我校任校长,凌庆升同志专任书记至2002年7月。这年,省教育厅决定在全省范围内重新评估认证一批省重点中学。我校面临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和挑战,学校决心迎难而上,举全校之力争办省重点,提出“以申重促管理,以申重促改革,以申重促发展”总揽全局,夯实基础,扎实苦干,用一流的工作态度创一流的工作业绩。学校狠抓了制度建设和常规管理,通过职代会形成了数十个规范化的校内文件,涵盖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学校举办了株洲市新世纪美术教师画展、第36届校运会、12届艺术节以及第二届科技节,组建了校园“蓓蕾电视台”,全面开通校园局域网,初中学生刘嬉获全国物理竞赛二等奖,魏振华获三等奖,彭杰、方跃武获全国数学竞赛三等奖,学校被评为湖南省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湖南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市教育学会红旗分会、市劳技教育先进单位,工会、老年、计生工作均被评为市级先进。学校科教楼竣工并投入使用,2001年,学校继续咬定创办省重点目标不放松,除加强软件建设外,硬件设施跃上了新台阶,综合楼竣工落成,塑胶运动场、风雨跑道、艺术楼改造,相继开工或建成,校园环境整治一新,学校绿化、亮化、美化进入新高潮,“青青画院”中心成立挂牌,社区教育委员会成功组建,承办了株洲市学代会和市教育科研现场会、劳技教育现场会等,学校的快速发展引起《湖南日报》、《株洲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的强烈关注,纷纷予以报道,这年高考,我校学子谭胜芳同学以653分的优异成绩夺取湖南省文科类、外语类状元,进入北京大学深造,美术生易雄伟进入清华大学就读。2002年高考一次性本科上线率已高达40.8%,学校节目“腾飞”获市中学生文艺调演一等奖,初中男子篮球队获市“三好杯”冠军,龙佳、任野、张润驰等同学代表学校参加第六届“奥迪杯”全国青少年四驱车比赛,获得团体第一名和四个优胜奖,一大批教师在全国、全省和全市的各类教学比赛中荣获一、二等奖。2002年,学校工作继续向纵深发展,8月,杨振跃同志调任我校党总支书记至2004年6月止,这年,我校作为重点参观校,接待了来自全国各省市参加全国教育科学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第五届学术研讨会暨“九五”结题和“十五”开题会议的200多位代表并作了典型发言,承办了市教育工会组织的局直单位女职工“我爱我家”演讲比赛,心理健康教育率先起步,被评为湖南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实践》通过了省心理专家开题论证并作为“十五”国家重点课题,教工男女篮球队均获得“园丁杯”赛每二名,校园“中华十圣”文化广场投入使用,外购土地近20亩,学生公寓大楼开工,2003年,一中历史最辉煌的一年,努力终有回报,这年6月1日,经市教育局批准,原市一中与原七中合并为新一中,组建一中教育集团,7月5日,召开新一中成立大会,罗立林任校长,杨振跃任总支书记,8月5日,湖南省教育厅正式下文,批准我校为省重点中学,9月9日,学校正式举行了挂牌仪式,省市多家媒体予以了报道,12月20日,召开了第八届三次教工代表大会,这是成功申办省重点中学后新一中首次召开的职代会,会上提出“聚精会神抓教学,一心一意谋发展”,在短期内把我校建设成为全省示范性重点中学,这年,我校共有9位教师成功通过市级学科带头人评审;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远程教育示范学校在我校挂牌;省教育厅在我校举办“基础教育以校为本”现场会;省教科院在我校举办“湖南省首届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比赛”,我校教师获一等奖;10月我校被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评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先进学校,《城区中学德育现进信息化趋势的行动对策研究》、《株洲市一中上网守则》分获成果一、二等奖;11月,我校被省教育厅授予“省第四届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最佳组织奖”;11月10日,学校召开了近5000名师生参加的第三十九届田径运动会。连续几年,高考、会考一年一个新台阶。

2004年6月2日,由张要武同志接任我校党总支书记兼代理校长,8月,苏志宏任校长,张要武专任书记,新的领导班子成立后,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校的稳定、发展和改革中,经过深入调查,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迅速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的措施,在短时间内扭转了因班子更迭造成的困难局面,学校确定以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7月2日召开了第八届四次教代会,通过了新的聘任制方案,着力营造“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浓烈氛围,比团结、比奉献、比实干,工作顺利走入正轨,数十名本部初中教师分流到分部上班,由于思想工作到位,没有出现大的波动,初、高新的招生工作也平稳进行,9月,省教育厅发文,我校更名为“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株洲市第一中学”,与此同时,由我校与民营资本合办的民办中学——博文中学,通过新旧两任班子的接力交棒,终于获得批准筹办,这样,我校作为城区屈指可数的教育集团,其一校两制三址的办学格局初步形成,为我市基础教育优质资源的整合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成功范例,这年,我校工会工作、后勤工作、综治工作均被评为先进单位;学校成为2003年度株洲市“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实现了办学史上新的跨越。

而今,学校领导班子正团结带领近五千名师生员工,豪情满怀,信心十足,向着更高的办学目标迈进,奋斗无止境,事业无穷期,株洲市一中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跻身三湘名校的行列,在基础教育这块沃土中,谱写更加壮丽的华章!

文章标签: # 学校 # 学生 # 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