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分数线 分数线
高考古诗词必背篇目电子版-高考诗词笔记
tamoadmin 2024-08-11 人已围观
简介1.《诗词格律全集》读书笔记一2.语文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技巧?要步骤?3.徐志摩诗歌读书笔记4.读书笔记|每天一首古诗词5.读书笔记(五)《古诗词里的快意人生》《诗词格律全集》读书笔记一6.22 今日分享:《诗词格律全集》 1.“诗词是一种书写心灵的文学艺术,中国传统诗歌以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诗更适合‘言志‘,词更适合抒情,诗人词人多借其书写心灵。创作诗词的时候,诗人词人需凭借成熟的艺术技巧,严格
1.《诗词格律全集》读书笔记一
2.语文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技巧?要步骤?
3.徐志摩诗歌读书笔记
4.读书笔记|每天一首古诗词
5.读书笔记(五)《古诗词里的快意人生》
《诗词格律全集》读书笔记一
6.22
今日分享:《诗词格律全集》
1.“诗词是一种书写心灵的文学艺术,中国传统诗歌以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诗更适合'言志',词更适合抒情,诗人词人多借其书写心灵。创作诗词的时候,诗人词人需凭借成熟的艺术技巧,严格地按照韵律要求,用凝炼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感情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
2.诗歌是最古老的文学语言,诗歌起源于劳动。
从集体劳动的节奏中直接孕育降生的初民文学,就是中国最原始的诗歌。
诗歌是为了适应劳动节奏而产生的,而且与原始先民的劳动、生活、情感密切相关。
3.诗歌在发展过程中,与宗教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4.第一首有文字可考的诗歌--:《击壤歌》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描绘了上古尧舜时代的太平盛世
带有农耕文化的显著特点
5.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春秋时期,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的诗歌,共311首,其中笙诗有目无辞,既有篇名又有文辞的有三百零五首,故称“诗三百”。
诗经分为三部分:风? 雅? 颂
风:15“国风”
雅:“大雅”、“小雅”
颂:“周颂”、“鲁颂”、“商颂”
形式上:多四言一句,兼用杂言,隔句用韵,但并不拘泥,富于变化。
表现手法:赋 比? 兴
赋:即陈述铺叙,是《诗经》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比:比喻,“以彼物比此物”
兴:本意,起。“先言他物,再言所咏之词。”
风雅颂赋比兴 合称:? 六义
价值:《诗经》全面展示了西周、东周、春秋中期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
6.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
“楚辞”,即楚国人的歌词
《楚辞》是南方文化高度发展的产物。
产生时间:战国后期产生于楚国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命名由来:汉成帝时,著名学者刘向整理古献,把屈原、宋玉的作品和汉代人效仿这种体裁所写的作品汇编成集,称为《楚辞》。
价值:《楚辞》把中国诗歌推向了继《诗经》后的第二个高峰。
特点:属浪漫主义,感情奔放,文华美,风格绚烂,具有浓郁的楚地特色和巫文化色彩。
句式灵活,句末常带“兮”,句中词语多为楚国方言。
代表人物:屈原
楚辞的奠基者和代表作家
代表作《离骚》
后人称楚辞为“骚体”。
--摘自《诗词格律全集》中国华侨出版社
语文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技巧?要步骤?
教你高考语文上130的技巧
语文答题有技巧的。当初高考语文一百三多,每次模考一百二以上,从未失手。现在给高中的学子传授答题经验~这些是只会念答案老师不会讲的,想听的进。保证语文成绩有提高。 古诗看到题之后一定先分类,分成唐诗、宋诗、豪放词、婉约词。不同的类型回答时内容是不一样的。因为唐诗是以情入诗,宋诗是以理入诗。 比方我们正常生活中表达思乡,成天把思乡挂在嘴边是低级的表达情感的表现。写景才是王道,比方写明月,进而写到家乡的月~比方写捧起家乡的黄土狂吻。这比单纯的语言表达强多了。请同学们记住,唐诗都是以景写情,触景生情的。反应到答题上,你要记得这样几句话。写上了老师绝对给分:以景写情,触景生情,诗人通过对某某景物的描写表达了某某感情,情景相生,使无形的人的愁思有形化,使有形的景色沾染了诗人的主观感受 下面举例子,最后总结唐诗得分三步走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廖乱边愁说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这是唐诗啊!更进一步是边塞诗,我们通过后两句来体现怎么答题
一般出题格式是这样的:某句写的好不好,好在哪里,去掉行不行之类的。这是历年出题的唯一套路,其他出题方法和这个是等价的,因为他让你回答的内容是一定的。这里举例,上诗中后两句表达好在哪里?,通过对本题的解答说明答题的三步走战略 答古诗题,在卷面上写出来的东西第一步是翻译。第二部是叙述好在哪,第三步是总述 第三步综述:这样描写情景相生,需的情实的景虚实相生。更富有感染力。答题完毕 第一部翻译:诗人前一句通过廖乱和边愁两个字描写主观感受,后一句秋月长城是对边塞景物的捕捉与描写 第二部好在哪:诗人通过对秋月长城萧索空阔景物的描写使无形的作者的边愁有形化,跃然纸上更富有感染力。诗有形的边塞景物沾染了作者浓烈的愁思。 总结起来,答题点得分点给分点有三个,这三部打全了,老师不敢扣分。第一个得分点就是找到诗人写景的句子或词,进行简单的翻译,说明写的是什么景,表达的是什么情。例子中抓住的是秋月长城,是边塞的景,情是廖乱的情是边愁。紧扣边塞的景,边愁第一部的分就得到有形的景(答题时具体写出是什么景,如秋月长城)与无形的愁相结合,使作者无形的愁思有形化更形象更感人,使有形的景物沾染了诗人的主观愁思 语文的作用就是让我们学会一个字 扯 如果多加一个字 那就是 蛋 第三步更重要、告诉批卷的:总结起来,诗人的表达技巧是情景相生虚实相生,写作方式是触景生情 我们现在进行唐诗的扫尾工作。再叙述叙述出题人的出题方式,和在三步走基础上的不同答题技巧 关于第一个题眼,就是找到写景的最传神的那个字呗。比方用烂了的例子春风又绿江南岸“然后翻译这句所在的句子,然后走我的第二部和第三步” 这是从写景上出题。下一个主观感受,是从抒情上出题,先说明作者表达的是什么感情。再接第二部第三步 有时候更简单,三步走里只问你一步。比方两个诗歌的对比杜牧的包羞忍耻是男儿和王安石的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的主题思乡对比 那就只答第一部和第三步呗,先说说全诗写了什么,再说写的东西表达了什么这正是三步走战略的第一部与第三步 表达技巧:对比,联想,拟人,回文,顶真比喻想象夸张,衬托 我心飘摇悬似旆君意的的高如鸿。好在哪?第一部:诗人描写了飘摇的旆和意志高昂的鸿雁,写描(翻译)写了作者内心的飘摇与友人赴官的意满 第三步表达了诗人不得志的惆怅与对友人赴官的真挚祝贺与向往。
上边两个大家都会了吧。第二部:诗人通过将心情与飘摇的旆和高鸿作比喻,自己的失意与友人的得意做对比,虚实相生 我们来看这道题,第二部得分点是比和对比,有了它不丢分喻 我们再练个想象的“风彻红旗冻不翻”好在哪? 下面我不说想象比喻什么的了,你们自己来说。我出题了“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好在哪?将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好在哪?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好在哪?当时更有军中死,自始君王不动心好在哪?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好在哪?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好在哪?垂死病重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好在哪? 第一部和第三步是不变的,找准第二部你要回答的内容套进去。最基本的那两句最先学的有形化什么的别忘 可是唐诗总用到这样的表达技巧。唐诗是以景生情的,表达方法有比喻、联想、想象、夸张、对比、顶真、等做复习题时遇上了我这没有的自己往上加。 快点记笔记这句话:以乐景衬哀情而哀者更见其哀 这就是烘托,这就是反衬。阅读题碰到烘托反衬字样的,或者明显看出来是烘托反衬作用的都答这一句 上边有一道“将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的题,答对比是对的,答答上反衬也是对的。以乐景衬哀情而哀者更哀,同学们感受到封建统治阶级的荒*和半死生的将士的悲哀了么?
一.高考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 忧国忧时 1.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2. 反映别离和战乱的痛苦 3. 同情人民地疾苦 4. 对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 建功报国 1. 建功立业的渴望 2. 保家卫国的决心 3. 报国无门的悲伤 4. 山河沦丧的痛苦 5.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6.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7.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 思乡怀人 1. 羁旅思乡之情 2. 对亲人友人的思念之情 3. 边塞思乡之情 4. 闺中怀人之情 ● 长亭送别 1. 依依不舍的留念 2. 情深意长的勉励 3. 坦陈(吐露)心志的告白 ● 生活杂感 1. 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2. 昔盛今衰的感慨 3. 借古讽今的情怀 4. 青春易逝的感伤 5. 仕途失意的苦闷 6. 告慰平生的喜悦
二.六种答题模式: (一) 分析意境型: 1. 提问方式:此诗有什么样的意境?表现了怎样的画面?诗人通过什么景物表达自己的感情? 2. 答题步骤: ① 描写初始中展现的途径和画面(翻译——忠于原文)。 ② 用4个字概括景物营造氛围特点(以下4组) 孤寂冷清;萧瑟凄凉;雄浑壮阔;恬静优美+明净炫丽。 ③ 回答表现诗人什么感情(先答原因,后答感情)。 3. 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时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 ① 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的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滩上静睡不动。 ② 这是一幅明净炫丽的图景。 ③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二) 分析技巧型: 1. 提问方式:怎样的表现手法?怎样的艺术手法?怎样的技巧(手法)?怎样抒发感情的? 2. 答题步骤: ① 明确告诉其手法。 ② 结合诗句证明为什么。 ③ 运用这种手法有效地表达出因---而产生的---情感。 3. 答题示例: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骆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问:此时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 ① 主要用了反衬手法。 ② 天位方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 ③ 两处反衬都突出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漂泊引起的孤独寂寞。三) 分析语言型: 1. 提问方式:此诗有什么语言风格,语言特色,艺术? 2. 答题步骤: ① 从以下六个词中选一个或几个。 雄浑豪放;委婉含蓄;华美绚丽;朴实简练;运用口语;叠词互用。 ② 结合相关语句说明。 ③ 运用这种语言表现作者因---而产生的---感情。 3. 答题示例: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问: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 ① 此诗特点是清新自然,运用口语。 ② “黄莺儿”是儿话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儿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 ③ 这样非常自然的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四) 炼字型: 1. 提问方式:最生动传神的字是什么?给出一字,是否同意。
2. 答题步骤: ① 解释此字在句中的含义。 ② 翻译此句(忠于原文,语言优美)。 ③ 回答表现诗人什么感情(先答原因,后答感情)。 3. 答题示例: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 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 好去莫回头。 问: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 ① 同意。“看”在诗中是指回望。 ②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然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 ③ 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五) 诗眼型: 1. 提问方式:关键;不能删掉的词。 2. 答题步骤: ① 解释词义。 ② 点名中心。 ③ 是全诗的关键。(位于第一段或者第二段)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不在第一段或者第二段)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3. 答题示例: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问:“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一“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 ① “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 ② 这种相思之情是从听到“折柳”引起的。承上启下。 ③ 是全诗的关键
万能答题公式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七)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反复等。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复习时要系统归纳各种表达技巧,储备相关知识。首先要弄清这些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再结合具体诗歌进行仔细体味、辨析。 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等。 总之,鉴赏古代诗词,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细读标题和注释;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联系作者。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点;2辨析表达技巧;3说明表达作用。第三步,评价内容观点:1概括主旨;2联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评价。 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 易混术语区分
(一)“方式、手法”的区分 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 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②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③修辞: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复。 (二)“情”、“景”关系区别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三)描写的角度 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形”、“色”是视觉角度
;“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 三、说明文分类: 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程序说明文 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四、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历史顺序、年代顺序、四季交替顺序、早晚(先后)顺序 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 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等。 五、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等 说明方法的作用: 打比方:生动形象说明了—————— 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举例子:具体说明_____ 的特点,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作比较:把____ 和 ______相互比较, 突出强调了____ 的_____特点. 列数字: 用具体的数据 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六、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追叙) 七、人物描写的方法: 1、肖像(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活动描写; 2、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 八、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九、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 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十、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 1、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2、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 1、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 2、推动情节发展; 3、渲染气氛; 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 句子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分析: 1、对上文(或全文):照应上文、首尾呼应、总结上文(或全文); 2、对下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 3、对上下文:承上启下(过渡)。 没有打完,但也可以了。
徐志摩诗歌读书笔记
向来喜欢徐志摩诗歌里的那种极其浪漫而又精巧的文字。那些文字读起来,有种恋爱的感觉。接下来我为大家整理了徐志摩诗歌 读书笔记 ,欢迎阅读!
徐志摩诗歌读书笔记篇一
向来喜欢极其浪漫而又精巧的文字。那些文字读起来,有种恋爱的感觉。
高中的时侯我喜欢上写诗,每一个文学小青年都会有这么一段时光。如果一个文学小青年没有喜欢过诗,那么我敢说他不是标准的文学小青年。
那时,我喜欢徐志摩,因为他写了?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以及?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除了徐志摩之外,我还很喜欢戴望舒先生的《雨巷》,诗中这样写道?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直到现在,每到雨天时,我还都莫名的渴望着在一个陌生的胡同里遇到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
当然,还有卞之琳以及顾城等。卞之琳在《断章》中这样写道?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而顾城在《一代人》中写道?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而他在另外一首诗《远和近》中写道?你\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徐志摩诗歌读书笔记篇二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
这是一首抒写自然之美与作者心情的短诗,诗人是崇高、赞美自然的。诗中景物的描写真实细腻,可见康桥在诗人心中打下了极深的烙印。不仅如此,而且康桥是诗人的理想。他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然而,满目疮痍的中国,是非颠倒的年代,艰难的民生,使诗人的 康桥理想逐渐破灭。这首诗写于一九年诗人重返英伦归国途中。故地重游,昔日之景勾起作者昔日之忆,而离别在即,诗人敏感的心底怎能不荡起阵阵伤感的涟漪!描写康桥的自然美,表现作者对康桥的不舍眷恋及心底的惆怅,是这首诗的主题。
徐志摩以其独抒性灵的诗风靡一时。他的诗,轻灵飘逸,幽婉洒脱,集意境美、建筑美、音节美和绘画美于一身,同时对中外诗艺进行融合,追求一种?纯真的诗感?。这些在《再别康桥》可见一斑。
这首诗意境优美,情感深挚含蓄,诗思精巧别致。诗人以康桥的自然风光为直接抒情对象,取间接抒情的方式,寓情于景,人景互化。通读整首诗,无一处不是在写景、又无一处不是包含着诗人那淡淡的离别愁绪。诗的第一节:?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行文看似洒脱,实则是无奈与惆怅:诗人知道,康桥的美景是永存的无法带走的,改变的是人的心境,失落的是曾经的梦想,而带走的只是那份似淡实浊的眷恋与忧愁。往下,诗人运用比喻,将金柳看成是荡漾自己心头的新娘,甚至他甘心做康河里的一条水草,?油油的在水底招摇?。第四节中,是清泉倒映了天上的彩虹,还是天上的彩虹融入了清泉?那种?月光如水水如天?的意境开阔而悠远,正如诗人那淡淡的却又无处不在的愁情。那绚烂如虹的梦早已揉碎、沉淀在其间诗人轻轻地吟哦也许正是对往日康桥理想的一种悼念?情感在每一个意境中不断升华至高潮。如果说诗的前四节描写的是自然之景,而到了第五节则回忆人的活动。诗人仿佛看到往日的自己长蒿漫溯,在康桥寻梦的情景,那时的自己是怎样的意气风发啊,现实中的诗人禁不住也要放歌了?但他不能放歌,因为要离别,因为离别时是满心的不舍与惆怅。唯有沉默才是今晚的康桥,诗人的心境,如一张拉满弦的弓,箭未离弦,便被人活生生的抢了去,那淡淡的思绪曾有瞬间的高涨,但这高涨又在瞬间消失了,正如他悄悄地来,呼应了开头。诗作的情绪线索是:淡淡的哀伤?逐渐升华?高涨瞬间?回复淡淡的哀伤,在这样的线索中,整首诗情与景浑然一体。而诗人构思之精妙体现于取裁的巧妙。诗的开头:?轻轻地,我走了?诗的结尾:?悄悄地,我走了?两个一前一后的?我走了?,说明诗人截取的是?走?这一瞬间,而并非从来到走这一个较长的过程。这一瞬间已在诗人心中永远定格,诗人的一系列情感与他所描绘的康桥的一切意境都在瞬间中完成。瞬间便是永恒。也许,这也正是《再别康桥》这首诗在众多的离别抒情诗中脱颍而出,为世人所喜爱,经久不衰的原因。
从结构上来看这首诗。全诗共七节,每节四句。每节各描写一个景物一个意境,而节与节之间是相互联系,上承下启的。以第二、第三节为例。第二节中,前两句诗人描绘了河畔的金柳,后两句用层进深化情感。第三节则承第二节所写的?波光?来写?水底的清荇?。可见 句子 之间、诗节之间的环环相扣。诗人非常重视诗行本身的美感作用。他的诗作很考究诗歌的外形整齐。这样的整齐偏重于诗的整体排列顺序的整齐规划,至于诗行长短并不做呆板限制。这首诗使用 式的诗形,而诗句有长有短,诗的整体错落有致而并不单调死板,使人在视觉上产生一种诗的参差错落的图案美及严谨稳定中内含变化的和谐感。
诗人说:?诗歌的美妙不在于它的文字意义,而在于它的不可捉摸的音节里。?可见,诗人追求的是音节的音律和节奏。在其诗歌里,音节与内容达到了自然完美的统一。?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两个?轻轻地?叠用,与其说是意境的渲染,不如说是诗人在有意增强节奏的轻盈。诗人将节奏视为诗内在的生命,他所谓的?内含的音节的均整?,更多的是追求诗行间?顿?的数目大致相等,而非字数的相等。顿,即按句中不同成分来区分音节。如诗的最后一节按意群可作这样的划分:?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诗的每一句之间的顿数是大致相等的,使得整首诗富有整体一致的节奏感。在音韵方面,这首诗偶句押韵,同一节二、四句押相同的韵,造成了一种叠荡起伏的音韵美。在诗人有节奏有韵律的吟唱中,诗中的意境、诗人的愁绪也在变化、扩散开来。
这首诗用现代白话形式,继承了中国古典传统诗歌的含虚、典雅,又用了音语中的语法调式,可谓中西合壁。而绘画的色彩美在诗中也用明显体现,诗中的云彩、金柳、青荇、清泉,天上虹,一组组物象的颜色鲜明,写出了康桥之美 。这样一幅色彩明艳的画卷,与诗人的心情并不矛盾,正是因为它的美,才令诗人如此难以割舍!
徐志摩诗歌读书笔记篇三
最近有缘在图书馆找到一本《徐志摩传》。扉页上有一帧黑白照片,照片上的徐志摩西装笔挺,衣领雪白,颈下的领带骄傲地突显着,完完全全是一副才子的模样。当我看到他那首脍炙人口的诗《再别康桥》,强烈的心灵震撼让我感到世间竟会有如此巧合。在《再别康桥》诗最后的一节中诗人是这样写道: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尽管他才华横溢,当他在世上只待34春秋的时候,意外孤独地死在了天上,也许这才是他本来的归宿。记得有位伟人曾经讲过:?理想主义者就是让自己过得最不理想的人。?
徐志摩的一生就是热烈而又执着地追求理想的一生。他的诗文中最出色的也就是那些歌颂理想和爱情的作品。尤其是爱情方面,古今中外执著不渝终身高颂爱情的人大有人在,但很少有人敢把浪漫的爱情放在复杂的现实中来不顾一切地追求,并不惜承受世俗的压力。徐志摩为追求浪漫的爱情而离婚,为此和恩师师生反目,为此父母和他一度断绝关系。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下,在众人的唾沫星海里仍固执写道:?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惟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然而,他那种对理想的执着,对爱情的追求,对生活充满希望的态度,那种浪漫的带着唯美的色彩,由于脱离了客观现实,犹如空中楼阁,每一次总是以诗人终于没有找到他理想中的灵魂伴侣而告失败。康桥美丽的初恋随着林徽因出嫁而成永远的心痛,后来的陆小曼不知珍惜闹出的绯闻更让诗人愁肠百结。在人间追寻理想屡遭挫折的诗人,最终没有逃脱把自己融入五彩缤纷的云彩的命运。
由于受英国浪漫主义诗风的熏染,所以徐志摩的浪漫纯正而不轻佻,高雅而不低俗,那种欧化的贵族气息使得他具有一种迷人的魅力。相比于西装革履的徐志摩,我更喜欢电视剧《人间四月天》片头中的扮相,那才是我心目中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徐志摩的感觉。他在读者中从来就不乏追随者,眼下,徐志摩也是?小资?一族青睐的中国作家。尽管在他身上也浑身散发着浓厚的资产阶级旧文人那种脱离现实超理想主义的气息,但在客观上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徐志摩是一个天才。
可惜,天才的诗人只在人间待了短短的34年,他短暂的一生像是一颗倏然划过的流星,轻轻地来,又悄悄地走,但却折射出奇异的光芒,叫人永远怀念,永远难忘。
徐志摩诗歌读书笔记相关 文章 :
1. 再别康桥读书笔记
2. 徐志摩再别康桥读书笔记
3. 再别康桥的读书笔记
4. 《小王子》的读书笔记3篇
5. 有关诗词随笔
读书笔记|每天一首古诗词
摘抄
1、我想与你白头偕老,举案齐眉,只是因为爱你
2、我愿意在容颜最美好的年华,嫁给你,宜室宜家。
3、有时候我们愿意原谅一个人,并不是我们真的要原谅,而是我们不想失去,不想失去,唯有装原谅。——张小娴
4、若非“霸王别姬”的传说,想必虞姬的名字也会和她的人一样,一起湮没在历史的浩海之中。
5、成功的不一定是英雄,英雄也不一定会成功。
6、风餐露宿、日晒雨淋又怎样,因为有你,所有的痛苦都变得甜蜜。
7、其实,谁也不能解释清楚,人生究竟是什么。若要知道答案,需要用漫长的一生去体会。
8、走神的时候我会想起范仲淹和他的岳阳楼,王勃和他的滕王阁,崔颢和他的黄鹤楼,李白和他的凤凰台……
9、那样的爱太过热烈,却又饮鸩止渴,一经绽放,便已凋零。
10、他就像深夜倒映在水中的月亮,明知镜花水月,美得不真切,却又忍不住让人想触碰。
11、生命的绿意从裂痕中破土而出,从此离离生长,不可收拾。
12、她云霞明灭,灿烂若锦,不似人间颜色。
13、随着太阳的高升,那一缕阳光由浅黄转变为金黄,随即变成赤红色,慢慢扩散,直至将整座山脉笼罩。
14、蜀道虽难,却只是天险。在这个世道中,天险远没有人心险恶啊!
15、好似正弹奏哀怨曲调的琵琶断了一根弦,曲调戛然而止,再也没有下文。隔了那道宫墙,他们谁也不认识谁,谁也不了解谁,有的只是偶然寥落,落叶成诗的“邂逅”,不算邂逅的邂逅。
16、太过圆满,有时反而失了事实。
17、无论是青梅也好,美人蕉也罢,那都是江南的果,江南的花,它们所代表的,是抹不去的江南记忆。
18、越是来之不易的,越是珍贵。
19、她珍贵得好似园中开得最灿烂的牡丹,他自然要细心呵护,哪怕为此失去一些什么,他也在所不惜。
20、还记得那一年御花园初见,她巧笑嫣然,动人心魄。
还记得那一年梅园观舞,她舞姿翩迁,宛若惊鸿。
还记得那一年御前听曲,她玉笛飞声,音如天籁。
只可惜,这一切就像东流之水,再也回不来了。
21、最欣慰的爱情,不是你仰望他,不是他荫蔽着你,而是你们可以站在同一个高度,比肩而行。
22、日子去流水一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去,往日的繁华不再,等到容颜衰老,谁还会记得他们呢?
感想
1、西北有高楼——若无高山流水,何处觅知音
初学琵琶时跟随李老师,启蒙阶段在同期五人中水平还算中上等。随着学习的深入,考级对曲子的技巧要求增加,渐渐的李老师的教学方式与我的领悟力无法达到平衡,弹琴的水准有所下降,一度怀疑是自己太蠢。
后来跟随缪老师学琴,在弹琴这方面又突然开窍了。总能在课时结束前完成既定的学习内容,考级时能拿到优秀的评价,在省级比赛也能获奖。这在之前都是奢望,不敢想的事。
后来老师回老家,加之学业繁重,已没再学琴,但时至今日始终认为老师是我的知音,带着我更好的领略了音乐世界,在里面尽情遨游。
2、行路难——你要去向何方
李白被称为谪仙,与他的经历分不开。毫无疑问,他是文武双全的人才,他的才华被唐玄宗所赏识,也有抱负之心,可惜为小人所陷害,被贬谪出长安。尚未施展抱负,一展治国之才,只能离开长安。然而他的心态却很好,既然得不到重用,不如肆意逍遥,寄情于山水,过自己喜欢的生活。放眼古今,人生的道路都是艰难的,没有容易一说。李白这样满腹诗书的人才尚且怀才不遇,更何况现今社会众多资质平平的人。所以,在遇到困难时,不妨放宽心态,发现生活中的美。
3、梦江南——抹不去的家乡记忆
长大至今唯一算得上离家的便是读大学。从家乡去到省城,脱离了父母的管控,省城的繁华都让我乐不思蜀。然而时间久了,我还是思念自己从小长大的家乡,思念那熟悉的一切。如今交通便利,科技发达,加上各种节日和年休,回家乡很是方便,可是我们仍然有思想之情,遑论古人了。在靠车马通行,纸张传情的年代,对家乡的思念更甚。一次出行,一次工作的调动就需要离乡背井。等到解甲归田,已到垂暮之年,记忆之中的家乡或许早已变样。
4、节妇吟——对不起,这辈子可能我们无法在一起了
官场上,充满了诱惑,尤其是在古代大环境下要保持两袖清风更是考验人的定性。朝代更迭中,笼络人才是特别常见的事。良禽择木而栖,安史之乱后的唐代宗昏懦,张籍没有被招安,而是宁折不屈,继续效忠现有君主,令人敬佩。
5、江南逢李龟年——似是故人来
杜甫和李龟年并不熟识,只能算是面熟,彼此知道。他们的共同点在于都经历过的繁盛也都目睹了的衰败。偶然遇见,两人心头都感慨万千。就如现在,已经工作的我们怀念学校的单纯美好,路上偶遇曾经的同学,即便不熟,也因有共同经历而倍感亲切。
6、琵琶行——偶然邂逅,成就千古名篇
因着曾经学过琵琶,我对琵琶行的兴趣特别大。虽然对创作背景没有产生共鸣,但并不影响我对此的欣赏。每每读到对琵琶演奏的描写,我总是忍不住拍手称赞。字词的选用和周遭环境的衬托,让我如同身临其境,聆听了演奏者的高超琴艺。
读书笔记(五)《古诗词里的快意人生》
欧阳修,作为韩愈的星星之光,终于成为熊熊燃烧的燎原之火。
他的书法得到颜真卿的赏识,“唐宋八大家”有五家是他的学生。他的抱负和胸怀使他成为“北宋文坛领袖”。
一醉翁,一顽童,欧阳修65岁之后终于告老还乡来到颖州,这个有西湖的地方,开始了他有趣的晚年幸福。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苏轼,他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他是一个经历过苦难经历过脱胎换骨的涅槃,一个靠才能与才华真正获得内心的平静的人。
尽管人生如梦,他依然一樽还酹江月。也许“天人合一”的境界,不是可以达到的,但读懂了东坡,就会放下烦恼,读懂生命,我们活得方能更加通透自在。
东坡一生爱情,王弗陪伴了他十一年,王闰之比他小十一岁,王朝云做了他的妾十一年之后离他而去。每一段感情都刻骨铭心,每一位妻子都是先他而去。留下飘渺孤鸿,图伤幽人离去。
秦观,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句诗词在爱情里,相爱的两个人并不陌生,是安慰,更是咒语。
秦观的形象是满腮落须的大汉,文字却细腻得比女人还胜三分。“今朝玉露喜一相逢,变胜却人间无数。”
他冒充苏轼的名,提笔成诗,以乱真被苏轼撞见,顺理成章的拜师成功。师友们在一起切磋诗意,风光有甚。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这句是我尤其喜欢。诗句比喻即美又恰当。他的爱情也唯美加凄美,有为他出家的朝云,有为她殉情的歌女。
出身下层,在官场屡造不顺的他,无论对任何人和任何事都是真的,可能因为太真才伤了爱他的人,他自己意识到又能怎样,终是无能无力,他于52岁,早逝于自己的老师苏东坡。
陆游,人称“一根筋”,他出生的那天大风大浪,注定了他一生大风大浪。他从小读万卷书,人称“小太白”12岁就做官,还请名师教他武功,厉害了的陆游,还真打死了一只老虎。
然而陆游同学空有一身诗意,一身武艺,一腔热血,得不到皇帝赏识和重用。几度贬谪,几度流放后陆游同学失望了,他放浪形骸自称“陆放翁”的骨子里依然血性不改,到死留下遗言,
钱福,明日待明日,明日何其多,这首诗朗朗上口的诗大家应该不陌生。
这个性,是够张扬的,张口成诗的钱福,活出了真性情。
袁枚,
这是一首充满了力量和希望的诗,也是清朝大才子的人生写照。诗词艾特我们:无论多么卑微的生命,活,就要活出生命的骄傲!
袁枚读书,他从小家境贫寒,他立志读万卷书,可是万卷书都是借来的,正因为借书不容易,他特别珍惜,所以读得特别珍惜,读得比作者都了解自己的书。他说“书非借不读”很有道理。
23岁的袁枚为了考进士,重新学习八股文,他说“于无情处求情,于无味处索味”让人生在非黑即白的生存中另辟蹊径。
27岁的袁枚终于在朝某一官职,没多久他厌倦了“书衔笔惯字难小,学跪膝忙时有声”溜须拍马的工作,他辞职而去。
他辞职后买下来了曹雪芹爷爷留下的宅院,取名“随园”,在这里他充分发挥了他的经商财略。他把园子打理的外来人员能吃,能住,能行,能买。每年的这部分收入就能让他做到财富自由。《随园食单》《随缘诗话》《子不语》等著作没卖能送。每年几千两银子的收入,还有十几个美妾的侍奉比当官还逍遥快活。
他65岁成为文学泰斗,父母不在之后,他把他的书十之六七都借出去以后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的旅程,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他不服输,不断的挑战自己。65岁怕什么?65岁也可以重新选择不一样的活法。让生命之光绽放出牡丹之王的梦想,活出了世人争相学习的精彩。
这是一本让人读了心潮澎湃的书,书里贺知章,欧阳修,袁枚的人生是让我读起来最酣畅淋漓的。
生存的智慧,不仅是“任性”“一根筋”,还能“活在当下”更重要的是“活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