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录取信息 录取信息
高考幸存者偏差作文,高考幸存者偏差
tamoadmin 2024-07-28 人已围观
简介1.对口高考可以压到真题吗2.每年高考的时候都会下雨,这是为什么?3.如何评价很有道理,但不符合科学的鸡汤?4.为什么现在高考考上一个普通一本都觉得丢人?5.条件概率与幸存者偏差的关系6.历年高考作文题目有哪些?7.还记得你当年的高考作文题吗?链接: s://pan.baidu/s/1LcBejjmve3iSHMGNB-7-lA 提取码: hxcs?若有问题欢迎追问~ 对口高考可以压到真题吗这
1.对口高考可以压到真题吗
2.每年高考的时候都会下雨,这是为什么?
3.如何评价很有道理,但不符合科学的鸡汤?
4.为什么现在高考考上一个普通一本都觉得丢人?
5.条件概率与幸存者偏差的关系
6.历年高考作文题目有哪些?
7.还记得你当年的高考作文题吗?
链接: s://pan.baidu/s/1LcBejjmve3iSHMGNB-7-lA
提取码: hxcs?若有问题欢迎追问~
对口高考可以压到真题吗
这话听起来有点酸,言语之中表现出了对三本生的不屑,还带着那么一丝优越感。
首先我们承认差距,三本生成绩在高考中确实不如考上985的学生。三本和985之间还隔着二本、一本、211三个层次,甚至以三本的成绩高考再复读二三年也不一定考上985。
但是三本生通过考研考上985又确实是真实存在的。仔细分析起来大概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幸存者偏差
网上有许多三本逆袭985的经验分享,我相信这都是真的,但实际上三本考上985的概率是非常低的,但我们别忽略一点,三本是一个很大的群体,当样本足够大时,小概率也会出现很高的人数。甚至出现三本考上清华北大也不稀奇。除此之外,我们都说了三本考上985是逆袭,说明那肯定是非常难的,正因为难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若是在三本院校有一个学生考上了985,可以在这所学校流传好多年。大家千万别忘了大部分三本考985都是考不上的,我们不能因为1000个人有1个人考上了,就忽略那999个没考上的。
二.考试难度的区别
考研和高考在考试难度上还是有区别的,高考全国卷750分,考研满分500分。高考所有题都是原创,灵活度较高,比较考验考生创造力。考研题则不同,除了数学之外,其它三门课程更考验记忆力。尤其专业课要记的东西很多,并且许多学校的专业课,每年都有很多重复的题,这是和高考一个非常明显的差别。三本的学生只肯花时间多记多背,考高分完全没有问题。
综合以上两个因素三本考上985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是请切记,不要盲目乐观。三本考985大概率是考不上的,只是偶尔可能出现小概率的逆袭。
每年高考的时候都会下雨,这是为什么?
压题也只是压的知识点,其他科目压中也只是知识点,出现原题大概率是不可能的(除了2020年全国二的高考物理20分大题)
之前很多人觉得押题卷就是”智商税“,能押中的都是”幸存者偏差“。
什么是幸存者偏差:一个人做押题卷,高考中了,那他会在社交平台鼓吹这套卷子,而没押中的那部分人就不会去在社交平台留下印记,导致人们只会在网上看到好评。
如何评价很有道理,但不符合科学的鸡汤?
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十年高考八年雨?。高考第一天下雨。即使高考期间不下雨,高考前一两天也会下雨。那么,为什么每年都下雨?一些人说这是人工降雨,另一些人说当上帝看到考生如此努力地学习时,他感动得流下了眼泪。这是事实吗?
关于雨的迷信说法:
1、在老年人中流传着一句老话,高考期间是?龙争虎斗?的日子。为了让龙更有效并创造一个战斗环境,天会下雨。
2、我们经常称这次考试为?鲤鱼跃龙门?。只有下雨的时候鲤鱼才能跳过龙门,因为鱼需要水。雨越大,跳得越高,所以一定会下雨。此外,穿过龙门,鱼变成了龙。如果有龙,怎么会没有雨呢?
更科学的说法是:
高考在六月举行,六月天气逐渐变暖。地面和海洋表面的水蒸发了,增加了空气的湿度。当冷热气压频繁交替时,就会形成降雨。这就是为什么俗话说?六月就像一个洋娃娃的脸从帽子上掉下来?此外,6月7日、是?芒种?时期,老百姓都声称抢走了,这是基于这一时期大多数情况下都会下雨的经验。
在我国,南方的雨季是从四月到九月,北方是从六月到九月。高考是在六月,也就是说,全国各省都是雨季。当然,下雨的可能性很高。每年高考前后,梅雨季节前后都会下雨。梅雨主要是由于来自南方的热空气向北移动和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向南移动。两股气流相遇形成正面雨,雨期长。另外,中国东南部的夏天是高温多雨的气候,所以下雨是不可避免的。有时,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安静、宜人、凉爽的环境,使学生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水平,国家将在条件允许时开始人工降雨,这不仅可以缓解夏季的炎热干燥环境。
为什么现在高考考上一个普通一本都觉得丢人?
有这样一个广为流传的心灵鸡汤:
这两份名单你认识多少?
第一份名单: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沆、刘福姚、刘春霖。第二份名单:李渔、洪升、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袁世凯。哪份名单上你认识的人多一些?
答案揭晓:前者全是清朝科举状元;后者全是当时落第秀才。
第一眼看到这条广播,感觉挺有道理的,论据充足,论证有力,实在是安慰今天高考孩子的一剂良药:即使你这次高考没考好,也不代表你这一辈子就完蛋了。看看这份名单上的人,后者全都落榜,但现在流传千古,我们永远怀念他;前者虽然是当年的状元,可现在谁还知道他们。所以,成功和学历并没有半毛钱关系!安心去考,落榜了也能有大好前程!
后来感觉有点不太对。思索了一下,我写了第三份名单:
1.欧阳修为避嫌曾巩,不然苏轼本是状元;
2. 唐宋八大家的曾巩是状元;
3. 文天祥是状元;
4. 王维是状元;
5. 柳公权是状元;
6. 郭子仪是状元;
7. 贺知章是状元;
8. 三国演义开头曲,写二十一史弹词的杨慎,明朝三大才子,他也是状元;
9. 张居正更是出名的神童,顾璘怕他年少得意,故意压制了几年,即使如此也在嘉靖二十六年中了进士;
10. 其继任者申时行也是状元。
以这个例子出发,可以略谈几点我反感成功学和鸡汤文的原因:
第一、幸存者偏差
第三份名单上的十个例子即是死亡的数据。他们并不会开口说话,告诉你,你看我也是状元不也流传千古了。这就是幸存者偏差。
他们并不会告诉你事实的全部,总是以偏概全,只纳对他们有利的数据,从而诱导出他们希望你得到的结论。
第二、故意含混的因果逻辑
成功学把事实隐藏,逻辑简化,只留下简单的因果联系:
A、考中状元——无人知晓;
B、考不上——流传千古;
C、你即使考不上也会流传千古
这种思维实在是很害人的。尤其是如果今年参加高考的孩子看到这这种话,在还没有足够阅读面和理智判断的时候会产生什么后果?他告诉你高考压根和成功关系不大:第二份名单,不都没考中,不还是流传千古。第一份都是状元却籍籍无名。
举个例子,不是咬人耳朵和才能成为拳王,泰森成为拳王是因为他有足够的实力和技巧,是他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如果不是因为他只会更成功。
不是只要就能成功。宁财神成功是因为他有足够的才华和编剧技巧,是因为他看书,不断练习写作。如果他不只会更成功。
同样地,黄宗羲、蒲松龄他们流传千古是他们本就有才,如果他们中了状元,只会成为他们人生的助力,会更加的名满天下,流传千古。就像张居正,是锦上添花。
我们后来者看待历史,经常会犯一个以果导因的毛病,只要是成功了,那他们身上不管什么都可当作经验来学习,不管适不适合自己,也不管他这个因素到底和他的成功有多大关系、甚至有时候是反作用,只不过很多时候这些因素并不如、那么一目了然罢了。
第三、简单的因果线条、单维度的价值判断
这份名单隐含的结论是仅以在民众流传的名气来衡量成功与否。而这世上很多事情都是多因一果。可鸡汤文只列举一因一果。
第一份名单里仅举毕沅、傅以渐为例
毕沅:经史小学金石地理之学,无所不通,续司马光书,成《续资治通鉴》。对之评价极高,以为:“有毕《鉴》,则各家续《鉴》皆可废也。”
傅以渐:学识广博,精通经史,工于诗文,学者称星岩先生。是一位竭诚尽忠的贤臣良相。有史料记载:顺治破格提拔傅以渐为兵部尚书,众皆赞同,一致认为,选择得当,用人适时,宫廷和睦,天下太平。
第二份名单里,如李渔,蒲松龄流传是因为文学作品受众广,而毕沅所作《续资治通鉴》除了对史学研究感兴趣的人谁会注意到?
你没听说过人家的名字并不代表人家不厉害,只能说明你现在的思维、格局、学术水平离他们还太远。
而且这个例子只简单把成功与考上状元简单地连接起来,他们也大多是身后留名,比如蒲松龄生前就过的很困窘。洪尚秀要不是因为吃不上饭,哪会铤而走险去造反?这把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的背后故事,和他们之所以出名的种种因素统统忽略,只简单地把考上或考不上状元同青史留名等同起来,再蛮横地把青史留名和成功等同起来。事实上,反而是那些没考上的人生前困窘,也只是身后留名,而那些没留名的状元你怎么知道他们活得不幸福,而简单地以青史留名来衡量成功?
与之类似还有几个幼稚的小故事,那都是我们小时候写作文经常用到的:
比如:
1. 华盛顿小的时候时候,砍掉他父亲的两棵樱桃树。后来主动承认错误,得到了他父亲的原谅。
2. 爱迪生在列车上作试验,列车突然倾斜,出了事故,列车员打了他一拳,鼓膜破裂,爱迪生的耳朵从此再也听不到声音了。
3. 爱因斯坦小学数学不好,每次考试都是一分。后来努力学习,成为了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这样的故事还可以一直列下去,第一个故事教育我们要诚实守信,这才是伟大人物所必须的品质,如果你想要和华盛顿一样伟大,就要勇敢承认错误。第二个故事告诉我们成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爱迪生真是穷且益坚,实在是我们的榜样啊!第三个爱因斯坦的故事安慰我们,即使现在学习不好,未来依然可以有所作为,成为大科学家!
然而这些并不是故事的全部。
甚至于有些故事并不存在,比如第一个《华盛顿和樱桃树》,后来其传记作者坦白,因为史料太少,这个故事是为了凸显华盛顿的优秀品质而虚构的,很类似于我们现在史书上常见的帝王传记,刘邦是其母与龙交合,已而有娠,遂产高祖。或者某些帝王刚生下来,满室红光。
至于第二个故事,后来据爱迪生本人说,其真实版本则与之恰恰相反:
“有一天,我上火车晚了,两手抱着一大捆报纸,勉强抓住已开动的车的把手,但力气不足,渐渐下滑。列车员赶忙伸手来拉,不凑巧抓住了我的耳朵,就这样硬把我拉了上来,当时我的耳朵嗡嗡作响,我的生命得救了,但耳朵却聋了。”
这就是说,列车员不仅不坏,反而是他的救命恩人。至于后来的这个流传(因为车内失火,他被勒令把试验器具全部拿下车),是确有其事,不过它发生在1862年。而他变成聋子,则发生在两年前。另外爱迪生8岁得了重猩红热病,高烧之后,耳朵就一直不太好,不能全怪人家列车员。
还有经常说到的,爱迪生8岁时到附近一家小学读书,但听不清老师讲话,理解能力也差,因此有人嘲笑他,最后终于休学,跟着母亲学习。这和第三个故事爱因斯坦小时候得低分的故事一样,用于激励我们。但这只不过是因为他周围人,甚至他自己都没有注意到他的耳朵听不清吧——并不是脑子不好。
条件概率与幸存者偏差的关系
现在网络上经常给人营造一种“人均985,最低211,考个普通一本真的很丢人”的幻觉,就算是985/211大学,也要分三六九等,比如“末流985”、“政策性211”似乎都成了人们口中的劝退大学,就更别提普通一本了。
现在很多普通一本、二本学校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双非院校,读“双非院校”似乎成了一件非常丢人的事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社会环境的改变:现如今社会上好的机会正在逐渐减少,尤其是那些体面、稳定的好工作,基本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而在我们父辈的那个时代,这些坑基本是空的,大学毕业就能找到好工作;但是现在毕业后想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对能力、学历、人脉等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学历方面,只有通过教育上获得很高的成就来脱颖而出,反映在学历上就是985/211高校,现在很多好的单位招聘基本都附有985/211或研究生以上学历,普通一本的存在感就低了很多。掌握话语权的人:在网络上能够掌握话语权的人从来都不是低学历的人,话语权常常被掌握在那些掌握了大量社会的人手中,他们创造了大部分人的精神生活,因此我们在网络上看到的基本都是高学历。幸存者偏差:人总会形成圈子的,在这个圈子里,大部分人的学历都是差不多的。拿我本人为例,高中读的是省级示范高中重点班,班上绝大多数人都考上了985/211大学,进了大学所接触的都是相同层次的人,毕业后进中学工作,而同事们基本都是六所部属师范大学的本科生、研究生,这就是所谓的幸存者偏差。然而现实是普通一本并不丢人
虽然网络上给人的幻觉的是人均985/211,但现实情况并不是这样,拿河南省为例,全省就一所211,那么多考生,有多少人敢说普通一本丢人,同样的,江西省也是如此。
最后我们来拿数据说话,据官方数据,2018年全国高考适龄人口1909万,一本录取率只有5.%,也就是说100个同龄人中大概只有6个人能上一本,你还好意思说一本丢人吗?因此,考上一本并不丢人,上大学后满足现状、不思进取才丢人。
历年高考作文题目有哪些?
这世上绝大部分人,智商都差不多,真正的天才极少。
是否天才,小时候最看得出,他喜欢某样东西,比如琴,就会爱不释手,天天练习,都不要大人催的,看到计算机就沉迷了,并长时间学习精进,越来越兴奋。而大多数小孩子,都是兴趣到哪儿就哪儿玩,很少有真正的爱好。到了高考,也是大人给填报志愿,问他自己有什么爱好冲动,有什么专业想学,一般都讲不出或者什么都行。
既然大家都是普通人,根据运气经历的不同,或成功,或普通,至少不会出现低级失误,但不管是投资、炒股、创业、职场,经常出现智商被显著拉低,丧失公正判断力的情况,这里面的最大误区就是---幸存者偏差。
幸存者偏差,是一种常见的逻辑谬误。指的是只能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
举几个最常见的例子:
1)读书无用
说这个的,一般是看到有些成功人士,没读几天书,混得风生水起,就觉得读书无用,他大概是不知道,做小贩的、开出租的、做服务的,有多少读过书。选择性的无视大多数群体,只看到几个成功典型,就得出读书无用结论,是典型的幸存者偏差。
2)成功学
成功学是将一些成功人士的特质,经过归纳分类,提炼统一特质,搞成的学科。都是小样本分析,选择性忽略更多的个性部分,比如马云成功了,发现他数学不行,于是得出结论,数学对成功没啥用,他路见不平,填井盖,于是得出成功人士要有公德心。数十亿人,有这种特质的海了去了,混得很惨的估计更多。成功学不仅无用,而且是有害的。因为成功没有固定的方式。
3)股神
可能大家都知道几个股神,巴菲特、林奇,包括中国的白大褂。于是,以他们为目标,只要学习他们的几个特质就可以通向成功,不说这些特质是如何被媒体瞎编出来的,就算真有特质,也不是他们几个成功的确定性因素。事实上,数据统计会告诉你,拉出商品期货2000个账户,无一盈利,才是现实,股民只要炒时间够长,交易次数够多,赔钱是必然结局,看不到99.99%的失败,只看到0.01%的成功,然后从这0.01%中企图找到秘籍。
大家生来都很普通,人的境遇是家世、经历、运气、风口等等一系列不确定时间组成的随机过程,别老是盯着成功,你也要想想,为啥年纪轻轻,癌症没落在你头上,你是不是已经很?
孙子兵法讲,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去掉幸存者偏差这种思维误区,关注自身的发展,至于是否成功,概率决定,你可以做的不多。
还记得你当年的高考作文题吗?
1、2021年
浙江卷:得与失
全国甲卷:可为与有为
全国乙卷:关于理想
新高考I卷:体育之效
新高考II卷:谈对人生的看法
北京卷:真正的成熟/ 论生逢其时
2、2020年
浙江卷: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
全国I卷:对齐桓公、管仲和鲍叔哪个感触最深?
全国II卷:结合材料完成一篇演讲稿?
全国III卷:“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为题
新高考I卷: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
新高考II卷:请以“带你走近___”为题,写一篇主持词
3、2019年
浙江卷:作家与读者?
全国I卷:热爱劳动,从我做起
全国III卷: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
天津卷:国家的前途?
全国II卷:历史一刻?
北京卷:韧性、色彩
4、2018年
浙江卷:浙江精神与浙江人?
全国I卷:时光瓶留给2035年的18岁青年?
天津卷:围绕“器”写作?
全国II卷:“幸存者偏差”?
全国III卷:“改革开放三部曲”?
北京卷:新时代新青年、绿水青山图
5、2017年
北京卷:“说纽带” “共和国,我为你拍照”?
全国II卷:根据古诗句自拟文?
全国III卷:我看高考?
天津卷:重读长辈这部书?
全国I卷:中国关键词?
山东卷:24小时共享书店
我是2001年参加安徽高考,高考对于每个人来说应该都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回忆起来也好像就在昨天,当时的安徽高考语文作文试题好像是叫作《诚信》,现在不记得是全命题,还是半命题的结构。
问题背景时间已经过去19年,我参加工作也有14年的时间了,在这14年间里面,一直作为一名教师,都是在与学生们打交道。当然,每年的高考总是能够勾起我对那段时间的记忆。
每当看到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从我们手上送走的时候,内心真的是替他们感到骄傲又自豪,但是同时也有那种不舍的感觉。
或许真的正如大家所说?一场考试将同班所有同学老师分到了天南海北?,但是学生们经历这样的分别应该还是比较少的,作为老师来讲,基本每年都会有这种情况发生,所以你们应该能够理解。
问题本质当时以《诚信》作为命题的这场语文作文考试,应该还是非常具有意义的。2001年,当时的经济真的与现在相比天壤之别,相应的科技较为落后,那么诚信就显得更加重要。
讲一个简单的例子,在2001年的时候,手机都是奢侈品,往往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多的是要通过信件的方式。有时候两个人通过信件商定一起做某事的时候,不能够及时的看到对方做事的进度,那么我们完全只能凭着感觉去共同协调。
在这个时候,诚信就显得至关重要!如果有人将两人的约定当做?耳边风?,那么在知道事情真相之后,难免会让人感觉不够友好。
问题总结所以说每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应该都是具有很大的意义,都是针对于当前的社会实际情况做出的反思、总结。
通过书写材料作文,能够让学生表达出真实的想法,以及对于未来一些新鲜事物的看法,那么将所有不同的声音汇集在一起,就可以看到新生力量军对于当前社会现象作出解读。
你是否还记得当年参加高考的语文作文题呢?不妨共同探讨,一起回忆,真的别具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