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录取信息 录取信息
北大高考状元抑郁症,北大高考状元 抑郁症
tamoadmin 2024-07-16 人已围观
简介1.如何适应大学新生活?2.为什么现在青少年容易得抑郁?3.每次追完电视剧总是有意难平,如何评价《少年派 2》大结局?4.高考成绩出来了但是结果不满意,该怎么调解情绪?5.如高考落榜后文章6.在艰难的世界里,勇敢前行的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 实习生 陈灿杰 李科文 澎湃新闻记者 任雾 在畅销“那不勒斯四部曲”第三部《离开的,留下的》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受过高等教育的彼得罗,无法接受雇佣
1.如何适应大学新生活?
2.为什么现在青少年容易得抑郁?
3.每次追完电视剧总是有意难平,如何评价《少年派 2》大结局?
4.高考成绩出来了但是结果不满意,该怎么调解情绪?
5.如高考落榜后文章
6.在艰难的世界里,勇敢前行的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
实习生 陈灿杰 李科文 澎湃新闻记者 任雾
在畅销“那不勒斯四部曲”第三部《离开的,留下的》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受过高等教育的彼得罗,无法接受雇佣保姆分摊家务,表示不希望家里有奴隶。
此时他的妻子列侬,正因独自承担育儿压力,濒临崩溃,忍不住问丈夫:“那你觉得,我应该当奴隶?”
“你当母亲,而不是当奴隶。”他回答道。
自然有虚构的成分,但不难窥见背后的现实问题,母亲往往被赋予了一种不乏理想色彩的职责,背后的艰辛付出则被视作“理所应当”。美国密歇根大学妇女学和历史学教授王政,此前接受澎湃新闻访时表示,近百年以来,女性独立与女性回家,一直是场持久的拉锯战,选择全职太太,也就选择了被动的人生,“我不认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女青年,都会心甘情愿地做贤妻良母度过一生。”
可当这些母亲试图摆脱被动,重回职场,迎接新的社会角色时,“母亲”的被动,又难以避免地出现了。
取舍
二宝1岁时,童翠萍成功应聘一家知名企业的品牌顾问,公司位于广州天河CBD,世界500强企业云集此地。走在摩天高楼中,她内心雀跃,以后每天光鲜亮丽出门,做个职场“白骨精”。
这个想法很快被加班击碎,她下班回家,出了地铁口得搭10分钟三轮,师傅不常走大路,遇到城管跑得更偏,那些穿行于城中村握手楼的夜晚,能安全到家,童翠萍都有种劫后余生的庆幸。
庆幸之外,她只想快点见到两个孩子,帮她们刷牙、把尿、收拾、哄睡,俩闺女特粘人,又爱发脾气,有时她被磨得受不了,会希望到家时孩子们已经睡了,“可真的睡着了,我又怅然若失。”
上班时,大宝在幼儿园状况不断,总尿裤子,会打自己,同时扁桃体肿大,动辄感冒、发烧,在公司负责危机公关的她需要随时待命,但几乎每月都得请往医院跑,更难睡个安稳觉,“一个人带孩子睡,相当于睁着一只眼睡觉,孩子翻个身就会醒。”她的丈夫因创业起步,同样分身乏术。
这样的生活维持不到一年,有天丈夫从她头上连着拔下二三十根白发,令童翠萍重新审视起当前的状态,“辞职吧,我应付不来了。”
她上一次辞职,是因意外怀上二宝。那是2011年8月,童翠萍29岁,在好不容易考进的中山大学编制里已待了3年,做社科图书和特藏文献的访谈。每天午休三小时,她带张折叠床放办公室,书看累了,睡会儿;坐久了,去书库走走,顺便借几本书。
“现世安稳,不过如此”,她本以为余生就和这所学校绑一起了,二宝的到来打破了一切,公婆说要守住铁饭碗,童翠萍狠不下心,还是独自一人去办了辞职。“如果天平的另一端是一个生命,你叫我如何取舍?”
办完手续,她走在草坪上,眼泪直掉,这么好的学校,从此与她无关了。她曾带着牙牙学语的大宝在学校玩,一一指着附属学校,说这是她以后要读书的地方,可她已不能留恋。
辞职后,童翠萍利用走廊空间,给闺女们做了书架。本文图源均来自受访者
而当童翠萍第二次提出辞职,总监坦言,以她职场只待了一年的履历:要么家里蹲,要么创业。一听这话,童艰难构建的辞职决心,瞬间溃堤。之前总监和她聊过带娃,称每天能哄儿子睡觉就不错了,根本不敢奢望有时间陪他吃晚饭。想着即便奋斗成总监,也一样难以顾家,童翠萍自问,“这是我要的吗?”
答案是否定的。童翠萍选择相信感情:哪怕一辈子家里蹲,婚姻不至于破裂;即便破裂,丈夫不会在经济上亏待她;自己不懒不笨,到时也可以做保姆养活自己。
但这不代表她就从容接受了辞职,她不想失去经济独立,“这关涉到自尊和安全感”,和朋友做起港货代购,却总有点“犹抱琵琶半遮面”,顶着高考状元和南大保送研究生的光环,她不好意思在微信推广,怕被昔日同学和老师看到。
那时最让她欣慰的,是大宝在她陪伴下,情绪逐渐好转,“同学妈吗说叮当(大宝)更活泼了,有生命张放的感觉。”可对于自己,童翠萍总是发慌,哪天真要她外出找米,何以为生?苦闷堵在心口,说多了怕成祥林嫂,有次只能狠咬手臂一口,转移下心头的痛。
童翠萍周末带着两个孩子出游
适应
落到现实,全情工作往往意味着减少分给孩子的时间,这在一定程度加剧了母亲的愧疚,据某招聘网站的《2019职场妈妈生存状态报告》,因缺乏陪伴孩子而感到较大心理压力的母亲,比例高达85%。
在上海从事电商运营的胡千筠,2020年10月重回职场时,同样因见不到小孩面临着强烈的分离焦虑。刚上班时,孩子睡前哭,醒了继续,送托班也是一路哭过去,“回职场最大的困境就是面对与小孩的割舍”,胡千筠给了儿子一个兔子娃娃,说想她时就抱着,像是妈妈陪在身边。
而当自己坐到工位,同样无法抑制的思念让她焦虑,于是她午休不断翻着儿子相册;去茶水间接个水,也要看看老师有没有在班群更新活动照或者。她发现,别的小朋友在听课,跟老师做动作,她的孩子都抱着那只娃娃,“看到他在想我,就特别失控,忍不住要哭。”
胡千筠的小孩刚上托班时,总抱着他的兔子玩偶
焦虑之外,更直接的难题是跟上工作进度。原先待过近6年的互联网业,已在带娃的3年间变得陌生,她清楚线上运营的更迭速度——新流程、新玩法,这些未知的恐惧,一度让她选择逃避。直至前同事找到她,胡千筠终于决定把握机会,跨出只有孩子的世界。可上班第一天,一个Excel表格,她做到晚上10点半也没做好。类似的表格,同事几分钟搞定。
胡千筠工作中需要做的Excel表格
“一个店长年的,我89年的在做运营,有点太弱了”,看着几乎都是“小朋友”的同事,胡千筠清楚她已告别“在家抱着手机,和宝妈聊小孩用品、报课、学区房”的生活,拿起小本子密密麻麻记下Excel的每个步骤、每个快捷键,试图搞清主品、赠品、进货量、销售量及售后数据分析。做梦睁开眼,还在做表格,每天不厌其烦问邻桌怎么做,“我都怀疑他是不是在想,老阿姨会做吗?这么简单的表做这么久?”
那时她连喘口气的空都没有,午饭带的便当,当晚饭吃,吃完继续干活,她急着走,小孩总在闹,要她回家才肯睡,可工作没完成,人走不了。好几次胡千筠觉得“要疯了”,为什么不做店长呢?她本不用学这些,前同事原先就是委托她做店长的。
“店长薪资很高,但加班非常厉害,可能半夜还要赶个PPT出来开会”,胡千筠清楚,准时下班是很难往上走的,但这次重回职场,她追求变了,收入稳定,有双休,能回家多陪宝宝就行。
如今胡千筠所有加班的调休,都是头个月“攒”下来的,她已能做到6点下班,到点走人,5分钟3个表格也是正常操作。她的小孩适应新环境还比她快一些,两周左右,孩子没再将那个一直放在床头的娃娃带去学校,“我蛮开心的,这一步迟早要走出去的。”
偏见
比适应职场更难的,或许是被剥夺了“重回”的权利——尤其孩子还是一名自闭症患者。
2015年,张潇34岁,作为一名前Hr总监,她清楚职场“荣枯分水岭”(35岁)已在眼前,提了几次重回职场,丈夫都没在意,她干脆把简历挂网上,里面涵盖了她在前公司内刊发表的文章,及多个优秀管理表彰,只是日期截止在2011年——那年5月,她的孩子“皮皮”确诊自闭症,她6月就完成了离职交接。
“脑子被这地震般的事占据了”,4年间,她带皮皮在上海、北京、石家庄、安徽等地跑着,像没头苍蝇,听哪儿康复好就去哪,“心存侥幸,拼命花钱”,幻想孩子碰到哪个老师突然开窍。可皮皮是名低功能自闭症患者,构音都困难,名师语言课一小时好几百,上了一年多,还是没法说清想吃什么,可能觉得牛肉面顺口就说了,到了面馆又脾气,烦躁起来还会莫名撞脑壳,“他没有共情能力,我哭的时候可能还在笑”。
打击多了,张潇称后期已是行尸走肉,像个陀螺被孩子拖着走,皮皮用的褪黑素,她多买一些自己吃,“他(丈夫)觉得我带着孩子(在特殊教育学校)混,暗无天日往前混就行”,无法接受落差的张潇经常哭到半夜,昔日的职场痕迹,只剩压在衣柜里的定制西装,和脑中难以磨灭的HR思维:她用表格管理皮皮的康复日程,标注每日补充的营养剂和过敏物;碰到管理不太规范的学校,会给老师做SWOT分析,建议他们加强培训力度。
而选择挂上简历,更是因为“在黑暗隧道里看不到头”的日子,已将她逼到精神负荷的极限。当时她很快收到当地一家大公司的面试邀请,且顺利通过了一二轮面试。等丈夫吃完晚饭,她正式聊起此事,丈夫不敢相信她真投简历了,连连发问:三试过了,去还是不去?去了,能拖多久?孩子怎么办?交给别人,能有妈妈用心吗?
“他说你是妈妈,你就得带,这话对我打击特别大,你不能因为我牺牲完了,就告诉我妈妈都是这样”,可无法给出答案的张潇,只能忍着放弃三试的遗憾。
后来有次她和丈夫发生口角,她质疑道:“去工作的工资不比你低,离家也更近,为什么不能爸爸带娃?”这些话,最终都被更激烈的语气否决。皮皮听不懂那些争吵,难以开口的他仅能焦急地伸着手,试图去捂父母的嘴。
“其实上班的是那个去喘息的人”,张潇同样无法理解,皮皮确诊后,做工程师的丈夫就像丧失了学习能力,几乎所有资料、讲座、康复都是她在操心,似乎学了的话,这事就会跑他头上。曾经他俩是器械设计专业的大学同学,只是那个善良忠厚的男孩,已变得比想象中顽固,认定人生无望,同学间一聊孩子,他跑得远远的。
张潇自学自闭症康复时做的笔记
而她之所以由理工科跨专业到HR,也是源于性别偏见:女生就是画不好图。大学毕业后,她通过校招进到一家知名央企,同期男生在车间独当一面,她在办公室打杂,领导和她开玩笑:“你们女生去车间,那些人看机器,老盯着你们,容易出危险”,“包括爬火车顶,好像女的就容易掉”。
不甘生命被浪费的张潇扔了铁饭碗,跳去前公司,两三千人的车间,女性员工不到1%,做的和她之前还是差不多,她索性断念,在管理部门重头学起,“乐此不疲,就怕没活”,做个PPT也要抠到色调统一。7年,她从实习生做到总监,离职时没空留恋,倒是今年领导特意让她回去看看,那些情绪突然涌上心头,她开玩笑说要不再写篇回忆录发内刊上,“如果说发我真会去写”。
漠视
著有《妈妈值多少钱:世界上最重要的工作为何不计薪酬》的纽约时报记者安·克里腾登,曾在书中提到,当一位母亲放弃工作,她不得不用自己的损失垫付“妈妈税”,可她们甚至没有失业保险或者补偿。“母爱是世界上最可再生的,但我们仍有充分理由终止对女性劳动的无偿占用,这叫做公正。”
实现这种公正并非易事,据《职场妈妈的飙泪指数研究报告》显示,超过七成职场女性当妈后情绪易波动,近两成受到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困扰,其中主要原因在于丈夫对女性付出的漠视。
2017年产下龙凤胎的林晨,就在刚生产后深刻感受到这种漠视带来的伤害。在娘家待产时,她曾严重出血,吓得不敢再走楼梯,连着请医生上门打了2个月保胎针,那时在异地上班的丈夫还会为她的产前焦虑感到紧张。生产后,顾不上没恢复的伤口,她几乎彻夜照顾两个孩子,女儿总是吐奶,儿子稍有动静就醒,接连不断的哭声中,一天完整睡2小时都难的她几乎心力交瘁,在电话中和丈夫提起时,他有些不耐烦——好了、知道了、他也累。
回想起那个抱着女儿看着窗外天空一点点变亮的清晨,她说道;“那时候我就有一把剪刀,可能会把自己给了断”。
“换做我,可能宁愿加班,也不想在家带孩子”。此前她从事商务口译,享受和国外客户谈判的过程。带娃的三年,孩子被蚊子叮了,哪儿磕了碰了,丈夫的种种埋怨,她已无力解释;就连家务没做好,他要指责,收拾干净了,又觉得她在家倒是悠闲。落差一点点垒着,林晨愈发压抑,“我只希望他回来抱一抱我。”
而小孩犯的错误,同样让林晨自责。有次感冒,她吃完药在床上看着孩子,不知不觉眯了眼,正要睡熟,突然惊醒,循着吵闹声,她看到厨房门口耷个扫把,进去,满地麦片,林晨一下崩溃了,孩子手足无措看着她。打扫时,她忍不住掉泪,“孩子所有的行为都是大人的过错”,林晨恨自己怎么就睡着了。
这些难以纾解的情绪,林晨偷偷写在网上的日记里,她本想在日记里鼓励自己,有时写到一半,又忍不住哭,身旁的孩子也被吓哭了,但妈妈哭得更难过,他们有些困惑,后来懂得手忙脚乱地跑去拿纸,让妈妈不要害怕。如果爸爸在场,即便没什么缘由,他们也去打爸爸,觉得是他欺负了妈妈。
林晨的日记
“一个人本性难移的话,我真的没有办法去改变他。”她的丈夫曾在应酬中喝多了,一身酒味却不愿洗澡,也不愿分房睡,发酒疯后扯掉窗帘,砸东西,孩子被吓得哇哇大哭,她只能报警。隔天,丈夫完全忘记发生的事。生活继续,林晨则照常买菜做饭带孩子,林晨未曾预料的丈夫会变成这样,但依旧在心底劝慰自己,“生活大概就是这样”。
答案
去年9月,林晨的孩子开始上学,哄完孩子睡完,已是晚上11点后了,丈夫仍在应酬,她独自在电脑前下载简历表格,填写时总有恍若隔世的错觉。面试一个展会秘书岗位时,小姑娘问她,会用office么,她说会,随即被问到几个陌生的软件,她有些懵。小姑娘告诉她,那些office已经过时了,会也不是什么本事了。
“觉得自己太差了,没有办法,只能承认”,看到多数面试官在得知她职场空窗三年多时的错愕表情,她已大概知道结果,有一刻想着干脆去咖啡馆当服务员,这样就不用怎么说话了。当时她投的心仪岗位,都被刷掉了。在“可有可无”列表中的另一半岗位,要么因不方便接送小孩作罢,要么实在不想去。
“想知道社会到底需不要我这样的人而去投简历”,她其实并不急着工作,清楚自己的处境后,她服气了,“我没人脉、本事不够大,性格也比较弱”,此前她想过考研、考公,一看试题,脑子一片空白,也放弃了。如今她在带娃同时兼职家教,算是给自己放个。
而带着皮皮的张潇,依旧难有喘息的机会。在亲历各种自闭症康健机构乱象后,她与一名特教老师于2017年成立工作室,“必须把妈妈和工作这两个事80%结合到一起,我才能工作。”为了省钱,她自己裁剪各种教学卡片、制作教具,常忙到半夜一两点;设计的课程则拿皮皮练手,即便陷在“母亲”与“教师”的错位里,她也不愿因此降低要求。
到了2019年,工作室由由月租两千多的民房,扩大成年租超6万的独栋别墅,“我不只是一个妈妈,且我的工作是对孩子有帮助的,甚至因此挣到了钱,那简直是太好了。”可转眼疫情爆发,工作室最终关停。
之后,除了偶尔去给机构做课程培训,张潇再度被困“母亲”之中,直至今年1月,一家机构发来邀请,问她有没有兴趣做中大龄(大于12岁)患者培训,因难以盈利及教学难度,业内鲜有涉足,张潇接手了,皮皮12岁,刚好能去,她的教学能力也一直是随皮皮年纪更新的,母子在图书馆泡了3个多月,设计了新的教学方案。
将成果汇总的前夜,她忙到凌晨3点多,PPT还剩一页,只能早上8点去机构路上再来。上台前,“逼着,困意就过去了”。一结束,那口气过了,剧烈的疲惫感袭来。如果可以,张潇想做和音乐有关的工作,那些想要逃避的瞬间一直都在,但她清楚自己是放不下孩子的,“打起精神,往前走”。
另一位母亲童翠萍,2014年辞职后,在人生最为迷茫时刻,选择重回熟悉的道路——考博,考前3个月,母亲意外病倒,忙着照料、求医的她,没有放弃备考。笔试结束,隔天就飞南京照顾住院的母亲。等母亲做完手术,返回广州的高铁上收到通知,她的笔试成绩过线,最终成功通过面试。
期间她开了个公众号,写她做全职妈妈的故事,首篇讲述自己人生历程的文章引发了不少母亲的共鸣,阅读量直接破万,此后一篇讲述给家人投保决策过程的文章意外出圈,商洽合作、咨询投保找上门来。机缘巧合下,她成了一名保险经纪人,“输出是最好的学习”。
回顾昔日的职场妈妈生涯,她觉得作为女性,在不同阶段都有权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毕竟“人生还有种种可能”。
童翠萍女儿画的公主
校对:张亮亮
如何适应大学新生活?
父母是孩子的精神支柱,如果家长心理都失去平衡,那孩子的思想负担精神压力就会更大,孩子成绩好,高考却没考好,完全可以复读或者是选择专业的学校,成功的路不只一条,就怕放弃前进!振作起来吧!父亲不应该倒在孩子的前面,而是引路人努力拉着孩子的手向前奔跑!
很高兴能够回答楼主的提问,有关于:孩子很优秀,但高考成绩不理想,父亲为此犯上抑郁病,该怎么办? 我谈下个人看法,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中华民族从古至今重文轻武,古有才子佳人今有全省状元。可以说不论是过去或者是现在读书对于我们普通人以及普通家庭来说都是每一个人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章节,它也最终影响着我们对于将来人生的一些判断、规划以及结果。
就在昨天我还在网上看见一个新闻,说的是江苏省文课女状元考了四百多分却无缘清华北大以及众多一本大学。我想问作为她的父母是该高兴呢还是疼哭了,值得高兴的应该是自己的女儿在今年这么艰难的情况下还能考上全省文科女状元,疼哭可是该哭吗?
对于一个望子成龙的老父亲,看见自己的孩子平时发挥都挺好的成绩优异,可是却不曾想到自己的孩子经不住大考。是孩子心态没调整好了还是压力过大,我想作为当事人不论是孩子或者是父母都会思考过。
所谓希望越大失望也就更大,不论是谁都不可能一下子接受从天堂掉到地狱的生活状态。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是不是应该从新再出发?
孩子发挥失常,来年可以在复读一年调整好心态从新考过,家人也必须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不能把自己的孩子给压垮了。作为父母很多人都习惯于把自己不曾做到的事情强加于自己孩子的身上,凭什么了?所谓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上名校拿文凭是好事,但是它也不是唯一能够体现一个人的价值所在。拿破仑曾经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可是都去当将军谁来做士兵。
人生十指各有所长,往往越是执着的人就越容易走进死胡同。要是他自己走不出来,作为朋友当然有义务帮助他走出心里阴影。人啦越是闲来无事,他就喜欢想东想西作为朋友是不是可以经常组织一些活动比喻出去 旅游 、附近郊游、唱歌聚餐等等都不是可以有的吗。
要是以上这些他都通通不吃的话,那么就要辛苦你时常跑去他家里蹭下饭买点小酒常去看看。我想他在执着不可能连吃喝拉撒都戒了吧,只要他不讨厌你你就当他家是长期饭票当然酒是不能少提的。
最后我想说是人他就有弱点,当你觉得自己很难撬开他的口为什么不能从他的身边人下手。父母、妻子兄妹不都是想他过得好的吗?找准他的兴趣爱好,一起常探讨下不香吗?
表面上是因为孩子的事,其实这是父亲自身人格的问题。
导致父亲抑郁的原因是他自己幼稚的心理,而非孩子的成绩。设孩子如其所愿考上了预期的大学,那父亲也只是暂时不会发病,只是在这件事情上没有发病,当他遇上了别的不如意的事情,比如自己工作上的不愉快,与别人关系发生矛盾,自己、妻子或者孩子的重大挫折件,他仍然会得病。
他患抑郁症跟孩子的高考成绩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这个联系是随机的和偶然的。父亲患抑郁症不是孩子的责任,跟孩子没有关系,没有孩子高考成绩不理想这件事,父亲也会因别的不顺心的事情患抑郁症。
父亲人格不独立,能力不足以处理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挫折件,不能对自己生活承担起责任来,把自己的生活寄托在孩子身上,当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毁掉的却是他自己的生活,于是他的表现就不是给孩子以有力的支持,帮着孩子一起去面对困难,解决问题,消除挫折对于孩子生活的影响,反而是自己跟着孩子一起被打败,跟孩子一起消极悲观失望,这是父亲人格不成熟的表现,也才是他患抑郁症的根本原因。
懦弱的父亲帮助不了孩子,但至少应该保证不要为自己的问题从孩子身上找借口,就像不要从孩子身上给自己找荣耀一样,也不要因为自己的问题给孩子增添精神负担。 这样的父亲潜意识里往往把他自己放在了孩子的位置,而要求孩子反过来满足他的自己的愿望,但现实里能是这样的吗? 父母成了孩子,孩子成了父母,现实生活里经常上演这种让人啼笑皆非的闹剧。这位父亲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对于高考肯定是非常重视。何况还是之前引以为豪的儿子。意外之外的高考失利,对他是一个沉重打击。由此可见,这位父亲非常在意孩子的表现,也是很要面子的一个人。
我的家里人也有患抑郁症的。一般抑郁症和一个人自身的精神气质有关系。我一个舅舅,旁人看上去,他在国企工作了一辈子,业务特别好,受人尊敬,爱说爱笑很开朗,但实际上他是容易焦虑的一个人,脾气也直接,对领导都时常有不恭敬。后来退休之后完全不能适应,暴瘦,睡眠障碍,到医院一查得了抑郁症。也是不爱出门,少言寡语,没精打。
其他亲戚看了着急,就天天找各种理由约他出门,开车到处跑,串亲戚,让他每天充实忙碌起来。
我的建议是:
1、无论是焦虑还是抑郁,总是有原因的。找到问题的源头,正视问题。
可以用激将法开导你朋友:高考失利不代表孩子的人生就此失败,人生路长,看的是一生而不是一时。优秀的孩子走到哪里、做什么都会优秀。高考失败本身孩子自己就够上火的了,做父亲的更要给孩子定心丸,不要当爹的先被失败打倒了,自己封闭自己,给孩子做的是什么表率?!难道让孩子也学习你,一失败就萎靡不振吗?
2、必须按时看医生,遵医嘱。我那个舅舅去医院看,医生给开了药,他吃了有效果,擅自停药,结果又反弹了。
3、每天合理安排时间,充实生活,别总自己呆着,这样不利于恢复。
没有必要,其实再好的大学出来找工作也是要机遇。只要孩子毕业以后独立就可以了。家有小孩一流大学硕士,公司同事也都本科211985,北大同济,硕士世界一流大学毕业,也就那样996,只要孩子上进独立就行。
父亲这个反应的确需要重视了,可以见心理咨询师。不然儿子也会负担很重的。父亲把孩子的成绩看的如此重,可能跟自己的经历有关。而且孩子高考失利,可能跟父亲有关,没有孩子能承受这样高的期待。孩子会过度焦虑的,担心失败而导致失败。父亲需要理解孩子是孩子,自己是自己。各自有各自的人生,孩子才能大胆的生活。
其实,可以试着开导他。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孩子落榜这件事,也不要太焦虑。最重要的问题,不是这次考的怎么样,而是这个孩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他积极向上,将来还有很多弥补的机会。因为现在是多元化的成功之路。如果他心态消极,有再多机会都是白给。人生处处有起跑线,如果你不甘人后,与其纠结现在,不如放眼未来。
首先得关注生病的人,父亲得了忧郁症,就要先带父亲去看看心理医生,找到原因,对症下药。
其次要关注孩子,从家庭的角度来看,孩子高考成绩不理想,本身压力就很大,加上父亲的高期待,心理必须及时得到缓解和疏通。
高考很重要,但不是唯一出路。
高考不是唯一出路,但很重要。
两句话文字,字数一样,听起来也不一样。
希望回答对你有帮助,谢谢
首先捋一下因果关系。
父亲对考试的认识是有偏差的,俗话说把考试看的太重,这样会让孩子的压力很大。很多孩子学习其实挺好,该会的也会,小考没毛病,一到大考成绩就不行,就因为把考试看的太重了。一到大考压力剧增,该会的也不会了。大部分原因是因为父母看的重,孩子受影响,就压力大。
考试确实很重要,但也没有到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地步。考不好可以复读,复读两年考上好大学的也有不少,没必要因为一次的失败就彻底丧失了斗志,失败了再战呗。这种精神在以后的工作中肯定用得到。试想一下,高考一次不行就崩溃了,那以后工作中的种种问题,压力更大,不更抗不过去吗?
我觉得得找出父亲为什么觉得考试很重要的原因。或许因为自己当年考试有遗憾?还是看别人的孩子学习好嫉妒?或者看了某些文章报道?总之,得知道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当然,如果确诊抑郁症,还是要配合医生做治疗。
高考的分数是你能否进入名牌大学的关键,但是这也不是绝对的,俗话说的好,考得好不去报的好,无论你考了一个怎样的分数,只要你志愿填的对,填的好,也可能会被好的大学录取。
一方面,你可以选择好的大学里分数较低的专业去填报,毕竟。如果你不喜欢这个专业,大一的时候好好学习,就能争取到转专业的机会,再次挑选你喜欢的专业,这不失为一种报考的好办法。
再一个就是,你报考的时候要服从调剂,只要能过这个大学的投档线,你就会被这所大学录取。
还有,你还可以选各个省的专项去填报,那里也可能有你们合适的学校与专业。
最后,如果你的家里人支持的话,选一些好的大学中的中外合作的专业也是不错的选择,但是就是你得花费高额的学费。
因此,不要过度地去埋怨自己的孩子,也不要过度的去抑郁,相比那些没有考上的学的孩子来说,我们的孩子还是十分优秀的,而且,俗话说行行出状元,只要孩子肯努力学习,我相信总有出头的时候。现在我们要考虑的就是为孩子选一个好的大学,好的专业。再者说了,孩子以后还可以考研究生,博士生,我们要对孩子有希望,孩子自己才会对自己有希望。
为什么现在青少年容易得抑郁?
哈哈,这就是我原来上大学大一时候的考试题啊。那时候我们就是上网搜的。
像看到了当年的自己。真开心。下面的这些足够了,如果时间不够的话,你从中间挑着写吧。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
(一)要适应大学的环境。这里所说的环境既包括校园的自然环境,也包括大学与中学所不同的学习、生活及人际环境。大学校园内的学习、生活、人际环境等与中学环境有着很大的不同。对新环境适应快的学生很快就成为班级中的重要人物,与老师、同学接触多,掌握的信息多,锻炼的机会也多,能力就提高很快,自信心也就建立起来了。
(二)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学习是大学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大学教学体制、学习方法都与中学有着明显的不同。能否尽快适应全新的大学学习生活,直接影响四年的学业,并间接影响以后的工作、生活。一般来讲,大学的校园规模都比较大,大学的教学设施比较齐全。新生入学以后,在思想上要有这样一种认识:要想在学业上获得成功,一定要在发扬勤奋刻苦精神的同时,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不但学好专业课程,而且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来发展自己、提高自己。因为在现在的大学中,单凭坐在教室里死读书是难以适应社会的,还要通过多种渠道,提高自己其它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是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的重要一步。大学的学习方法与中小学的方法差别很大。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变成了以学生为主导的自学模式。课堂讲授知识后,学生不仅要消化、理解所学内容,而且还要大量阅读相关方面的书籍和文献。学生自学能力的高低成了影响学业成绩的最重要因素。所以新生学习方法的调整也就成为必然。新生只要及早做好准备,就能较顺利地度过这一关。
(三)建立合理的生活秩序。许多大学生是第一次离家独自生活,一时间似乎得到了许多自由。不过,如果滥用这些自由,或随心所欲,或负担过重,不顾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生理节奏,都会导致精神创伤。因此,尽快地建立合理的生活秩序乃当务之急。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要有独立生活的心理准备,培养生活自理的能力。独立生活包括自己洗衣服、买饭、洗碗以及自己“打扮”自己和自己“理财”等等。一般大学新生没有太多理财的经验。在自己的整个生活中,首先要考虑哪些开支是必要的和可有可无的;还要了解自己家庭的承受能力。然后再制定自己的花钱,使之切实可行。
2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习惯代表着个人的生活方式,它不仅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而且对人的未来发展有间接作用。身心健康是确保顺利、成功度过大学阶段的一个重要基础。要想身体健康,就应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要有严格的作息时间,生活的高度规律性是身体健康的保证;要有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要有规律,不可暴饮暴食;要坚持适度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当然,保持乐观而平静的心境、积极向上的精神是至关重要的。
3 合理安排业余时间。大学生活的内容是丰富多的。除了正常的教学活动外,同学们还有大量的业余时间参加各种讲座、学术报告会、文体活动、社交、公关活动等等。怎样合理安排、利用这些业余时间呢?首先要分析一下自己在某个阶段的目标是什么,长远目标是什么,哪些活动对自己的目标有利,再定出自己的发展,然后再根据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业余时间。
(四)确立自己在班级、学校的新角色。对角色改变的适应对大学生来说是最重要的。许多大学生在高中时是学校班级里的佼佼者,是深得老师同学注目的尖子。然而,在大学里,几乎每个人都有着辉煌的过去,而每个班级或整个学校就只能有少数人保持原来的中心地位和重要角色。多数同学都需要向普通角色转变,在这个转变中,自我评价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这种冲击基本上来自于两个方面:与别人学习成绩的比较和能力特长方面的比较。成绩的好坏,一直是中学生评价自我和他人的重要标准,但在大学里,即使是原来的高考状元也可能落后于高考成绩一般的同学。许多人因此导致了失眠、神经衰弱和抑郁症。这就要求大学生不但要适应在校、系里的新角色,而且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努力发展自己。
每次追完电视剧总是有意难平,如何评价《少年派 2》大结局?
青少年抑郁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可能是遗传、社会环境因素、神经内分泌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1、遗传:遗传因素是抑郁障碍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抑郁障碍患者的一级亲属罹患抑郁障碍的风险大约是一般人群的2-10倍,遗传度是31%-42%;
2、社会环境因素:一般来说生活中的应激如学习压力、父母关系不良、人际关系糟糕等是青少年抑郁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
3、神经内分泌:青少年抑郁患者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异常,脑内神经递质水平异常,若未能及时发现并积极处理,也可能会出现抑郁的典型表现。
青少年抑郁的心理治疗一般是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等缓解症状。如果自觉治疗效果不佳,要及时精神心理科医生的帮助。如有需要,好心情精神心理健康将随时为您提供服务。
高考成绩出来了但是结果不满意,该怎么调解情绪?
编剧算我先求求你了,千万千万别拍3了。赵今麦已经被坑了两季,两季的林妙妙如果去掉后十集,都算得上是古灵精怪、嫉恶如仇、善良、乐观、活泼、执行力强的讨喜性格,还漂亮。虽然比较马虎而且大大咧咧,但是在人设上是加分的,在日常生活中绝对是被众星捧月的那个。
但是两部剧在大结局前都要把妙妙就搞得智商下线,然后连带演员和角色都都被网友狂喷。第一季是直播荒废学业外加不尊重父母,这一季前两集还在跟钱三一谈恋爱玩同居发糖,转眼就开始智商变成负数,很明显的坑她也跳,不撞南墙不回头。男友无微不至关怀她,还被她骂ptsd,不耐烦加满满的不信任,甚至怀疑男友出轨,就这?这就是唯一的光?我要是钱三一,抑郁症当场复发。话说编剧是不是不知道抑郁症是什么病?以为是谈个恋爱就能治好的那种?结果最后妙妙自己作的死还得靠男朋友开挂解决问题,不然一场官司就能让妙妙和家人回到解放前,顺便坑了林够够的未来。
派1中的天才少年精英中学男神钱三一,在2里中了抑郁的debuff强行降智也就算了,到最后居然成了无脑追妻+为女友擦屁股的舔狗,无业无学位成天给女友当马仔,跟着送外卖,当志愿者等等。虽然我对这俩终于在一起了感觉欣慰,但这还是那个骄傲的天才钱三一吗?各种线乱七八糟,安宁疗护的线至少比较深刻,雨嘉的故事令人感动,其他几位虽然略显平淡,但总体在两位老戏骨的演绎下也能保证在及格线上。剧本杀的线又臭又长还缺少逻辑,中间还整了好几集什么带钱三一去拆穿低质剧本之类的破戏,最后昊子一转手把店卖了,你这杀了个寂寞?
林够够的女玩伴田馨的爸妈是妙妙的领导,那么有戏剧性冲突的一个伏笔,后面双方居然莫名其妙的就知道对方身份了,浪费了那么好的铺垫。前两集妙妙还不顾自身危险拯救田总,智斗家暴男,转正了抱着田总又哭又笑,渣男吕佳维被开了后,大家以为妙妙从此能在公司顺风顺水,成为行业精英以配得上钱三一这个高考状元,毕竟妙妙在派1就展现了她在文字、绘画和直播方面的才华。
如高考落榜后文章
这几天轰轰烈烈的高考成绩发布,我们在网上就可以看到。当然网上最多出现的还是好消息,这家的学子考上了清华,那家的学子考上了北大,这个学校全校本科率90%,那个学校本科率95%,好像大家都能够成功考上自己想要的成绩。但是实际上普通人还是多数,我们很多情况下都是无法达到自己想要的那个结果,这时候就有很多人高考失利,考取了自己不满意的成绩,难免会很难过,尤其是在这个各个好消息都频出的情况下,更是难受了。那么我们该怎么调节这种悲伤的情绪?下文就来给大家说一下。
第一,不要否定自己。我们知道高考是一槌定音的考试,但是很多情况下,我们会在考试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前一天晚上睡眠质量不是很好;路途过程中着了凉,导致自己身体不适应;或者是考试时周围的环境太差导致我们发挥不是很好。这都是影响我们成绩没有达到理想的因素。所以我们不要否定自己,高考不是结束,我们可以选择复读,或者是选择一所自己目前很满意的学校,到了大学之后也可以进行努力。很多学生虽然考上了不是很好的大学,但是在大学过程中,他们一直在努力学习,积极考证。最后也得到得到了保研的机会,或者是能够进入优秀的公司去学习。高考只是人生里途中的一段,当我们走到很远过程中,回过头来看时,才发现只不过是暂时的一角。我们不要因为高考失利就全部否定自己,要相信未来还是很光明的。
第二,不要去看那些所谓的状元的消息,这些不适合我们,我们要关注自身才可以。当你在消极的时候,给我们推送的消息都是比你优秀的人,这个时候你再看了这些消息就会越来越难过,从而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什么都不如人。长此下去,整个人心态都会爆炸,甚至严重情况下会得到抑郁症。既然如此,我们就不必再关注这些消息了,别人再好,也是别人的人生。我们既然高考失利,那就关注这方面的消息,尽力去弥补。如果不想复读,那就去寻找在这个分数段下最好的学校,以及自己最想去学习的专业,而不是整天迷茫难过,觉得自己怎么这么不如别人,这样才是最差的情况。还有很多人甚至连我们都不如,我们有时候要去想我们已经是很的人了。
在艰难的世界里,勇敢前行的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
如高考落榜后文章
高考落榜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没有人会一帆风顺,如下为大家收集的如高考落榜后文章,欢迎阅读!
如高考落榜后文章(一)
我在演讲中常常会讲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背着一个大瓷瓶在路上走,走着走着,不小心手上一滑,瓷瓶掉在地上摔了个粉碎。那个人若无其事的继续向前走,头也不回一下。旁边有人看了觉得很惊奇,就问他:?你的瓶子摔碎了,你为什么看也不看一下?他说:?瓶子已经碎了,看也没用,我还要继续赶路,不值得为它耽误时间。?瓶子碎了,这是一个终点,说明前面那段路走的很失败;但又是一个新的起点,空着手回到家,继续努力,挣了钱可以买回来一个新瓶子,这就是成功。如果守着瓶子伤心落泪,耽误了别的事情,那就是继续失败。我们对待人生,对待高考,也应该是这样的心态。从小的方面来看,不仅是高考,我们平时学习中的每一次考试又何尝不是如此?一次考试考好了,没什么值得骄傲的,因为它已经是一个终点,现在需要从新的起点开始努力;一次考试考差了,也没什么值得伤心的,因为它已经是一个终点,总结经验教训,准备下次考好就行了。如果因为一次考试失利就觉得天崩地裂、前途渺茫,从此自暴自弃、自怨自艾,那才是真正的失败。
今年中高考的成绩都出来了。结果和以前任何一年都没有什么区别,无非仍然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我自己是一个中高考的成功者和受益者,但是由于后来经常做演讲和学生老师家长打交道的缘故,接触的更多是那些被高考压得喘不过气来的,甚至最后功亏一篑的同学们。在媒体的热点基本都锁定在了高考状元这些儿的这个时刻,我想给那些不幸的人们多说一点话,多给他们一些安慰和鼓励。
由于中高考的格式非常规范,一个考区的考生全都用一样的试卷,最后用总分数来精确的量化。但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有自己特有的长处和短处,考试的时候有状态的好坏,这些都是不可能用一个总分来精确衡量的,中间一定会有纰漏。
比如说,北大的录取分数线文科是610,那么如果你只考了609,就不能被录取。显然,考了609分的人和考了610分的人之间,在综合水平上其实没有什么差距,很难说谁就比谁优秀,谁就比谁更应该上北大。但如果不依靠分数?一刀切?也不行,因为你说既然609和610差别不大,那么我也该进北大。如果真让你进了,考608的也会说我和考609的也差别不大,我也该进;考607的也会说我跟考608的差别不大?如此类推,最后就是所有科目都考0分的也该进北大,这就十分荒谬了。所以,依靠分数?一刀切?,是为了保证高考的公平和效率的无奈之举,其结果就是只能说高于610的人的平均学习能力比低于610的要高,但是却不能保证每一个高于610的人的学习能力都比低于610的要高。
如果你不幸属于那少数几个学习能力很高但是高考没有考好的一员,可能是由于高考那天状态不佳,粗心算错了一道大题,可能是生病,或者偏偏最难的大题考的就是你没有复习到的一个知识点。那么,你需要相信自己,这只是人生路上必将遇到的各种挫折中的一个,成绩并不能说明你的就不行,不能说明你的多年学习我完全白费了,更不能说明你的人生梦想就此彻底破灭了。这是因为,高考是一个起点而不是终点。它代表一个旧的阶段已经过去,一个新的人生阶段即将开始。通过高考,那些成绩优秀的人将进入更优秀的大学,获得一个更高的起点。而那些在高考中落后的人,也有充足的时间来奋起直追,后发制人。
我的一个大学本科同学的同学,姓张,他就是一个所谓的高考?失败者?,因为几分的差距没有被第一志愿的学校录取,他也不想再复读一年了,所以就进入了一所并不怎么有名的大学杭州大学。进入大学以后,他并未因为自己不是重点大学而自暴自弃,反而更加努力的学习,甚至比高中学得更苦。这样努力的结果,是他在本科期间就在一些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四篇论文,其中一篇还得过奖。高中的同学可能不太理解四篇论文的分量,要从北大清华这样的名校取得学士学位,都不要求发表论文;取得硕士学位,只要求发表一篇论文;取得博士学位,只需要发表两篇论文。他一个杭州大学的本科生,一个人发表了四篇,其用功之深,可见一斑。有了这个成绩,就好比往自己身上贴了一张跟北大清华毕业证同样有分量的金字招牌,本科毕业之后被中国银行录用。工作之后他仍旧非常努力,不到两年就获得晋升,如今年薪已经超过20万。我相信他一定还会有更加光明的前途。
与之相反,在清华大学,几乎每年都有学生自杀,有上百个学生因为成绩欠佳而被迫退学或者不能毕业。他们中每一个人的高考成绩都比那位姓张的同学好得多,还有一些甚至是高考状元。他们通过高考,在人生的跑道上比别人领先了许多,但高考并不是终点,比赛还没有完,前面的挑战还很多,如果不能继续努力奔跑,很容易就会从领先变成落后。相反,那些在高考中落后的人,只要付出加倍的努力,争取在接下来的道路上跑得比前面的人更快,早晚有一天可以超越他们。
既然高考是一个起点而不是终点,那么什么才是终点?用绝对的标准来衡量,只有生命结束才能算是真正的终点。但从辩证的角度来看,人生无处不是终点,也无处不是起点,终点即是起点,起点即是终点。一个阶段的完结,就是一个阶段的开始,过去的一切都已经过去了,不管你是领先还是落后,都必须继续奔跑。因为,后面的路还很长。
李开复在《做最好的自己》里面这样写道:?在一元化的视角下,如果仅以?成绩?和?名利?来衡量个人、团体乃至社会的成败,那么,这个社会上99%的人都无法跻身于成功者的行列。?在他眼里,一个优秀、努力、自信、自觉的学生,进了名牌大学,他能取得成功的概率也许是90%,进了其他重点大学,概率也许会降到85%,进了普通高校,这个概率也不会低于80%。这个道理对高三学生其实也很适用,我们对失败与成功定义的过于简单,很容易让我们丧失那本应属于我们的85%的机会。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呢?既然起点和终点都是相对的,我们努力的成功应该用什么标准来衡量呢?
前面在李开复的话里提到很多人用?成绩?和?名利?来衡量,并且反对这种衡量方式。如果是用钱来衡量的话,前面举的那个进入中国银行的杭州大学毕业生的薪水似乎不低,也很能体现他的个人价值,但如果把他和一个摸**中了五百万的人相比,哪个更成功呢?
同样的道理,我们也不应该用考试的成绩和进入的大学来衡量成功。我举三个例子来比较,分别是我高中、初中和大学的同学:
我在读高中的时候,有一件事情轰动全校,就是一个成绩非常好的男生,因为追求某个漂亮的女生,却又被再三拒绝,搞得他人不象人、鬼不象鬼,本来他的成绩进入一所很好的重点大学没问题,最后却只进了一所普通本科。我还有一个初中同学,也是成绩非常好,但是家庭根本供不起她读大学,所以她连高中都没有读,念了几年师范之后就分配到一个乡镇小学教书。尽管工资非常低,在这个小乡镇也算中等收入水平,她的父母的负担也因此大大缓解了,她用自己不多的钱供她弟弟读书,现在她的弟弟已经进入了大学,算是完成了她多年的梦想。此外,我还有一个大学同学,学习奇差,因为家庭的背景进入人民大学,在大学里面也是天天混日子。但是在他毕业那年,父亲因病去世,人际关系也就断了,由于自己没有真本事,现在的情况在我们班的所有同学中是最差的。
前面我举的三个例子,如果从高考的结果来看,进入了人大的最成功,进入普通本科的次之,连大学的门朝哪边开都不知道的自然最失败了。但在我看来,成功的顺序应该倒过来才对,那位只念了师范的女生是最成功的,她虽然受家庭条件的限制无法进入大学,但用自己的努力改变了家庭的面貌,让自己的弟弟进入了大学,这就是成功。能进重点的只进了普通本科,这就是失败,但进入普通本科也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也可以算是某种程度的成功。而我那位大学同学,家庭条件如此之好,如果他肯象别的同学一样努力,原本可以比别人收获得更多,但他却最失败。
不仅?成绩?和?名利?不是成功的标准,用任何统一的外在尺度来衡量成功都是错误的,因为我们每一个的个性、爱好、兴趣、理想不同,家庭条件不同,天赋不同,起点不同,不可能?一刀切?。真正的标准应该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自己,成功的定义也只有一个,就是超越自己。
如果一个人一出生就可以继承巨额财富,但却只会坐吃山空,而另一个人出身贫寒,但通过自己的努力开创了一番事业,可能他一生创造的财富都比不上前者继承的遗产多,但他却是成功的,而前者则是失败的。
同样的道理,如果你的一个同学再进入高三的时候起点很高,成绩非常优秀,但遇到几次挫折就一蹶不振,最后能进北大清华的却进了其它的重点大学。而你自己起点很低,原本二本的线都上不了,但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而最后上了二本。那么就高三这个阶段来看,你是成功的,而他是失败的。
进入大学以后,不同层次的学校代表不同的起点,高起点的人如果不能继续前进,那就是失败,低起点的人如果坚持努力,超越自己,那就是成功。人生就是这样,从一个起点奔向一个终点,一个终点又代表着下一个起点,起点和终点不断交替、不断转化。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争取超越、力求成功。李开复说进入不同档次的大学分别有90%、85%、80%的可能成功,这当然是一种很不精确的估计,但这种估计至少说明了两个道理:
第一,不论进入什么样的大学,成功的可能性都是很高的。成功不是少数人的事情,而是所有人的事情。不论起点怎样,一个努力进取的人都会取得成功,这个成功,就是指超越自己;
第二,我们不应该把高考看成终点,而应该把它看成起点。这个起点有高有低,却没有贵贱之分,更没有好坏之别。不论你的梦想是北大清华,还是其它重点大学,或者是普通大学、专科学校,每一个梦想都值得珍惜,每一个梦想都令人尊重,真正重要的是你要努力为之奋斗,让自己一天天成长,一点点进步。
如高考落榜后文章(二)我不是一个漂亮的女孩儿,也不是一个讨人喜欢的女孩儿。我,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但是我和所有的女孩儿一样,拥有美丽的梦想。我想实现它,可是发现梦想终归是梦想,它不是童话!
在这个世界上活了19个年头,过了12年的校园生活。本应像所有**和里的男生女生一样,迈入理想的大学,开始自己美好的人生。但这样的事并没有发生在我的身上,因为我高考落榜了!
不想去怨天尤人,因为我知道是自己的问题,怨不得别人。可想到自己多年来的梦想就这么破灭了,心还是会隐隐作痛。因为与此同时,我也粉碎了母亲的梦想。
我的家境虽算不上贫寒,但也确实不富裕,连工薪阶层都算不上。记得小时候,爸爸的单位不景气,为了维持生活,爸爸就利用公休时间到菜市场卖菜。妈妈因为公司不景气,从生下我以后就再也没去上班,每月只拿少得可怜的补助。那时,妈妈给工厂做加工,就是把弯儿的钉子砸直,一斤钉子大概可以赚5分钱。记得那会儿我大概3、4岁吧,也跟着妈妈一起感。说来也怪,妈妈说我那时干得相当不错。
我喜欢集体生活,妈妈也认为一个孩子不能总在家呆着,要接触同龄人,要学习东西。就这样,我去了幼儿园。我很爱写写画画,而且我写字比同龄人都要漂亮,从那时起,大人们就认定了我是个上大学的胚子,我自己也这么认为。虽然那时我懂得不多,但我知道上大学是一件会令人羡慕的事情。
1992年妈妈正式下岗了。我们家陷入了危机。
后来,妈妈开始在各大商场当售货员。妈妈的销售业绩很好,很得老板的赏识,在圈儿内小有名气。记得一些老板为了聘请妈妈,还专门跑到我的学校去找我,吓得我妈差点给我转学。妈妈的能力也遭来了嫉妒。记不清那是哪一年的事了,妈妈被人诬陷,从此没人再聘请妈妈。
有一句话是作为女儿不应该说的:我爸爸并不是一个能养家糊口的人,以至于生活所有的重担都落在了妈妈的身上。因为妈妈要强!她相信自己家的生活只会比别人好,自己的孩子会十分幸福。于是妈妈用自己打工的钱把家里得住房从伙单变成了现在的偏单。
再次事业的妈妈开始给自己大功。那时市场有一种叫?皇品?的方便面,因为物美价廉,很受欢迎。妈妈就开始做?皇品?的销售。做了一段时间以后,妈妈又开始卖服装。在一些市场,或者是去大港的集市。总之,那几年吃了不少苦。妈妈的身体开始不好了。
1998年,爸爸失业了。上小学5年级的我,第一次感到家里的危机。妈妈开始起早贪黑的卖早点?煎饼果子。收入很少,很少。于是妈妈又在菜市场租了一个摊位,卖干鲜果和蜜饯。后来因为家里的一些琐事,那个摊位就退了。很快,爸爸找到了一份工作,每月570元。可是爸爸那时不仅,还酗酒,整天和妈妈打架,偷家里钱花。妈妈失望了,我也绝望了。妈妈开始尿血,那时我发誓,我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妈妈幸福,至少不要再为钱发愁。可我那时很讨厌我的家,恨我的爸爸。我对妈妈说:?妈,只要我长大,我会尽一切努力离开这个家,我多一天也不想在这个家呆。?我也对爸爸说:?爸,不管你以后变好还是变坏,我绝不会让妈妈和你生活一辈子!?
我那时学习很好。当时,我是班里的班长,还是学校的大队干部,胳膊上有令人羡慕的?三?。学校为了培养我,送我去最好的提高班上课,学费由学校出。并且周一至周五放学后,我的认课老师免费给我补习。那是我最给妈妈争气的一段时间。小升初时,我被保送到了一所重点中学。妈妈说,我是她奋斗的动力!
从初中开始,我的成绩开始下滑。我是一个很老实的孩子,而且小心眼儿。初中的班主任,没来由的就看我不顺眼,经常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侮辱我。我从小学众星捧月般的生活一下子陷入低谷,13岁的'我承受不来。妈妈气愤地找班主任去理论,换来的结果就是,我被她更加侮辱。我曾多次被评为?最差学生?,这都是真的。因为老师这样对我,所以同学总是把一些不好的事情推倒我身上。我就天天捱老师批评。于是我得了轻微抑郁症,不爱说话,专爱在雨天淋雨。再后来发展到心脏病。我的成绩因为心情的原因一落千丈,班主任更加看不起我,因为我给班里拉分儿了。
我们班当时由59个学生,我的名次总在38~~45之间徘徊。但我学习依旧努力,所以除了班主任,所有的认课老师都特别喜欢我,每次我妈到学校,老师们都夸我,说我在学习上有很大潜力,当然,班主任不这么认为。我是班里第一个交入团申请的,按理说班主任不应该干涉,可她硬是把我拖到毕业也不让我入。后来还是我们学校的一个主任找到了她,她才勉强答应。因为她也确实说不出我有什么大的缺点。
我还记得,有一次班主任到北京进修,那是我初中生活最快乐的一段时间,学习成绩突飞猛进,一越全班前20名(我们班同学成绩都很好,班里的名次基本上就是年级的名次)。但我的同学不相信我,班主任进修回来,对前20名同学进行表扬时并没提到我,因为她不相信那是我的真实成绩。
我中考时正赶上?非典?。还记得在模拟考试之前,班主任曾打电话到我家,对我妈说:?我劝你们孩子还是别参加中考了,白费劲!下星期有一批?分流?(那时已不叫?分流?,但形式是一样得,就是参加完毕业考就不用参加升学考试,直接到中专、技校)不如就走了算了。?我自尊心特受打击,我妈特气愤,对她说:?我孩子上了9年学,不能不让她看看中考试卷吧!您放心,我就是花再多的钱,也会让她上高中!?妈妈就这样摔了班主任的电话,很帅气!我很受鼓舞!因为初中三年,妈妈依旧卖早点,依旧辛苦,我们家依旧很穷。爸爸似乎好了一些,找了一份收入比较高的工作,不怎么喝酒了,也不了。可爸爸得单位不按月发工资,因此生活状况没好到哪里去。
可喜的是,我的中考成绩十分好。本来想留在原学校继续读高中,但想到初中的不愉快经历,我放弃了。妈妈找了一所适合我学习能力的私立高中,我进校的成绩很高,同样,这所学校的学费也很高。
可我在这所学校并没有太大的好转。学习成绩依旧不好,甚至越来越糟,只是我的性格变得开朗了。至少不会去淋雨了。高二时,我本来选择了学习理科,可是没人支持我,包括妈妈。在很多压力下,我选择了文科。事实证明,这个选择错了。我的作文势必较好,可是如果我是学理的,这就十分有利,可我是学文的。我的地理很差,历史也不好,政治一般,数学一般,英语基本上没有优势。高三一开始,我就看到自己的前途有多渺茫,可已经来不及了。因为高二的理化生,文理班是不一样的。我只有硬着头皮学。
我开始清家教。妈妈不惜高额的家教费用,给我请了4位老师。每周大约要200元,就这样清了整整一年的家教。可是并没起到作用,我得学习越来越越差了。而且,自打我上高中开始,我妈就不再卖早点了,开始当保姆。一个人做好几家的工作,受好几家的气。《马大帅》所讲的故事,几乎和我妈一样,只是大家看到的是这种工作的辛苦,看不到一个家政服务员在别人家受的气。
高考结束了。没想这么多,我就出去打工了。在一家饭店做服务员。那时我才知道给私营老板打工有多不容易,尤其是在饭店做服务员,又脏又累,所以饭店的服务员大部分都是外地人,我们店10多个服务员,只有我是本地人。随着在饭店工作的时间越来越长,我对上学也就充满了渴望,第一次感觉到上学竟是如此幸福的一件事。与此同时,高考落榜这个事实也一步一步向我逼近。直到成为真正的事实。虽然落榜了,单我心中仍有不甘,因为我没想到严肃的高考竟是这样。真的,有时我抬头看天空,觉得很混浊!!!
无论如何,我得接受这个事实。我不想复读,因为明年的形势比今年还严峻。我承认,在?蓝印户口?面前我没有任何竞争力,所以我没必要自欺欺人地去复读。我觉得自己很无能,同时,现在的我很无助。我没学历,也没实力,只有一个想赚很多钱的愿望,想让妈妈幸福。可我连自己的前途都找不到,我好失落!
现在,我依然想上学,想上大学,那样我可以半工半读,不至于让妈妈太辛苦。可我想放弃,我想去打工,因为我的学习能力有限,复读不会是我最好的选择。
高中三年,我并没有像大多数高中生一样谈恋爱,但我有喜欢的男生,他也喜欢我,我们说好,要在毕业后在一起,然后一直到老。可毕业后,我再也没联系过他,甚至避开他。因为他考上了一所很不错的大学。我想他的人生会是美好的,他的身边会有适合他的人,而那个人不是我。我知道,自己和他已经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了,也许我的这种想法很庸俗,但事实就是这样。只是我很喜欢他!愿他幸福!
;《在艰难的世界里,勇敢前行》是一本由二白著作,台海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页数:256,文章吧我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在艰难的世界里,勇敢前行》读后感(一):给每一个曾经躲在洗手间哭泣的你
最开始看到《在艰难的世界里,勇敢前行》这本书的时候,并不觉得会和市面上众多的心灵鸡汤有什么不同,毕竟,在这个快餐化的时代,每个人都需要鸡汤,即使明知道没什么用处,生活还是要继续,但是偶尔喝喝鸡汤也能鼓鼓勇气继续走一段。
然而,翻开这五十一个故事,就忍不住的一口气读完。一个周末的午后,我从阳光炽热读到太阳下山夜幕降临,合上书的时候,我想到了当初的自己,想到了曾经躲在洗手间哭泣的自己,想到了那些脆弱又迷茫,无助的不知道怎么办才能走过去。生活如此艰难,负能量也是不可避免,但是我们依然要好好活着,因为,活着已经不容易。因为即使一路跌跌撞撞,我们也总会看得见美好。世界没有不可能,既然活着就要活得好好的。感谢二白,把生活中的那些残酷撕裂给你看,让你痛,让你疼,也让你成长。就像封底上写的那样,这世界虽然没那么好,但也没那么坏,我们一定要试着去努力,遭遇风霜雨雪后,依然有勇气往前,往位置的未来去探险。
这五十一个小故事里面的人物,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就在你身边,他们可能是你对桌的同事,可能是你每天下楼梯都会遇见的邻居,可能是一遇到事情就会找你哭诉的闺蜜,也可能是那个受委屈只能在单位洗手间偷偷哭泣一转眼又要擦干眼泪武装起来好好生活的你。漫漫时光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关乎梦想,关乎现实,关乎爱情,关乎友情,关乎自己。二白告诉我们,难过的时候请抱一抱自己,你要相信,那些曾经让你哭过的事情,总有一天你会笑着说出来。那个时候的你,一定会为自己骄傲。
《在艰难的世界里,勇敢前行》读后感(二):经历、阅历和功力
看完此书,想起了前辈们不敢著书的慎重之心,也想起了曾经劝说一个公众号年轻写作者的事情。
看了作者二白的简介,“傲娇”一词,略失厚重。
首先,作者叙述的亲身经历是一种非常个性化,再提炼些内核,会更好地引入思索。比如遇上什么人、处理什么事,更多的是个人的一种趋利避害选择,或许再分析一下为何我、而不是别人会遇上这样的人、这样的事,别人在这个位置会如何选择。
其次,有一句话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道出了阅历的极端重要性。阅历是靠时间堆积而成,也是靠主要精力耗费而成就,这也是前辈们劝诫年轻作者们不要轻易著书以免老来后悔。
最后,功力在于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出复杂的事物或将复杂事物简单化。驾驭语言的能力,不需多言,一读便知。
《在艰难的世界里,勇敢前行》读后感(三):学霸的人生哲学
中国人是很喜欢学霸的。普通大众,对于清华北大的毕业生是普遍崇拜的。《在艰难的世界里,勇敢前行》这本书的作者二白就是一个典型的学霸,而且是个女学霸哦。毕业于清华,勇敢拒绝哈佛offer。似乎人世的艰难,在另一个层次之上了。
资优者就像小王子一样,他跑遍全世界,希望结交朋友,但却感觉如此孤独、如此伤心、如此与从众不同。他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被排斥,他渴望公平,渴望爱,渴望别人的宽容。太聪明,所以不容易幸福。这又似乎能说明女学霸二白的某个特质的问题了。
作者有一段话,走进我心里了。她说:有时候我们跟全世界都没有任何关系,除了极少的、真正把我们当成心肝宝贝的人,这个世界上的其他人,谁会在意我们的心情好坏、健康与否、坚强或脆弱,或者,活着还是死了。谁又会牺牲自己照亮我们呢?
看来二白是喜欢煲鸡汤的,而且料很猛,她敢在鸡肉里撕开血淋淋的口子,让他感受那份撕裂的疼痛。不是一味的安慰,阳光普照,温暖抚慰,她要让你看清楚,一切都不过如此,你仍须勇敢前行。
《在艰难的世界里,勇敢前行》是讲述级青年奋斗者们看的励志书。世界没有那么好,但也没有那么坏;既然我们还活着,那就活得好好的。二白同学一路接触了许多人,她的同学们和朋友们,都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每个人都各有困苦。她似乎借自己的口,给大家诉了回苦。艰难的世界里,这些人都怎么办了呢?二白是不会止于诉苦的,她要开药方,来解救后来人。所以她有着一层用意,给她身后的另一拨年轻人拨开人生迷雾,用学姐的脚步,照亮他们的心灵啊。
《在艰难的世界里,勇敢前行》就是写得有些松散,其实干货很多,没有好好的提炼呢。总体来说,仍然是很好的,
《在艰难的世界里,勇敢前行》读后感(四):从故事里看另一个自己
因参加“微文艺”的赠书活动,我收到了一份名为《在艰难的世界里 勇敢前行》的书籍,说实话,如果是在逛书店时看见这种书名,我的第一反应肯定又是淡淡一笑甚至都不愿意拿起,心里会想着这又是哪位知名或不知名,也许成功或不成功的人物在给一些需要滋补的人们,灌输着鸡汤。而我,恰是哪种营养过剩的人,对于鸡汤,只有反胃。
那这样,肯定会有人问我,又为何参加这个活动?原因嘛,很简单,免费的。是,终究,我还是俗气的,没骨气的,贪小便宜的。
收到这本书,首先看到的,是一张来自作者亲自手写的感谢信,心里还是被小触动了一下的,至少这是手写的,代表了一种尊重,一种心意。所以,按惯例来,本该是要午睡的时间,被我用来翻看了这本书,至此,就没有再放下,直到上班时间再次来临。
我本以为的说教式的内容没有出现,倒是随手翻出的都是笑点和亲切感,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抑或是情感,总让人觉得触手可及,在身边的东西,就会让人觉得真实。是的,真实就是我对这本书最深的感悟,书里的每个场景,边读就会自动脑补画面,原来即使是清华毕业,被老板痛批也是常事,上帝不高兴起来,管你是谁,一样的捉弄。原来懒惰,害怕未知,极度拖延不是我的专利,在世界的某个角落,还有我不知道的他和她在演绎着另一个版本的剧情。原来并不是所有人都会评判负能量,至少在作者这里看见了另一种赞同----负能量也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这倒是让我对书名的由来产生了兴趣呢~~~~)
整本书,作者用她自己或是身边的人和事,讲述着不同版本的人生,以及对待此事自身的态度和看法,至于道理,你懂或不懂,理解或不理解,她并没有强制性的向我们灌输,这也是我喜欢的模式,只是用故事,一个个接地气很现实的故事,让你从一个旁观者,去看也许已深陷其中而不自知的另一个自己。
是的,道理,从小听到大,谁不懂?只要不傻谁都懂,所以有时脆弱,也只是人们想借一个地方依靠,给ta想要的肩膀就够了,至于思想,不强行干预也许是对他人另外的一种尊重吧。所以,我喜欢上了这本书,为此献上我不知道算不算书评的书评。
《在艰难的世界里,勇敢前行》读后感(五):致孤勇的你
以前,总觉得孤勇这个词有点小资,形容故事的女主角独自奋斗,踽踽独行,所有苦痛,默默承担,便说是孤勇。
真正的孤勇,是一个人太过清醒,独自挑起重担,努力改变当前的困境,抑或障碍重重,抑或不被理解,仍然一意孤行,勇敢得让人心疼。
如果你看过《在艰难的世界,勇敢前行》,你就会懂。
生活就像危险与诱惑并存的丛林,我们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会遇到什么。女学霸二白凭着一腔孤勇,在丛林里荆跌跌撞撞,终于杀出一条血路。作为现实世界里的勇者+智者,她用自身的经验告诫我们:即使这个世界险象环生,但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既然活着,就要勇敢而骄傲地活着!
一向不喜欢励志书籍,但这本在情商提升上实在很有启发。“在艰难的世界里,勇敢前行”,这标题乍一看实在太有心灵鸡汤的即视感,然而内容还是蛮有意思的。作者就像一个远方的朋友,用一种温和的口吻与你交流,谈笑,娓娓道来。里面无数的先生**,你或多或少能从他们的身上学到些什么或是受到什么启发,这本书里的每篇文章大抵归结起来,无一不是在告诉你:世界那么乱,脆弱给谁看?越是艰难的世界里,越要活得坚强而独立。你就是你,是最好的自己。书里面透漏出来的价值观、世界观甚至是理想观都是我欣赏的。每读完一篇,你就像在冬天里喝了一杯暖茶,抚慰了内心的焦躁和迷茫,让你觉得温暖踏实又斗志昂扬。
喜欢讲故事的人,更加欣赏把故事讲得栩栩如生而又温暖美好的人。喜欢二白,更喜欢她书里那种满怀热情,一腔孤勇,可以这么勇敢的捍卫自己觉得正确的梦想,这,便是一种幸福……
《在艰难的世界里,勇敢前行》读后感(六):为什么已经“作死了自己”,我却依然在坚持写东西?
说起来,有些时候我的懒癌确实深入骨髓,自己的第一本书出版尽6个月,早过了最佳宣传期,我却才想起来要来写个书评——这操行真是对不起那些被我拜托写评论的人,我真是严已律人,宽以待己!
赶稿时候的我,嗯……当然没这么……来源:搜索。
《在艰难的世界里,勇敢前行》读后感(七):用你我的洋葱生活滋润余生
用你我的洋葱生活滋润余生
豆瓣:Coco妈Candy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才能成就自己)
豆瓣主页://douban/people/CocoJiang1988/
不知道何时开始喜欢阅读一些优美的文字,也时常感慨地用文字记录生活的点滴。作者二白用自己平时却又真实感十足的语言表述着职场、爱情等生活本该遇到的点滴。每一个故事都如同发生在你我的身边,一幕幕的重现或是即将来临的某个片段都是那么的真实。二白闲暇之余应该会听听流行音乐,全书的歌词贯穿始终,茶余饭后品品歌词确凿是一件乐事。
以前总喜欢读名人名传,总想着那些所谓的成功人士总能滋养我的生命以致让我产生化学反应吧。然而,漂泊了一些年份却发现这是谬论,于是便开始搜罗身边的故事。越近的失败才会让我扪心自问,越近的成功才值得我膜拜。庆幸二白用整整一本书的文字表述着我想看到的一切,一边阅读一边思索,这便是我阅读这本书的节奏。人常说“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倘若这有无都无法辨识,又怎能让自己去改变。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一个普遍的现象,你本想成为苹果却最终成为了倭瓜。我思忖了许久,的的确确如此,因而我们时常迷茫。生活就像洋葱,我们拼了命地剥开了一层,心想美好的生活即将来临。但却不曾想剥了一层又一层,连这个洋葱有多大都无处得知,你想预估层数也无可奉告。既然这样,我们又何须纠结洋葱的大小,生活的艰辛。我们要做的便是享受着一层层剥开的 *** ,好好地走你的人生路。或许一开始你很迷惘,但只要好好走就会找到自己该去的方向,哪怕你的方向是我挂也无谓。因为倭瓜也是有价值的,甚至还会高过苹果。
于我而言,当我发现自己曾经的选择无论学业、家庭都让我尝尽辛酸,我也并没有颓废遗弃我那个不知大小的洋葱。我试图精心呵护,心想哪怕枯萎我也要让它变成肥料滋润我余下的生命。走了28年的人生路,我才厘清自己真正想要的梦想。以为曾经的失之交臂让我根本没有勇气将埋藏的梦想呈现出来。我怕只是昙花一现,到时我便更加心痛。直至女儿的降临,我开始慢慢地学着做个好妈妈。我的母亲选择了编织自己的母亲梦,而我则一边拾起典藏已久的梦想一边裁剪和缝纫着妈妈职业生涯。父亲无法理解我的举动对我百般阻挠,认为这是既浪费金钱又浪费时间的琐事。可我却溢满热情,从网络上寻寻觅觅那些手工达人和裁剪知识。每每完成一件作品,我似乎看见了我梦想之桥闪现在我眼前。至少我有胆子做我自己的梦了,这也算是滋润了我的生命吧!
生活就像洋葱,每层的味道各不相同,我们只需好好品尝。
此文为本人原创,若有转载或他用请联系本人豆邮或QQ邮箱:[email protected],谢谢
《在艰难的世界里,勇敢前行》读后感(八):一个像又不像的自己
参加“微文艺”的赠书活动 我收到二白《在艰难的世界里 勇敢前行》的书 最开始我接触这类型的书 是看的小鹏的 后来就陆续发现有很多这样的书 大概是我开始关注 所以就觉得有很多 这是多年以后 我再次能一口气读完的书 桌上堆了些许的书 我翻看了一下书签的位置 有些一半有些一小半 好久都没有拿着一本书 连续几个小时看完的 所以 这本书值得一看 在书中看到一些像自己又不像自己的故事 有很多的回忆 如潮水般 在脑子里过滤了一遍 旅行中的人和事 有些忘记了 有些还能记住 有些还有联系 真的很奇妙
《在艰难的世界里,勇敢前行》读后感(九):接受生命的不确定,勇敢前行
鸡汤文如果搭配犀利的分析便味道不对了,看到二白这本《在艰难的世界里,勇敢前行》时,只是寄希望于快速的浏览完给自己打打鸡血,坚持的去做手上该做到事情。看完了却不能静下心来了,有些话,说的太直白了还真是让人不好接受呢。
二白的行文中没有很偏激的语言和励志的 *** ,更多的剖析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困境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思维,希望能够通过方法论的方式从底层思维方面解决对于困境的认知。暴露伤口,给别人伤害自己的武器;没有入世便自称出示,只是懒惰和贪图安逸;杀熟,对于亲近的人脾气暴躁等等,都是自己曾经迷茫过的地方,深有共鸣。唯一的方法便是克制住自己。
关于工作的部分,二白也简单的阐述了自己的理念,衡量工作的唯一标准便是业绩,唯一能给自己贴金的方式便是不断的努力,不断的付出让自己成为公司不可替代的那颗螺丝钉。说来残酷,这便是打工和创业最根本的分别。并不是选择了打工便可以获得保障,可以肆意的依赖别人的照顾,没有人会对你的发展,你的未来负责,能负责的只有自己。能把自我成长同公司的成长结合起来当然是很完美的状态,如果不能,就只能自己默默努力。这样在未来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的时候才会有更多的底气,曾经那些艰苦的学习和奋斗都会成为更进一步的阶石。
看完之后最大的感触还是对于生命的理解。生命最宝贵的地方莫过于未知。二白说如果我们都按照别人既定的生活目标而努力的话,为什么不直接快进到骨灰盒,没有人会陪你一辈子,能陪自己一辈子的只有自己一个人,真相说起来残酷,然后却无可辩驳。生命的意义便是追求那些不确定,即使努力过了并没有收获,仍然可以在云淡风轻之后告诉自己,不后悔。
选择了坚持去做一件事情,不畏孤独,不惧过往。
《在艰难的世界里,勇敢前行》读后感(十):百味书屋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这本《在艰难的世界里,勇敢前行》的作者二白,曾经清华大学的毕业生,现在是一名出色的青年建筑师。她过去其实有机会在哈佛的设计学院念书,对方给了她一半的奖学金,也就是说她还需要每年支付三万美金的学费。也许对于在一线城市生活的家庭来说,勉强还可以支持子女这笔费用,但对于作者出生的家庭来说,实在是天文数字。于是无奈只能放弃这个Offer,从此她“因为没有拿到梦想中的学校的全额奖学金就自暴自弃,到了神经衰弱,甚至抑郁的地步”。
在就在她抑郁症发的这段期间,她遇到了许多人许多事,这些都慢慢地改变了她原先追求完美的想法。在她就医时,遇到了一个计算机系的博士生,后者读了六年就是没法毕业,以至于当初的骄傲都被磨成了自卑。我们身边也很多人不能接受自己有一点儿不完美的地方,因为他们之前的人生太过“完美”。高考状元不忍失败而自杀身亡,女生求爱被拒而心生杀意,诸如此类的悲剧也时时上演。
其实,要知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在一次葬礼后,作者二白醍醐灌顶。死者是二白的26岁表哥,小时候因为一次意外而致残,生活不能自理,但就是如此不堪的人生,在其舅舅和舅妈眼里,表哥仍旧是“他们独一无二的宝贝”。因为你所有短处、长处、缺点、优点,在父母的心里都无比重要,“他们爱你,完整的你”。而当爱你的人都能够坦然接受你的不好,作者就反问,“你为什么不能接受你的失败和不如意?”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学会自我悦纳,学会自我疏导,学会自我放松。在人生的航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处处有险滩,有巨浪,有暗礁,但唯有相信自己,接受全部的自己,用信念和爱筑起的阿尔戈号,终将会找到你人生中的金羊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