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录取信息 录取信息

高考必考初中古诗文60篇_高考必考初中

tamoadmin 2024-06-11 人已围观

简介1.中考和高考,考的到底是什么?2.高考必背64篇古诗文…有那些…3.2022高考语文必背篇目高考考试是会涉及到初中知识的。一方面,虽然高考会涉及到初中知识,但对于高考的学生来说是没有必要担心的。一般情况下,高考主要考察的还是高中所学的知识,即便是涉及到了初中所学的知识,考生也都是基本能够回答的,这一点考生完全可以放心。另一方面,高考是对学生之前所学的知识的综合考察,它不仅要考学生书本上的知识,还

1.中考和高考,考的到底是什么?

2.高考必背64篇古诗文…有那些…

3.2022高考语文必背篇目

高考必考初中古诗文60篇_高考必考初中

高考考试是会涉及到初中知识的。

一方面,虽然高考会涉及到初中知识,但对于高考的学生来说是没有必要担心的。一般情况下,高考主要考察的还是高中所学的知识,即便是涉及到了初中所学的知识,考生也都是基本能够回答的,这一点考生完全可以放心。

另一方面,高考是对学生之前所学的知识的综合考察,它不仅要考学生书本上的知识,还要考察学生平时对生活的观察、体验以及对课本以外知识的积累,所以在高考之前 ,建议除了掌握课本知识以外,尽量多阅读一些其他的书籍,比如名著、当下的热点资讯、科技方面的有关书籍等等。

中考和高考,考的到底是什么?

初中的学习是高中的基础。

尤其是理科很明显。

初中学得不好的科目赶紧补补还来得及,当然这得看你现在高几了。

就拿数学来说,初中学得不好,到高中想一下子就革命了,那是不可能的。

高考必背64篇古诗文…有那些…

中考和高考是非常重要的升学考试,从初中升到高中需要经历中考,而从高中升到大学则需要经历高考,中考和高考的考试内容是不一样的,中考考的是初中课程知识,而高考考的则是高中课程知识。

中考和高考所考查的知识范围是不一样的,参加中考和高考的学生对象也是不同的,参加中考的是初中生,而参加高考的则是高中生。

一、中考的考试内容

中考的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思想道德、体育、生物和地理,其中体育科目主要考察的有200米跑以及投实心球这两个项目。

中考的考试内容跟高考是有很大不同的,中考的难度偏低和高考的考试难度则更大,另外中考和高考的考试分值也是不一样的。

二、高考的考试内容

在传统的高考模式当中,设立文理分科,文科生参加高考的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地理、历史和政治,理科生参加高考的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生物和物理,而在新的高考模式当中,推行的是?3+1+2?的高考模式,不设立文理分科,其中语文数学和英语是高考的必考科目,另外考生需要从物理和历史这两门科目当中选出一门科目,参加高考,另外考试还需要从地理、政治、化学、生物这4门科目当中选出两门科目参加高考。

其实简单来理解,高考就是中考的?升级版?,考试的难度更大。

三、考生应该如何正确来备战中考和高考呢?

第一:要有良好的心态

中考和高考除了考察考生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外,其实也考验了考生是否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有的中考生和高考生心态出现了问题,比如对自己没有信心,考试的时候过于紧张,心态一旦出现问题,那么就可能会影响自己中考和高考的正常发挥。

因此对于中考生和高考生来说,一定要懂得让自己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以平常心去对待中考和高考,不管是中考生或者是高考生,都应该学会不要给自己过多的压力,学习之余,要懂得放松。

第二:制定合理的学习规划,利用自己有限的时间进行高效学习

对于中考生和高考生来说,一定要懂得制定合理的学习规划,同时也要设定可行的目标,这样自己学习起来才会更加有动力,中考生和高考生也应该懂得利用自己每天有限的时间来进行高效学习,不要一边学习一边玩手机,这样才能够提高自己学习的效率。

第三: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框架

中考生和高考生也应该要懂得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框架,以方便自己学习和复习,同时也应该找出自己成绩不好的科目,懂得查缺补漏,这样才能够避免出现偏科的问题。

2022高考语文必背篇目

1劝学

2逍遥游

3师说

4阿房宫赋

5赤壁赋

6氓

7离骚

8蜀道难

9登高

10琵琶行

11锦瑟

12虞美人

13念奴娇·赤壁怀古

1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初中课标必背50篇

1《论语》十则

2鱼我所欲也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曹刿论战

5邹忌讽齐王纳谏

6出师表

7桃花源记

8三峡

9马说

10陋室铭

11小石潭记

12岳阳楼记

13醉翁亭记

14爱莲说

15记承天寺夜游

16送东阳马生序

17关雎

18蒹葭

19观沧海

20饮酒(其五)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2次北固山下

23使至塞上

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5行路难(其一)

26望岳

27春望

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2观刈麦

33钱塘湖春行

34雁门太守行

35赤壁

36泊秦淮

37夜雨寄北

38无题

39相见欢

40渔家傲·秋思

41浣溪沙

42登飞来峰

43江城子·密州出猎

44水调歌头

45游山西村

46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7过零丁洋

48天净沙·秋思

49山坡羊·潼关怀古

50己亥杂诗

高考古诗文必背64篇分为:初中部分(50篇)和高中部分(14篇),合计64篇。古诗词填空属于高考送分题,大家一定要把送分题全部拿到手。你要记住一个道理:提高一分,干掉一千!一分往往决定你是二本还是一本,你是专科还是本科!每年的高考语文古诗词填空题题目和答案都在本篇日志中,赶紧背吧!

一、高中课内必背古诗文汇集(50篇)

1、孔子语录

论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2、鱼我所欲也 (《孟子·告子上》)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文章标签: # 高考 # 中考 # 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