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录取信息 录取信息
高考怎样舞弊,高考考试个人舞弊怎么处罚
tamoadmin 2024-06-03 人已围观
简介1.古代高考作弊有哪些五花八门的手段?2.高考作弊会有什么处罚3.安徽一高考生组织作弊获刑,他是如何进行作弊的?4.我国历年高考中有哪些作弊事件?结果如何?5.高考作弊的后果古代的高考,也就是科举,萌芽于汉朝的察举,汉文帝就曾经亲策晁错。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开始设进士科,以考拔官,打破世袭传统,科举制度由此诞生。先只有文科,考四书五经、撰文立说。到了唐代武则天喜欢猛男,特首设武举科,考武艺
1.古代高考作弊有哪些五花八门的手段?
2.高考作弊会有什么处罚
3.安徽一高考生组织作弊获刑,他是如何进行作弊的?
4.我国历年高考中有哪些作弊事件?结果如何?
5.高考作弊的后果
古代的高考,也就是科举,萌芽于汉朝的察举,汉文帝就曾经亲策晁错。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开始设进士科,以考拔官,打破世袭传统,科举制度由此诞生。先只有文科,考四书五经、撰文立说。到了唐代武则天喜欢猛男,特首设武举科,考武艺、力量、耐力。宋代以后,武举又加考策论。
古代中国是庞大的农业帝国,以德治国,含乎哲学,重农抑商,缺乏数目字管理,几乎不鼓励发展工业商业,所以考试以文科为主。直到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清政府才设“经济特科”,选拔“学问淹通,洞达中外时务者”。严格说来,这“时政经济”只能算是文理兼收类,而且还是被洋鬼子逼得没有办法,科举不得不配合洋务搞点改革。
皇皇中国,从605年到1905年,整整1300年的科举史,产生了700多个状元,其中包括太平天国出的唯一的女状元——傅善祥。亿万学子挤上科举之路,看官要问,其间有作弊的吗?太有了,而且手段尤胜今朝!
作弊手段一:大腕儿威胁主考官。
这主要是说达官显贵们对主考官的施压,当然也不排除主考官的主动献媚。唐天宝二载(743年)科举,吏部侍郎苗晋卿、宋遥被李林甫委任为主考官,在苗、宋二人的张罗下,64名贵族干部子弟都中了进士。但事情搞得太大了,因为这中间有个地球人都知道的笨蛋——宠臣御史中丞张倚之子张奭,竟被录为甲科第一!
这事儿碰巧被安禄山知道了,安大人立刻心理不平衡,想想俺老安虽大字不识几个,可混到今天,宁愿靠装孙子得宠,都不敢高考去,你小子竟敢这么搞?遂立刻向皇帝打了小报告。唐玄宗闻听,立马亲自主持复试,果然高干子弟几乎全军覆没,幸存者“十无一二”,而张奭更是“持纸终日,笔不下,人谓之‘曳白’”。一个屁也憋不出,交了白卷,成了唐朝“张铁生”!玄宗大怒,把张奭他爹和主考的一帮人全部降了职。(《新唐书·苗晋卿传》)
南宋的秦桧也干过这样的事。一次,他亲戚的儿子秦暄要应试。临考前几日,中书舍人程子山被急召入秦相府,可吃了半天,左等右等不见秦桧。程子山独自一人闷坐,便翻看桌上标有进士秦暄呈的札文——《圣人以日星为纪赋》,看得烂熟,几乎会背。几天后,程子山被任命为主考兼命题。在得知秦暄要参加考试后,程老师恍然大悟,立刻领会了秦领导的意图,遂以此赋为题出卷,几个改卷的老师索性马屁拍到底,让秦暄中了第一。老狐狸秦桧一看,中个状元有点过,所以临发榜的时候,他将其改为榜眼。因为他知道秦暄的底子,那篇满分作文还是他找人代的笔,秦暄背好了默写的。秦桧这样作弊干了好多回,直到他死后倒台,秦家徇私舞弊案才被清算。
作弊手段二:直接贿赂主考。
还说唐朝,高宗时期,知贡举(主考官)董思恭受贿一案震惊朝野。长安甚至出现了专门向主考行贿的巨富,举人们为了科举成功,不得不成为这些巨富的“豪友”。当时的顺口溜是“未见王、窦,徒劳漫走”,王崇、窦贤是当时专门干预科举的长安大款。
到了唐后期,局势更动荡,国家穷得掉裤子,科场腐败却日益嚣张,主考不等你来行贿,政府就先出了“红头文件”买卖文凭。肃宗至德二年(757年)七月,政府明文规定:举子只要纳钱百千文,就可以给予明经出身(这“明经出身”相当于今天的自考文凭,但主要靠死记硬背各类经帖,比进士的文采差得远)。其中还有些区别:比如,有念过书,并且有点来头的,可再酌减20千文;考过省试落榜的,凭准考证明,可减50千文;精识文字者,按原价出百千文;若是文盲,“未曾读学不识文字者,加三十千”。这办证的广告都由国家发布了,您说离亡国还会远吗?
当然,行贿主考也有失败的,最衰的人大概要属周福清先生。看这名儿陌生,他可是著名的倔老头鲁迅的亲爷爷。
周福清是同治十年(1871年)的进士。光绪十九年三月,鲁迅曾祖母去世,周福清丁忧回乡。这年八月浙江乡试,主考官殷如璋正是他当年的同学,周先生便想为儿子高考走个后门。七月底,殷如璋乘船到苏州。周福清暗派家奴陶阿顺登船送密信,信内写明需关照的鲁迅他爹周用吉及其他六位考生的名字,还暗订了“宸忠、茂育”四字“关节”(文章中的“接头暗号”),另写明劳务费“洋银一万元”。但这位陶阿顺大概是闰土他爹的原型,笨得连塞红包都不会,以至于密信竟然在考官船上当众败露。殷如璋当场翻脸不认人,把“闰土爹”捉去审问,信内提到的鲁迅他爹以及其他举子,统统被取消考试资格。周福清连忙逃到上海藏身,后来朝廷严厉通缉,他只好回乡自首,最终坐了八年大牢,周家从此衰败。
作弊手段三:雇用枪手。
明清时期,有枪手特别提供一条龙代考服务,专门欺负古代没有身份证和照片。他们从县试开始,府试、院试都一人包办,江湖学名“一炷香”,因为古代的科举时间都很长,通常不止一日,而这一炷香就是专门形容枪手考得快。
其实枪手早在唐代就已是公开的秘密,以致有“入试非正身,十有三四;赴官非正身,十有二三”的说法。晚唐时期,诞生了历史上最出名的枪手——大才子温庭筠。温才子是唐初宰相温彦博的后代,文思超捷,少年驰名。但他爱赌爱嫖,行为浪荡,常把嫖娼感受写成“花间艳词”,所以他每次应试,都因人品低下(唐朝科举还附带道德评价)而被踢出局。于是他开始疯狂地做“枪手”,来报复众人的偏见。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会试,考官为了防止小温“出枪”,特地安排他坐在主考办门口。好个小温,刷刷下笔写了千把字后,早早就退了场,监考老师长舒了一口气。但事后让考官大跌眼镜的是,小温同学竟然在监考老师的眼皮底下神鬼不知地帮八个人完成了考卷!从此小温一战成名,成为“枪神”。只是新旧《唐书》记得简略,其“私占授者已八人”究竟用何手段?只引得当今跨世纪枪手们羡眼迷离,恨不相逢。
作弊手段四:小抄夹带。
说到此,鄙人看见不少看官露出会心的微笑。的确,这一招“袖里乾坤”的手段,至今名列“作弊手段排行榜”榜首。记得小时候,还未流行打印机,一切小抄均手工制作,班上同学把这种微雕技术称为“臊子”,典故来源于语文课本中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达向郑屠“再要十斤寸软骨,也要细细地剁做臊子,不要见些肉在上面……”
贿赂考官、雇佣枪手都要花大钱,牵涉的人多,危险系数大;而夹带臊子,全凭个人眼力和藏功,操作性强,私密性高,还经济实惠,因此被考生广泛使用。唐天宝十年九月,玄宗亲临勤政楼试“怀才抱器科”,考生中居然有人在皇帝鼻子底下“私怀文策”——弄臊子,真是胆大包天!但当时的学子们主要精力是放在走后门引荐上,“驱驰府寺之门,出入王公之第”,夹带问题并不是主要问题。
到了宋代,考试方式有了改革,废除了权势者的荐举,考试只设在白天,全凭“一日之艺”定成绩,夹带作弊的一下多了起来。与今天相似的是,夹带的并不都是差生,很多高材生也爱弄小抄。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搜出了夹带的18人被要求重考,结果仍有12人合格。搞得朝廷宣布改革:以后高考不搜身。
南宋的考场很乱,因为钦、徽二帝被捉到北方,偏安江南一隅的赵构,为笼络知识分子,经常搞“扩招”,科考杂乱,考生常常达到数万人,考场内供应砚水、点心、泡饭、茶酒、菜肉之类的货卖,俨然一个考场大超市。而且遇到疑难处,允许向监考老师举手提问。所以此时的夹带已不入流,其间传递答案的、涂改卷号的、调换试卷的、传场外代答的、考后篡改的,以及其他更“生猛”的手段开始端上台面。
到了明代,对科考的管理开始严厉。据《东方古州》介绍,万历年间的状元赵秉忠,当年参加县考,因为有位同学被查出鞋子里藏小抄,全体考生被光脚罚站,当时正值大雪天,众生惨相可以想象。明朝凡查出带夹带的,当场扒掉裤子杖责,并取消考试资格,令其回家为民。清代更严,搜出夹带,就给你“枷带”,哪里搜出来,就站在哪里,带上重枷示众,情节严重的,还会送边地充军,甚至砍头。
尽管如此,仍不乏铤而走险的夹带高手。最常见的夹带是将必考的四书五经抄在薄纸上,再卷叠起来,藏在笔管中、砚台底、鞋层里;也有的抄在布条上,混扎成腰带;还有的抄在衣服夹里上、夹在特制的蜡烛里、做在馒头里,甚至有的买通守门员,预先藏放,入场再取。
蛮新奇的是,有高手采取了古代的科技手段——用“墨鱼牌显影墨水”搞夹带。我国的读书人早在唐代就已发现,用墨鱼汁做墨汁可以密写。考生把夹带内容先用墨鱼汁写在衣服的夹里上,涂上烂泥,混入场后,把泥去掉,文字就显现出来了。据说墨鱼汁有个特点,用它写成的文字,过一段时间,不用洗,自己也会褪,所以《酉阳杂俎》记载,有些骗子用它写借据赖账。
作弊手段五:做记号,通关节。
这一点在讲鲁迅他爷爷行贿的时候提到过。所谓关节,就是指考官与考生通过卷面上特定的字眼进行作弊的暗号。因为唐代就开始实行“弥封制”,即糊名制,隐去考生信息。宋真宗时开始实行“誊录”,让收卷老师用红墨水再誊抄一个副本,给考官批阅,称为“朱卷”,考生的原始考卷则称为“墨卷”。古代科举报考的人太多,而能够被录取的人很少,所以要想让打过招呼的主考官认识你的考卷,必须事先约定好“关节”。
历史上最搞笑的“关节事件”出自光绪的老师翁同龢。
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会试,状元出身的翁同龢出任主考,参加会试的有他特欣赏的江苏小老乡张謇(近代著名教育家、实业家)。张謇考运一直不好,虽然乡试得了解元(举人第一),但会试考了两次,竟都没中。第三次会试前,张謇与好友刘可毅一起去拜访翁老师。翁老师见面寒暄后,反复叮嘱张謇说:“今日时势,宜统筹全局。”憨直的张謇以为翁老师爱主持《今日国际》,没想到他是在抖“关节”,一旁不动声色的刘可毅却默记在心。第一场考试,小刘在八股“开篇破题”时,一下先将“统筹全局”四字嵌入,翁老师一看卷子,以为必是张謇的,二话不说,直接批:“为国家得人庆。”并将此定为本场第一。等到拆封才发现是刘可毅的,翁同龢十分沮丧,后打听到小刘也算江南名士,才自我安慰:“差强人意。”第二场考试,翁老师发现一份卷子中有“策马三韩,雪花如掌”的句子,认定此卷必是张謇的,因为张謇曾随清军去过朝鲜,赶忙录取。待拆封一看,还是刘可毅的。小刘就这样中了进士,张謇再次落榜。真是“不怪小张不努力,全怪小刘太聪明”!不过张謇还是好样的,两年后回炉,竟得了个状元!
列位看官也许会注意到一个细节,古代作弊很少有伸脖子偷看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古代除了童生试考秀才、考明经才多出一些死记硬背的题目外,高级的进士考试都考文采策论。众所周知,考作文是没法偷看的,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古代大学生”的汉语底子好的缘故。
其实古代的作弊手段还有提前露题、仿造名人风格出“模拟试卷”等,不一而足。总之,现代的作弊手段,除了手机、耳机等电子设备外,其余的大都在几百年乃至上千年前出现过。至于朝廷的防范措施,除了前面提到的复试、糊名、誊录、严肃纪律外,还出现过回避制、多人审核制度等,但通常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面对如此诱惑,古人为顺利地考取功名,可谓费尽心思,夹带半个巴掌大的蝇头书进入考场、贿赂官吏、买通负责搜身的士兵、种种方法不胜枚举。
面对考生舞弊,朝廷如何防作弊:
为防止考生偷偷携带数据进入考场,官方专门在每个考场安排一个负责搜身的兵勇。可这样的安排依旧难免产生士兵与考生相互勾结,各取其利的现象。这个时候准考证便应运而生了。
在古代,准考证称为浮票,清朝时期参加考试的考生考试前每人发一张“票据”和“座位便览”,没有这两样东西的不准进入。为防止代考者,准考证详细地记载着考生的身高、面色、有无胡须、胎痣等身体特征。考生进入考场时,监考官拿着准考证一一看过,才能进入考场。
除了准考证这道防线,考生报考时也有一条可以防止考生作弊的防线。古代科举考试无论贫贱都可以报考,到明清时期则规定娼、优、隶、皂这四种人的子弟必须在三代以后才有报考的资格,这未免显得不近情理。官方要求考生报考时必须五个结保报考,意为五人彼此相互担保报考,若以后参加考试谁有作弊行为,则五个人都要受到牵连。
虽然有这两道防线,但仍不免闹出许多笑话。譬如注明考生身体特征的准考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作弊行为,但其实用性还是显得有些令人怀疑。稍微有一两个长相差不多的人站在一起,恐怕就难以辨认孰真孰假了。
相比较而言,古代防止作弊的措施里最有效的应该是搜身了。据说金国时期,负责搜检的士兵一般都不识字,这是为了以防士兵与考生勾结在一起。“解发袒衣,索及耳鼻”《金史》里的这句话则说明当时金国搜检考生达到了必须解开发髻,袒露衣服,连鼻子耳朵都要细细搜索的程度。可见,金国对科举作弊的严惩态度。后来因这样检查读书人有辱斯文,受到不少官员的反对,于是改成了考试之前必须在考场指定的地方沐浴洗澡,然后换上官方准备的衣服。这样一来,明显显得斯文文明许多,作弊现象也大减。
“应试生儒举人监生,但有怀挟文字、银两,并越舍与人换写文字者,俱问发充吏,三考满日为民;若系官吏,就发为民。”这段明史史料便记载了明代严惩作弊者的法规,轻者罚款,重者还要坐牢房、发配到边疆充军,若是官吏还要贬为庶民。
由此可见,古代高考作弊与防作弊真是五花八门,趣味横生,也恐怕只有严惩才能完全禁止作弊现象了。
古代高考作弊有哪些五花八门的手段?
区分一下高考违纪和高考作弊的情形
在高考中,哪些情形容易被认定为违纪情形呢?比如,没有坐在规定的座位上考试,或者携带了不允许带入考场的物品,或者携带了虽然允许带入考场的物品、但是没有正确放在指定位置,都有可能被认为是高考违纪。另外,考试的试卷和答题纸、草稿纸,是不能允许带出考场的,如果你带出考场,也属于是违纪。与此同时,多地规定,高考考试结束前,不得提前交卷,在这种情况下,你提前交卷,未经允许离开考场,也属于违纪行为。其他的违纪行为包括,不按规定使用答题笔,不按规定在线内答题,考试结束仍然还在答题;等等。
在高考中,被认定为作弊的行为,又有哪些呢?比如,戴智能手表进入了考场,有传递小抄的行为,携带了作弊的资料,抄袭他人的试卷,携带了作弊的设备和工具,请枪手进入考场参加高考,伪造了学籍档案参加招考,提前获得了试卷和答案参加高考,这些行为,都会被认定为作弊。
其次,高考违纪和高考作弊的后果有什么不同?
按照教育部的相关规定,如果你仅仅是在高考中违纪,其结果就是该门考试科目的成绩作废。这种处理,相对还是比较轻松的。但是,如果你在高考中被认定为作弊,后果是非常严重的。首先,有作弊情况的考生,考试各科成绩全部无效。其次,还有可能被处以暂停考试资格的处理,暂停考试期可以是1~3年。需要说明的是,被处以暂停考试的,不仅仅可以暂停参加高考的资格,还可以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的资格。当然,如果作弊的情形特别严重和恶劣,构成犯罪的,还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高考作弊会有什么处罚
在古代的考试中,有着很多五花八门的作弊手段,作弊手段之一就是贿赂考官,还有一个手段就是请人代考。古代的科举制度出现之后,有很多的寒门子弟也可以参加考试,从而可能会获得一个步入仕途的机会。古代的考场并不像现代的考场一样高科技,配有信号屏蔽仪和监控,所以,在古代的考试中涌现出了很多奇奇怪怪的作弊手段。
古代的作弊手段之一就是贿赂考官。用大量的金银财宝来贿赂主考官是最简单,直接,有效的作弊办法,这样的办法一般都会适用于世家子弟,他们的家族有着强大的财力支持所以他们可以贿赂考官,甚至可以用家族的权势来威胁考官。这样的手法对于平民家的考生来说是不可行的,他们没有强有力的经济支撑,只能凭借着自己几十年如一日的勤奋学习来考取功名,但是平民出身能够成功进入仕途的人少之又少。
古代考试作弊的手段之二就是请人代考。在古代并没有强大的科技支撑,所以古代的考生可以钻的空子还是很多的。古代并没有人脸识别系统,也没有身份证这样的证件证明,所以,古代有很多的考生火请人代考,请一些学识渊博的人来帮忙考试,事成之后会支付一笔报酬。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在古代请人代考也是很常见的一种现象,而且这种作弊方式还不容易被发现。
综上所述,古代的作弊手段主要就是以上两种。除了贿赂考官和请人代考这两种方法之外,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带小抄,但是带小抄作弊非常容易被发现,而且还会留下证据,所以这样的方法并不多见。现在我们的高考制度是非常严格的,不会出现作弊的情况,与古代的高考形势相比,我们现在地高考还是非常公平,公正的。
安徽一高考生组织作弊获刑,他是如何进行作弊的?
法律分析:1.当事考生
如果仅采用替考方式,既没有从非法途径获得考试内容,也没有使用违规器材,而是靠所谓“枪手”的个人努力,按照目前的相关规定,很难受到刑事处罚。
但这并不是说,作弊没有任何法律后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九条规定,在国家教育考试中作弊的,由教育行政部门宣布考试无效,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然后,有可能面临几年内暂停考试的处理。即使其能够进入大学,也并不意味着风险结束。从网上公布的一些高等教育本科生入学资格被质疑的事件中我们可以发现,对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取得大学学籍者,将面临被取消学籍的处罚。
2.考生家长考
生家长如果采取行贿的方式,如向某考场老师塞红包,买通监考老师或者教育部门公务员,将面临刑事风险,以行贿罪来处罚。
3.替考人员
替考人员一般都是在校大学生。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校可以给予开除学籍处分。根据《教育部、中宣部、公安部、监察部、信息产业部、国家保密局、武警总部关于全面加强教育考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通知》规定,对违规者,如是在校学生,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直至开除学籍。
不仅如此,如果其向老师塞红包,并达到一定数额,将面临刑事风险。或者其得到了来自场外的答案,则可能涉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
要参加高考,前提是必须有身份证、准考证、学籍档案等材料;而这些材料由有关国家机关核发,且需替考人员配合提供相关信息,替考人员能够参加高考所凭借的上述材料自然是伪造或变造。
4.替考联络组织
一般情况下,组织学生高考人员可能会伪造考生身份证,往往涉嫌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如果组织过程中,有非法提供他人间谍专用器材用于高考舞弊,则涉嫌非法生产、销售间谍专用器材罪。
5.考场放水的监考老师
监考老师将可能面临开除公职处分,甚至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如果能够主动交代配合,也将面临降低岗位等级处分。而由于没有尽到职责造成完成替考的监考老师则可能面临给予记过处分。
考生家长贿赂的教育部门公务员
刑法第418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招收公务员、学生工作中徇私舞弊,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对其中滥用职权、贪污受贿的另案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相关负有职责的***员没有参与,仍将面临行政处分,如负有直接领导责任的教体局副局长、纪委书记,根据情节不同,将可能面临撤职、党内严重警告、党内警告、行政记过等处分。高招办主任、学校校长根据情节不同可能受到撤职、留党察看等处分。
法律依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 第九条 考生有第五条所列考试违纪行为之一的,取消该科目的考试成绩。
考生有第六条、第七条所列考试作弊行为之一的,其所报名参加考试的各阶段、各科成绩无效;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视情节轻重,同时给予暂停参加该项考试1至3年的处理;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同时给予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1至3年的处理:
(一)组织团伙作弊的;
(二)向考场外发送、传递试题信息的;
(三)使用相关设备接收信息实施作弊的;
(四)伪造、变造身份证、准考证及其他证明材料,由他人代替或者代替考生参加考试的。
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考生有前款严重作弊行为的,也可以给予延迟毕业时间1至3年的处理,延迟期间考试成绩无效。
我国历年高考中有哪些作弊事件?结果如何?
虽然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他能够改变很多人的命运。在这个世界上,出来每个人拥有二四小时是公平的,就很难能找到绝对公平的事情。又说在我国最公平的事情无非就是高考。高考是很多人改变命运的转折点,为了保证公平,国家设立一系列防作弊手段,甚至还将高考作弊列入国家法律。一旦在高考中作弊证据确凿,不仅要取消考试成绩,而且还要面临判刑。
高考作弊是一个非常罪恶的事情,通过作弊手段,占用了他人应有的成就。别人辛苦付出无法享受应有的收获,却被你通过捷径享受了他人的成果,这是最大的可耻。为了确保高考的公平性,在监考的时候,考场的监管也是非常严格,但即使再严格,也打消不了一些人作弊的想法。
安徽高考生朱某,在2019年高考失利之后,为了更好的考取理想的大学,选择复读。在复读期间,通过网络认识异地同是今年参加高考的温同学,两人合伙组织作弊。朱同学负责高考拍照上传,温同学负责寻找?抢手?。为了确保顺利进行,朱同学还寻找自己的朋友张同学帮忙。在所有人员都就位之后,他们在QQ中组建了群聊。在进入考场的时候,朱同学将手机放在鞋底下,顺利进入考场,之后用手机拍照,传给张同学,当同学在发到群聊,?抢手?答题,再将答案上传到群里,提供朱同学和温同学作弊,之后两人共同支付枪手费用。
?即使他们计划的再完美,最终他们的作弊还是被发现了,之后不仅取消了两人的高考成绩,而且还被判刑。高考是改变人生的转折点,为了确保考试公平,希望同学们不要作弊。
高考作弊的后果
高考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高考考的是公平!但是,每年都会有不少家长、学生以身犯险。试图作弊。此行为严重影响了高考的公平性!令人唾弃!一旦被举报被抓获,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历数历年来的高考舞弊事件
⒈、新中国成立以来恢复高考后第一起舞弊案:1977年的河北省故城县高考舞弊案
涉案人员:马连宝(故城县县委书记),张砚生(县委常委,县招生委员会副主任)。
马连宝的四女儿本来是高二的学生,但是在父亲的“操作”下,不但顺利参加了高考,而且考点负责人先后为她安排了四名成绩好的学生做同桌。
考试期间,马连宝以送药为借口将女儿叫出考场,趁机将不会的考题说出来,马连宝安排人将答案送进考场。
处理结果:事件被曝光后,马连宝被撤销职务、开除党籍,1978年1月底,郑口中学考点重新进行高考。
⒉、1997年广西陆川县大规模高考舞弊案
涉案人员:社会闲杂人员、教师、学生等60余人。
1997年7月,广西壮族自治区评卷老师在进行阅卷时,发现陆川县有一部分学生考卷有雷同。
经过专家教授的鉴别,确定500多份高考考卷雷同,在高考考场也发现了很多作弊用的纸条等物品。
考前有老师帮忙做题、贩卖答案,考试时考场秩序混乱,考生交头接耳,互相抄袭,传答案等,而监考老师视而不见,甚至有的考点安排人向考场传递答案。
处理结果:4名主犯被判刑,其中一人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500多名作弊考生成绩全部取消,已录取的200多人被取消入学资格,情节严重的学生,取消第二年高考资格。陆川县教委、招生办和有关学校领导班子被改组,取消陆川县1998年承办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资格。
⒊、2000年湖南省嘉禾县大规模高考舞弊案
7月7日,湖南经济电视台两名记者在考场外一处民房的楼顶上,对嘉禾县考点进行拍摄。
考试后仅20多分钟,就开始有学生舞弊,考场秩序混乱,考生公然作弊,监考老师形同虚设,这一切都被记者们用摄像头拍摄了下来,录像资料长达180分钟。
事后,嘉禾考点的507名考生中,发现236份雷同试卷。
该县教育局副局长和一中的校长给监考老师打招呼,要求对学生照顾,据调查,在考前,一中的校长公开暗示或明示,让监考老师创造一个“宽松的考试环境”。
处理结果:2名领导干部立案侦查,11人因为渎职受到撤职、警告等党纪政纪处分,203名进行了舞弊的考生被取消了高考资格,考点资格被取消。
⒋、2000年广东电白县高考BP机舞弊案
2000年高考前夕,《新快报》收到一封来自电白县高中生毕业生的举报信,称电白县盛行改装BP机高考作弊。记者前去暗访,发现有学校老师和应届生参与到舞弊案中。
同时记者还发现,不少学生携带BP机进考场,在考试期间成功接收到答案,而且答案的正确率高达90%。进入考场时的检查形同虚设。
7月9日,《新快报》将电白高考舞弊案披露了出来。
处理结果:7名学校领导和参与作弊的23名教师受到处分,33名作弊考生各科成绩被取消,并且3年内不准参加高考,7名领导干部受到处分。
更令人气愤的是直到2009年5月,陈建明才被抓获。
⒌、2004年,河南省镇平县高考舞弊事件
涉案人员:原镇平一高高二学生邵某(19岁,事发时已辍学),兰州某知名大学镇平籍大二学生贾某某,在马来西亚一中学读书的镇平人李某(18岁)。
邵某利用事先安插参加高考的考生向外透题,由自己组织的十余名高二学生和贾某某在外面答题,经过汇总后用手机、手提电脑向参加高考的考生发送信息,共有18名考生从邵某手中购买答案。
6月8日,有群众向警方报案,警方将邵某等人抓获,共有37人涉案,其中有不少人都是高二学生。
⒍、2008年甘肃天水高考替考案
山东阳谷县一中教师魏某某,下岗职工张某某,阳谷县农业局副局长霍某某,天水市第六中学教师蒋某。
2008年6月11日,《中国青年报》接到举报:有15人团,由老师带队,在甘肃天水高考替考。
经调查发现,这是一起高考移民和外省籍考生替考互相交织的作弊案件。
替考考生27人,全部为山东籍,被替考的学生中,25人是山东籍,2人为天水籍,枪手们大多为高二学生。
6月7日上午,一名替考的枪手因为写错姓名被监考的汪老师发现,在之后的盘问中,这名来自山东,实际上只有16岁的高二学生漏出马脚,之后又交代出另外一名替考者。
当天下午,汪老师再次在自己的监考考场发现一名山东籍替考者。
处理结果:涉案人员除了山东籍的几人外,还有当地派出所所长、民警,招考中心干部等多人。主谋被立案侦查,多人被行政处分,替考的枪手被学校领回。
⒎、2010年,厦门马拉松作弊事件
2010年,厦门马拉松比赛结束后,一些参赛者向组委会举报:有人冒名参赛,还有选手一人携带多枚计时芯片。
经过调查,发现比赛中一共有39名作弊者,更多的,则是高中生为了高考加分找人替跑。
这些作弊者的成绩大都在3小时10分以内,这个成绩是马拉松国家二级运动员的标准,这在高考中是可以加分的。
处理结果:31名参与作弊的高中生成绩被取消,2011年开始,马拉松的参赛选手必须年满20周岁。
⒏、2021年武汉市黄陂区吴某某高考舞弊
6月7日,有网友爆料,在数学考场上有考生疑似将2021年全国新高考一卷数学卷拍照上传至小猿搜题app上,被小猿搜题app上的工作人员发现后截图举报。网传截图显示,上传的数学试卷截图左上角出现了考生名字吴某某与座位号24.上方显示的时间为2021年6月7日15时46分,此时距离高考数学结束时间还有1小时14分。
经过调查,武汉市黄陂区教育局同日发布通报,确凿了吴某某带手机拍摄试题的事实。
处理结果:吴某某被取消考试资格,各科成绩按无效处理,相关人员也被进一步调查。
⒏、甘肃:高考数学作弊考生成绩无效
2022年6月7日,高考第一天,网传疑似全国乙卷的数学题遭他人拍照上传至QQ群寻求解答,引发社会高度关注,教育部在接到相关举报后,第一时间报公安机关。
6月8日一早,教育部即发布消息,一并回复了网传的数起泄题事件。
6月8日,针对“高考数学全国乙卷甘肃考生作弊”一事,甘肃省教育考试院工作人员答复称,该考生数学成绩无效,同时该考生将无法再参加后续高考考试,甘肃省教育考试院正在对该情况进一步处理,将及时发布情况通报。
考试作弊行为甚至可能构成犯罪,在《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中,针对考试作弊,共规定了组织作弊罪,非法出售、提供试题、答案罪和代替考试罪三种情形,如果构成犯罪,则依法要承担刑事责任。
作弊根据程度来算的。如果程度轻一点,那就单科计0分 出考场。严重的就是全科计0分。再严重 全科计0分 下一年也取消考试资格。孩子 别作弊,没意思。。
14种作弊行为
应当认定为考试作弊的行为:
1.携带与考试内容相关的文字材料或者存储有与考试内容相关资料的电子设备参加考试的;
2.抄袭或者协助他人抄袭试题答案或者与考试内容相关的资料的;
3.抢夺、窃取他人试卷、答案或强迫他人为自己抄袭提供方便的;
4.在考试过程中使用通讯设备的;
5.由他人冒名代替参加考试的;
6.故意销毁试卷、答卷或者考试材料的;
7.在答卷上填写与本人身份不符的姓名、考号等信息的;
8.传、接物品或者交换试卷、案卷、草稿纸的;
9.其他作弊行为。
应当认定相关的考生实施了考试作弊的行为:
1.通过伪造证件、证明、档案及其他材料获得考试资格和考试成绩的;
2.评卷过程中发现同一科目同一考场有两份以上(含两份)答卷答案雷同的;
3.考场纪律混乱、考试秩序失控,出现大面积考试作弊现象的;
4.考试工作人员协助实施作弊行为,事后查实的;
5.其他应认定为作弊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