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
湖南17年理科状元,2017高考状元湖南
tamoadmin 2024-05-20 人已围观
简介每年的高考状元一经出炉便备受瞩目,状元的家庭、学校也随之受到关注,一些商家或培训机构也会看准机会蹭一波热点。但若干年后,这些高考状元并不一定能续写曾经的辉煌,其中有的人顺风顺水,继续攀登人生巅峰,而有的人却默默无闻,逐渐被人们淡忘。24年前高考总分是600分,考生张晓勇当时的成绩是538分,不仅夺得湖南长沙高考理科状元,还被清华大学顺利录取。然而大学毕业后,他却在职场中屡屡碰壁,连续17年拒绝参加
每年的高考状元一经出炉便备受瞩目,状元的家庭、学校也随之受到关注,一些商家或培训机构也会看准机会蹭一波热点。但若干年后,这些高考状元并不一定能续写曾经的辉煌,其中有的人顺风顺水,继续攀登人生巅峰,而有的人却默默无闻,逐渐被人们淡忘。
24年前高考总分是600分,考生张晓勇当时的成绩是538分,不仅夺得湖南长沙高考理科状元,还被清华大学顺利录取。然而大学毕业后,他却在职场中屡屡碰壁,连续17年拒绝参加任何同学聚会,令人唏嘘不已。
张晓勇出生于湖南长沙普通农村家庭,当年为支持他上学,家中把唯一一头可耕地的牛卖掉换取学费,可见父母十分重视对他的教育。
张晓勇学习非常用功,除一心一意投入学习外,从来不会花时间在玩乐上。1991年,他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参加当年高考一举夺魁,考入国家一流学府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专业。进入清华的张晓勇依旧没有放松学习,有一年的期末考试成绩排名全系第5,另外,他还成立了一个课题小组做研究,在学院里小有名气。
如今,这位湖南高考理科状元现状怎么样呢?
1996年,张晓勇大学毕业,当时国家对大学生的安置政策有两种:要么国家分配,工作和地点由国家安排,要么参加企业招聘,自己选择单位。张晓勇最终选择去广东一家日化公司工作,经过实习期,他并没能如愿搞科研,被安排做客服工作,而且他在这个岗位一做就是5年,他对专业的热情、曾经的理想也随着时间被消磨殆尽。
这时,张晓勇的父亲突然生病导致瘫痪,他在事业上没有任何成就,再加上父亲生病需要照顾,他决定回家乡照顾父母。返乡后,他在房地产公司做起销售,也是一份与自己专业毫不相关的工作,然后他结婚、生子。距离当年考取状元已过去17年后,他在马王堆陶瓷市场当上保安,工作内容都是一些小区琐事,下班后的时间他全部给了家人,日子过得平平淡淡。
张晓勇曾是高考状元被媒体报道后,在网络上引起一番热议。很多人想不通为什么高考状元最后选择做保安,到底是为尽孝,还是因为自己不适应社会?他在一次采访中说在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面前,他选择安于现状。我想,这也就是他最终没能在职场上大放异彩的原因之一吧!
高考状元是他的高光时刻,只是他没能将这种光彩一直延续到步入社会。从他的经历中,给广大学子带来哪些人生启示呢?
1、面对选择应理性
生活中,我们经常要面对二选一、三选一,甚至更多的选择性,具体怎么选,没有标准答案,但是总会有一些原则可供参考。张晓勇毕业之后的一系列选择未必是最优选项,他擅长学习,并非对其他方面都擅长,选择适合自己情况的就业方式、适合自己性格的工作,才会使未来的道路更加顺畅。
2、很多东西需要自己争取
张晓勇面对公司安排的客服职位,深知这个岗位不适合自己,但他没有积极争取,而是默默浪费了5年光阴,他消磨掉的不仅仅是时光,还有刚毕业时的青春朝气与热情。你想要什么,就要勇敢去争取,你不说出来,别人永远不知道,只能把自己的才华埋没。
3、知识以外的能力更重要
知识就是力量,没有知识寸步难行,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综合能力同样重要,只会学习而不会沟通,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在任何一家企业里都很难有光明的前途。想要在职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大学里发展各方面的能力很关键。
高考是学生步入社会前的一个起点,大学生活是最佳的锻炼机会,愿每位大学生都能充分利用好大学时光,做应该做的事情,提升自己的能力,为以后的前途助力!
今日互动话题:你的大学时光是如何度过的?你认为在大学里,最应该提升哪方面的能力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
时光飞逝,又一个秋天已至,学子们纷纷返校,充满着朝气与活力。而清华,迎来了一位特别的学生,不仅仅因为他是高考状元,更因为他除了日常生活用品,还带着妈妈遗照来上清华。
贫寒、苦难与成功无关
主人公就是今年湖南省文科高考状元——何润琪。
他以高考总分707分的分数成功考入了清华大学。
何润琪出生在湖南常德的一个农民家庭,他是家里的小儿子,他父亲40多岁的时候有了他,可以说是老来得子了。
由于一家人都是农民,所以家里的经济条件十分拮据。
一家人的温饱要靠父亲和大哥,在农闲的时候去外面打零工才能勉强维持下去。
而奶奶和母亲的身体也不是很好,医药费也无形中加重了这个家庭的经济负担。
不过幸运的是,虽然不能像其他同龄人一样享受手机、电脑、游乐园这些“奢侈”的东西,但是何润琪的成长也还算是顺风顺水。
虽然家庭条件不好,但是父亲和母亲却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着年幼的何润琪。
父亲何则明年轻时也是个学霸,但是由于家里条件的原因只能辍学,然而年轻时所养成的爱读书的习惯,却没有丝毫改变。
尽管家中条件仅仅只能维持温饱,但是在买书这件事情上却从不吝啬。
父亲经常买各类书籍和何润琪一起看,看完后一起讨论,这也渐渐使何润琪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
由于是农民家庭的关系,何润琪从小就跟着母亲下地干活了。
因为年纪还小的关系,他有时候会喊累,这时候他母亲就会教育他“干活的时候不要想有多累,而是先要想它能带来的快乐”。
因此,在母亲的教导下,何润琪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分担各种家务了。
也正是父母的正确引导,让何润琪在学习上也得心应手。
父母不会对名次和成绩有要求,但是却要求何润琪的态度必须端正,字迹必须端正不能潦草,卷面必须整洁。
就算没考好也会安慰他,告诉他“第一名不是你专有的,你要有恭喜别人的胸怀。”
同时,他们也愿意支持何润琪的兴趣爱好。
初中的时候,何润琪展现出了对绘画的兴趣。
在何润琪多次考到年级第一以后,夫妻二人咬了咬牙,硬是挤出了钱,给他报了一个绘画兴趣班。
除此之外,他还继承了父亲对音乐的热爱,吉他、口琴等乐器他都有所掌握,也会经常找音乐老师请教一些专业知识。
晴天霹雳,高中丧母
何润琪的日子虽然过得没有同龄人那般富裕,却也和和美美,一帆风顺,一切都在向着一个好的方向前进。
但是谁能想到,生活在这个时候对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因长年的辛苦劳作和逐渐变大的年纪,何母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
直到有一天去医院检查,却发现已经身患绝症,为了不影响何润琪学习,不加重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的负担,她选择了隐瞒。
直到高一某一天,表哥和表姐突然去学校接何润琪,一言不发地带他回家,看见了家门口披麻戴孝的人,他才知道母亲已经离他而去。
这件事对何润琪的打击很大,他大半的高中生活都沉浸在悲伤之中,直到高三才在父亲、老师、同学的关心下好转了过来。
而真正让他跳出悲伤的主要原因,还是何母在弥留之际留下的一封信。
信中何母对何润琪抱有很大的希望,叮嘱他要努力学习。
因此何润琪决定一定要振作起来,一定要用优异的成绩来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他一定要带着妈妈遗照去上最好的大学。
天道酬勤,终成正果
自此,何润琪就时常用母亲对自己的期望激励自己努力学习、发愤图强,开始在各类竞赛中展露头角、斩获奖项。
但是他也不是一头扎进“学海”里死读书,他也会在课余时间继续自己绘画、音乐和读书的兴趣,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父亲“扭好了第一颗纽扣”。
何润琪后来也在采访中这么形容自己的父亲:“我爸爸可能不是汽车里的发动机的油,但却是方向盘,给了我精神上的引导,让我能找到前行的方向。”
除了父亲的引导和亡母的激励,老师的帮助也是不可或缺的主要原因。
由于何润琪本身的勤奋好学和人品优良,任教过的老师都很喜欢何润琪。
在何润琪母亲去世,何润琪沉浸于悲伤中无法自拔的那段时间里,老师给予了何润琪极大的关心,帮助他走出了悲伤。
同时,因为何润琪的家庭条件困难,老师们还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组织捐款、捐物来给予他经济上的帮助。
也正是因为这些人的帮助和支持,再加上何润琪自身肯吃苦,不怕累,爱学习,爱思考才能让他在自己即将成年的前夕。
收到了来自北京寄来的最好的生日礼物——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
这句诗句放在何润琪的身上可以说是再合适不过了。
成为状元以后,不少媒体纷纷上门采访何润琪。
因为何润琪的家庭情况,有的记者给何润琪套上了“寒门贵子”的名头,但是何润琪却对此进行了否认。
他从不觉得自己是“寒门贵子”,因为父母让他可以吃饱穿暖还有学可以上,自己家根本就不是寒门,他只是一个普通中国农村家庭的孩子罢了。
是啊,虽然家庭经济条件比不上绝大多数人,但是父母却用良好的精神观念弥补了物质上的不足。
以说何润琪家的精神条件和环境氛围,比许多家财万贯的家庭丰富得多。
也正是这些支持、培养了何润琪,使他有了如今的成绩。
满怀壮志的何润琪拖着行李箱,带着母亲的遗照踏进了清华园,他即将在母亲的“注视”下开始自己的大学生活。
曾经他梦想能够带母亲参观大学的校园,现在他用另一种方法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何润琪选择了清华的新雅学院,因为他梦想成为一位和自己有着相同的早年丧母的经历的名家——史铁生一样的作家。
在此我们也衷心祝愿何润琪的大学生活可以一切顺利,也希望他能够在母亲遗照的陪伴下,在不久的将来实现自己的梦想,成为和自己偶像一样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