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

2014高考地理新课标-14年高考地理

tamoadmin 2024-09-19 人已围观

简介1.新课标下如何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2.新课标高考和普通高考有什么区别?3.河南2014年高考考试几门科目,都有那几科,各占多少分4.新课标全国高考大纲新编教程区域地理配套练习第三篇中国地理第一章中国地理概况答案5.高考改革方案的改革内容新课标下如何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随着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了较大的转变,但是仍然存在灌输式课堂、表演式课堂、放羊式课堂等教学旧模

1.新课标下如何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2.新课标高考和普通高考有什么区别?

3.河南2014年高考考试几门科目,都有那几科,各占多少分

4.新课标全国高考大纲新编教程区域地理配套练习第三篇中国地理第一章中国地理概况答案

5.高考改革方案的改革内容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2014高考地理新课标-14年高考地理

随着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了较大的转变,但是仍然存在灌输式课堂、表演式课堂、放羊式课堂等教学旧模式。高中地理新课程目标是一个科学体系,由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构成。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要去全面落实三个目标的要求,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学习过程。那么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新课标下地理课堂教学重中之重。

一、精准把握教材和领会课标要求,是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

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之前,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与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确定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预设课堂情境,选择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精选例题练习。因此,认真研究教材、精准把握课标要求是开展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基础。要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可能就必须注意:细心研读教材,准确提出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师如果没有深入研读教材和课标,会出现教学目标要求把握不准、课堂教学内容不当,甚至出现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组织混乱。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是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基础条件。要认真结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确定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师在课前准备时要做到心中有纲,有的放矢。

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条件

1.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关系。教师应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信任自己所教的学生群体,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威信、教育教学水平、行为习惯等方面去影响学生,使学生对你更加尊敬和信任,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2.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教师对学生的态度要“人人平等,一视同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感受到学习中的平等、民主、和谐气氛,通过学生结对子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互帮活动,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和谐关系的形成。

3.相互评价关系。可以通过找学生谈话、学生测评来了解教师在学生中的地位及存在问题,并且能促使教师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而做出改进。同时,教师也要对自己的学生做出合理积极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师生相互评价对课堂有效教学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也是师生之间信任与尊重的体现。

三、选择最优的学习方式,是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核心

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中强调学生学习方式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高效的地理课堂教学不是在于教师的教,更重要的学生怎么学。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有较大的变化,从认知、个性、社会性等方面与初中学生相比有了较大的发展,这就决定了他们更适合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

1.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式、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或能力。要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力得到很好的发挥,并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探究学习。探究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得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3.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分组来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其本质是将社会心理学中的合作原理纳入教学之中,利用人际交往对认识发展的促进功能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合作学习,要培养学生懂得与他人合作、愿意与他人合作、善于与他人合作的团结协作精神。

四、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是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

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给当前地理课堂教学提供了重要的帮助,多媒体课件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微课、地理教学资源网站、中学学科网、高考资源网、金太阳教育网等现代教育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来广泛。通过多媒体课件教学可以增加课堂教学容量,集中学生上课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另外,教学实践证明,地理教师若能综合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等多方面的因素来选择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并能灵活地加以组合运用,则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堂地理课的教学通常是采用多种地理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均有其不同的特点,都要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发挥效用。因而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突出一两种主要方法,并辅以多种方法的交替使用,使各种方法相互渗透和相互补充,方可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

新课标高考和普通高考有什么区别?

新课标,指的是采取新的课程标准。

新课标与原有标准相比,在课程设计和教材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新课标推行课程类型的多样化,多种课程类型有机结合,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针对现行课程类型结构单一的状况,在新的课程结构中设计了与学科课程相对应的经验课程,与分科课程相对应的综合课程,与必修课程相对应的选修课程间。二是针对现行课程结构中科目比例失衡的状况,新的课程计划分别将语文所占的比重由原来的24%降至20%一22%,将数学由原来的16%降至13%一15%,并对其他传统优势科目所占的比重进行了适当的下调。同时,将下调后积累下来的课时量分配给综合实践活动和地方与校本课程。其中,综合实践活动拥有了6%一8%的课时,地方与校本课程拥有了10%一12%的课时。三是新课标采用的是新教材。新课标教材删除了旧教材中繁琐、理论较强的内容,整体的内容编排更具有实用性,切近实际生活。

课程和教材的变化,也带来了高考命题的变化。在高考中,新课标是对应新的教学内容进行命题的,而普通高考仍然按传统的教刚命题。新课标卷有选做题,传统的大纲版则没有选做题。二者的具体区别,以文科为例,新课标卷和传统大纲卷相比,地理加了三个选修,分别是《旅游地理》《环境保护》《自然灾害》,分值是10分,做题时考生任选一个;政治在原来的经济、政治、哲学的基础上加了一门文化生活必修课;历史历史增加了《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战争于和平》《民主政治实践》《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四本选修教材,高考时四选一,分值为15分。此外,历史按以往的考纲要考人文知识,课标卷则考史论。

河南2014年高考考试几门科目,都有那几科,各占多少分

2014年,河南省高考考试共四科: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理科)综合。语文、数学、外语各150分,综合是300分。总分是750分。

近年来河南一直使用新课标全国卷,因而不仅是2014年,这些年一直是采用这样的分值 :语文150分,考试时间两个半小时;数学150分,考试时间两个小时;外语150分,考试时间两个小时。综合科无论是文科综合还是理科综合,都跟语文一样是两个半小时,分值是300分。文科综合试题包括政治、历史、地理三科,理科综合试题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科。另外,外语科通常考试英语,但是也有个别地方考试俄语等语种。

新课标全国高考大纲新编教程区域地理配套练习第三篇中国地理第一章中国地理概况答案

第三篇中国地理第一章中国地理概况(气候、河流、湖泊)参考答案

一、读图、填图题

1. (1) C?大兴安岭一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2)一月0℃等温线?秦岭—淮河

(3)温带大陆性高原山地温带季风 亚热带季风

2. (1)洮河 湟水 汾河 渭河

(2)河口,黄河上中游分界?旧孟津,黄河中下游分界

(3)龙羊峡 李家峡 刘家峡 万家寨 小浪底

3.0)雅砻江 岷江 嘉陵江 乌江湘江汉江赣江

(2)洞庭湖 鄱阳湖 太湖 洪泽湖巢湖丹江口

(3)二滩 溪洛渡 向家坝 三峡葛洲坝五强溪

二、单项选择题

三、综合题

1.(1)D

(2)南昌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形成伏旱,降水偏少

(3)乌鲁木齐?距海远,水汽来源少

(4)五台山地形雨增加了降水量

2.(1)运用现代技术,进行准确预报;政府组织得力,采取了防范、避险措施,效果显著

(2)西南(偏南、偏西)?东北(偏北、偏东)

不利影响:强风暴雨、洪涝灾害、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造成严重损失。

有利影响:丰沛降雨量,可大大缓解此时南方地区伏旱造成的旱情。

3. (1)②区?依据:②区的旱灾粮食损失量占全国旱灾粮食损失总量的百分比和旱灾面积占全国旱灾总面积的百分比均最高

(2)②区:春季降水少;升温快,蒸发旺盛。③区:夏秋季受高气压(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

(3)森林火灾?遥感技术

4.(1)400(380~420之间均可得分)

(2)C

(3)130(120~140之间均可得分)?冰雪(积雪)融水缓解春旱

高考改革方案的改革内容

作为中央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国家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2014年9月4日正式发布,这也是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1、2015年起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省份

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改进评分方式,加强评卷管理,完善成绩报告。加强国家教育考试机构、国家题库和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2015年起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

2014年高考统一命题的省份:

新课标全国I卷使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

新课标全国Ⅱ卷适用地区:青海、西藏、甘肃、贵州、内蒙古、新疆、宁夏、吉林、黑龙江、云南;

2、不分文理科 高考总分由两部分组成

本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在考试科目设置方面明确规定,高中将不再分文理科,高考总成绩改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的成绩,150分的分值不变。其中,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可选其一计入总分。

另一部分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这其中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14个科目,而每门都已经学完即考、一门一清,在高考中 就不必重新再考。考生在报考时,只需根据报考高校提前发布的招生报考要求和自身特长,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科中自主选择3个科目的 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本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同时对招生录取机制进行了重大改革,探索基于统一高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

3、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地方性高考加分只适用省属高校当地招生

大幅减少、严格控制考试加分项目,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探索完善边疆民族特困地区加分政策。2014年底出台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

4、上海市、浙江省分别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

2014 年上海市、浙江省分别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从2014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改革考试科目设置,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考生 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 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改革招生录取机制,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高校要研究提出对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报考要求和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提前向社会公布。

5、2015年起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

规 范招生简章,强化招生委员会,实施第三方监督,建立考录申诉机制,校长签发录取通知书。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2015年起推行自主 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推行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方式。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改进投档录取模式,推进并完善平行志愿投档方式,增 加高校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机会。2015年起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

6、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

综 合考虑生源数量及办学条件、毕业生就业状况等因素,完善国家招生计划编制办法,督促高校严格执行招生计划。继续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在东部地 区高校安排专门招生名额面向中西部地区招生。部属高校要公开招生名额分配原则和办法,合理确定分省招生计划,严格控制属地招生比例。2017年录取率最低 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从2013年的6个百分点缩小至4个百分点以内。

7、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

继续实施国家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由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部属高校、省属重点高校要安排一定比例的名额招收边远、贫困、民族地区优秀农村学生。2017年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进入重点高校人数明显增加,形成保障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

8、完善中小学招生办法破解择校难题

推进九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具体办法,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改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方式。实行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进一步落实和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和升学考试的政策措施。

9、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各 地要合理安排课程进度和考试时间,创造条件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同一科目参加两次考试的机会。2014年出台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指导意见。建立规范的学 生综合素质档案,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注重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社会实 践等内容。严格程序,强化监督,确保公开透明,保证内容真实准确。2014年出台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意见。

10、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

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学生也可参加统一高考进入高职院校。2015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占高职院校招生总数的一半左右,2017年成为主渠道。

11、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

拓宽社会成员终身学习通道。扩大社会成员接受多样化教育机会,中等职业学校可实行注册入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实行弹性学制、宽进严出。为残疾人等特殊群 体参加考试提供服务。探索建立多种形式学习成果的认定转换制度,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实现多种学习渠道、学习方式、学习过程的 相互衔接,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2015年研究出台学分互认和转换的意见。

12、改革监督管理机制,加强信息公开加强制度保障和加大违规查处力度

进一步扩大信息公开的范围,接受考生、学校和社会的监督。健全诚信制度,加强考生诚信教育和诚信档案管理。健全教育考试招生的法律法规,提高考试招生法制化水平。加强考试招生全程监督。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严格追究当事人及相关人员责任,及时公布查处结果。

文章标签: # 学生 # 高考 #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