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

广东高考数学压轴题_广东高考数学压轴题2023

tamoadmin 2024-07-20 人已围观

简介1.2015年广东高考数学难不难,难度系数解读点评解析2.2012年广东高考数学难吗?3.广东高考理科数学难不难,难度系数解读答案点评解析4.高中学习2023年广东高考数学使用新高考Ⅱ卷。使用新高考Ⅱ卷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考试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物理、历史、化学、政治、生物、地理由各省自行命题。其中辽宁、重庆两省市是312省份,海南是综合改革33省份。用新高考“3+1+2”模式的是“七省一市

1.2015年广东高考数学难不难,难度系数解读点评解析

2.2012年广东高考数学难吗?

3.广东高考理科数学难不难,难度系数解读答案点评解析

4.高中学习

广东高考数学压轴题_广东高考数学压轴题2023

2023年广东高考数学使用新高考Ⅱ卷。

使用新高考Ⅱ卷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考试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物理、历史、化学、政治、生物、地理由各省自行命题。其中辽宁、重庆两省市是312省份,海南是综合改革33省份。

用新高考“3+1+2”模式的是“七省一市”,分别是广东、福建、湖南、湖北、河北、辽宁、江苏和重庆。

如下:

一.云南、广西、贵州、四川、西藏,共5省市区使用全国甲卷(原全国Ⅲ卷不变),这五个省份的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均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

二.河南、山西、江西、安徽、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宁夏、新疆、陕西,共12省市区使用全国乙卷(全国Ⅰ卷、全国Ⅱ卷合并后),全国乙卷的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均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

三.广东、福建、江苏、湖南、湖北、河北、山东,共7省使用新高考Ⅰ卷,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考试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物理、历史、化学、政治、生物、地理由各省自行命题。其中广东、福建、江苏、湖南、湖北、河北6个省是312模式的高考省份,山东省是综合改革33省份。

四.辽宁、重庆、海南,共3省市使用新高考Ⅱ卷,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考试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物理、历史、化学、政治、生物、地理由各省自行命题。其中辽宁、重庆两省市是312省份,海南是综合改革33省份。

五.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浙江省,共4省市是自主命题,即:北京卷、上海卷、天津卷、浙江卷。

2015年广东高考数学难不难,难度系数解读点评解析

理科数学中档题较多,但压轴题难度下降,计算量稍大,上层学生可能会觉得简单,但中等及中下学生可能分数下降,英语细节题较多,觉得简单的人可能会错很多,完形填空考词汇较多,理科基础理科不算难,生物物理较简单,但文科尤其是历史较难,甚至存在明显超纲,语文难度正常偏简单,但作文较简单,但高分也难,跑题也难,物理x科个人觉得较简单,但是细节较多,稍不注意可能造成大错。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

——本人为应届广东物理x科考生

2012年广东高考数学难吗?

,不具备对考试难度系数的感知和解读能力,但是可以提供以下数据供参考:2015年广东高考数学难度系数为0.76,属于较难水平。其中,选择题难度系数为0.63,填空题难度系数为0.81,解答题难度系数为0.88。整体来说,考题难度偏高,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和思维能力。考试内容涵盖了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的考查,例如选择题考查了函数、三角函数、概率等基础知识;填空题则对学生的解题能力和算式操作进行考查;解答题则综合考查了学生对函数、解析几何、空间几何、数列等知识的应用和分析能力。因此,对于广东省的考生来说,要在高考数学中取得好成绩,需要平时勤奋学习,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加强对各种考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注重培养解题思维和能力,多做练习和试题。

广东高考理科数学难不难,难度系数解读答案点评解析

我是今年考生,平时数学一般,要我说,前面选择填空只有一个是比较难的,其它对绝大部分绝对是送分题,大题三角函数,概率也是基础的,关于立体几何貌似听我同学说有难度,不过我写出了,平时多写点几何题,应该写的出来,数列也是考基本的方法,不难,最后压轴题函数导数也是平常基本题型,题目很容易看懂,我大概有130以上。我觉得这次考试平时有多练习不会有很大问题,顺便说一句,要是我写去年那种变态死难题,大概拿100还悬,还有问题也可以问我

高中学习

数学试题点评

普通高考理科数学(广东卷)较好地贯彻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数学(理科)考试大纲的说明》的命题指导思想和考试内容与要求,延续了广东卷的命题风格,平稳平和、稳中有新、强调基础、注重能力,试题充分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达到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和稳定的目的。

一、大胆创新、难度降低

从总体来看,试卷结构(8+8+6)并没有变化,但最后三题知识点分布和以往不同。试卷的整体难度比稍有下降。选择填空题(1-15题)的考查点均以基础题为主,中档题的比例稍有降低,创新类题目难度降低。解答题的前3题(16-18题),难度基本保持一致。至于后3题(19-21题),改变了以往数列、解析几何、导数的排列顺序,大胆创新,除了压轴最后一题难度较高外,普遍难度降低,高考对基础扎实的学生尤其有利。

二、重视主干双基考查,创新题有新意

由上表可以发现,广东卷依旧注重主干知识考查,考点稳定,并且注重双基考查。从命题题型上来看,第8、19、20、21题这些常规难题位置难度降低。

第8题:考了一个与空间结合的计数问题,相比于前些年的选择创新题比较简单,即使学生不会做,猜出答案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

第19题:往年19题考都在考查数列,换了一种题型,考查了函数与导数的知识,三问都比较简单,虽然第三问是一个不等式证明,但其中涉及到的不等式模型也是在高中讲课中时常提到的,问题不大。

第20题:的解析几何题难度较低,第一个题型陈旧、常规对于扎实做好复习的考生不成问题,第二个出题模型选择的是圆,相对于圆锥曲线会更加容易。

第21题:最大的改变在于压轴题,往年广东卷压轴题都考查函数与导数,而且广东的考法是以复杂取胜,摒弃了这种出题模式还是很赞的。本题考查数列,前两问相对比较简单,第三问考查不等式放缩,综合性比较强,难度较大。

最后,学而思高考研究中心祝愿高考学子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走进理想的大学。同时,对于决战高考学子来说,暑开始准备一轮复习,祝愿新高三学子能够经历高三一年风雨,在这个暑开始为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笔者建议,广大高二考生备考时,应从教材出发,夯实基础,做到复习全面、系统,不留死角。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注重对高中数学主干知识的复习,对数列、圆锥曲线、函数与导数等重要知识的灵活运用。在完善知识体系的同时,也要重视能力的培养。

倪洋:学而思高考研究中心数学研究员学而思培优广州分校高三产品线负责人,毕业于清华大学,荣获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等奖,从事高考教学及教研研究,对高考数学有深入了解。

杨志:学而思高考研究中心数学研究员学而思培优深圳分校高中数学教研负责人,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对高考数学有深入的研究。

数学

1、数学的特点

数学的重要性不需要我多说了吧,作为理科生,得数学这得天下。在理科班,有一条公认的定律,你数学的名次大概是多少,总分的名次就是在那上下徘徊,不要问我为什么,我也不知道,但就是次次都这样!数学差了,理综好点也没用!拉不开分!

我的数学道路是十分艰难的,高一的时候,老师很好很温柔,我能听进课,成绩也就很不错,平时小测100大概可以80上下(我们是省重点高中重点班,老师出的题目很难)。但高二一换老师,我就没听过课,成绩直线下降,从高二到高三第三次月考,150基本没上过三位数。尤其是到了高三,题目难度加大,更是搞得我经常大题只会前2题。

而数学要提高,我觉得最关键的不是做得多,而是要学会挑题目做!完了总结经验非常重要!我周围很多女生,效率很高,做很多题。厚厚的专题训练册,一题不会,看答案,抄答案,然后做下一题。我可以告诉你们,这样做绝对是事倍功半!

2、如何提高和练习

提升数学的第一步,其实任何科目都是这样,就是将这一科细化,找出自己的薄弱点。

当然现在只有100多天,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我们要知道,高中数学教科书那么多,加上习题册就更是恐怖,可高考数学卷只有21题,怎么可能面面俱到?!我们在剩下的时间所要练的,就是在高考必考点中,找出自己不过关的,各个击破!

我们把高考卷子分解开来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就这三种类型。

选择题题目不太好确定类型,每一套试卷选择题都会有不同的考点,填空题亦如此,不够典型。在次我先讲解答题,也就是大题。

以广东卷为例,很固定的五大类型六大题,三角函数,概率统计,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函数导数结合压轴题,还有一题不确定,理科是函数题,文科是应用题。

我们先来分析考点:

把大题部分分解成这几大类就好办了,一般来说,概率统计,三角函数,立体几何这三题

难度是比较低的,如果你要120分,这三题必须保证全部拿到分。如果你在这三个当中有弱点的话,就要进行专项训练。

那么如何进行专项训练呢?我刚才说过了,绝对不是捧着厚厚的专题训练册,一题不会,看答案,抄答案,然后做下一题。我们要挑题做,挑的就是高考会考的题型!

我在高三下学期,所有的专题训练册都扔到一边了。我买的是本省的历年高考题(这个是为了感受题型变化的惯性),以及本省各个地方的模拟题和考试题,这两种做完了,也可以做所谓的专家预测题。注意了,关键词有两个,本省(题型不一样做了也白做)以及套题!

当然,套题买回来了,绝对不是要一套套的做,这是5月中旬之后再做的事,不要提前定时做整的套题,这种作法只是为了让你习惯考试的氛围和思维,20天足以。

之所以要买套题,是因为里面都是高考的题型,而这种题目才是我们需要做的。专题练习册里面,很多题型都是高考不会考的。比如函数专题,里面的大题就是只涉及到函数知识,这种题目不一定简单,但一定不会考!只会浪费你的时间!

但各个击破还是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比如我发现自己立体几何不过关。那么我就要把所有套题里立体几何的大题找出来,专门用几天把它做完。做的时候,注意相同类型和解法的题目不要重复做。

举个例子,之前我那种异形棱柱题很差,就是那些全部由平行四边形组成的,很难建坐标系的那些棱柱。所以我在立体几何专项训练的时候,正方体的,正棱锥那些容易建坐标系的题目我统统不做。只做自己薄弱的。立体几何我只做了三天,保证大概会考的类型我都做过并且掌握方法,以后都没有难倒我的立体几何题。

这就是最有效果的专项训练法。用高考的题型来做专项训练

3、解答题训练

在这之前我必须先给你们灌输一个观念。高考,就是拿分,不管你会不会,拿到分,就是本事。会的题目一定要拿满分,不会的题目,就要蒙分,抢分。明白我的意思了吧?

2010-3-21 20:29 回复

~茉茗~

584位粉丝

7楼

解答题的前三题,数学想要上120的同学,这三题一定要几乎拿满分。而后面三题,也许就不是我们所能控制得了。但是,想上130的同学,在这三题里,也要保证能拿到25分。

这三题一般是解析几何,以及函数导数综合应用。

先讲解析几何,这个题型是我最头疼的。计算量大,运算复杂,有的题目非常难想到方法。在这里我就以此为例,教你们如何应对自己无法克服的弱项。

当时我为自己定下的目标,数学就是130,我数学基础不好,再往高我可能就很难做到了。这个目标实际,但离当时的90几也有距离。

我把130拆分开来,综合自己的能力,得到下面的:选择+填空满分不能错;前三道大题不能扣分;而压轴题我大概只能拿到6分,也就是扣8分;倒数第二题能做两问,扣4分。而算到解析几何,一般是两问,就算我不做第二问,也不会影响130。

为什么要这么大方放弃解析几何第二问的7分呢?我前面说过了,这是应对不可克服障碍的方法。

当时我没少练过解析几何,但是练得再多,我发现到了考试的时候,我还是没有办法在15分钟内做完整道题。而解析几何第一问一般简单,3分钟就可以做完,但第二问浪费了我太多时间,还不一定做对。

所以我以后联系解析几何的时候,全部不练第二问。考试时,若是第二问不是简单的吐血,我都不会去做它,免得浪费时间。

这就是我的另一个方法,确定不可克服的弱点,放弃它。

我说的放弃,是绝对要有针对性的放弃。比如我的目标是130,我就可以在保证其他题目会的情况下,固定的放弃2小题,平时就不练习确定放弃的题型了。

这样做是为了提高时间和提分的比率。毕竟时间有限,要把时间放在提升快的部分。

下面讲讲重头戏——函数、数列、导数的综合应用。

这一部分题目往往是难度比较大的,但我不主张大家放弃它。它的特点就是难想,但是一旦想到,解题就比较快。而“想”,却是我们平时可以训练的。

比如一题以数列为主的综合应用题,做多了题目的同学应该都知道,往往第一问就是求通项公式,这是数列题中最典型的一种题型,也是高考热点。就算是压轴题,第一问一定都不难。而这种通向公式的求法,高考中会考的方法只有几种。

至于哪几种方法,我告诉了你们,你们也不会用。只有自己找出来的规律,才能在解题中运用自如。

那么如何去自己寻找解题方法呢?我就可以在这两天,把手上所有套题中涉及求通向公式的题目全部找出来。只做那一问,其他不做。

也许第一题你不会,好,看答案。之后绝对不是把答案抄上去就可以,而是要一步步的看,去理解。第一步做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第二步又做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做...直到整个过程都明白了,再把答案盖上,自己再做一次。

自己都能做出来了,那么你就已经理解这一题了。但是不够,最后你要做的是总结,不依赖这道题,用文字把你整个解题的思维写下来,比如第一步干什么,第二步干什么。

比如当时我总结的一条:

在题目出现一个双数列项关系等式的时候,求通向公式的方法就是

1、求出一个较明显通向公式(一般是等差或者等比数列),2、把第一个求出来的数列项合并到一边,3、把1中的通向公式带入等式,求得第二条通向公式。

当然我这个只是一个示例,不一定对,但是要你们能够把经典题型总结成这种文字的普遍规律。下一次再遇到这种题型,把规律往里面套,就可以了。

这种总结方法不仅适用于数学,而且在化学大题更广泛的适用,在讲到化学的时候我也会再次提到它。

有不少同学问,什么时候该作总结。这这里就做出回答了,当你发现一种新的题型的时候。

当然很多同学会觉得这样做题非常浪费时间。没错,当时我试过一题做了一整个晚修。而我之所以让你们做套题,就是要你们有对高考题型的敏感度,知道哪种题型有可能考,哪种不会考。

这种总结方法,一定要有针对性,就是要用在高考常考的题型上。尤其是三角函数,概率问题,立体几何,解析几何中的求解析式,数列问题中求通向公式以及求和,这几种高考次次必考又搞不出新意的题型,屡试不爽。

2010-3-21 20:29 回复

~茉茗~

584位粉丝

8楼

但是你要说那些综合性强,难度大,又没见过重样的压轴题最后一问。我告诉你,我也没办法,这种题目我平时也不会练。花一晚上时间搞懂一个难题,好有成就感啊,但是有什么用呢,你又撞不上原题。

4、细化目标分数(重点)

我刚在提到了一个细化目标分数的方法,现在我来详细说一下这个贯通了我高三的方法。

考试成绩出来,很多同学都是关注排名,来确认自己的进退。由于持这种观点的人太多,我就不反驳了,但是我觉得,名次其实不是自己能直接控制的东西,决定名次的因素太多了。所以太过关注名次就会导致会产生没有办法控制自己成绩的无力感。。。(原谅我的破描述能力吧)

但是,分数却是我们可以直接控制的!每一分的得失,都是完全取决于自己!分数才是我们能够掌控的!

所以,我们应该关注自己的分数的进退。高三的每一次考试,应该来说难度相差不会极大。当然会有难度差距,但同样高考的难度我们也无法掌控。能够让自己在简单和难的考题中都能收发自如,只能靠控制分数!

排名么,扫一眼参考下就好了。

之所以这么说,就是为了我上面提到的细化目标的方法。

以自己为例。我当时给自己定的目标是650,细化5科下来,总和我自己的能力水平,定下了下面这个目标:语文125,数学130,英语120,化学135,理综140。

每一科的目标都是我思考后,认为自己通过适当的努力就可以达到的。

下面,就要将每一科再细化,比如英语,我就定了听力选择26分,听选信息3分,完形填空10.5分,阅读理解22分,信息匹配10分,小作文11分,大作文21分。

这样,将每科,每一个板块的目标分数都算出来。你就可以很明显的看到,自己在某一方面离目标的差距。然后合理安排时间和练习的程度。

只有这样的目标,才是有意义的,根据自己现实情况和目标,通过分数的差距,直接反映自己在复习过程中的轻重缓急。

随便在课桌上刻个复旦中大,是没有实际效果的。

这个目标细化法是很有用的。我们不是尖子生,每一科的目标不是140,不需要每一题都会做,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找出哪些地方还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分。

而这个方法,就是告诉我们,自己哪里还有提升的空间,以及提升这部分所需要努力的程度。同样,也会让我们练习有针对性很多。

再说一下我自己,我在高三刚开始的时候,相对强项是语文(110)、化学(115)、理综(130)。弱项是英语(90),数学(8X)。差不多就是这个档次。

高考时,变成:强项 数学、化学、理综,弱项:英语(我英语一直都不太好),语文

我三次模拟考试的成绩分别是61X,64X和65X。而且这次广东高考一本线585,我们三次模拟考所画出的一本线都是560左右。

不怕告诉大家,高考我发挥失常了。要问为什么我也不知道,大概的确是平时太懒,太靠投机取巧了,天理难容。。。我改变一下刚才的说法,每如果一项满分是10分的话,9分努力+6分方法,才能取得高考成功。

我们宿舍当时就有一个同学,很努力,效率很高,成绩一点一点往上升。可能方法没有我好,所以提分速度不如我快,每次都比我低10来20分。但她很踏实,到了高考,就看出来了,成绩就比我好。

所以,我用血的教训告诉大家。。。天道酬勤,努力刻苦才是最重要的!!!!

2010-3-21 20:29 回复

~茉茗~

584位粉丝

11楼

语文

1、语文不好提分,学好它有两条路

语文算是我高考中最意外失常的一科,但平时我的语文非常好,除了作文离题的情况之外。。。,高一到高三上学期,每次都是全班第一。

首先将将语文这一科考试的特点:高分不容易,低分也低不到哪去。

其实到了二模之后,大家语文成绩已经差不多定型了,那时就看得出,全班最高分和平均分之间,差距不过15分左右。

语文高分有两种途径:1、课外书看得多,2、课内知识,考试专题训练

而且语文提高非常慢,很需要根底。想要通过课内途径提分,120上下是极限。那些语文130以上的人,绝对是课外书看得很多,而且课内也很扎实的人。

所以,我建议大家不要把太多的时间放在语文身上。90分以下的同学,提到105就够了,而现在90以上的,提到115也就够了。再往上,提个5分10分,要花很多时间,不如把这个时间放在数理化生上,总分提高多得多。

语文平时不要用整块的时间。利用早读20来分钟,中午半个小时,这种零碎的时间。周末的时候练习一篇作文,足够。

首先讲一讲提分的两种路线:

1、课外书看得很多很多,很杂很杂,很快很快。并且看完之后对其有一定思考。

不是在网上看几本就可以的啊,这个很多很多是什么概念呢,我举几本书,如果其中有两本以上没看过的同学,就不算看得很多很多(必须是没有缩写过的,整本完整看下来,略略翻过不算):

《红楼梦》(第五回的判词要能熟悉的背下来),《平凡的世界》,《昆虫记》,《哈姆莱特》,安意如的至少一本书,周国平的至少一本书

我是从小就很喜欢看书的,而且看书速度很快。比如明朝那些事儿,那么多本,我三天全部看完了(在校时间)。但是我自己并不知道我看书很快,而且喜欢的地方还会反复看几次。只是每次问别人借书,然后还回去的时候,它们就对我的速度表示极大的惊讶。。。

我之所以要强调速度,是因为这是一个对你阅读量的一个很准确的反应。如果你不经意之间,阅读速度超群,那么你基本也算是阅读量超群的人。

这种方法的确是可以提高语文成绩的,你要问我科学原因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我自己是这个原因,语文到高三下学期之前一直是第一名。

而当时坐在我后面的某男,高二上学期之前一直是纯理科男,数理化很好,天才那种。语文奇差,次次80几分(150满分)。后来在高二下学期到高三期间,狂看课外书。上课看下课看晚修看。我是亲眼看着他思想变得越来越深刻的,并且语文成绩到了高三也就一直稳定在115了。

但这种方法途径也是相当多的。耗时长,实施困难,提高的成绩不稳

答案太长了一下发不完,你选我我给你一份各科完整的

文章标签: # 高考 # 数学 # 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