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
高考志愿包办_高考填报志愿会花钱吗
tamoadmin 2024-06-13 人已围观
简介1.高考填志愿时有一项“志愿含义”是什么意思?需要填写什么?2.高考志愿填报该听谁的?3.如何填报志愿4.关于高考填报志愿高考倒计时4天!很多同学有这样的疑问:高考怎样报志愿?今天环球网校快问小编和大家一起来关注高考倒计时4天!高考怎样报志愿的详细内容。高考倒计时4天!高考怎样报志愿?分数要看相对值目前的招生考试套路,无论是考前填报、估分填报还是知分填报,也无论是顺序志愿还是平行志愿,高考的成绩都
1.高考填志愿时有一项“志愿含义”是什么意思?需要填写什么?
2.高考志愿填报该听谁的?
3.如何填报志愿
4.关于高考填报志愿
高考倒计时4天!很多同学有这样的疑问:高考怎样报志愿?今天环球网校快问小编和大家一起来关注高考倒计时4天!高考怎样报志愿的详细内容。
高考倒计时4天!高考怎样报志愿?
分数要看相对值
目前的招生考试套路,无论是考前填报、估分填报还是知分填报,也无论是顺序志愿还是平行志愿,高考的成绩都是决定性的因素。
没有足够的成绩,连分数线都过不了,永远只能嗟叹奈何。但是分数线并不是招生的院校自己摸脑袋想出来的。分数线是该省的考生报志愿报出来的。
清华、北大牛逼吧,但是如果全省的考生都敬而远之不报他俩,为了完成当年度的招生计划,他俩就得把分数线降低到国家的一本控制线。如果某一所军队院校,往年分数线也就一般,突然九八年抗洪、九九年阅兵,兵哥哥帅气线条、铁骨铮铮的形象深入人心,广大青年学子嗷嗷叫着要投笔从戎,那么该校的最终录取分数线夸张起来能高出往年几十分。
每年高考的难易程度有波动、考生人数有变化,各个院校具体的录取分数常常有变化。但各院校的录取线与当年该批次的省控线差距应该服从某种趋势,不会变动过于剧烈。
一般建议考察近三年的录取分数情况,以考量?大小年?现象。所谓?大小年?,就是指某一年考生集中报考一个院校,导致分数线飚高,大量考生落榜引起第二年考生恐慌不敢填报,导致第二年分数线又显著偏低的波浪式变化。考虑到了自己分数与省控线的相对差距,可以大概判定自己在全省考生中的位置;考虑目标院校历年的录取平均分数与省控线的相对差距,可以估计今年的该院校的大概招录标准。
地域尤其重视,兴趣仅供参考
不明真相的群众很容易被一本、211这样的名头唬住。
要知道,一本院校和211院校是带有照顾性质的,一般说来,每个省都会照顾到。连人口200来万的西藏都有一所211院校,但是这个211和北京的211院校的含金量还是有着显而易见的差距。
而?985工程?是要建设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实际上是在211工程院校中又做了一轮细分,意图上就是要择优予以倾斜、实施重点建设。所以,39所985院校的照顾性相对少一点。而其分布也可以看出,地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985院校很少,或者干脆就和河南省一样是空白的。
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度不平衡,使得发达地区的科技创新、转化和就业的需求规模和水平都远远高于落后地区。而这些显然对考生将来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考生如果选择在发达地区就读,在院校资源、知识层面、实践机遇、信息广度等方面将会占据压倒性的优势。如果比对一下招生院校历年的录取分数线即可发现,大体处在同一层次的院校,位于一线城市或发达地区的录取分数要显著高于中西部院校。
目前残酷的现实是,中西部地区的211、985高校(如兰州大学、西北工大)培养出来的学生,当地的产业结构和薪资水平留不住,也用不起。最后学生还是大量的?孔雀东南飞?,甚至带着老师也一起东南飞,导致中西部地区高等院校的实力进一步削弱。
近年来,这种趋势日益显著。长此以往,不发达地区将陷入?不发达?留不住人?更加不发达?的恶性循环。于是,教育部直接发文,反对东部发达地区的高校从中西部地区挖人。连教育部长都在两会上直接喊话,支持人才的?正常流动?,但是反对简单的高薪聘任、挖墙脚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人才吸聚效应已经到了让中央担心影响持续发展的程度。
在分数过线、地域确定的情况下,个人的兴趣和特长才能提上日程,看和院校的专业特色是否契合对,你没有看错,对于普通考生而言,在我看来,你的兴趣和特长就是这么的不重要。
理解选专业的本质
1、专业实力强与学校牌子硬
要扒拉起来,我国的高等院校可是相当的不少。其水平差异之大,有时候也真是令人发指。
有的院校属于?综合性大学?,具有较多的学科门类专业,一弄就涵盖了理、工、文、法、艺等多个学科门类,上天下海吹拉弹唱踢足球样样精通;有的是?行业性大学?,比如农业院校、医学院、师范院校、财经院校或文艺院校。
学校究竟是985、211、普通一本还是二本三本,是一个综合办学水平的划分。近年来,很多院校为了追求规模和?综合?程度,搞学科专业建设的快速扩张。比如,农业大学也搞一堆计算机专业,理工学院里弄一堆小语种外语专业。这就使得在某些细分领域,有可能名头没那么大院校的专业会强于名校牛校的同专业。
比如,教育学这个专业里,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甚至东北师范大学都会比北大、清华要强;系统科学领域,北京交通大学和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要显著优于北大、清华;船舶与海洋工程这方面,几乎被人遗忘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和海军工程大学就会脱颖而出。
院校如果积淀深厚、术业专攻,那么几十年的积累一定可以做到行业内领军,即便北大、清华这样的牛校也未必能使对手。但如同文学、社会学、计算机等?通用专业?,你就不用想了,最牛逼的一定是985那些牛校。
如果你只是要学校文凭混江湖,那么院校的牌子越大越硬越好。但如果你是学专业凭手艺吃饭,那么最好仔细的评定一下该院校的专业在全国的排名情况。毕竟,很多时候,你从某个积淀深厚的小学院毕业,但行业内遍地都是你的师兄师叔师爷,也不失为一件愉悦的事情。
社会分工细化到今天,通用专业的厮杀已经进入一片?红海?,中小院校被大牛院校碾压已经是没啥好商量的事情了。建议考生留意不同院校的差别,选择优势专业、特色专业和就业去向,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进行选择。
2、专业像是一棵树,地面以上是知识和技能,地表以下是思维方式,后者伴随一生。
要我说,专业本质上就像一颗树。
地面以上的是知识的树干、技术的树枝很多人在未来的生活中可以从事完全无关的领域和职业,其实只是把地面以上的知识树干和技术树枝进行了修剪移植
而地面以下的根系则是这个专业所特有的思维方式这个专业多年培养的思维方式其实很难随职业、岗位而剧烈变化。
从这种意义上讲,四年的专业培养带给人的思维方式,就是跟着一个人一辈子的?底色?。
学法学、学医学、学社会学、学理学和学工学的人,在认知世界的角度上,是有着差异的。尤其是从事天文、物理等纯理学专业的人,往往自带大侠气息。
所以,?一入专业深似海?,自己深受影响有时候都不自知。
那么,选专业的本质又是什么呢?
3、选专业最重要的是?知自己?知自己所能、知自己所求。
与其说考生是在选择一个专业方向,不如说,是考生在思考自己有什么样的特质、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想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归根结底,选专业,是在诸多方向的岔路口找一条自己最想走、可能走得最顺的道路。
你让一个喜欢出头露脸的孩子去学考古学、让一个编程狂人去学小语种语言学、让一个逻辑思维不健全的人去学基础数学倒也不是说他一定就学不好什么的,而是说这样的?机会成本?太高,完全损失了他可能过上的更好生活、可能取得的更大成果,是得不偿失的。
对于选专业这个事情,考生自己一定要发表意见,切不能完全交了家长包办。家长的人生经验很宝贵,但大都是10年以前的经历的积累,未见得具有那么高的权威意义。
4、招生简章上的每一个疑问点都要打透
更多的家长,即便是找到了对应的人,可能也不知道该怎么问。
你问得粗略,别人也只能答得粗略。
那么,做功课和提问不妨从各院校、专业的招生简章出发。
招生简章里的措辞通常都是经过反复审核,各有深意的。
几个一级学科、几个二级学科?
学制分别是几年?
联合培养还是定向分配?
专业调剂怎么实施?
多校区办学,目标专业究竟在哪个校区?
在上一轮的合并与扩招中,很多院校一下子多出了若干个新校区。一个著名的段子写道:
高中宿舍4位男生心意相投,相约报考了同一所非著名985高校。他们拿着录取通知书,分赴各自校区报到,开始了大学生涯,从此,他们再也没有见过面。?
各种各样的名词和界定都直接关乎后续利益,因此,每一个疑问点都尽量打透,不可不察。
填报志愿只是个新的开始
从来就没有任何一个专业,能够通吃一生。
一般来说,作为一个普通人,等到你选择了最?热门?、打破头的专业之时,你所憧憬的行业未来其实大概率要步入一个下坡趋势。
所以,当家长指着鼻子说,你看现在xxxx行业多热门的时候,你就要提高警惕了
八十年代的时候削尖脑袋要进国企大厂;
九十年代急急忙忙要退学挣钱;
二十一世纪抢着报考公务员。
选专业可不比买房子,只要想卖了总能脱手换一个,十八岁的大好时光可是一去不回,只要是凑着时代的大热闹去选未来若干年发展方向的,大概率都要折在那。
任何一个领域的大爆发,往往都有前面20年的铺垫和积累。
如果能提前预知预判,当然是顺风顺水特别好。
但如果确实对展望未来无能为力,建议适当收缩一下。
不要去抢那个行业的热浪尖尖,而是关注一些更稳定、更基础的内容。
不要去争具体技术的潮流巅峰,而是研究一下亘古不变的人性需求。
现在都一窝蜂的羡慕码农赚钱多,西二旗仿佛都成了宇宙新中心了。但是编程技术和工具的迭代更新速度之快,足以一批一批的把前浪都拍死在沙滩上。
底层原理和底层认知的重要性,偏偏是在高等院校的专业教育中不被重视和强调的部分。
从这个角度上讲,努力选路很重要,怎么走下去,也很重要。
很多考生和家长都有种错觉,十年寒窗终于拨云见日,只要进了大学就万事大吉。
这是不对的,时至今日,是完全不对的。
大学之前的教育都是人类知识集合中最基础、最核心内容的铺陈。
理论上讲,高中结束之后,在社会上生活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但这时候你只是一个?可塑性良好的普通劳动力?。而大学教育是专业化教育的开始,是为了利用考生这份?可塑性?去打造专用人才。
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专业,永远都是专业内靠前、做得最好的人吃香喝辣,大量的普通从业者顾住温饱,就算和其他行业比稍微好那么一丢丢,在本行业内和尖子比也是分分钟丢盔弃甲。
因此,在大学生涯当中,一个学生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培养规划组织能力,塑造自己积极的心态,不断的思考和钻研,自己的人生才会保持上升的态势。
指望?三天选专业,一锤定一生?,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
院校和专业的选择,更多的是决定未来的若干年能不能?搭乘?上一个上升的趋势。而即便是在上升的趋势里,个人的奋斗也极为重要。
以上是高考倒计时4天!高考怎样报志愿?的详细内容,高考是一场战役,是一次挑战,但是我觉得,高考对于每一个学子来说,又是一个辉煌的节日!
高考填志愿时有一项“志愿含义”是什么意思?需要填写什么?
给你提供一份福建的策略,望你灵活参照:福建省招办主任解读平行志愿特点及填报策略
一、“平行志愿”是怎么回事?
原来实行多年的志愿填报方式,被招生系统描述为“梯度志愿”,改革后的叫“平行志愿”。“梯度志愿”和“平行志愿”区别在哪里?所谓“梯度”,是分层分级来运作的,就是先把所有院校分成几个批次,比如说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在同一批里又设置了几轮投档、录取的运行方式,第一轮是第一志愿、第二轮是参考志愿、第三轮是调剂志愿等,每批都分几轮进行,这就是“梯度志愿”的设置形态和运行方式。
现在实行的“平行志愿”,改变了“梯度”配置的结构,变成平行地设置几个院校栏目。也就是把原来第一志愿只有一所学校,万一竞争不上,只能到第二轮(第二志愿)去竞争的这种设置形态改变了。
现在的“平行志愿”在第一轮就同时设置了好几个院校的栏目,这些栏目之间是一种并列结构的关系,他们都是第一志愿,也就是把“梯度”变成“平行”了。
二、志愿设置不同带来投档方式变化
“梯度志愿”实行的是志愿优先,然后看分数。在这种设置下,每人只能选一所学校,投档时就要先按学校来检索,看都有哪些考生填报了,在填报同一学校志愿的考生中比分数,从高分到低分投档,按照投档比例投满为止;比如按1:1.2投档,就是招100个投120个;假如上线的生源不足,比如要招100个,但上线的都投了也才投出90个,那剩下的计划空额就等在那里,要依靠第二轮投放“参考志愿”(也叫“第二志愿”)时补充投档。第一轮每一所高校的第一志愿都投档完毕后,就进入录取阶段,这时叫预录取,每一所高校确定预录取名单后还要提交省高招办审核,如果理由正当,就审核通过予以确认,这时预录取就转为正式录取,然后进入数据库,接下来要打印录取花名册等;等到每一所高校的预录取结果审核工作都结束了,第一轮投档与录取工作也就结束,然后进入第二轮(也就是“参考志愿”的投档与录取)。
“平行志愿”正好相反,它的录取规则是“分数优先”,然后才“遵循志愿”。按照“平行志愿”的设置特点,考生选的高校不是一所了,而是同时有4所(或更多),所以就要改变规则。这好比我们乘车,有100辆车都停在那边,那么多人,谁先上谁后上呢?谁该上哪辆车呢?事先定好规则,大家先来比分数,谁分数在前谁就可以先上,这就是“分数优先”。
谁先上哪辆车也事先挑好了,不能100辆都任由你挑,一个人事先可以挑选4辆(为了尽量让大家都能上自己满意的车,还会要求大家事先把想上的4辆车排出顺序),按分数高低排队轮到你上车时,要看你事先选择的4辆车客源情况。假如第一辆车有空位,你就可以上这辆车,假如这一辆已经满客了,那就要看第二辆乃至第三辆、第四辆的情况。以此类推,哪一辆还有空位就上哪一辆,除非你事先判断失误,选择失当,所选的车都上满了人,没有空位,那你也就没有上车的机会了;碰到这种情况,就要等下一轮,也就是要看还有哪些车没被人坐满,还有空位公布出来征求志愿,你才有机会再去选择、再去竞争。这就是“遵循志愿”。
具体怎么运作呢?首先考生要排队,排出位次来,不能挤到一起。现在同分的考生相当多,所以必须在分数上分出先后。这个规则事先也公布了。在总分相同的情况下怎么分位次呢?文科考生在总分相同时先比语文,语文再相同时比文综,文综也相同时比数学,最后比外语;理科考生总分相同时先比数学,之后比理综,接着比语文,最后比外语。如果都比下来还有相同的,只好两个人并列;当然这种概率极低。
跟排位次相关的是加分的处理。文件上也有规定,凡是固定的政策性加分都要加到总分里去排位次。这种固定的加分都是教育部统一规定的,全国通用。
排出位次后,“平行志愿”的投档才可以运作。谁在前谁就获得优先的检索投档权。请大家注意,这里仅仅是说检索投档权,并不等于被录取。招生首先要投档,档都投不出去后面就没有录取可言,所以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把你的档案投出去。比如说某一个考生是排在第1000名,前面999名的检索投档都做过了,轮到第1000名时,计算机系统就开始检索你所填报的“平行志愿”(本科有4个栏目)。
七、“平行志愿”的填报策略
既然有风险,那么,要怎样规避风险呢?这就涉及到填报志愿的策略问题。
说到这个问题,首先必须解决是选学校还是选专业。客观上每年都有这两种不同的选择。相当一部分考生就是选学校,如只要能上北大学考古也可以,这就是奔着某个学校去的,这是一种选择。第二种选择就是选专业,比如我就是要选金融、会计,其他的都不学。
考生首先自己要想定是要选学校还是要选专业。为什么说到这个问题呢?因为前面说了,第二种退档原因就是因为选专业选得非常明确,结果投档安排专业时,又竞争不过人家被退档了。
就拿临床医学来说,北大医学部有,上海医科大学也有,福建医科大学也有。临床医学是公认的热门。你的分数可能达到北大医学部的要求,如果你选其他专业可能不会被退档,但是因为你只选最热门的临床医学专业,其他专业不读,就可能被退档。如果你填报志愿时所选的不是北大医学部的临床医学专业,而是填报了上海医科大学的临床医学专业,则有可能具有相对的专业竞争优势不会被退档。
但就是因为你先选填了北大医学部,又达到学校的投档线,被投档进去了,这样反而麻烦了,等到被退档时,上海医科大学的机会又失去了。像这种情况就应该一开头就舍弃北大医学部,而确保其他医大的临床医学专业。所以选学校和选专业是有着不同的选择的,就是要有所得和有所弃。如果选学校的是一种策略(相对来讲机会较多),那么选专业的就是另一种策略(相对来讲只有一次机会)。所以首先要把这个问题弄清楚。
第二个问题是选学校和考虑专业安排时,给你的多个栏目,都应该有合理的梯度配置,不能把多个机会变成只有一个机会。拿选学校来说,比如首选浙大,后面跟着就是交大,这个就是自己没有把握好机会,所选择的高校都在同一层面上,没有拉开档次,浙大假如出不了档,交大恐怕也投不出去。
怎样才叫合理呢?就应该形成梯度配置,跟阶梯一样。根据考生们总结的经验,比较合理的填报策略,用通俗的语言描述就是“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垫一垫”。也就是第一栏用“冲”,能冲得过就“冲”过了;第一栏“冲”不过,第二栏就应该求“稳”;如果担心“稳”不过的时候,第三栏就应该选更保险一点的,也就是“保一保”;“垫一垫”就是垫底,以便在前三栏都走不了的情况下还有退路,但也不能随便抓一个,也要挑自己满意的。
四个学校的志愿栏目应该说都要填自己满意的,无非是为了保证成功率,在策略上形成这样的配置,万一前面走不了后面还有退路,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成功率。一般说来,学校很难分出好与差来,刻意去分也不科学、不合理,只要是自己选择的满意的就是最好的。考虑专业安排也一样,除非自己有特别的情况非要只挑1~2个,否则也要“冷”“热”搭配。总之不管是选学校还是选专业,最好都要构成梯度配置,这才有利于提高成功率。
另外,还要强调一点,选择这样的填报策略也是以自身实力为基础的,要“冲”也不能乱冲,明知实力达不到去“冲”那也是一种“浪费”。令人可喜的是,从去年录取结果看,考生们填报得很好、很理性,比如本一批文史类A档冲过的就达44%、理工类高达48%;而落到第四栏“垫一垫”的都只有6%。
八、填报志愿时要注意的操作细节
为了更好地实施这种填报策略,一般要做到“知己知彼”,不能“瞎报”也不能“乱报”。
“瞎报”就是不了解对方院校的情况,也不知道自己的实力跟对方院校的录取分数(或者位次)是否相当,盲目填报;“乱报”就是四个栏目你不能忽高忽低,自己把梯度配置搞乱了,也不能都搞成平面式的,把四次机会都变成一次“冲”的机会。
怎么避免呢?就是要“知己知彼”。“知己”就不用操心。很多家长就很操心,一考完就开始操心,比如今年的考题难不难、分数线在多少分等等,其实这些都不用操心,耐心等几天就自然有结果。高考结束后,就有一大批老师在阅卷,一般考后20天之内分数就能出来,分数出来后相应的位次也就出来了,考生凭自己的账户和密码不但可以上网查询到分数,同时也知道了自己所处的位次。紧接着就是省招委会研究公布各个批次的录取控制分数线。我省特意确定在“三知”(即知分、知位、知线)后才填报志愿,就是为了让大家“知己”。
怎么“知彼”呢?渠道有很多。现在考生手中的这个资料就是一种很实用的工具,其中有上一年各高校在我省录取的最高分、最低分以及最高位次和最低位次,考生拿自己的分数和位次比照,就很容易知道自己实力如何,哪一所敢报,哪一所不敢报,乃至于哪几所可以选择形成“冲、稳、保、垫”的梯度配置。
不过这仅仅是第一步,做完这一步以后就要翻开计划本(招生资讯的一种),去找相应的学校,找到这所学校然后挑专业,把满意的专业挑出来注在学校边上,一所学校可以填报六个专业,考生可以多挑几个。
在挑专业之前最好家长和考生多沟通,最好能想清楚希望今后做什么事情、到哪里做等等。比如说以后想当警察或者想当老师等等,都要事先沟通一下。沟通完以后就要尊重考生的意愿,家长再不能粗暴干涉或者干脆包办。
沟通完以后,考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理性地、有准备地挑选专业。专业选出来以后还可以利用上面讲到的那个查询系统,来查专业信息。这个时候就要输入“某某学校、某某专业、福建理科的位次”,比如要了解这所学校前几年这些专业在福建招得最高位是第几位,最低位是第几位,使自己有个参照。这就叫“知彼”。动手去做这些查询工作比问谁都更好。
当然,查询结果也只能是最接近的参考,要达到百分之百的准确是不现实的。这些工作做完后还希望做两件事情:
第一个是征求一下高校的意见(这也是一条“知彼”的重要渠道),可以挂个电话去问,把自己的情况介绍一下,然后请高校老师指导敢不敢报他们的学校,如果老师答复说应该可以吧,或者答复说根据学校往年在福建招生的情况看你有优势,你应该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填报;
第二个是要了解一下你所预选的专业都开设了哪些课程?这是一定要知道的。为什么呢?就是事先让自己明白,你进去学这个专业,4年间要学这些课程,你感不感兴趣?学习上会不会碰到障碍?因为不少考生实际上在中学时代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偏科的现象,一般要选择自己强项并且具有兴趣爱好的专业。
最后还要考虑的就是前面说过的梯度配置的问题,选专业方面也要“冷”“热”搭配,以便提高成功率。那怎么配置才好呢?参照省内外往年考生的经验,就是采取“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垫一垫”的梯度配置策略,这种策略比较好。至于每个考生如何“冲、稳、保、垫”,那就要考生自己去判断和选择了。真正做到了“知已知彼”之后,这种梯度配置应该是不难确定的。
高考志愿填报该听谁的?
志愿含义就是根据你前面填的项目给出的结果,即你报了哪所学校、哪个专业方便你检查的。而志愿含义不用自己填,保存后会自动显示的。
高考填报志愿的流程:
1、在报考网站上输入自己的成绩和姓名,可能还会需要准考证,把自己事先选好的专业选择一下,这样就完成了,填报志愿还是很简单的,但是一定不要填错,要仔细,如果错了,你点击保存,是不可以更改的,这是在填志愿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的。
2、志愿是分批次的,每个批次的要求也是不同的,一定要把自己的要报考的批次规则了解清楚,在报考的时候,才能方便很多,志愿报考是很重要的,有时候可能会事关我们一辈子的事情,在选择学校的时候,慎重考虑是很必要的。
高考如何填志愿:
1、考生及家长需要对这些高校有个大致的了解,需要把各个高校的招生简章的内容加以解读,吃透、读懂、弄通,需要掌握这些学校前几年的最低录取分数线(简称校线),并测算出当年大致的校线,等等。
2、要分清主次,不要包办代替高考志愿填报的目的是上大学——读书。而这个书是由考生去读,如果他不认可、不感兴趣,是不利于他学有所成的。在志愿填报这个事关孩子理想与前途的事情上,应该以考生为主,家长只起参谋、辅助的作用,绝不能越位,更不可包办代替。
/iknow-pic.cdn.bcebos.com/00e93901213fb80e4a476b6c38d12f2eb83894f2"target="_blank"title=""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00e93901213fb80e4a476b6c38d12f2eb83894f2?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
如何填报志愿
高考志愿尤其是专业,听自己的就好,适当参考内行人的想法,甄别一下,该专业哪群大学最好。就记得,自己的兴趣比什么重要。
我就是高考时选了自己喜欢的中文,因为父母并不能给自己更多的意见,倒也由着我。所以无论后来遇到多少困难,总会自己承担。也还好,中文写作现在成为我工作的一部分,所学即所用。
我女儿就想到,高考听了我们的意见选了自己的音乐专业继续深造,可是考研究生时又觉得自己学够了,想别的领域探索探索,我们也支持。所以,专业一定要自己喜欢,省的后悔。至于其他,学校啦,城市啦,都可以再通过考验再改变。
也有的同学说,我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那就选择一个自己不那么反感的,至少几年内会好好钻研。倒是可以和父母去商量、讨论,也许他们的人生经验,可以帮你分析一些比较适合你的专业。毕竟,他们想对比较了解你,也有一些人生经验,可以使你少走一些弯路。不要太固执为好。
唯一不建议,父母说有些专业待遇好,有些大学听上去不错,那些都是外在,一定要考虑自己的意愿,否则,再好的工作,你将来不愿意做,岂不都没用?
希望你能够博采众家意见,然后自己坚如磐石地选择心仪专业和学校,打开你未来的大门。
关于高考填报志愿
一、关于志愿填报
问:什么是高考志愿填报?
答:填报高考志愿是指考生在选择自己希望就读的高校与专业时,按当地规定的形式和时间向招生部门和招生院校就自己的决定所表达的书面意见。(2011高考志愿填报常识200问答选自张艺执所著的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高考志愿填报胜经2011》之快速入门篇。)
问:高考志愿填报的基本方式是什么?
答:我国高考志愿填报的基本方式大致分为三种:高考前的猜分填报志愿,高考后的估分填报志愿和据分填报志愿。分批次填报志愿的,一般是上述某两种的结合使用。
所谓猜分填报志愿,是指填报高考志愿的时间主要在5月中下旬,即高考还未进行之前,考生只能根据自己的平时学习情况和模考成绩猜测高考分数,据此填报高考志愿。2011年,北京市和上海市采取的是高考前猜分填报志愿。
所谓估分填报志愿,是指填报高考志愿的时间主要在6月中旬,即高考刚刚结束,但考分究竟是多少还不知道,其他重要信息也不知道,考生只能根据对自己高考成绩的估计来填报志愿。2011年,天津市、山西省、辽宁省、黑龙江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共5个省市区采取的是高考后估分填报志愿。
所谓据分填报志愿(有的地方将其称之为看分填报、出分填报或知分填报),是指填报高考志愿的时间主要在6月下旬及7月上旬,即高考考试分数已经知道,各科类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及考生的排序位置等重要信息也已经知道,考生可以综合考虑上述情况填报高考志愿。2011年,江苏省、山东省、湖北省、湖南省、海南省、河北省、浙江省、福建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青海省、西藏自治区、重庆市、江西省、安徽省、广东省、吉林省、甘肃省、贵州省、河南省、陕西省共24个省市区采取的是高考后据分填报志愿。
答:除了学习成绩外,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前需要做的准备主要分为两个方面:(1)政策信息的准备。包括:①认真阅读、领会当地当年发布的有关高校招生的各类信息,熟悉招生政策和规定。②仔细阅读当地当年的招生专刊上刊登的招生专业目录以及考生填报志愿须知等,了解院校的办学性质、收费标准、所属批次,掌握填报志愿的其他要求等。③通过有关院校的网站和宣传资料,了解高校的办学地点、专业设置、办学特色、师资力量、培养方向等。④仔细查阅有关高校的招生章程,了解对进档考生的排序办法、录取规则等(详见本书"高级制胜篇")。⑤了解《普通高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等文件及院校招生章程中有关院校和专业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要求,避免因身体原因填报不当造成院校退档(详见《高考志愿填报胜经2011》之"中级实战篇")。(2)报考技巧的准备,包括掌握预测学校录取最低分数线及专业线的方法(详见《高考志愿填报胜经2011》之"超级预测篇")。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全面分析确定各批次各院校志愿及专业志愿,并填报好志愿草表。
问:考生可通过哪些途径进行有效咨询?
答:考生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高考招生的咨询:(1)教育部开设了"阳光高考信息平台"(网址:http://gaokao.chsi.com.cn),考生可通过这个平台向全国的高校进行咨询。(2)各地的招生考试信息网(由各地省级招办或教育考试院主办)开设了答疑平台,考生可在网上答疑平台上提问,省级招办和有关高校会在网上针对考生的提问作出回答。(3)许多对高考招生非常重视的高校在本校网站开展网上答疑,考生可通过招生学校的网上答疑平台向学校进行咨询,还可通过电话咨询和到现场咨询等方式,了解高校招生的情况。(4)在招生录取期间,省、市、区(县)各级招办以及本地高校均会设立咨询接待点,咨询的地点、电话和时间安排将集中在各地的省市级新闻媒体上公布,考生和家长可到咨询接待点进行详细咨询。(5)有条件的考生和家长最好能到院校进行实地考察,以便更好、更详细地了解院校的办学情况和招生信息
问:考生在网上咨询要注意什么?
答:由于招生录取期间在网上咨询的人很多,各地省级招办和高校一般选择有代表性的提问进行回答,对前面已经回答的问题不再重复,故建议考生进入答疑互动平台后,首先浏览已回答的问题,相同的问题就不要再提。另外最好事先有针对性地设计好自己的提问,提问要明确、简练,以便所提问题能及时得到回答。(2011高考志愿填报常识200问答选自张艺执所著的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高考志愿填报胜经2011》之快速入门篇。)
问:为什么不能盲目和随意填报志愿?
答:考生盲目和随意填报志愿,会造成非常不良的后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考生随意填报了与自身条件相距甚远、不可能被录取的学校,浪费了一次有可能被其他学校录取的机会。(2)考生盲目填报了自己不想就读的学校或专业,录取后既不能退档,又不能参加其他批次的录取。如果不到学校报到,不仅浪费了学校一个招生名额,而且还影响了其他考生的录取。(3)考生随意填报了高收费的学校或专业,被录取后,如果家庭经济条件不好,难以承担高昂学费,想再进收费较低的学校或专业又不可能,会影响自己继续学习和深造。(4)考生盲目填报了因身体条件不予录取的院校或专业,不可能被录取,即使录取了,进校复检查出后也会按学校的学籍管理规定处理。(5)考生盲目填报了自己不熟悉、不喜欢的院校及专业,对学校情况不了解,入学后大失所望,无心学习,不仅浪费了时间、金钱和精力,还耽误了自己的发展。
问:报志愿常见的不理智现象有哪些?
答:(1)报考体检受限专业。(2)不恰当地放弃外地院校。(3)盲目追求热门专业。(4)家长、老师一手包办。(5)一门心思奔名校。(6)不了解院校属性与专业的特殊要求。(7)不恰当地不服从调剂。(8)不知道在何地、何处(是否校本部)上学。(9)既不知院校志愿分数级差,也不知报考非第一志愿的前提条件。(10)平行志愿或非平行志愿没有梯度。这些都是切记要避免的。
问:填报高考志愿有哪些常见的失误?
答:高考填报志愿常见的失误有以下几种:(1)预测校线不准或对自己的成绩猜估不准导致落选。由于所填报学校的调档线太高,考生成绩达不到调档线,各志愿都落空,没有机会参与投档而落选。(2)填报志愿过少落选。填报的志愿太少,如只填报一个院校志愿,填报院校落选后,再没有机会参与其他院校录取了。(3)专业志愿填报失误落选。部分分数较高的考生全部填报热门、紧俏专业而不服从专业调剂,虽然档案投到了学校,但高校无法满足其填报的专业志愿,被退档。(4)填报了因身体条件高校不予录取的专业。(5)相关科目成绩低。高考成绩达到了学校的调档线,但由于某一门单科成绩太低,或者与填报专业相关科目的成绩没有达到学校要求,学校不予录取。此外,还有因档案内容不全、不真实等原因而落选的。从某种角度上说,录取期间被退档的各种情况,高校将其称之为退档的主要理由;而对于考生来说,几乎全都属于志愿填报失误。
问:高考志愿怎样才能填得好报得巧?
答:高考志愿要想填得好、报得巧,除了掌握一些基本常识,还必须掌握一定的报考技巧。笔者将其分为招生章程解析之技巧和量化指标预测之技巧(详见《高考志愿填报胜经2011》之高级制胜篇和超级预测篇)。
问:选择专业比选择学校还重要吗?
答:本人认为,准确选择专业比准确选择学校更为重要,难度也更大(原因详见《高考志愿填报胜经2011》之中级实战篇)。因此,考生和家长要高度重视填报专业志愿,把它放在比选择学校还重要的位置上。
问:如何处理就业和兴趣的关系?
答:考生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都应当考虑就业因素;但也不可盲目地把就业因素放在第一位。在选择专业时,应该尽可能根据自己的专长和志趣去选择。一般来说,所设立的招生专业都会有一定的社会需求,关键是要学得好。
问:报志愿选择专业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除了凭感觉、凭印象、凭自己对高校及专业的了解
呵呵 你好 我给好多学生说过关于填报志愿的问题 谁都问“我能上个什么样的学校 我适合什么样的学校” 但是这个问题不是由别人来回答的 这要问自己 问自己适合什么样的职业 适合什么样的环境 自己的性格是什么样的 你喜欢什么等等 有很多的原因在里面 所以 不要让别人给你选择学校和专业 要问问自己喜欢那里 因为别人给你说的不一定是好的 也不一定是适合你的 所以我在这里也不侵犯你的选择权利 就不给你说学校了 我只给你说一下报考学校时 填志愿是应该注意的是:个人认为还是个人兴趣比较重要,根据个人兴趣来选择一门自己喜欢的专业然后好好努力,学校差不多就行了,大学很多时候靠自己的。希望在开学前买一本《读大学究竟读什么》绝对会让你在大学的迷茫的时期找到重新自己的定位,也会让你在激进勃发中更加充满动力。
祝你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有一份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
另外,网上诸如此类的东西很多,报考的时候注意大年小年的周期问题,这点也尤其重要,因为这会让你以同样的分数走一个相对不错的学校。至少不会让你去一个学校以后报怨自己分不必考这么多就可以上这学校,而是会让你自己很庆幸以比别人少的分数就走一个比别人好很多的学校。这些问题你在网上查查,应该不少,在这里我就不详述了。
说这么多,别给你饶晕了。
一、什么样的专业才是好专业?
首先,我想告诉你适合自己的专业才是好的专业
1、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看看自己喜欢做什么事,
2、根据自己的性格,看看你是内向、外向还是综合性的,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专业;
3、根据自己的家庭经济情况,看看你的家庭能不能给你搭建一个适合自己的专业的平台;
4、家庭的社会背景,你的家庭在你学的这个专业上有没有关系;
5、这个专业的社会需求和就业率怎么样
6、还要看这个专业的发展前景和趋势。
二、什么样的学校才是好学校?
首先,我想告诉你适合自己发展的学校才是好学校。
1、能够提高你的专业技术,给你充足的实践机会,让你发展提升的学校;
2、用最短的时间;
3、花最少的金钱;
4、学到最有实用价值的技术;
5、能拿到大学毕业证书;
6、能够实习获得工作经验;
7、能提供一个就业创业发展平台。
最后帮你在强调一下我说的比较重要的几点
1兴趣2大小年的规律3不放过任何一个报考的机会,一二三本及其补报。
推荐的那本书相信会让你受益匪浅,说明一下,我跟作者无任何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人职业生涯的起点。所谓志愿,即志向和愿望,是指填报志愿者对自己未来的规划,包括希望成为怎样的人,从事什么职业,在哪个领域发展等等。志愿的选择大多包含着考生对自己未来的向往和憧憬,也承载着家长对孩子的期许和愿望。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理想的目标,但现实有时却与理想存在差距,如何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取得平衡,获得最令自己满意的结果,需要考生及家长在填报志愿的过程中全面收集相关信息,认真考量比较,作出最佳选择。
学生:从兴趣、性格、能力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兴趣、性格和能力是专业选择的三个重要指标。
首先,人们在从事符合自己兴趣爱好的工作时才能够体验到更多快乐和满足,也更容易获得成就感。如果考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真正喜好选择相关专业,进入大学以后,就会有较强的学习动力,在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中,也能够较好的把握自己,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性格是影响专业选择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专业性质不同对于性格的要求也各不相同,教师需要热心和耐心;会计需要细致和精确;建筑师需要空间感和创造性;公关人员需要沟通能力和亲和力……等等。因此,考生一定要对自己的性格和专业特质作出准确判断,使两者达到良好的匹配。
对于能力的解释,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能力倾向,即哪方面的能力比较突出;其二是能力水平,即某一方面的能力达到怎样的程度。就报考志愿而言,能力倾向更多的对专业选择产生影响,能力水平则更多的影响学校的选择。
因此,考生在报考志愿时,可先根据上述三个因素确立自己的专业,然后再确定专业所分布的学校,最后是结合自己的模考成绩及
家人的建议有梯度的填报志愿。
家长:多方考虑给予意见,不可强加意愿包办代替
家长比孩子的阅历要丰富很多,看待问题也更加全面,很多时候都能够以“过来人”的身份给孩子良好的意见和建议,在报考志愿这件事上自然也是如此。
家长们在社会上打拼多年,对于生活有深刻的体会,在面对孩子的志愿时,自然会有更多现实的考虑,比如学校名气、就业情况、发展空间、薪资问题等等,这些方面当然需要顾及,但绝不是需要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更不是唯一的因素。家长们需要认识到,志愿首先是孩子自己的志愿,是孩子选择自己未来的第一步,因此一定要给孩子充分的主动权,绝不能越俎代庖、全权包办。当然也不能太过松心,不理不睬。这两种态度都有可能导致事后的相互埋怨。
建议家长们首先听一听孩子自己的想法,看到其目标的合理性,再综合多方面的信息帮助孩子分析利弊,比如听取任课老师的建议,吸取往届毕业生的经验,咨询高校招生的情况等,以便考生获得更加全面的资讯,亲子之间共同商量讨论,最终达成令双方都满意的共识。
祝你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