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

我对新高考的认识_我对新高考的认识作文

tamoadmin 2024-06-08 人已围观

简介1.新高考改革对教学的启示2.新高考对考生有哪些好处?3.面对新高考,我们该如何做好自己4.“新高考”带来什么变化与挑战5.落地两年,新高考带来哪些新变化?高考是中国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对于学生的未来教育和职业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下面是我对高考的一些看法:1、重要性:高考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通常被视为进入大学的主要途径。高考成绩对学生的升学机会和学校选择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学生和家

1.新高考改革对教学的启示

2.新高考对考生有哪些好处?

3.面对新高考,我们该如何做好自己

4.“新高考”带来什么变化与挑战

5.落地两年,新高考带来哪些新变化?

我对新高考的认识_我对新高考的认识作文

高考是中国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对于学生的未来教育和职业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下面是我对高考的一些看法:

1、重要性:高考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通常被视为进入大学的主要途径。高考成绩对学生的升学机会和学校选择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学生和家长都会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来备考和应对高考。

2、竞争压力:高考竞争激烈,学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知识和技能,并且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这种竞争压力可能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并引发焦虑和压力。

3、教育公平性:高考作为选拔学生的标准,旨在实现教育的公平性。它为每个学生提供了一个公正的竞争平台,独立于他们的背景和财务状况。然而,一些人认为高考过于注重分数,可能会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

4、教育质量:高考制度也受到了一些批评,认为它过度强调记忆和应试能力,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有人主张改革高考,使其更加综合评估学生的能力和潜力,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5、社会评价:高考成绩在社会上通常被视为评价学生能力和价值的重要标准。高分考生常常受到社会的赞赏和认可,而低分考生可能面临就业和升学方面的困难。这种评价体系可能给学生和家庭带来巨大的压力和焦虑。

6、偏重应试能力:高考对学生的应试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这意味着学生需要通过掌握大量的知识点、做题和模拟考试来追求高分。这种偏重应试能力的教育模式可能会导致学生过度依赖记忆和死记硬背,而缺乏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7、教育资源不均衡:由于高考对学生升学的重要性,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可能导致地区间的差距。一些发达地区的学校和教育资源更加优越,学生更容易获得更好的教育机会和准备条件。而农村地区或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的地方的学生可能面临较大的困难。

8、压制创造力和兴趣发展:高考的内容主要是围绕考试科目的知识点,这可能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和个人兴趣的发展。学生为了追求高分可能过度专注于应试内容,而缺少探索和培养其他技能和兴趣的机会。

9、家庭压力和社会压力:高考的压力不仅仅来自学生自身,也来自他们的家庭和社会。家长常常对孩子的高考成绩寄予很高期望,这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同时,社会对高分考生的追捧也可能加剧了竞争和焦虑。

10高考改革的努力:近年来,中国教育部门一直在努力改革高考制度,以减轻学生的压力,提升评价的科学性和公平性。一些改革措施包括加大对综合素质的评价权重、引入多元化的招生方式以及减少考试科目和内容的压力。

总体而言,高考是中国教育体制中一项具有重大意义和影响的考试制度。虽然它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但高考改革的努力也在不断进行,以期望更好地满足学生个体发展和教育公平的需求。最终目标是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和发展的机会,以适应当今多样化的社会需求。

新高考改革对教学的启示

新高考改革后和以前最大的改变就是取消文理分科,学生将依据个人学习兴趣、学科优势和高校分专业选科要求选择确定等级考科目,学生的知识结构将变得更加多元。

新高考政策和以前区别具体如下:

1、文理分科不同

新高考模式是“3+1+2”模式,“3”为语文、数学、外语,“1”为在物理、历史中选择一门,“2”为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再选择两门。

2、考试分值不同

新高考方案中六门学科均以分数形式呈现,均计入总分,语文、数学、外语各150分,选一在物理或历史中选一门分值为100分,选二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再选两门,每门分值100分。总分750分。

3、考试试卷不同

原高考是文理不同卷;新高考方案中语文、数学、外语三门不分文理。

4、选科组合更多

选科组合更多,有利于高复考生扬长避短,选择优势科目。在降低语文、数学计分份额的同时,实现取长补短、提升总分。

新高考特点

1、取消文理科,实行“3+3”。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统一高考成绩和自主选考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

2、选考科目“6选3“(浙江“7选3”)模式。即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作为考试科目(浙江多一门“技术”)。

3、外语2次考试机会,选择其中较高1次成绩计入高考成绩。

新高考实际上提升了对同学们的需要,不但要埋头勤学苦练,还需要充分认识自己,认识自身竞争优势和劣势,既要提升竞争力规避雷区又要充分激发自己学习的激情。新高考改革基本模式下,如何提高同学们升学的筹码,要帮助同学们在学习的同时充分展示自我、融入社会。要重视同学们生活的丰富性,挥手告别标准化、同类化、单一化的培养方式,发掘同学们潜能。

新高考3+1+2选科建议

1、“政治+历史+地理”组合是不建议学生选择的。该组合是传统的文科组合,最大的缺点就是高考志愿填报时专业的选择会严重受限制。据了解,在上海目前的高考要求里,选择该组合可报考的专业比例只有52.9%,相当于只能报考一半的专业,是所有组合里面专业报考比例最低的。

2、“物理+化学+历史”组合是不太建议学生选择的。该组合是所有组合里面难度最大的,竞争太激烈了,除非你是学霸级别的人物。但是每年选择该组合的人却异常的多,究其主要原因还是物理、化学这两门课有中考基础,初高中的学习也是连贯的,又是偏理科,未来可以报考的专业比例大。选择该组合的学生基本都是成绩好的,竞争也就更加激烈了。

新高考对考生有哪些好处?

新高考改革对教学的启示如下:

1、教育是最大民生,高考是社会、家长敏感点,事关社会大局稳定。我们教育人要拥护新高考重大决策,理解新高考本质内涵,向家长及时、准确、科学宣传、解疑新高考精神,同时还要从中小学基础性角度出发,与政策同行,提前布局谋划求变,有序、务实、科学、创新的应对新高考。

2、新高考命题重视应用性、创新性立意,这就要求我们中小学要从小潜意识培养学生开放、自信、灵活、专注、合作、独立、思考的创新人格;多开展科技小发明、小创意、小论文、小创意、小制作等五小科技活动;增设创客课程,同时在教中学、做中学基础上践行发现、探究、解决真实问题的创中学,让学生人人成为创客,让课堂成为学习生长的共同体。

新高考改革:

1、选课改革:取消文理分科,全面实施“3+3”选课模式,即三门文科必修课+三门文科选修课或三门理科必修课+三门理科选修课。

2、高考科目变化:将高考科目改为语文、数学、外语和文、理科综合两门选考科目,其中文科综合包括政治、历史、地理三科,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科。

3、高考评价方式变化:采取综合评价方式进行高考评价,单科成绩不再是唯一的录取标准。

4、学业水平测试:学生在高中阶段需要参加学业水平测试,以评估学生的学业水平和素质。

5、普通本科招生改革:实行多元化、分类别的招生模式,根据考生的兴趣特长和综合素质,分为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综合改革类、专科类等不同类别。

面对新高考,我们该如何做好自己

新高考一改之前的文理分科模式,带来了12种选科组合,在选科上更侧重于学生的兴趣特长等。

但是,新高考选科看似选择更宽,实际上却变窄了,而且后续也带来了很多弊病,让不少考生在新高考中“栽跟头”。即使是学霸,一旦选科不慎,同样会在新高考遭遇“翻车”现象。

其实,新高考实行新模式,目前并未全面实施,很多省市尚处于“吃螃蟹”的第一年,对新高考的了解并不透彻,选科时难免会出现失误。

新高考对考生有何好处?利弊兼有,“弃物理”现象严重

新高考模式下,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爱好或特长等,选择自己具有优势的学科组合,可以实现学生高考分数的最大化。

12种学科组合的选择,给了学生更多的选择,与文理分科相比,选科更加灵活。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专业的局限性减少,将有更多的专业可以选择。

新高考将对各个学科的成绩进行赋分,主要是根据考生的实际高考分数,按照对应层次的分数段,分别予以赋分,可以缩小学科难度或试题难度不同而造成的分数差距。

新高考实行新模式,给学生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凡事有利必有弊。

在新高考“赋分制”下,处于同一分数段的考生,竞争将会变得更加激烈。物理学科处于弱势的学生,自然就会放弃选择物理。

高三班主任对此颇有感触,“很多人选择放弃物理,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

毕竟,物理学科的学习,重逻辑思维能力。只有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学生,才能学好物理。物理成绩不好的学习,放弃选择物理就成了一种必然。由此可见,新高考模式下最关键的一步,仍然是选科。考生就要慎重考虑,结合多方面的因素,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学科组合。

新高考新模式,高中生选择学科组合要考虑哪些因素?

兴趣爱好是关键

学生在确定学科组合时,首先要看自己的兴趣爱好。毕竟,想要学好一门学科,兴趣是基础。只有学生感兴趣的学科,才会有学习的动力,更有可能学好。若是学生不喜欢某门学科,根本提不起兴趣,上课不认真听讲,下课不认真写作业、复习、巩固,自然不可能学好。

学科成绩是参考

若是学生不确定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参考各科的学科成绩,选择自己有一定优势的学科。比如,学生的历史成绩比较好,自然比物理有优势,就可以考虑选择历史类学科。不过,优势学科的确定,不是根据考生的一次成绩来定,至少要参考四次以上的大型考试,重点不是看成绩,而是看排名。

职业选择是导向

高中生在选择学科组合时,可以考虑一下自己将来想要从事的职业,以未来职业作为学科选择的导向。比如,学生将来想当一名医生,就要选择物理类学科组合。若是喜欢文史,就要选择历史类学科组合。

一些高校的专业,在报考时会有学科组合的限制。高中生可以参考目标高校在专业方面的限制性条件,选择符合要求的学科组合,避免将来报考大学或专业受限。

文理科录取率

从以往年度的高考来看,理科录取率明显要高于文科,这也是考生重理科偏文科的首要原因。但是,新高考不再文理分科了,物理类学科组合和历史类学科组合的录取率,可能会有一些变化,具体可以参考实行新高考省市的高考录取率,选择录取率高的学科组合类别。

竞争优势对比

高中生可以对比自己在历史类或物理类学科组合,综合考虑自己的竞争优势,进行大致预估。比如,学生选择历史类学科组合,上985高校的机会比较大。若是学生选择物理类学科组合,最多只能上一所211高校。两相对比之下,学生可以选择竞争优势更强的学科组合类别。

虽然新高考模式下,选科时容易发生“弃物理”现象,但并不是绝对。若是学生偏向于文科,最好选历史 。若是学生偏向于理科,最好选物理。

考生在实际选科时,主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优势学科、专业倾向、学科类别的竞争优势以及往年不同学科类别的录取率等,选择真正有优势的学科组合,才能不负高考,不负自己多年的努力。

“新高考”带来什么变化与挑战

1、新的高考改革方案最大的变化就是选科,考生要按照各院校的选科要求,根据自己各学科的学习情况自选三个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参加高考。

2、面对新高考,考生首先要抓好六门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的学习,没有偏科就能够掌握选科的主动权。其次考生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尽早对自己的未来做一个职业规划。只有有了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才能够正确选择报考院校及专业,这样才能够正确选择好自选科目。

落地两年,新高考带来哪些新变化?

那具体来说新高考究竟什么“新”呢?概括起来就是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分类考试是针对于培养单位的,即高中,而多元录取则是针对大学高校的。我们今天要讲的就是承接学生高中学习和大学的新高考选科问题。

新高考选科,一个“新”字就可以看出,这是针对于原有的高考制度而言的,那新高考选科的“新”,究竟新在何处?

传统高考——文理分科,高一下学期或高二上学期分开文理科,文科学习的科目除去语数外,还有政治、历史、地理,理科的学习科目是物理、化学、生物。

新高考——不分文理,学生自由组合。

传统高考考试科目——语数外+文综(政史地)/语数外+理综(理化生)分值语数外都是150,文理综都是300分。

新高考选考科目——3+3,第一个3指的是语、数、外三门,第二个3指的是6选3(浙江为7选三),6指的是史地政理化生,浙江多了一门信息技术。满分是100分。

传统高考——一考定终身,当年当次有效

新高考——语数当次有效,英语及选考科目两年有效

那6选3和7选3都有多少种组合方式呢?

6选3:20种组合方式

蓝色背景的部分是偏理科的组合,粉色部分是偏文科的组合。

7选3:35种组合方式

信息技术从大类上来讲属于理科,我们可以看到,偏理科的组合一共有22种,偏文科的组合一共有13种。

我们看完了科目组合,那具体来说为什么要研究选考科目呢?

首先要明确,选考的成绩是计入高考的,但这个成绩并不是直接计入高考,实行的是赋分制。

学生考试时会有一个原始的卷面分数,根据这一分数,进行由高到低的排序,分出A、B、C、D、E五个等级,在A-E五个等级之内,又细分了若干个等级,再把对应等级转化为具体的分数。

以浙江2017年赋分制为例。浙江总体分为ABCDE五个大的等级,A等级占15%,B等级是35%,C等级34%,D等级是15%,E等级一般≤1%。

具体又将这5个大的等级分为21个赋分等级,可以看到,前1%的同学记满分,2%-3%记97,依次类推。每个等级之间都是相差3分。

举个例子:没有实行赋分制之前,假如考试试题比较简单,学生普遍都考到了80、90多分,你也考了90分,成绩看上去不错,但是其实排名是中等水平。另一次考试,题特别难,最高分75,你考了70分,从分数来说,感觉不高甚至有点低,但是从排名而言,是在前几名的位置。所以,分数简单的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显然是不全面的。

实行赋分制,是为了打破唯分数论,即根据整体水平来确定你所处的位置。

但是赋分制也会带来一定的问题,有人提出:赋分制就是你高考成绩并不是你自己说了算。

这种现象我们也可以举个例子来说明:A和B一起考试,A选考的是物理,考了85分,B选考的是化学,也考了85分,但是物理考试难度较大,分数都不高,85分是全省第一名,赋分制折算之后就是满分,而化学较为简单,成绩排在全省52%的位置,折合之后就变成了70分。

所以说选科很重要,决定你考试的时候的科目,也决定你高考的部分成绩。

除了选考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学考。

什么是学考呢?其实学考≈会考,新高考改革之前,学校都会组织会考,就是你的毕业考,成绩分为ABCD四等,C等及以上及格,都及格就可以获得高中毕业证并参加高考。

学考全称是学业水平考试,为什么说约等于会考呢,因为学考要重于会考。熟悉综合评价的学生及家长都知道,大多数高校是按照6:3:1折算成最终成绩(中科大是5:4:1)这个1就是学考成绩。

而现阶段一些重点高校的综合评价招生,都会对学考有一定要求,比方说有低于A等级的,会扣减你的综合评价总分值。

所以想参加综合评价的学生,一定要重视学考成绩。学考成绩具体怎么计算,还是以浙江的学考为例:

浙江的学考满分是70分,考试之后获得高中学考等级,等级具体设A、B、C、D、E 5个等级,E 为不合格。以卷面得分为依据, A、B、C、D等按15%、30%、30%、20%最接近的累计比例划定,E等比例不超过5%。

选考科目:决定你的专业

我们以2020年北京、上海等地部分高校选考科目为例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数量最多的是不限选考科目的专业共89个,排在第二的是必须选考物理的专业共77个,其余的加起来一共39个。

· 其中限制必须选考理、化、生中1门或几门才可报考的专业一般为理工类、临床医学类专业,共105个;

· 必须选考史、地、政中1门或几门才可报考的专业共7个;

· 可以从物理或历史中选1门的有3个专业;

· 可以从物理或生物或历史中选考1门的有1个专业。

我们可以发现虽然新高考改革要求不分科考试,但是实际上对于理工农医相关专业而言,依旧需要有坚实的理化生基础。尤其是物理专业,单科可报考专业的覆盖面极广。

很多学生和家长说,了解了这些政策和现象,那我们具体如何选科呢?学习哥为大家总结了两点:

也就是说你选科的时候,要考虑你各科的成绩,但这个不是考虑独立的自己的绝对成绩,而是要考虑你的相对成绩,即排名状况。

因为在赋分制的前提下,我们上面已经提到过,你的成绩需要按排名折算,所以这也就是说,你不可以只考虑你自己的成绩,你得考虑你所处的排名。

这个主要是针对于学生未来发展规划而言的,虽然说并不一定所学专业是就业方向,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专业性强的职业还是需要有专业知识的支撑,所以,这也就决定了你选择的科目。

比如,你想当医生,那就需要学医,而医学类专业一般都要求选考生物、化学等。

· 数量最多的是不限选考科目的专业共89个,排在第二的是必须选考物理的专业共77个,其余的加起来一共39个。

· 其中限制必须选考理、化、生中1门或几门才可报考的专业一般为理工类、临床医学类专业,共105个;

· 必须选考史、地、政中1门或几门才可报考的专业共7个;

· 可以从物理或历史中选1门的有3个专业;

· 可以从物理或生物或历史中选考1门的有1个专业。

我们可以发现虽然新高考改革要求不分科考试,但是实际上对于理工农医相关专业而言,依旧需要有坚实的理化生基础。尤其是物理专业,单科可报考专业的覆盖面极广。

很多学生和家长说,了解了这些政策和现象,那我们具体如何选科呢?学习哥为大家总结了两点:

也就是说你选科的时候,要考虑你各科的成绩,但这个不是考虑独立的自己的绝对成绩,而是要考虑你的相对成绩,即排名状况。

因为在赋分制的前提下,我们上面已经提到过,你的成绩需要按排名折算,所以这也就是说,你不可以只考虑你自己的成绩,你得考虑你所处的排名。

这个主要是针对于学生未来发展规划而言的,虽然说并不一定所学专业是就业方向,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专业性强的职业还是需要有专业知识的支撑,所以,这也就决定了你选择的科目。

比如,你想当医生,那就需要学医,而医学类专业一般都要求选考生物、化学等。

2022年高考即将结束,河北省教育考试院权威解读——

落地两年,新高考带来了什么新变化

石家庄二中开展“校长带我参观专家”活动,创新终身计划教育形式。

资料片石家庄二中供图

8月18日,河北省2022年高招录取正式结束。

今年全省高考报名75.32万人,比去年增加11.93万人,创历史新高。

除前期通过高职单招的考生外,共有52.73万人参加了高考统一考试。

作为全国第三次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新高考落地河北已经两年了。 学生,学校感受到了什么新的变化? 明年,河北省将首次实施新课程、新教材高考,呈现出什么新趋势? 围绕高考综合改革带来的新变化、新问题,教务老师进行了采访。

新高考变更——考生自主选择考试科目,以专业为单位进行志愿填报

拍证照、办银行卡……这几天,衡水武邑中学毕业生张嘉荣忙着准备自己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

以643分的高考成绩,他被复旦大学自然科学考试班录取。

“报名的时候我填的是理工科专业,共有80多个,复旦大学自然科学考试班是我填的第40多个志愿。

”张嘉荣说。

新高考招生实行平行志愿填报,采用“专科(类)学校”志愿填报模式,普通类最多可填报96个志愿。

据省教育考试院统计,今年本科录取工作集中填报志愿阶段,平均考生报名79人,近一半考生达到96人。

投票时,超过八成的考生在最初的50名志愿者中进行了投票。

“‘专业’学校”的模式更体现了以考生为中心的理念,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理想自由选择志愿,避免了原有的以学校为单位的填报模式,可能被分配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

省教育考试院高招部主任郭文明表示,将各类考生细分为专业,考生的专业选择权将得到更加充分的尊重。

“从近两年的实际招聘结果来看,新的招聘模式效果不错,提高了考生的满意度。

面对96个志愿选择,很多学生、家长看起来有点措手不及。

对此,省教育考试院开发了“高考志愿填报智能参考系统”,提供高考计划查询、专业选择测试、志愿推荐等服务,对考生免费开放。

“系统可以根据考生分数、选课以及考生对城市、学校、专业的个人意向等信息,综合考虑考生排名、招生计划、成绩分布等年度变化因素,为考生自动筛选适合报考的大学和专业,供考生参考

省教育考试院信息管理部主任宋俊山介绍,今年,该系统仅本科批次就有31万多人注册使用,专业选课测试使用次数达到52.6万次。

变更志愿方式只是高考综合改革的一个方面。

新高考最直观的变化还是体现在“312”的选拔方式上。

“3”是统一考试科目,即语文、数学、外语,所有考生都必须参加考试; “一”是首选科目,考生必须在物理、历史科目中选修一门; 2 .为了选修课,考生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门课程中选修2门。

“‘312’模式强调物理、历史两门课程在高校人才选拔和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体现了国家人才选拔的目标导向,一方面强调考生的选择。

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特长,在12种组合中自主选择,选择面变大了。

”郭文明说。

另外,在命题和评分方式上,新高考也与以往有差距。

从命题上看,三门统考课为全国统考,其他选修课为我省自主命题。

计算成绩时,统一科目和优先科目计算原成绩,选择科目分级计入总成绩。

对考生来说,“赋分”又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很多学生和老师都表示,在新高考带来的诸多变化中,等级得分是最难适应的。

“等级得分保证了选择不同重选科目的考生之间成绩的公平性。

宋俊山解释说,4门重选科目因试题难度不同和考生群体不同,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

例如,考生甲评选思想政治,考生乙评选化学,两人都得了80分,但考生甲排在所有思想政治考生的第100位,考生乙排在所有化学考生的第1000位。

简单地把他们各科的成绩加起来计入考生的总成绩进行比较,既不科学也不公平。

因此,需要将不同科目的原始分按照一定的规则通过变换得到等级分,变换后考生的选课成绩排列顺序不会改变。

宋俊山表示,从保障教育考试公平公正的角度看,提高分数线水平,同时保证分数线比较科学,“学生在选课时,可以避免出于投机目的选择所谓的简单科目。

考生自主选择考试科目,考试其所长; 在专业单位进行志愿者志愿,并记录下其希望。

新高考的各种实践探索,都是为了让学生成为改革的最大受益者。

新课堂的变化——从重视知识理论向重视实践转变,从重视教育向重视学习、重视思考、重视行动转变

新的高考带来了新的课程。

这几年,高中的日常教育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新的变化。

新高考出现了12种课目搭配,出现了选课制、分层教学的模式。

学生们原本在固定教室学习,纳入固定班级管理,现在可能需要在行政班级和不同教育班级之间进行分班。

这种变化对学生的适应能力、学校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务老师采访发现,经过初步实践探索,我省高校能够很快适应选修课分级形式上的变化,合理设置课程,有序组织教学。

但对于新高考对教学内容的变化,学校、教师们给予肯定,并不断探索。

利用暑假的时间,魏县一中地理教师蒋晓静正在抓紧准备新学期。

“两年的新高考,命题方式比以前有了很大的变化,题目更新了,我们的日常教育也要改变。

蒋晓静举例说:“比如说‘土壤的形成过程’,只是让学生背诵知识点,现在要考虑的是如何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

我打算找出外出旅行时拍摄的景点照片,和实际体验和学生一起分析讨论。

新高考适度增加综合性、开放性、应用性、创新性试题比重,适度改变传统出题方式,创新出题角度和形式,给蒋晓静等一线教师留下深刻印象。

“有老师的总结。 这次的高考是“非状况性命题”。

对此,省教育考试院命题部主任付玉旺表示,高考综合改革要求在考试内容上创新试题情况,增强试题灵活性和开放性,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选择命题素材时,注重结合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社会发展实践,联系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

如地理科目、2023年“大沙漠天池研学旅行”试题,通过兴趣小组考察阿拉善大沙漠天池创办的生活实践情况,要求考生设计研学旅行活动方案。

2022年“太行山科学考察”试题,让考生关注真实自然环境中的水文、地形等因素,向考生传授安全研究学、资源保护、科学精神等。

“两组问题都是基于实际实践场景,能够实现对学生理解与辨别能力、归纳与论证能力、探究与创新能力的全面考察,引导学生提高学科素养。

付玉旺介绍,通过近两年的阅卷实践,考生模板化、套路答题方式显著减少,答题时的思维逻辑性得到加强。

高考命题对教育教学实践起着“指挥棒”的引导作用。

新高考两年来,基础教育多年形成的考研模式正在逐步转变。

“老师们写备课教案,以罗列知识点和写具体题目的解题过程为主,而目前进行教学设计,重点是创设学习环境,围绕基本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等方面综合培养学生。

衡水武邑中学教务处主任曹月峰表示,高考综合改革启动后,该校进行了相应的课程改革,从教学设计到课程模式,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为配合高考综合改革,我省同步推进普通高中教育和课程改革,从2020年入学的高一新生,开始使用新教材,实行新课程。

今年是隆化中文教师刘芳工作的第六年。

“我带着两次学生去过。 一次是旧教材的旧高考,一次是旧教材的新高考,下学期又要面对新教材的新高考。

这几年,我体会到了改革带来的变化。

”刘芳说。

“老师上了‘很多课’,老师一个人可以说45分钟多,但现在老师可能只说20分钟。 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受新高考的影响,刘芳在课堂上的“教”、“学”地位发生了变化。 新教材还表示,要更加强调实际情况下的大规模单元主题教学,强化学生主体,教师需要相应调整教学理念和方法。

新教材会给新的高考再次带来新的变化吗?

“高考综合改革强调育人功能,命题工作始终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付玉旺表示,省教育考试院将以命题为抓手,逐步引导教育本质回归,使教育更加注重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从重视知识理论转向重视实践,从重视教育转向重视学问、重视思维、重视行动。

新方向的变化——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特长,确定终身计划

临近9月,新的学年又要开始了。

石家庄二中高中一年级学生的录取通知书,除了一般的基本信息外,还有特别“职业规划”的内容,学生需要填写自己的目标职业。

“高考综合改革强调的不仅仅是高三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全体学生对人生规划的引导,这是基础教育的新方向。

石家庄二中副校长宋泽亮认为,高中阶段是学生选择未来人生发展方向的重要时期,高考综合改革不仅对学生进行学业指导,还包括生活指导和终身指导,非常有意义。

“以前的高考志愿,很多学生都被父母代替填补了。 有时候,即使学生被分配到陌生的专业被录取,也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学什么。

现在,这种现象似乎会减少。 从选科的准备开始,要让他们思考在大学里学到了什么,接下来要做什么。

”宋泽亮说。

自考综合改革启动,三期学生已实行选修课分级。

“刚开始赋予学生选课的权利,学生们感到很新鲜,但由于认识不足,目的性不强。

很多学生觉得历史比物理简单,专心致志地学习历史,学生们的选择也很分散。

2023年首次选修课,我校12种组合有学生入选,开设了所有12种组合的课程。

但具体来说,在一些学科素养差距较大的科目中,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相差太远,学生学习起来会比较辛苦,还会调整。

宋泽亮介绍,该校2022届学生选课时,编排方式有10种,2023年有9种。

石家庄二中的情况不是特例。

衡水武邑中学2023年选修了6种科目组合,物理、历史科目组合分别为3种,学生数接近1比1。

2022年将设置4种组合课程,物理和历史人数比例约为3比2。

因为学生选修课的倾向在变化,所以新生家长的疑问是不可避免的。 选修课到底应该怎么选,哪种选择方法最“有价值”?

石家庄二中毕业生赵丁辉也有过这样的纠葛。

“我在地理和化学之间迷路过。 很多人觉得地理比较容易学,但我根据目标专家的要求和自己的兴趣选择了“物化生”的组合。

赵丁灿从小就对飞机感兴趣,高二时参加了学校的“院士讲堂”活动,对南方科技大学院士对航天领域的讲解印象深刻。

“从那以后,我决定从事航天领域的工作。

“有明确的生涯规划,赵丁灿一直在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希望今年高考能考上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电子信息系专业。

“我们现在不仅是班主任教师,也是学生的职业规划者。

学校要求我们把对学生的终身指导提高到育人的高度来重视。

赵丁辉班主任、石家庄二中教师翟欢介绍,学校不断创新终身规划教育,现已形成校园大学节、终身规划校本课程等系列特色品牌,引导学生在高中学习阶段,系统思考人生、规划人生。

“新高考的重点是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志向、兴趣和特长,确定自己的职业规划。

面对选修课、志愿填报等方面的新变化,还是要回归学生的兴趣特长、个人理想,并结合高校专业要求和国家社会发展需要。

”郭文明建议。

省教育考试院党委书记、院长范国珍表示,高考综合改革是高考以来国家在教育领域实施的最全面、最系统的顶层设计。 “改革在河北省平稳落地。 今后,我们将继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适应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从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科学选拔培养各类人才和维护社会公平为出发点,构建更加公平公正、高素质人才的维护点

“河北日报教务老师总是在周围”

相关

高职一招,另一条成才之路

在高考综合改革中,以高职单招为主的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和普通高考一起构成了我省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制度。

高职单招,即专科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单独招生考试,与普通高考相对分离,在普通高考之前完成。

开展高职单招是实施“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考试招生模式,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招生改革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我省高职单招录取人数每年上升——2018年9.4万人、2019年12.12万人、2020年15.31万人、2023年16.15万人。

目前,高职单招已成为高职院校招生的主要渠道,招生计划比例高达高职专业总计划的70%。

今年,我省高职招生录取人数增加到17.33万人。

高考综合改革实施以来,我省着眼京津冀协同发展服务,争取国家和京津等有关部门支持,扩大京津冀高等院校招生规模,2023年招生1691人,2022年招生2490人。

在职业教育越来越“热”的背景下,高职一招,无疑为学生提供了又一条成才之路。

隆化一中毕业生张岩,2015年通过高职单招进入渤海理工职业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

结束三年的学习毕业后,张岩从事汽车销售,创业餐饮,目前进入承德一家国有企业在内勤岗位工作。

“高职的一技之长不仅让我记住了一技之长,也让我拥有了公认的全日制大专学历,为我的就业提供了很多可能性。

”张岩说。

高职招生考试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核方式,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培养的方向。

750分总分中,文化素质占300分,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各科150分; 职业技能占450分,考试可以通过专业基础考试、职业适应性考试、面试等方式进行。

入档录取,按普通高中学生和中等学校学生划分计划,分门别类录取。

“高职招生一方面给高职院校带来了很多优质生源,另一方面也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发展选择。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副校长张福仁表示,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任,为“人人成功、人人成才”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近年来,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知度越来越高,高职单招等‘教育高考’制度改革实践,对促进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

“文/河北日报教务老师总是在周围”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文章标签: # 高考 # 学生 # 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