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

2015物理高考全国卷2_2015高考物理考试说明

tamoadmin 2024-07-25 人已围观

简介1.高考物理主要内容2.2015课标2理综37题第5问Na为什么有8个,我怎么看都只有四个。3.谁有详细的高考考试说明比如物理的两车的相遇问题就不考还有什么题型不考,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说一下4.物理综合题的综合特征是什么?有哪些求解策略?5.高考物理评分标准及评分细则6.求高考物理解题方法 掌握了解题技巧,有利于我们在考试的时候取得更高的分数。下面是高考物理科目的解题技巧,供大家参考。

1.高考物理主要内容

2.2015课标2理综37题第5问Na为什么有8个,我怎么看都只有四个。

3.谁有详细的高考考试说明比如物理的两车的相遇问题就不考还有什么题型不考,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说一下

4.物理综合题的综合特征是什么?有哪些求解策略?

5.高考物理评分标准及评分细则

6.求高考物理解题方法

2015物理高考全国卷2_2015高考物理考试说明

掌握了解题技巧,有利于我们在考试的时候取得更高的分数。下面是高考物理科目的解题技巧,供大家参考。

高考物理解题技巧

1.一定要认真审题,从物理题目提供的背景资料中提取相关信息,找到关键词句。审题一定全面仔细。很多考生在审题时直接去看问题,往往忽视了前提。要知道历史都有阶段定位,考生特别要注意把或者问题放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根据这个时代的特点来分析和阐述。历史的主观题目在设问的前半部分通常都给出一段情景、一段或几段话、一张或几张地图,对这些内容考生一定要仔细思考,因为这个题目考查的所处历史时期和特点都蕴涵在这些内容之中。

2.解答物理非选择题要求组织语言表述答案。很多考生失分就是因为不会运用学科语言表达。所以考生一定要注意运用特定的规范、格式、学科语言来表述自己的思路。

3.要化综合为单科。现在的跨学科试题多数是拼盘结构,针对生产、生活中的一个问题,给出一段背景资料,分几个小问来提问,不要害怕这样的题目。

4.物理计算题需要注意的两点。第一,高考改卷是分步给分的,要严格按照答题步骤一步步来。很多考生一上来就写公式,甚至一开始就代入数字计算,如果错了,一分也得不到。正确的解题步骤是:先写出简要的文字说明,再列公式,然后进行必要的文字运算,最后才往里代数字。第二,考生自己引入的符号应该加以必要的说明,说明它代表哪个物理量。

高考物理答题注意事项

一、必要的文字说明

必要的文字说明的目的是,答题时应该说些

1.说明研究对象(个体或系统);

2.画出受力分析图、电路图、光路图或运动过程的示意图;

3.说明物理过程和答题依据;

4.说明所设字母的物理意义;

5.说明规定的正方向、零势点(面);

6.说明题目中的隐含条件、临界条件;

7.说明所列方程的依据、名称及对应的物理过程或物理状态;

8.说明所求结果的物理意义(有时需要讨论分析)。

二、必要的方程式(基本公式)

1.写出的方程式必须是基本公式,不能以变形的结果式代替方程式;

2.要用字母表达方程,不要用掺有数字的方程,不要方程套方程;

3.要用原始方程组联立求解,不要用连等式,不断地“续”进一些内容;

4.有多个方程式的,应分布列式(分步得分),不要合写一式,对各公式最好能编号;

三、重要的演算过程及明确的结果

1.演算时一般先进行字母运算,再进行数字运算,最后代入数据并写出结果;

2.数据的书写要用科学记数法;

3.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应根据题意确定,取两位或三位即可,如有特殊要求,应按要求选定;

4.计算结果是数据的要带单位,最好不要以无理数或分数作为计算结果(文字式的系数可以),是字母符号的不用带单位。

高考物理主要内容

光电效应属于选修3-4模块,考试说明的考点中有光电效应。

山东物理高考试题结构:分为必考模块4个(必修一、必修二、选修3-1、选修3-2)与选考模块3个(选修3-3、选修3-4、选修3-5)。每个选考模块命制一个题,要求考生从3个选考题中选2个作答。选考模块之间不交叉命题,如果你不选3-4,不可能遇到光电效应。若选3-4是有一定概率遇到的。

2015课标2理综37题第5问Na为什么有8个,我怎么看都只有四个。

高考物理知识点Ⅰ、复习要点

一、高考物理知识点体系

现行高中物理教材主要分:力、热、电、光、原子五个部分.综合复习中,既可以根据各部分的内容特点,分别整理出各自的体系或主要线索,也可以不受传统的五部分限制,重新归纳、整理。例如,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可概括为四大单元(物理实验与物理学史单元除外)。

(一)力和运动

物体的运动变化(包括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与受力作用有关。其中力的种类计有:重力(包括万有引力)、弹力、摩擦力、浮力、电场力、磁场力(分安培力和洛舍兹力)以及分子力(包括表面张力),核力等。每种力有不同的产生原因及其特征。物体的运动形式又可分为:平衡(包括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匀速转动)、匀变速运动(包括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斜抛)、匀速圆周运动、振动、波动等。每一种运动形式有不同的物理条件及基本规律(或特征)。力和运动的关系以五条重要规律为纽带联系起来。

(二)功和能

1.功重力功、弹力功、摩擦力功、浮力功、电场力功、磁场力功、分子力功、核力功。

2.能注意不同形式的能及能的转换与守恒。

3.功能关系做功的过程就是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过程。功是能的转化的量度。

(三)物质结构

(四)应用技术的基础知识现行高中物理有关应用技术的基础知识有:声现象(乐音、噪声、共鸣等多、静电技术(静电平衡、静电屏蔽、电容储电等)、交流电应用(交流电产生、特征、规律、简单交流电路、三相交流电及其连接、变压器,远距离送电等)、无线电技术初步(电磁振荡产生、调制、发送、电谐振、检波、放大、整流等)、光路控制与成像(光的反射与折射定律、基本光学元件特性及常用光学仪器)、光谱与光谱分析、放射性及同位素、核反应堆等。经过这样的归纳、整理,全部高中物理知识可浓缩在几张小卡片纸上,便于领会和应用。 Ⅱ、归纳思维方式

分析问题最基本的思维方式有两种:综合法和分析法.

综合法是从已知量着手,根据题中给定的物理状态或物理过程。“顺流而下”,直到把待求量跟已知量的关系全部找出来为止。

分析法则“逆流上朔”。从题中所要求解的未知量开始。首先找出直接回答题目所求的定律或公式。在这些关系式电。除了待求的未知量外,还会包含着某些过渡性的未知量。然后再根据这些过渡性来知量与题中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引用新的关系式,逐步上朔,直到把所有的未知量都能用已知量表示出来为止。有些问题(如静力平衡问题等),它的物理过程并不能很明确地分成几个互相衔接的阶段或者各个过程中的未知量互相交织,互有牵连,此时常可以不分先后。只根据问题所描述的物理状态(或物理过程)的相互联系。列出用某个状态(或过程)有关的独立方程式,联立求解。原则上,任何一个题目都可以从这两种思维方式着手求解。值得注意的是,解决具体问题时,不必拘泥于刻板的程式,而是应该侧重于对问用中所描述的状态(或过程)的分析推理,着力找出解题的关键所在,并以此为突破口下手.同时应联合运用其他的思维技巧,如等效变换,对称性、反证法、设法、类比、逻辑推理等。

Ⅲ、综合数学技巧

运用数学技巧,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总体上要求能运用数学工具和语言,表述物理概念和规律;对物理问题进行推理、论证和变换;处理实验数据;导出球验证物理规律;进行准确的演算等。就解决某帧体的物理问回而言,要求能灵活地运用多种数学工具(如方程、此例、函数、图象、不等式、指数和对数、数列、极限、极值、数学归纳、三角、平面解析几何等)。综合复习中可全面概述其在物理中的典型应用,并侧重于比例、函数及其图象(包括识图、用图、作图)、以及运用数学递推方法从特解导出通解等。必须注意,运用数学仅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有力的工具,侧重点还是应放在对问题中物理内容的分析上.对大多数能从物理本质上着手解决的问题,一般不必要求作严格的数学论证。

Ⅳ、检查知识缺陷

整理体系、抓住主线索后,还需做好检查知识缺陷的工作。应注意自觉看书,尤其不能疏忽那些应用性强、包含(或隐含)着物理内容的“知识角落”。如对某些实验的装置、原理的理解;某些自然现象的解释;物理原理在生产技术上的应用以及与高中物理有关的科技新动态和重要的物理学史实等.不少学生由于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戏迷恋于复习资料中,往往会在这些方面失分。如以往考试中解释太阳光谱中暗线的形成);分光镜的结构;低压汞蒸汽光谱;三相变压器及超导现象;直线加速器;日光灯接法;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者等。在综合复习中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热学辅导

热学包括分子动理论、热和功、气体的性质几部分。

一、重要概念和规律

1.分子动理论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说明:(1)阿伏伽德罗常量NA=6.02X1023摩-1。它是联系宏观量和微观量的桥梁,有很重要的意义;(2)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或气体)里的固体微粒的无规则运动,不是分子本身的运动。它是由于液体(或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对固体微粒碰撞的不均匀所造成的。因此它间接反映了液体(或气体)分子的无序运动。

2.温度

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它是大量分子热运动的平均效果的反映,具有统计的意义,对个别分子而言,温度是没有意义的。任何物体,当它们的温度相同时,物体内分子的平均动能都相同。由于不同物体的分子质量不同,因而温度相同时不同物体分子的平均速度并不一定相同。

3.内能

定义物体里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决定因素:物质数量(m).温度(T)、体积(V)。改变方式做功——通过宏观机械运动实现机械能与内能的转换;热传递——通过微观的分子运动实现物体与物体间或同一物体各部分间内能的转移。这两种方式对改变内能是等效的。定量关系△E=W+Q(热力学第一定律)。

4.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旯它产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别的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必须注意:不消耗任何能量,不断对外做功的机器(永动机)是不可能的。利用热机,要把从燃料的化学能转化成的内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也是不可能的。

5.理想气体状态参量

理想气体始终遵循三个实验定律(玻意耳定律、查理定律、盖?吕萨克定律)的气体。描述一定质量理想气体在平衡态的状态参量为:温度气体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体积气体分子所占据的空间。许多情况下等于容器的容积。压强大量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碰撞器壁所产生的。其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器壁单位面积上所受气体分子碰撞的总冲量。内能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理想气体的内能仅与温度有关。

6.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实验定律

玻意耳定律:PV=恒量;查理定律:P/T=恒量;盖?吕萨克定律:V/T=恒量。

7.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T=恒量

说明(1)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某个状态,对应于P一V(或P-T、V-T)图上的一个点,从一个状态变化到另一个状态,相当于从图上一个点过渡到另一个点,可以有许多种不同的方法。如从状态A变化到B,可以经过的过程许多不同的过程。为推导状态方程,可结合图象选用任意两个等值过程较为方便。(2)当气体质量发生变化或互有迁移(混合)时,可用把变质量问题转化为定质量问题,利用密度公式、气态方程分态式等方法求解。

二、重要研究方法

1、微观统计平均

热学的研究对象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其宏观特性都是大量分子集体行为的反映。不可能同时也无必要像力学中那样根据每个物体(每个分子)的受力情况,写出运动方程。热学中的状态参量和各种现象具有统计平均的意义。因此,当大量分子处于无序运动状态或作无序排列时,所表现出来的宏观特性——如气体分子对器壁的压强、非晶体的物理属性等都显示出均匀性。当大量分子作有序排列时,必显示出不均匀性,如晶体的各自异性等。研究热学现象时,必须充分领会这种统计平均观点。

2.物理图象

气体性质部分对图象的应用既是一特点,也是一个重要的方法。利用图象常可使物理过程得到直观、形象的反映,往往使对问题的求解更为简便。对物理图象的要求,不仅是识图、用图,而且还应变图一即作图象变换。如图P-V图变换成p-T图或V-T图等。

3.能的转化和守恒

各种不同形式的能可以互相转化,在转化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这是自然界中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指导我们分析研究各种物理现象时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思想方法。在本讲中各部分都有广泛的渗透,应牢固把握。

三、基本解题思路

热学部分的习题主要集中在热功转换和气体性质两部分,基本解题思路可概括为四句话:

1.选取研究对象.它可以是由两个或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或全部气体和某一部分气体。(状态变化时质量必须一定。)

2.确定状态参量.对功热转换问题,即找出相互作用前后的状态量,对气体即找出状态变化前后的p、V、T数值或表达式。

3、认识变化过程.除题设条件已指明外,常需通过究对象跟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中确定。

4.列出相关方程. 光学辅导

光学包括两大部分内容:几何光学和物理光学.几何光学(又称光线光学)是以光的直线传播性质为基础,研究光在煤质中的传播规律及其应用的学科;物理光学是研究光的本性、光和物质的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一、重要概念和规律

(一)几何光学基本概念和规律

1、基本规律

光源发光的物体.分两大类:点光源和扩展光源.点光源是一种理想模型,扩展光源可看成无数点光源的集合.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几何线.光束通过一定面积的一束光线.它是温过一定截面光线的集合.光速——光传播的速度。光在真空中速度最大。恒为C=3×108m/s。丹麦天文学家罗默第一次利用天体间的大距离测出了光速。法国人裴索第一次在地面上用旋转齿轮法测出了光这。实像——光源发出的光线经光学器件后,由实际光线形成的.虚像——光源发出的光线经光学器件后,由发实际光线的延长线形成的。本影——光直线传播时,物体后完全照射不到光的暗区.半影——光直线传播时,物体后有部分光可以照射到的半明半暗区域.

2.基本规律

(1)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先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都是光沿直线传播的例证。

(2)光的独立传播规律光在传播时虽屡屡相交,但互不扰乱,保持各自的规律继续传播。

(3)光的反射定律反射线、人射线、法线共面;反射线与人射线分布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线、人射线、法织共面,折射线和入射线分居法线两侧;对确定的两种介质,入射

角(i)的正弦和折射角(r)的正弦之比是一个常数.介质的折射串n=sini/sinr=c/v。全反射条件①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②入射角大于临界角A,sinA=1/n。

(5)光路可逆原理光线逆着反射线或折射线方向入射,将沿着原来的入射线方向反射或折射.

3.常用光学器件及其光学特性

(1)平面镜点光源发出的同心发散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得到的也是同心发散光束.能在镜后形成等大的、正立的虚出,像与物对镜面对称。

(2)球面镜凹面镜有会聚光的作用,凸面镜有发散光的作用.

(3)棱镜光密煤质的棱镜放在光疏煤质的环境中,入射到棱镜侧面的光经棱镜后向底面偏折。隔着棱镜看到物体的像向项角偏移。棱镜的色散作用复色光通过三棱镜被分解成单色光的现象。

(4)透镜在光疏介质的环境中放置有光密介质的透镜时,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透镜成像作图利用三条特殊光线。成像规律1/u+1/v=1/f。线放大率m=像长/物长=|v|/u。说明①成像公式的符号法则——凸透镜焦距f取正,凹透镜焦距f取负;实像像距v取正,虚像像距v取负。②线放大率与焦距和物距有关.

(5)平行透明板光线经平行透明板时发生平行移动(侧移).侧移的大小与入射角、透明板厚度、折射率有关。

4.简单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和眼睛

(1)放大镜是凸透镜成像在。u<f时的应用。通过放大饼在物方同地看到正立虚像。

(2)照相机是凸透镜成像在u>2f时的应用.得到的是倒立缩小施实像。

(3)幻灯机是凸透镜成像在f<u<2f时的应用。得到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4)显微镜由短焦距的凸透镜作物镜,长焦距的透镜作目镜所组成。物体位于物镜焦点外很靠近焦点处,经物镜成实像于目镜焦点内很靠近焦点处。再经物镜在同侧形成一放大虚像(通常位于明视距离处)。

(5)望远镜由长焦距的凸透镜作物镜,辕焦距的〕透镜作目镜所组成。极远处至物镜的光可看成平行光,经物镜成中间像(倒立、缩小、实像)于物镜焦点外很靠近焦点处,恰位于目镜焦点内,再经目镜成虚像于极远处(或明视距离处)。

(6)眼睛等效于一变焦距照相机,正常人明视距约25厘米。明视距离小子25厘米的近视眼患者需配戴凹透镜做镜片的眼镜;明视距离大于25厘米的远视25者需配戴凸透镜做镜片的眼镜。

(二)物理光学——人类对光本性的认识发展过程

(1)微粒说(牛顿)基本观点认为光像一群弹性小球的微粒。实验基础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现象。困难问题无法解释两种媒质界面同时发生的反射、折射现象以及光的独立传播规律等。

(2)波动说(惠更斯)基本观点认为光是某种振动激起的波(机械波)。实验基础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①个的干涉现象——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条件两束光频率相同、相差恒定。装置(略)。现象出现中央明条,两边等距分布的明暗相间条纹。解释屏上某处到双孔(双缝)的路程差是波长的整数倍(半个波长的偶数倍)时,两波同相叠加,振动加强,产生明条;两波反相叠加,振动相消,产生暗条。应用检查平面、测量厚度、增强光学镜头透射光强度(增透膜).

②光的衍射现象——单缝衍射(或圆孔衍射)

条件缝宽(或孔径)可与波长相比拟。装置(略)。现象出现中央最亮最宽的明条,两边不等距发表的明暗条纹(或明暗乡间的圆环)。困难问题难以解释光的直进、寻找不到传播介质。

(3)电磁说(麦克斯韦)基本观点认为光是一种电磁波。实验基础赫兹实验(证明电磁波具有跟光同样的性质和波速)。各种电磁波的产生机理无线电波自由电子的运动;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原子外层电子受激发;x射线原子内层电子受激发;γ射线原子核受激发。可见光的光谱发射光谱——连续光谱、明线光谱;吸收光谱(特征光谱。困难问题无法解释光电效应现象。

(4)光子说(爱因斯坦)基本观点认为光由一份一份不连续的光子组成每份光子的能量E=hν。实验基础光电效应现象。装置(略)。现象①入射光照到光电子发射几乎是瞬时的;②入射光频率必须大于光阴极金属的极限频率ν。;

③当ν>v。时,光电流强度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④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强无关,只随着人射光灯中的增大而增大。解释①光子能量可以被电子全部吸收.不需能量积累过程;②表面电子克服金属原子核引力逸出至少需做功(逸出功)hν。;③入射光强。单位时间内入射光子多,产生光电子多;④入射光子能量只与其频率有关,入射至金属表,除用于逸出功外。其余转化为光电子初动能。困难问题无法解释光的波动性。

(5)光的波粒二象性基本观点认为光是一种具有电磁本性的物质,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大量光子的运动规律显示波动性,个别光子的行为显示粒子性。实验基础微弱光线的干涉,X射线衍射.

二、重要研究方法

1.作图锋几何光学离不开光路图。利用作图法可以直观地反映光线的传播,方便地确定像的位置、大小、倒正、虚实以及成像区域或观察范围等.把它与公式法结合起来,可以互相补充、互相验证。

2.光路追踪法用作图法研究光的传播和成像问题时,抓住物点上发出的某条光线为研究对象。不断追踪下去的方法.尤其适合于研究组合光具成多重保的情况。

3.光路可逆法在几何光学中,一所有的光路都是可逆的,利用光路可逆原理在作图和计算上往在都会带来方便。 实验辅导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近年来对学生物理知识的各种全面测试中(如高考等)也非常重视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考查。因此,物理实验的复习是整个总复习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实验的基本类型和要求

中学物理学生实验大体可以分为四范其要求如下:

1.基本仪器的使用除了初中已接触过的常用仪器(如天平秤、弹簧秤、压强计、气压计、温度计、安培计、伏特计等)外.高中又学习了打点计时器、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万用电表等,要求了解仪器的基本结构,熟悉各主要部件的名称,懂得工作(测量)原理,掌握合理的操作方法,会正确读数,明确使用注意事项等.

2.基本物理量的测量初中物理中巴学过长度、时间、质量、力、温度、电流强度、电压等物理量的测量,高中物理进一步学习了对微小长度和极短时间、加速度(包括g)、速度、电阻和电阻率、电动势、折射率、焦距等物理量的测量。要求明确被测物理量的含义,懂得具体的测量原理。掌握正确的实验方法(包括了解实验仪器、器材的规格性能、会安装和调试实验装置、能选择合理的实验步骤,正确进行数据测量以及能分析和排除实验中出现的常见故障等),妥善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果。

3.验证物理规律计有验证共点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牛顿第二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玻意耳定律等。其要求与物理量的测量相同,着重注意分析实验误差,并能有效地取相应措施尽量减少实验误差,提高准确度。

4.观察、研究物理现象,组装仪器如研究平抛运动、弹性碰撞、描绘等势线、研究电磁感应现象、变压器的作用、观察光的衍射现象。把电流计改装为伏特计等.其中,对观察型实验,只要求会正确使用仪器,显示出(或观察到)物理现象,并通过直觉的观察定性了解影响该现象的有关因素。对研究型实验(包括组装仪器),要求不仅能使用仪器,掌握正确的实验研究方法,把有关现象的物理内客反映出来;或把有关参数测量出来,还能够通过具体的测量作进一步的定量研一究或实验设计。

二、实验的设计思想

在中学物理实验中涉及的主要设计思想为:

1.垒积放大法把某些物理量(有时往在是难以直接测量的测量的微小量)累积后测量,或把它们放大后显示出来的一种方法。如通过若干次全振动的时间测出单摆的振动周期;把员杨螺杆的微小进退.通过周长较大的可动到度盘显示出来(螺旋测微器)等。

2.平衡法根据物理系统内普遍存在的对立的、矛盾的双方使系统偏离平衡的物理因素,列出对应的平衡方程式,从而找出影响平衡的一种方法如用天平测质量、验证有固定转动因乎衔条件、验证玻意耳定律等。

3.控制法在多因素的物理现象中,可以先控制某些量不变,依次研究某一个因素对现象产生影响的一种方法。如牛顿第二定律实验。可以先保持质量一定,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等。

4.转换法用某些容易直接测量,(或显示)的量(或现象)代替不容易直接测(或显示)的量(或现象)。或者根据研究对象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有相同的效果作间接的观察、测量。如把流逝的时间转换成振针周期性的振动;把对电流、电压、电阻的测量转换成对指针偏角的测量;用从等高处抛出的两球的水平位移代替它们的速度等。

5.留迹法把瞬息即逝的(位置、轨迹、图象等)记录下来的一种方法。如通过纸带上打出的小点记录小车的位置Z用描述法画出平抛物体的运动轨迹;用示波器显示变化的波形等。

三、实验验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是对原始实验记录的科学加工。通过数据处理,往往可以从一堆表面上难以觉察的、似乎毫无联系的数据中找出内在的规律,在中学物现中只要求掌握数据处理的最简单的方法.

1.列表法把被测物理量分类列表表示出来。通常需说明记录表的要求(或称为标题)、主要内容等。表中对各物理量的排列月惯上先原始记录数据,后计算果。列表法可大体反映某些因素对结果的影响效果或变化趋势,常用作其他数据处理方法的一种手段。

2.算术平均值法把待测物理量的若干次测且值相加后除以测量次数。必须注意,求取算术平均值时,应按原测量仪器的准确度决定保留有效数字的位数。通常可先计算比直接测量值多一位,然后再四会五入。

3.图象法把实验测得的量按自变量和应变量的函数关系在坐标平面上用图象直观地显示出来.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画出图象时。最基本的要求是:

(1)两坐标轴要选取恰当的分度

(2)要有足够多的描点数目

(3)画出的图象应尽是穿过较多的描点在图象呈曲线的情况下,可先根据大多数描点的分布位置(个别特殊位置的奇异点可舍去),画出穿过尽可能多的点的草图,然后连成光滑的曲线,避免画成拆线形状。

四、实验误差分析

测量值与待测量真实值之差,称为测量误差。主要来源于仪器(如性能和结构的不完善)、环境(如温度、湿度、外磁场的影响等)、实验方法(如实验方法粗糙、实验理论不完善等)、人为因素(如观测者个人的生理、心理习惯、不同观察者的反应快慢不一等)四方面。在中学物理中只要求定性分析实验误差的主要原因,了解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的概念。

谁有详细的高考考试说明比如物理的两车的相遇问题就不考还有什么题型不考,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说一下

A物理分析一:2010年高考理科综合(北京卷物理部分)试题分析2010年是北京新课标高考的第一年,在考前的备考阶段,很多学校和教育机构的教研部门都很认真地研究今年高考的方向,笔者对此也非常关注。今天,备受瞩目的2010年北京高考试题终于露出其庐山真面目了,笔者迫不及待的做了一遍,一颗悬着的心也算落地了。  曾在高考前的教研中本着新课标培养物理思想方法能力的原则,指出了图像法解决物理问题中需要注意横纵坐标等等知识点的重要性.因为这些内容最容易体现物理的基本思想方法:对实验的科学设计和对物理问题的科学分析.这些内容在今年的高考中的第14题、15题、16题、18题以及实验题有了和学而思点睛班讲义以及春季班教学过程中几乎相同的内容的体现.  整体感觉今年的物理高考题无论从试题的难度,还是知识点的分布都比较合理,与我们之前教研和复习的方向都比较吻合,下面结合2010年的考试说明与2009年的高考物理试题对今年的高考题简单分析如下:  在北京2010年高考考试说明中对物理学科的考试叙述如下:物理学科中的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五个知识板块变为力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等四个板块,缩小了知识面,但力、电作为主干知识没有变化。我对比了09和10的试卷,以及分析了10年北京一模、二模的试卷,在2010年的试卷中主要体现出以下特点:  一、选择题  今年在选择题8道题的选择上在非重点章节的重点内容中考查了4道题目,一道狭义相对论的基本理论(第13题)此题可以认为是取代热学和气体内容的,还有三道是比较常规的,基本上位置都没有太大变化的光学(第14题)、原子物理(第15题)、天体运动(第16题),这四道题难度比较小,但是基本体现了今年考试说明中的思想,比如15题属于估算问题,16题考查的是自转不解体问题,这两类问题属于重点新题型,考查比较基础。17至19题基本考查重点章节的重点内容,20题用一个比较巧妙的方法考查了基本公式,总之在选择题目上基本体现了考试说明中的对能力的考查,总体的感觉是学生需要有扎实的基本知识,和灵活的应用能力。学生没有必要去抓偏、难、怪的知识,要以基础为主。  二、实验题  今年实验题的考查,与09年略有不同,今年实验题就一道大题18分,分两部分,但是两部分都考查的是电学,主要包括半偏法的考察、实验仪器的选择、电流表的改装,供电电路的选择等知识,可以说实验将是今年高考物理拉分的一道题,因为尽管复习的时候当做重点来做的,但是遇到问题的时候还会出现细节丢分的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加强审题、阅读能力的训练,正确理解题设情景,提取信息,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等。  (二)细节决定成败,在这部分知识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细节。  三、计算题  22题16分,主要考查平抛运动和机械能守恒的只是,属于常规的送分题目,学生答题的时候注意答题的规范性  23题是体现了新课标的考查思想,主要知识点还是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受力情况以及电磁场的一些基础知识,跟09年的电磁流量计一样主要考察学生对信息的提取以及应用已经有的知识去处理新的信息,这就是探究能力的体现,要求学生加强审题、阅读能力的训练,正确理解题设情景,提取信息,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等。  24题与09年的24题基本考查思想一样,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也是动量中的完全非弹性碰撞问题,难点主要在于归纳法手段的应用,最后得出一个归纳的结论,这其实是对北京中学生探究能力的一种考查,其实就学生的能力来说解决这类题是没有问题的,关键是学生在心里就认为这是个难题,另外就是要给这道题一个足够的时间去解决。  总之,2010年的物理高考题应该是北京理科考生考生今年夏天的一道清凉的空气,试题的似曾相识还有高起点低落点,都会让他们的高考成绩锦上添花的分析二:B化学分析一:2010年北京高考理综试题分析之化学部分2010年的高考已经落下帷幕,这第一份北京实行新课改后的化学试题,基本圆满的完成向新课改的过渡。总分值由108分减为100分,实际题目的思维容量和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比起09年也降低了不少。从学生反馈的情况来看,今年化学题目整体的难度“简单的让人觉得诡异”。有机化学中稍微有些难度的酚醛树脂的考点,和二卷中甲醇与硝酸的反应也都被我们成功押中。但我们分析认为,由于是新课改后的第一份试卷,今年化学题目简单很可能是一个平稳过渡与缓冲。也就是说,今后几年里,题目的难度很可能会有明显的提高。这样的形势对我们2011年参加高考的考生来讲,其实是比较严峻的。好了,套话就此为止。下面就具体例题加以分析,希望能够对2011年参加高考的同学们有所帮助。我们先来看一卷:今年理综化学一卷的选择题难度不是很大,正确与错误的选项都比较明显,所涉及的考点及题型都没有偏、难、怪的题目出现,分别有金属腐蚀,原理配方程的正误判断,SO2的性质,电离水解的拼盘题目,化学平衡等,稍有有点新的题目可能就要属危险品类型的判断这道题目了,当然难度也不是很大。可能是由于换了一位老师命题,题目难度较09年相比有了十分明显的下降,且没有出现像09年选择题第10、12题那样的“杯具”。下面我们看二卷:根据学生的反映,今年的二卷题目难度也不是很大。有一道题是抗酸药物单一成分元素的判断,结合了沉淀pH的信息点,旨在考查铝元素的性质。比起以往如08年北京卷的混合物可能组成判断,又简单了不少一道以工业生产为背景的题目这种题目一向是高起点,低落点,像西城一模中碳酸锂那个题目就是这样的。这道题目主要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根据能量图吸放热的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等基本原理的内容。我们点题班甚至讲过甲醇和硝酸反应的原题!相信不会难倒我们的学员。值得注意的是,这道题目中出现了针对原理的设问,要求学生真正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一道探究性试验的题目,与之前大家一模二模中见过的各种复杂的探究性实验不同的是,这道题目选择了一个很简单的原理:探究卤素的氧化性规律。题目设问依然针对原理,缺少的步骤,要求学生对整个实验的原理,步骤,结论,甚至对照实验的设计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以上这两道题目很好的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再有一道题,有机推断:由苯甲醛引发的合成题目,中规中矩的考查了酯的合成,酯的碱性水解,这些点在我们的课上都有很详尽的讲解,相信新东方的学员们对“查氧补水”这个小技巧都不会陌生。信息方程式涉及到了酚醛树脂的考点,考完试就有学生激动的打电话给我说,这6分被秒杀了。的确,最后的押题,我们详细的讲解了酚醛树脂合成的原理和推广。广大学员应该可以秒掉这可能最有区分度的一问了。好了,2010年的题目说完了,2011年参加高考的同学们,大家需要注意些什么呢?我先说上两点吧,希望大家认真看一看,相信会对你有帮助。先说“有机”吧:今年北京各区的一模二模结束后,学生开始普遍反映有机推断大题有些力不从心,压力来自三方面:1、有机化学的知识体系不完善。我们很多同学基本知识点都会,基本方程式都会书写。但还是做不出来题目,拿不到分数。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同学复习有机除了复习基本知识点之外,就剩下做题了。然后就题论题,总结下来的唯一的技巧就是有时根本没用的“倒推法”。再放弃个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好不容易会写的方程式再给忘了写反应条件,就基本拿不到什么分数了。2、理综中来自物理和生物的压力很大,化学经常最后写又写不完,草草填几个空了事。但有机除了官能团名称,反应类型的空想随便写又写不出来……3、该题目分值增加至20分左右。其中还有陌生反应原理的现学现用,原理都看不懂,用就更不用说了。虽然2010年的“有机”并不难,但我们应该未雨绸缪一下,大家有理由相信这样一个趋势:今后几年有机化学的难度很可能呈现波动上升!想要啃下这一大版块,单纯的死记硬背知识点已经不顶用了,我们应该加强的是推断技巧的训练并建立对陌生原理作出快速反应的能力。希望今年我的学生们,能够把自己的经验给学弟学妹们分享一下,让的考生搞定有机化学。探究性实验近年来,全国各地的考题中涌现出许多探究性实验的题目。题目变化繁多,很多同学在复习的时候觉得无从下手。其实不然,仔细分析这些所谓的“探究性”题目,我们会发现这类题目经常由两部分组成:1、进行过“包装”的大纲内考点,也就是所谓的“高起点,低落点”。2、“动态变化”,“反常变化”,“未知结果”等创新考点。了解了对方的出题习惯,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准备了。比较遗憾的是,今年的高考中没有体现出探究性实验较难的地方。但希望新高三的学生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我们会在考前对学员进行特训,内容就是从两方面入手:1、熟悉考点包装的一些基本套路。2、主动迎击,训练多维的全面的思考问题的能力。由于篇幅所限,我就不再来谈了。其实化学想拿高分并不难,高一高二的基础不好也没有关系。只要你肯努力,一切都还来的及。C生物分析一:2010年北京高考理综试卷生物部分点评2010年北京市高考理综生物部分的试题整体难度较往年略有下降,选择部分考查基础知识,大部分的学生在5分钟之内全部做完,正答率较高。非选部分考查对知识的理解以及科学史的相关内容,阅读分析量较大,学生在考场上时间分配还是不够合理,很多学生只给生物非选题15分钟左右的时间,是不足以完成阅读和思考的。新课改后的高考将生物学科的分值由原来的72分提高到了80分,选择题多了一道题(6分),简答题多了一个空(2分),考试范围涵盖了必修一、二、三和选修一、三共五册书的内容。其中选修一考纲只要求考查微生物部分的内容,其它专题在这次考试中未做要求,但并不代表以后不做要求,所以建议学生对于选修教材要予以重视,如:今年选择第一题就考查了果酒制作过程中的操作,只要学生曾经做过,就很容易做答。今年的高考试题,将考纲中新增内容都做了呈现。如:演替部分与稳态结合,考了几个基础知识(选择第5题);生物科学史(非选30题),利用科学家对DNA复制方式的研究为题干,考了实验分析及发现史中的重大成果,题目阅读分析量很大,但事实上没有脱离课本,教材中DNA复制方式的研究为选学内容,所以在复习中,认真看过书的同学就会觉的很容易。总体感觉今年的生物题目比以往简单,尤其是选择题,非选题只要基础知识和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清楚,留出一定的时间思考,还是很容易的。充分体现了生物科学素养的考查,光靠死记硬背的同学今年会很吃亏。而且对于教材所给实例的把握也很重要,希望新高三的同学们能够及早回归课本,分析教材中所举实例,建立生物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死记硬背的只是名词,而不是知识本身。对于即将在2011年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今年的理综生物试题是一个复习备考的很好的指导。首先,在高三最初的复习过程当中,一定要把基础打牢,梳理知识的同时沿着科学家的发现过程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明白为什么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人们奉为经典?为什么一个DNA的复制,要考来考去?明白这些经典之所以经典的原因,这样在考试的时候才能灵活的应用。其次,教辅材料决不能取代课本,关注教材中的所有内容,包括练习和旁栏。不要陷入题海中不能自拔,题目毕竟只是为了考查某些内容而出的,以往是为了考而出的题,新课标下,是如何应用知识去分析问题。最后,要不断的练习知识迁移能力,在生活中看到一些问题要尝试用自己学过的内容去解释。这样才能适应各式各样的题干材料。分析二:解析2010年北京高考生物试卷  变化最大的学科  2010年高考是北京新课改的第一年高考,在新课改中变化最大的是生物学科,在此试卷中充分表现出来,生物是试卷中变化最大的部分。试卷体现了新课程当中对学生四种能力,即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实验探究的能力以及综合能力方面的考察,其中对获取信息能力,实验探究的能力考察力度比较大。试题沿用了稳中求变的思想,但不可否认的是变化的步伐稍微大了点。  为什么说步伐稍微大了点呢?以往高考考察重点的知识今年高考都没有或者考察很少,如必修1中的主干知识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部分;必修2中的重头戏遗传部分;必修3中生态系统部分,这是以往基本每次都会考察的知识,并且都占有较大部分的分值。可是在今年高考中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整张试卷基本没有考察,而遗传部分与生态部分也仅分别考察了一道难度很低的选择题。  稳步改变  不过试卷中考察的也的确是高考说明当中所列出来处于二级要求的知识点偏多,所以以往单纯的重点突击,已不能获得使你满意的成绩。题型正由知识点集中、死背课本、题深难度向知识点的分散、信息的扩大、考察的灵活方面改变。  新课改在悄悄的倾向能力的考察,对于明年参加高考的学生,首先要把基础知识打扎实,你的能力才有可能提高,不要只是去背背,做大量的题,而应该在对基础知识的应用、生活实际的联系等方面加强,今年试卷使我们逐渐改变对生物认识,使生物逐渐进入到理科中,但不是靠计算,而是靠推理,生物是越来越在重视逻辑思维等一些能力的查考。  试卷具体分析:  第1道题:考察的是选修1中的实验,但这道题也是选修1与必修1中呼吸部分相结合的一道题目,隐藏考察了酵母菌无氧呼吸会产生CO2气体这块知识。  第2道题:主要考察了细胞类型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四个选项用了四种生物把出题者的考察思路表现出来,考察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扎实度。但是题点还是很明确的。  第3道题:考察了神经调节与细胞结构的联系,AB两个选项可能会把一些同学弄迷糊,但与第2道题相似,题点很明确,这与09年高考很接近。  第4道题:考察了比较基础的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题比较简单,但是由于该题处于的位置,对学生的自信心有一定考察。  第5道题:考察了必修3生态中的部分知识,学生选对需要一定的耐心。  总体说选择题难度不大,与以往高考有了明显区别。  三道非选择题,都可以看做是实验题。29题有点类似探究实验,30题为验证实验,31题是对实验结果和现象的分析。难度比以往高考增加不少。改变也比较大,以前学生都不看题干都能答出80%的空,今年只能在32空中答出8个空。  第29题:乙生长素类似物为主题,学生相对熟悉一点,但是整道题对于学生还是较陌生的。10个空中只有7个空是完全按照题干中图文分析而来。  第30题:考察的是必修2中遗传物质探究过程的典型实验,去验证另外一个现象,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不能死背课本。12个空必修全部按照题干中图文分析得出。  第31题:考察了热门话题环保与生物产卵量的相关联系,该题10空中有5个空可以直接答出,但是学生对这道题中有很些空还是很陌生的,第4小题更是基本没有涉及过。还有这个文章可以看看/Wdshow.asp?id=40ee42d1240c844769eaee8b

物理综合题的综合特征是什么?有哪些求解策略?

必 修1

(一)运动的描述

1.质点

认识质点的概念,通过实例知道质点是一种科学抽象,是一个理想模型。

在具体事例中认识在哪些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体会质点模型在研究物体运动中的作用。

2.参考系和坐标系

知道参考系概念,通过实例的分析了解参考系的意义。

在具体问题中选择参考系,利用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及其变化。

3.时间(间隔)和时刻

了解时间(间隔)和时刻的区别和联系。

并用数轴表示时间和时刻,体会数轴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应用。

4.路程和位移

理解位移的概念。

了解路程和位移的区别,知道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

知道时刻与位置、时间与位移的对应关系;用坐标系表示物体的位移。

5.速度 匀速直线运动

理解物体运动速度的意义,知道速度的定义式和矢量性,知道速率的概念及其与速度的区别。

理解平均速度的意义,并用公式计算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认识有关测量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的仪表。

知道瞬时速度的意义,在具体问题中识别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初步体会极限的思想方法。

理解匀速运动的概念。

认识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和v—t图象,并用它们描述匀速直线运动。

6.速度的测量

理解测量速度的基本原理。

会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会处理实验数据。

对于具体问题,会用v—t图象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7.加速度

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加速度的定义式和单位。

用加速度定义式进行计算,并能根据加速度与速度方向间的关系判断物体是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

知道瞬时加速度,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含义。

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

8.探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经历“研究物体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探究过程,会用打点计时器来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会用列表法、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并分析运动特点等。

体验在实验研究中获取数据,作出图象,分析图象,寻找规律的科学思维方法。

9.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规律

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认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变化规律。

认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并会用公式进行计算。

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和非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

10.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规律

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的推导方法,认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并会用公式进行计算。知道v-t图象中图线与横轴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

(直线运动只讨论没有往复运动的情形,不要求用二次函数解复杂的追及问题)

11.自由落体运动

了解空气阻力对落体运动的影响,知道自由落体的概念。

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是恒定的,认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初步了解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所用的实验和推理方法。

(二)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

1.力

知道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并在具体问题中找出施力与受力物体。

知道力的三要素,在具体问题中画出力的图示或力的示意图。

(只要求会分析受力情况较简单的问题)

2.形变与弹力

了解弹性形变的概念,知道弹力及弹力产生的条件,分析弹力的方向。

通过探究知道胡克定律,并用其进行简单计算。

(不讨论组合弹簧组劲度系数的问题)

3.摩擦力

通过实例知道静摩擦产生的条件,知道最大静摩擦的概念,会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

(不引入静摩擦因数)

知道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会用动摩擦因数计算滑动摩擦力。

(不要求对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连接体进行受力分析)

4.力的合成与分解

理解合力和分力的概念,知道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区分矢量与标量。

(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计算,只限于用作图法或直角三角形知识解决)

关注力的合成与分解在科学技术与社会中的应用,用力的合成与分解分析生活与生产中的有关问题。

5.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了解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的概念,知道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并会用来进行简单的计算。

(只要求解决在一个平面内的共点力平衡问题,不要求解决复杂连接体的平衡问题)

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会用共点力平衡的条件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6.牛顿第一定律

知道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对力和运动的关系的不同认识,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推理过程和结论,知道理想实验的方法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

7.牛顿第二定律

理解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理解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实验方案的制定和实验数据处理的过程,学习科学方法,提高科学素养。

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知道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的含义。

8.牛顿第三定律

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含义并应用牛顿第三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9.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

用牛顿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理解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并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有关问题。

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知道超重和失重的概念及其产生条件。

(不要求求解加速度不同的连接体问题,不要在非惯性系内处理运动的问题,不要求求解三个及以上连接体问题)

10.力学单位制

知道单位制的意义,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单位。

认识单位制在物理计算中的作用,能正确使用国际单位制单位。

物理2

(一)机械能和能源

1.能量

了解能量,知道自然界中能的形式的多样性及其转化。

2.功

理解功的概念和做功的两个要素。

知道功是标量,理解功的公式,并能进行有关功的计算,理解正功、负功的物理意义。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3.功率

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定义及定义式。

认识功率与力、速度之间的关系。

(不要求定量讨论机车恒定功率启动和匀加速启动问题)

区分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区分瞬时功率和平均功率。

关注生活和生产中常见机械功率的大小及其意义。

4.重力势能

知道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经历重力势能概念的建立过程。

理解重力势能及其公式,知道重力势能的变化和重力做功的关系。

理解重力势能的相对性。

5.弹性势能

了解弹性势能的概念,知道弹性势能与形变有关。

(不要求用弹性势能的表达式EP=kx2/2 求解有关问题)

6.动能 动能定理

通过讨论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理解动能的概念及其表达式。

理解动能定理及其推导过程,会用动能定理进行分析、解释和计算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体会用能量观点解决力学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7.机械能守恒定律

理解机械能的概念。

体会动能和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体会用能量观点解决力学问题的思想方法。

8.能量守恒定律

知道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规律之一,了解守恒思想的重要性。

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生产、生活中能量转化的实际问题,体会能量守恒。

(二)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

1.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讨论,知道合运动与分运动的相互关系,理解运动的合成和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会运用作图法和直角三角形知识计算有关位移和速度的合成与分解问题,会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方法分析一些实际问题。

(仅限于分析单个物体的运动合成与分解问题,不要求从不同参考系的角度讨论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

2.抛体运动的规律

通过实验,探究平抛物体运动的规律,会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方法分析平抛运动的特点。

3.圆周运动

知道线速度概念和定义式。

知道匀速圆周运动的概念,知道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

知道转速、角速度及周期的概念及其定义式,认识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之间的关系,会用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计算。

(在角速度概念的教学中,对角速度的方向不做要求)

4.向心加速度

知道向心加速度的概念,能用向心加速度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5.向心力

通过实验,体验向心力的方向,理解向心力的概念。

通过实验,知道向心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理解向心力公式。

(关于向心力的定量计算只限于在一条直线上的外力提供向心力的情况)

6.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能分析生活中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来源,会用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公式对具体问题进行计算。

注意生活中的离心现象,能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常见问题。

(三)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

1.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了解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发现过程,体会观察在认识自然、发现规律中的作用,体会科学探索过程的曲折与艰辛。

了解利用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及圆周运动的知识得到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表示式的“推导”过程。

(介绍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目的是为了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过程,不要求用它进行定量计算)

2.万有引力定律

知道万有引力发现的重要意义。

知道万有引力定律,知道定律表达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含义,知道引力常量的物理意义、数值和单位,了解引力常量的测定方法。

(不要求定量计算由于自转引起的重力与万有引力间的不同)

3.万有引力理论的应用

会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的质量。会计算人造卫星的环绕速度。

知道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和航天领域发挥的巨大作用,体会科学规律对人类探索和认识未知世界的意义。

4.宇宙速度

了解三个宇宙速度及其含义。

选修3-1

(一)电场

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了解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知道元电荷。

了解静电现象及其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认识电荷守恒定律。会用原子结构和电荷守恒的知识分析静电现象。

2.库仑定律

了解点电荷。

通过点电荷概念的建立过程,体会建立理想化物理模型的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了解库仑定律的建立过程。

知道两个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通过静电力与万有引力的对比,体会自然规律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3.电场强度

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发生的,初步了解场是物质存在的形式之一。

理解电场强度,能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认识匀强电场,认识点电荷的电场。

(电场的叠加只限于两个场强叠加的情形)

4.电场线

知道什么是电场线,会用电场线描述电场。

了解常见电场的电场线分布。

5.电势能

经历电势能概念建立的过程,了解电场力做功的特点。

知道电势能的相对性。

知道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改变的关系。

6.电势

了解电势的概念。体验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了解等势面,知道电场线与等势面之间的关系。

了解几种典型静电场的等势面的形状与特点。

7.电势差

理解电势差的概念及其定义式,能进行有关计算。

了解电势差、电势、电势能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8.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认识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并能进行有关的简单计算。

9.电容器、电容

了解电容器的构造和常用电容器。

知道电容器充电和放电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了解电容器的电容。

经历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因素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决定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

(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决定式的定量计算不作要求)

通过具体事例了解电容器在技术中的应用。

10.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认识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讨论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只限于带电粒子进入电场时速度平行或垂直于场强的情况)

了解示波管的基本原理。

(二)电路

1.电流

认识电流。

2.电动势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了解电源在电路中的作用。

知道电动势。

3.欧姆定律

理解欧姆定律,能用它进行有关电路问题的计算。

知道导体的伏安特性。

4.串、并联电路

理解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5.电压表和电流表

了解电流表中并联电阻的分流作用。

了解电压表中串联电阻的分压作用。

会分别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流和电压。

6.电功 电功率

知道电功、电功率的概念,并能用其表达式进行有关计算。

(不要求讨论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和用电器上得到的最大功率及效率问题)

7.焦耳定律

认识焦耳定律,能用其表达式进行有关计算。

知道电功与电热的区别。

了解焦耳定律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8.电阻定律

通过探究决定导线电阻大小的因素,体验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知道电阻定律和电阻率,能用电阻定律进行有关的计算。

了解半导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9.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认识内电路和外电路。

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并用它进行有关电路问题的分析与计算。

理解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

(有关电路的计算只限于简单的混联电路,不要求解决网络电路问题)

10.多用电表

会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观察并尝试识别常见的电路元器件,初步了解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

11.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理解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基本原理,体验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探究过程。

会用解析法和图象法求解电动势和内阻。

体验实验研究中获取数据、分析数据、寻找规律的科学思维方法。

(三)磁场

1.磁现象和磁场

知道电流的磁效应。

知道磁场的基本特性。

列举磁现象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了解我国古代在磁现象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关注与磁相关的现代技术发展。

2.磁感应强度 磁感线

知道磁感应强度。

知道磁感线。

知道几种常见磁场磁感线的分布情况。

判断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周围磁场的方向。

知道磁通量。

3.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

通过实验认识安培力,会用左手定则判断安培力的方向,会计算匀强磁场中安培力的大小。

(安培力的计算限于直导线跟磁感应强度B平行或垂直的两种情况)

4.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通过实验认识洛仑兹力,会用左手定则判断洛仑兹力的方向,会计算洛仑兹力的大小。

(洛仑兹力的计算限于速度v跟磁感应强度B平行或垂直的两种情况)

了解电子束的磁偏转原理以及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

5.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分析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匀速圆周运动,并进行有关计算。

知道回旋加速器的工作原理。

认识电磁现象的研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质谱仪和回旋加速器的技术细节不作要求)

选修3-2

(一)电磁感应

1.电磁感应现象

了解奥斯特“电生磁”的实验和法拉第 “磁生电”的实验,体会对称性思考在科学发现中的作用。

了解电磁感应现象发现的历程,体会人类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探究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条件

经历探究电磁感应现象产生条件的实验过程。

理解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条件。

体验从实验现象中分析论证、归纳总结、寻找结论的过程。

了解电磁感应现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3.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并能应用其进行有关计算。

(仅限于导线方向与磁场方向、运动方向垂直的情况。不要求讨论动生电动势与感生电动势同时存在的问题)

4.楞次定律

经历实验探究过程,理解楞次定律。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楞次定律。

会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会用右手定则判断导体切割磁感线时感应电流的方向。

5.互感和自感

通过实验了解互感和自感现象。

了解自感系数,知道自感系数的单位。

了解自感现象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6.涡流(选学)

通过实验,了解涡流现象。举例说明涡流现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二)交变电流

1.交变电流

通过实验观察,知道交变电流。

通过模型或实验认识交变电流的产生过程,了解正弦式交变电流。

2.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

理解周期和频率、峰值和有效值的物理意义。

会用图象和函数表达式描述正弦交变电流。

(不要求掌握交变电流中的相位概念)

3.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通过实验,了解电容器和电感器对交变电流的导通和阻碍作用。

4.变压器

了解变压器的构造和原理。了解理想变压器。

通过实验探究变压器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并能用这一关系进行简单计算。

(只要求对原、副线圈各只有一组的理想变压器进行简单计算,对变压器原线圈与其它电器串联的问题不作要求)

了解变压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传感器

1.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

通过实验,知道传感器及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知道非电学量转换成电学量的技术意义。

观察光敏电阻、热敏电阻和金属热电阻等多种传感器实物。

2.传感器的应用

知道力传感器、声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光传感器等。

列举传感器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选修3-3

(一)分子动理论与统计思想

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认识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了解一般分子大小的数量级。

通过实验估测分子的大小,体会建立模型和估测等方法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应用。

知道阿伏加德罗常数及其意义,会用阿伏伽德罗常数进行计算或估算。

2.分子的热运动

认识布朗运动。

通过实验认识分子热运动,知道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

3.分子间的作用力

通过大量的实例,知道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认识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特点。

4.温度与内能

知道温度的物理意义,了解摄氏温标与热力学温标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知道分子动能,认识温度是分子动能的标志。知道分子势能。

理解内能的概念。

用分子动理论和统计观点解释气体压强。

3.气体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气体实验三定律,知道理想气体的模型。并能用分子动理论和统计的观点解释气体实验定律。

(不要求用气体实验定律进行定量计算)

(三)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

1.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知道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了解两种方式的区别和联系。

2.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

通过有关史实,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过程。体会科学探索中的挫折和失败对科学发现的意义。

认识热力学第一定律。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用能量守恒观点解释自然现象。体会能量守恒定律是最基本、最普遍的自然规律之一。

知道永动机不可能制成,认识第一类永动机的思想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四)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1.能源与环境

通过搜集资料,认识能源和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知道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

2.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讨论能源开发和利用带来的问题及应该取的对策,知道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

尝试估计一些厂矿、交通工具及家用电器的能源消耗。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和节约能源的意识。注意自然的循环利用。

选修3-4

(一)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1.简谐运动

通过对弹簧振子的运动情况的观察和分析,理解简谐运动的定义和条件。

理解回复力的概念, 理解简谐运动回复力的特点。

了解简谐运动中能量的转化。

(不要求分析竖直放置的弹簧振子振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

2.简谐运动的描述

理解描述简谐运动的物理量及其特点。

(对弹簧振子振动的周期公式不作要求)

通过砂摆实验或频闪照片的分析,认识简谐运动图象的物理意义。

能运用图象、公式描述简谐运动的特征。

3.单摆

知道单摆及单摆做简谐运动的条件与特征。

通过实验,探究单摆的周期与摆长和重力加速度的关系,知道单摆的周期公式,并能用来进行有关的计算。

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不要求推导单摆的周期公式)

4.受迫振动

通过实验,认识受迫振动的特点。

了解产生共振的条件以及在技术上的应用。

5.波的形成和传播

通过实例,知道机械波的形成过程。

知道什么是横波,知道波峰和波谷。

知道什么是纵波,知道疏部和密部。

能区别横波和纵波。

通过观察,认识波是振动传播的形式和能量传播的形式。

6.波长、频率和波速

理解波长、频率和波速的物理意义。

理解波长、频率和波速之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一关系式进行计算和分析问题。

(波的传播问题仅限于单一方向的传播)

7.波的图象

知道波的图象的物理意义。

能运用简谐横波(正弦波)的图象描述横波,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通过对波的图象和振动图象的比较,知道波的图象与质点振动图象的区别。

(不要求讨论纵波的波形图。对振动图象和波的图象相互转化的问题不作要求)

9.波的衍射

通过实验,认识波的衍射现象,知道波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

知道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

10.波的干涉

知道波的叠加原理。

通过实验,认识波的干涉现象。知道产生稳定干涉现象的条件。

知道干涉是波特有的现象。

11.多普勒效应

通过实验,感受多普勒效应。

通过列举多普勒效应的应用实例,了解多普勒效应的应用。

(二)电磁振荡与电磁波

1.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

初步了解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基本思想以及在物理学发展史上的意义。

2.电磁波

了解电磁波的产生。

通过赫兹电火花实验,感受电磁波的存在。体会电磁场的物质性。

了解电磁波的周期、频率、波长和波速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6.电磁波谱

知道光是电磁波。

通过实例认识电磁波谱,知道电磁波谱中按频率(或波长)大小的排列顺序。

了解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的主要作用。

(三)光

1.光的折射

通过实验认识光的折射现象。经历光的折射定律的探究过程,理解折射定律。

理解介质折射率的定义、会用折射率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不要求知道相对折射率)

会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2.全反射

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光的全反射现象和产生光的全反射的条件。

初步了解光导纤维的工作原理和光纤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光纤技术对经济、社会、生活的重大影响。

3.光的干涉

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干涉现象,知道产生光的干涉现象的条件,知道双缝干涉的规律。

(不要求应用光的干涉规律进行定量计算)

会用双缝干涉实验测定光的波长。(选学)

观察光的薄膜干涉现象。

4.光的衍射

通过实验,观察光的衍射现象。

知道产生光的衍射现象的条件。

四)相对论

1.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设

知道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

2.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

通过分析,知道“同时”的相对性。

知道长度的相对性。

知道时间间隔的相对性。

了解相对论时空观与经典物理时空观的主要区别。体会相对论的建立对人类认识世界的影响。

3.狭义相对论的其他结论

了解相对论质量公式。

知道相对论质能关系。

(相对论的所有公式都只作定性要求,不要求定量计算)

选修3-5

(一)碰撞与动量守恒

1.动量

理解动量的概念,知道动量是矢量。

理解动量变化量的意义,会计算一维动量的变化。

(对动量定理不作要求)

2.动量守恒定律

通过实验探究一维碰撞中的不变量。

理解动量守恒定律, 知道动量守恒定律的普遍意义,并通过动量守恒定律体会自然界的和谐与统一。

知道动量守恒定律的成立条件,能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释有关现象并解决有关问题。

(关注动量守恒定律建立过程,不要求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进行定量计算)

(二)原子结构

1.电子的发现

了解人类发现电子的过程。

知道早期的原子结构模型,体会模型化方法。

2.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知道α粒子散射实验的原理及实验结果。

通过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建立过程,体会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

3.氢原子光谱

4.原子的能级

了解原子的能级结构,了解原子能级的量子化。

了解微观世界中的量子化现象。

(三)原子核

1.原子核的组成

了解质子、中子的发现过程,了解原子核的组成。

知道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等概念及其数量关系。

2.衰变、半衰期

了解天然放射现象。

知道放射现象中三种射线的本质及特性。

了解α衰变、β衰变,会写衰变方程。

会用半衰期描述衰变的快慢,知道半衰期的统计意义。

(不要求用半衰期公式进行定量计算)

3.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知道放射性同位素的概念。

了解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知道射线的危害与防护。

4.核力与结合能

知道核力的存在,了解核力的性质。

知道结合能和质量亏损的概念。

了解爱因斯坦质能方程。

(不要求用质能方程进行定量计算)

5.重核裂变

知道铀核裂变。知道链式反应的发生条件。

会写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方程,会根据质量亏损计算释放的核能。

了解人类和平利用核能的进程,思考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6.核聚变

了解聚变的特点及条件,会写聚变方程。

了解受控热核反应,关注受控热核反应的研究及其发展。

7.粒子与宇宙(选学)

(四)波粒二象性

1.量子论的建立

了解黑体和黑体辐射。

体会量子论的建立深化了人们对于物质世界的认识。

2.光电效应

知道光电效应,通过实验了解光电效应实验规律。

了解爱因斯坦光子说,并能够用它来解释光电效应现象。

知道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及其意义,并能利用它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3.康普顿效应(选学)

4.光的波粒二象性

根据事实说明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了解光在哪些不同情况下会表现出粒子性或波动性。知道光是一种概率波。

了解德布罗意说内容,知道德布罗意波长关系式。知道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

(不要求用德布罗意波长关系式进行定量计算)

知道电子云。初步了解不确定性关系。(选学)

了解人类探索光本质所经历的曲折过程,知道人类对世界的探究是不断深入的。

高考物理评分标准及评分细则

物理综合题的?综合?特征与求解策略.

 (1)?过程?型综合题?按物理过程程序化解题

 按物理发生的时间顺序构成的?过程?型综合题,在分析时要注意物理过程的阶段性、联系性与规律性。

 阶段性?将题目涉及的整个过程恰当地划分为若干阶段。

 联系性?找出各个阶段之间由什么物理量联系,以及各个阶段的链接点。

 规律性?明确每个阶段分别遵循什么物理规律。

 物理总过程的各个阶段即各个子过程,相对总过程来说通常都要简单得多。因此,把构成总过程的若干子过程划分出来,就可以把总过程十分复杂的问题简化成若干简单的子过程,使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此类综合题只要对物理过程按时间顺序,一步一步地列出相关式子,就可以使问题得解。

 (2)?知识?型综合题?注意知识块间的友情链接

 这类综合题要在掌握各章节、模块知识的基础上,分析各知识块之间的友情链接,找到解题的突破口,通过知识串接使问题得到完整解决。

 这种综合题主要表现为各章节知识的综合,如力、电的综合,光、电的综合,力、电光的综合。感应电动势是高中物理最重要的知识之一,与之相链接的知识点多,综合形式多,具有明显的?综合?特征。

 通过感应电动势,能把?场?与?路?的问题以及电学、力学问题尽情链接,既挖掘了知识内在的联系及活化了物理规律的教学。

 同时,还把几个重要规律?左手定则、右手定则、安培定则、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学规律、能的转化与定恒都链接在一起。

 (3)?信息?型综合题?提纯最有用的物理信息

 ?信息?型综合题也叫做应用型物理综合题,理科综合考试说明中把?对自然科学基本知识的应用能力?作为对考生的重要能力要求。因此,作为体现这一能力要求的、以现实生活实例和现代科技应用立意的应用型问题正成为高考物理命题的新趋势,也是高考题型的一种重要变化。

 它以材料新、情景新、问题新等新颖的特点受到师生一致欢迎,更以其突出了能力素质考查将物理教学从重知识向重能力、从重理论向重应用的方向引导而广受好评。

 信息型物理综合题的物理实质、物理模型往往较为简单,大部分文字只是基于生活背景和科技完整性、严密性的必要表述,涉及科技实例的应用题往往起点很高但落点较低,只需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即可顺利解决。

 此类题要求学生在领会题意的基础上,对题给信息进行分析判断,要能够剔除题目中的生活要素和科技实例中的因素,获取题中构成物理问题的物理要素。根据问题的要求和解答目标排除次要因素,抓住主要的物理条件和关系,以及主要的物理过程和情境,把问题与物理知识联系起来,将实际问题简化、抽象为恰当的物理模型,用学过的知识和方法给予解决。

 (4)物理计算题的规范表达三步曲?程序化解题

 解答物理计算题时,要把自己的`思维过程表达出来,让阅卷的老师赏识评分.因此,在平时训练时一定要注意规范化解题和表达.一般来说,物理计算题评分时有列式分和求解分,我们可按照?三步曲?来规范计算题的解题过程。

 注意列式分与求解分:必要的文说明;列出具体的物理规律公式;代入数据解出答案,如果是用字母表达的题目,最后一定要检查答案中的字母是不是全部已知,具体列式时要抓住物理情景中出现的系统、状态与过程,你是对谁的哪一物理过程列方程、这一物理过程的初态与末态如何,必要时要画出几何关系图和位置图。

心态决定一切

 十年寒窗炼成剑,凝神发功露锋芒.我们日思夜盼的高考即将来临,这临门一脚无限,实在值得我们好好地研究一番.高考不仅是知识、技能的较量,更是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的较量.以良好的心态面对高考,是高考取得好成绩的根本保证。

 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水平,相信自己能够运用知识和技能顺利解题,既使碰到从未见过的新情境、新模式、新问题,凭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也不在话下,凡是自己不会的东西,别人也未必会;我感到难的题目别人也未必轻松.这样一想,即可使自己的情绪较快地稳定下来,在最佳的思维状态中发挥出应有水平。

求高考物理解题方法

高考物理评分标准及评分细则如下:

1、只看公式,不看文字:高考物理大题进行评分时,文字说明是没有分的,也就是说,你写了,不多得分;不写,也不扣分。所以,在高考答题时,对于不确定该写什么文字说明时,不写是最好的选择。当然,能写出最好,这样更利于阅卷老师理解你的解题思路。

2、等价给分:高考的评分标准中往往会给出一题的多种解答,以及每种解答中每一步骤的给分原则。只要公式是一级公式,也确实能推出正确答案的,就给满分。

3、只看对的,不看错的:高考阅卷时,对于必要的公式,高考的阅卷方式是,只要与本题有关的公式都写出来了,而且答案正确,那么就给满分。

4、不重复扣分:指在同一道题目中,如果一个错误犯了两次,那么只按一次来扣分。这也是物理阅卷与数学不一样的地方,物理阅卷认为,错误只在第一问,第二问的过程没错,结果的错误也仅仅是第一问造成的。

5、只看物理公式和答案,不看数算过程:在物理试卷中,能不出现数算就不要出现,因为只有公式和最后的答案是给分点。

拓展知识:

高考的评分标准每个省市每年都有变化,具体的评分标准会根据当地考生答题情况来制定。目前高考阅卷都是以电脑阅卷为主。对于评阅分值较大、主观性强的题型,例如作文、论述题、计算解答题等,要做到符合客观事实,不能编造。对于数学等理科题目,要答题准确,不要有蒙混过关的想法。

很多省份在正式评卷前,所有科目都会进行试评工作,以确保评卷工作做到标准统一、宽严一致、始终如一。试评教师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下发的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参考,结合考生的答题实际,制定出涵盖多解法、更具体、操作性更强的评分细则。

试评结束后,所有的试评卷会返回数据库,待正评时重新按照正常流程、由评卷系统随机分发到各评卷教师手中,重新评阅、计分。试评卷上不会留下任何被试评过的记号或信息,因此也绝对不会对考生最终得分产生任何影响。

高考在即。十年磨一剑,剑要出鞘,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不论物理单科试卷还是理科综合物理部分,都要把题目做对才能有好成绩。要把题目做对、做好,就要研究高考命题趋势和解题策略。

高考物理试题有以下几种题型:

一 选择题

1.单项选择题,解题策略: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对于单项选择题来说,如果你能确定某一项肯定是正确的,其余的选择项可以不去管它。这样就节省了时间,须知,高考考场上的时间,一分一秒都是宝贵的。

(1)概念题型选择题。此类题虽然是选择题的形式,但考查的是物理概念。此类题不要匆匆忙忙去计算题,要从物理概念上去分析。

(2)计算题型选择题:此类题虽然是选择题的形式,但是计算题的内容。此类题只要把题干作为计算题去做,然后把答案与选择支比较,哪个与你的结果相同选哪个。

(3)识图题或作图题型选择题:此类题或者题目画出图象,要求考生识别、理解,或者是作图题的内容,此类题重点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

2多项选择题,解题策略:疑项不选,每题必做。“疑项不选”的意思是:有把握正确的选项你要选,没有把握(有怀疑、疑虑、疑惑)的选项不要选,因为多选题的判分方法是: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满分(例如 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部分分(例如2 分),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例如某题有两个选项B、C你认为可选,但对C,你有把握,对B,你没有把握,你就宁愿只选C,可得2分,如果选了B、C,结果正确答案是CD,你则只能得0分,就“连累”C也不能得分。“每题必做”的意思是:如果有一个题很难,你没有有把握正确的选项,那么,你就在没有把握的选项中写一个,也有得2分的可能,如果不写,则肯定为0分。

(1)每一个选项提出一个问题,逐一选项判断

(2) 分组判断:把4个选项分为2组,分别判断、分析、研究。

(3)配伍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的内容,单项选择题的形式。

2.填空题(实验题),记住:细节决定成败。实验题解题策略:细、实、活。

《考试说明》明确指出:实验(包含在各部分内容中): 15%左右,也就是说,实验题占18分左右。

实验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弹簧秤、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温度计(选修3-3)等。

认识误差问题在实验中的重要性,了解误差概念,知道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知道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偶然误差;能在某些实验中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不要求计算误差。

知道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用有效数字表达直接测量的结果,间接测量的有效数字运算不作要求.

3.计算题(包括压轴大题)

因为压轴大题占分多,难度大,所以重点说说。什么是压轴题?查现代汉语词典,有[压轴戏]词条,解释是:压轴子的戏曲节目,比喻令人注目的、最后出现的。有[压轴子]词条,解释是:①把某一出戏排做一次戏曲演出中的倒数第二个节目(最后的一出戏叫大轴子)。②一次演出的戏曲节目中排在倒数第二的一出戏。本文把一套高考试卷的最后一题和倒数第二题作为压轴大题研究。

根据笔者多年对高考的实践与研究认为,因为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考查考生高中物理所学的很多知识和物理学科能力,压轴大题命题的角度常常从物理学科的综合着手。在知识方面,综合题常常是:或者力学综合题,或者电磁学综合题。

力学综合题的解法常用的有三个,一个是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另一个是用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解,第三个是用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解,由于新课程高考把动量的内容作为选修和选考内容,所以用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解的题目在新课程高考中将会回避而不会出现在压轴大题中。在前两种解法中,前者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后者不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也适用于非匀变速运动。

电磁学综合题高考的热点有两个,一个是带电粒子在电场或磁场或电磁场中的运动,一个是电磁感应。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是高考的热点。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主要有两种,一是在电场中加速(或减速),常用动能定理解,不论匀强电场还是非匀强电场都适用。二是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用运动的分解方法结合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只适用于匀强电场。

解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的题目,关键是要掌握物理上的洛仑兹力等于向心力求圆周运动的半径,以及运动时间与周期的关系,即时间与周期之比等于圆心角与360度之比。在解题过程中,作图和找出几何关系是难点。

关于“电磁感应”的题目,历来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常常为压轴题。因为要用少量的题目、很短的时间考你多年学的知识,题目就要有综合性,也就是一道题考到多个知识点和多种方法和能力。而电磁感应问题就在综合上有很大的空间,它既可以与电路联系实现电磁学内的综合,又可以与力与运动联系实现电磁学与力学的综合,也可以与能的问题综合而成为物理学内综合题。在方法与能力上,它除了要用到电磁感应定律和全电路欧姆定律外,还可以用到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高考题跟其他任何事物一样,有它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发展趋势是和发展过程有关的,正如所说:要知道他的将来,就要看他的过去。

压轴大题的解题策略是:

1.综合题的解题理论:板块结构论。所谓物理综合题,或涉及的研究对象(物体)较多,或经历的物理过程复杂,或应用的物理规律较多。解答这样的问题,我们用化繁为简、化整为零的分解方法去分析处理。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问题,不妨称之为“板块”结构。如果研究的问题涉及到的对象(物体)较多,我们逐一研究,每个物体可以看作一个“板块”;如果一个问题涉及到的物理过程较复杂,我们把一个过程称之为一个“板块”;如果涉及较多的物理规律,我们把每个规律亦称之为一个“板块”。

解题策略: 对于综合题,除了认真研究各个物体的各个过程中的各种物理规律外,还应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即衔接条件。如多个物体系统,各个物体都不是孤立的,往往都是通过相互作用(或比较等其它关系)而取得联系。复杂过程的各个过程之间也有联系,往往第一个过程的终了状态也就是第二个过程的初始状态。找到了衔接条件,可以减少未知量,增加已知量,或者增加解题方程的个数从而便于求解。

2.物理情景解题法:对物理综合题,我总结一个叫所谓“物理情景解题法”的解题方法。解一些比较复杂的物理题目,常用物理情景分析法。所谓物理情景,包括物理状态和物理过程。 所谓物理状态,力学中是指位移、速度、加速度、动能、势能、动量等;所谓物理过程,是指匀速运动、匀加速运动、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匀速圆周运动、平抛运动等等。状态的变化即为过程,只有分析清楚这些状态和过程,才能正确地列出公式求解,否则乱代公式或乱套公式,必然事倍功半。

分析物理情景的方法是示意图法。用示意图表示物体的物理状态或物理过程,具有直观、形象的优点,可以把抽象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使复杂的题目化难为易。有时候可以用图象法,图象可以把物理量的变化规律表达得很清楚、直观,例如运动学中的图, 图,振动的 图象,波的 图象,电学中的 图象,交流电的 图象, 图象等。

3. 归纳法解题:题目中出现与次数、个数等有关的问题,常考虑用归纳法解,压轴大题有时会出现用归纳法解的题目。

解题策略:在解题的过程中,同学要自己独立地探究物理的规律,这就是归纳法解题。例如用牛顿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根据物理规律写出方程式,求解出第1个物理过程的解,然后根据第2、3个物理过程的结果,找出其中的规律性,列出递推公式,最后根据递推公式求解未知量。

4. 微元法解题:题目中出现微小变量,常考虑用微元法解题,微元法解题,体现了微分和积分的思想,江苏连续三年出现用微元法解的压轴大题。

解题策略:微元法解题,体现了微分和积分的思想,考查学生学习的潜能和独创能力,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这是全卷最难的题目之一,是把优秀学生与最优秀学生区分的题目。这样的题目,老师是讲不到的。微元法,虽然老师讲了方法,讲了例题,也做了练习,但考试还要靠考生独立思考、独立解题。这样的题是好题。以“微元法”为解题的基本方法,可以用动量定理或动能定理解题。对于使用老教科书的地区,这两种解法用哪一种都行,但对于使用课程标准教科书的地区就不同了,因为他们的教科书把动量的内容移到了选修3-5,如果不选修3-5,则不能用动量定理解,只能用动能定理解。

关于微元法。在时间 很短或位移 很小时,变速运动可以看作匀速运动,梯形可以看作矩形,所以有 , 。微元法体现了微分思想。

关于求和 。许多小的梯形加起来为大的梯形,即 ,(注意:前面的 为小写,后面的 为大写)。求和法,即积分思想。

另外,要学会适当的放弃,大的难题,13题可全做,14题可做第1/2步,15题可做第1步,第2/3步可以放弃,但也不一定,一切以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试卷情况决定。

总结:

1.所谓压轴大题,一般指高考的最后两题,都是综合性较高的题目,他们的选材,多是力学综合题或电磁学综合题,电磁学综合题又多是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或电磁感应。

2.在高考的复习中,要特别关注综合题,对综合题:

第一,不畏难,要去做,独立地做,不要等老师讲过再做;

第二,要反思,要总结,做过以后,不要一对答案了之,要反思解题过程,要总结解题方法,如归纳法、微元法、图象法、临界法、物理情景解题法等;

第三,要学习解题规律,如综合题的板块结构,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等;

第四,要纠错,建议同学们设一个纠错本,对曾经做错的题目,记下来,隔一段时间再看看,避免重犯;

第五,要记住一些二级结论,以便高考时加快解题速度。所谓二级结论,是不如教科书给出的公式和结论“基本”的结论,如摩擦力对系统做的功可以用摩擦力与相对位移的乘积求出,再如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公式、周期公式等等。

文章标签: # 物理 # 知道 # 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