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
十个高考成语及解释_山东高考成语
tamoadmin 2024-07-18 人已围观
简介1.2014山东高考考总分多少 , 都考什么 占多少分 +各科怎么学习!! 麻烦大家了 急求!2.申甫的读音申甫的读音是什么3.高考成语归纳4.书声什么成语?5.1989年山东高考语文满分是多少6.山东高考语文是全国几卷语文:字音字形、近义词辨析、成语、病句、标点,用选择题的形式,字音字形大多能在必修课本中找到,近义词也是,平常应注意积累;论述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也用选择题的形式,文言文中的很多
1.2014山东高考考总分多少 , 都考什么 占多少分 +各科怎么学习!! 麻烦大家了 急求!
2.申甫的读音申甫的读音是什么
3.高考成语归纳
4.书声什么成语?
5.1989年山东高考语文满分是多少
6.山东高考语文是全国几卷
语文:字音字形、近义词辨析、成语、病句、标点,用选择题的形式,字音字形大多能在必修课本中找到,近义词也是,平常应注意积累;论述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也用选择题的形式,文言文中的很多词汇大多是课本中学过的;文言翻译,笔答题,尤其体现了课内知识的迁移应用,虽然给的是课外文言,但将课内的学好了,再额外积累一部分词汇,这类题不成问题;古诗文名句默写;语言运用;现代文阅读,有两篇,任选一篇,第一篇是散文或,第二篇是实用类文本,如新闻、人物传记等等;最后是作文。名著考的形式不固定,会有一定的体现。课后题只要注意把要求北国的背熟并会默写就可以了。另外,还应积累一些课外的名篇名句,高考时的默写是4选3,包含课外名句。复习时注意积累,将基础巩固好,多训练。
数学:选择、填空、大题。考课本上所学的,有的是重点,有的只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有的几乎不考,但也不一定,学了基本上就知道了。复习时首先应该将基本知识掌握扎实,再做题提高,注意积累错题和典型题,定期看一下积累本及以前复习的,最后练成套的高考题或模拟题。
英语:听力、单选、完型、阅读、阅读表达、写作。背单词、句型,做题训练。语法和单词市面上有很多专门的参考书,里面的内容比较详尽。跟学长借或买也可以。
至于大量的记忆内容,你就努力地记吧,一定要注意复习,同时要一遍一遍不停地背,你的老师会告诉你哪些需要背,哪些需要理解。
化学和物理:不做题是不可以的,做少了也不行,只做题更不行。应当把基础的概念搞清楚,公式背熟,化学有许多需要记忆的东西,应当记牢,特别是实验部分,物理需要注意总结题型,练习分析能力,形成完备的知识网络。
复习需要有层次、有阶段的进行,每个阶段有不同的目标和重点。
山东省高考的内容:语文150分,数学150分,英语150分,基本能力60分(卷面分100,按60%计入总成绩),此外,文科考文科综合240分,包括地理、政治、历史,理科考理科综合240分,包括物理89分,化学78分,生物73分。
第一天上午9:00-11:30考语文,下午3:00-5:00考数学,第二天上午9:00-11:30考文/理综,下午3:00-5:00考英语,第三天上午9:00-11:00考基本能力。
这是10年的情况。
其实高考并没有多难,只要努力,注意方法,就可以取得成功。不要忽视任何一分。
2014山东高考考总分多少 , 都考什么 占多少分 +各科怎么学习!! 麻烦大家了 急求!
语文一卷(36分):字音、字形、成语词语是否合适、,病句、标点
(5个题=15分)
科普科技文阅读:选择题(注意仔细抠字眼,多读一下,读明白)
(3个题=9分)
文言文阅读:常用实虚词和理解
(4个题=12分)
二卷:诗歌鉴赏(4+4=8分)
名句诗句填空八选六(6分)
仿写句子或语句是否得体或排顺序(多少分忘了)
两篇阅读,任选一篇,有有新闻有传记有科技文
!作文(60分)命题或半命题
数学一卷:选择12个=60分
二卷:填空(16分)考查各方面的知识
17题一般三角函数
18题大多立体几何
19-22题:数列、导数,、概率.、这个比较固定
!最后一个一般向量和解析几何结合
英语一卷:听力(30分)
单选(15个=15分):从句、冠词、对话等等
完形填空(20个):注意旧词新意和一次多意
阅读:四大篇
阅读表达5个题
书面表达
理综(我是文科生,我问了一下理科同学)
各科的选择题
物理:实验(加速度和电磁场)、基本力学题
生物:各种题,有遗传和细胞器等
化学:忘了
选修题
基本能力音体美政史地理化生
文综(顺序为地理、历史、政治)
各科选择题25个题
地理部分:三圈环流、区域地理、地貌形成
历史部分:政治经济文化,去年和前年都有小论文
政治部分:主要是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和哲学依据
学科间综合
选修
申甫的读音申甫的读音是什么
一、2014年山东高考正式回归全国卷,考试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综合一(政治、历史、地理)或者综合二(物理、化学、生物)。分值为750分,语数英各150分,综合一或者综合二都是300分。
二、学习建议:
语文 1)基础知识:注意多音字、错别字、成语、修改病句等平时摘抄积累;
2)现代文阅读:注重学习有大家风范的文章(大手笔)体会作者的主题思想和写作意图,
扩大课外阅读和做摘抄,建议看《青年文摘》、《读者》,体会作者意境,产生共情写读 后感;
3)文言文阅读:背诵文言文课文;总结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出处。
4)作文:《高考满分作文大全》每天看一篇,摘抄优美的词藻或句子变成自己的写作素材,写随笔或日记,真实记录自己的感受,写作时要注意创新立意、分段、标点运用、错别字等常见问题。 总结: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要注意在学习、生活中不断总结积累,在不经意间建造自己的知识高塔。学好语文,必须把阅读、思考、写作结合,这样才会提高学习效率,长期坚持,一定能提高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建议零散时间学习语文。
数学 1)错题本的建立与作用:对错题进行整理、析错、总结,定期翻看错题本,尤其在考试前要针对错题本多看、多练,加深印象,防止再错;
2)建立典型例题本:通过对典型例题的深入分析,可以举一反三,熟练解题思路,缩短答题时间;
3)通过做题,总结数学思想:常见的数学思想有:
化归的数学思想(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未知为已知) 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函数的数学思想、平均的数学思想、对应的数学思想。
英语(15-20天见效):1)语感的培养与维持:大声朗读课文,每天一单元,早中晚3次/天,能熟读成诵,培养语感的同时也为单词的记忆寻找了一个载体;
2)中午阅读英语周报,摘抄短语、词组和典型例句;
3)勤查字典:词汇、短语、固定搭配,提高学习英语的效率;
4)根据自身学习特点,坚持每天做专项训练,达到快速提分的目的;
5)坚持写周记(随笔)时刻给自己创造学英语的环境和氛围。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帮助!
高考成语归纳
申甫的读音是:shēnfǔ。
申甫的拼音是:shēnfǔ。注音是:ㄕㄣㄈㄨˇ。结构是:申(独体结构)甫(独体结构)。
申甫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详细内容
周代名臣申伯和仲山甫的并称。借指贤能的辅佐之臣。
二、引证解释
⒈周代名臣申伯和仲山甫的并称。引《诗·大雅·崧高》:“维申及甫,维周之翰。”⒉借指贤能的辅佐之臣。引《梁书·元帝纪》:“大国有蕃,申甫惟翰。”唐元稹《赠乌重胤父承_等诰》:“载诞颇牧,降生申甫。”清曾国藩《李忠武公神道碑铭》:“文宗震悼,手_曰:‘惜我良将,不克令终,尚冀其忠灵不昧,他年生申甫以佐予也。’”
三、网络解释
申甫周代名臣申伯和仲山甫的并称。另意:借指贤能的辅佐之臣。2010年山东高考语文卷有文言文《申甫传》试题。
关于申甫的诗词
《减字木兰花·寿傅申甫先生》《谯申甫惠诗有随缘婚嫁之语因次韵赞之》《上亲庭寿·中兴申甫来高崧》
关于申甫的诗句
认再生申甫又却是重生申甫申甫翰王家
关于申甫的成语
申冤吐气杀青甫就章甫荐履熊经鸟申申祸无良三令五申
关于申甫的词语
引而申之申旦达夕杀青甫就奉申贺敬三令五申达诚申信熊经鸟申申冤吐气小屈大申郁抑不申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申甫的详细信息
书声什么成语?
2004年高考词语(成语、熟语)使用题汇编详解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吉林 、黑龙江、四川、云南)
A.和煦的春风带来生机盎然的季节,学校社团的招新活动再次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男女同学纷至沓来,踊跃报名。
B.机场附近山顶的大量无线发射台严重影响飞行安全,目前虽有一些已搬下山,但这对实现机场净空不过是九牛一毛。
C.东方大学城在短短四年内就以2.1亿元自有资金获取了13.7亿元巨额利润,这种惊人的财富增长速度确实匪夷所思。
D.很多教师和学生都有这样的经验和体会,在考试前一定要保持轻松的心态,用疲劳战术和题海战术只能事倍功半。
(答案:B。“九牛一毛”指的是许多条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的数量中的极少数,微不足道。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山东 河南 河北 安徽 江西)
A.这两位进城打工的农民遭到保安人员的非法拘押和刑讯逼供,他们在被毒打后忍无可忍,不得不承认偷了商场的物品。
B.世界上很难再找到像巴黎这样的城市:古典高雅的韵味和现代时尚的潮流完美地融为一体,既充满反差,又相得益彰。
C.根据犯罪嫌疑人的供述,警方决定顺藤摸瓜寻找在幕后操纵的黑手,最终全面破获了这起产供销的制大案。
D.虽然中国队小组赛初战告捷,但从比赛中整个球队在战术意识、进攻手段和体能上的表现来看,也只能说是差强人意。
(答案:A。“忍无可忍”的意思是忍得再也无可忍受。其语境往往是接着进行反抗,但下面是“承认”了,不但没有反抗,而且屈服了,不合语意。)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广西、陕西、内蒙古)
A.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一些女记者直接到前线访,其冒险程度无异于火中取栗。
B.这次巴勒斯坦人士遭暗杀的,使得中东和平的前景再一次成为海市蜃楼。
C.美元近期在外汇市场的疲软走势,使长期处于低迷状态的欧洲经济雪上加霜。
D.欧洲一些国家从自身利益考虑,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
(答案:A。“火中取栗”的意思是为别人冒险,徒然吃苦二得不到好处。这里显然是意思成语的意思理解错了。)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青海)
A.这些年每听到亲友去世的消息,总令我无比伤感,尤其是这回相濡以沫的老伴远行,对于我这个年已九十且神经衰弱的老人,真像天塌了一样。
B.这位文学老人被誉为“农民诗人”,他最善于在田间地头和锅台灶边捕风捉影,从普通百姓的日常小事中发现劳动之乐、生活之趣和人性之美。
C.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高薪”不一定能收到“养廉”的效果,因为贪官污吏本来就是欲壑难填,并不是因为收入维持不了生计才搞腐败的。
D.一项社会调查显示,现在很多中学生在学校里见到老师都能亲切问好,而见到烧锅炉 的、打扫厕所的和食堂打饭的工人师傅,却都不屑一顾。
(答案:B。“捕风捉影”这个成语比喻说话办事没有丝毫根据。用于一位被誉为“农民诗人”的老人观察、发现劳动之乐、生活之趣和人性之美当然是褒贬不分了。)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北京卷)
A.这些食品是交给姐姐保管的,可她并不是一个从长计议的人,常常领着我们将下一日的提前消耗掉,造成寅吃卯粮的局面。
B.这件事对我无异于晴天霹雳———块珍藏多年价值连城的璧玉,顷刻变成一块—文不名的瓦片。
C.他最近出版了—本文不加点、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子,这样的书,读起来确实累人。
D.早在30年代,他就因创作长篇<梦之音》而名噪一时,成为京派作家的后起之秀。
(答案:D。A句中“寅吃卯粮”的意思是寅年就支用卯年散文粮,比喻经济困难,入不敷出。句子中并没有经济困难的意思,而是说“姐姐”没有长远的打算,用“寅吃卯粮”显然是错误的。B句的“一文不名”的意思是一个钱也没有,季度的贫穷。句子中误用为“一个钱也不值” 了。C句的“文不加点”的意思应该是“文章不经修改,一气呵成,形容才思敏捷,下笔成章”。句子力因望文生义而使用错误。)
6.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天津)
A. 我始终没来得及按照总编的要求修改这个剧本,几年来我一直耿耿于怀,深感有负他的嘱托。
B. 虽然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已经每况愈下,但我们仍不能有丝毫大意。
C.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电视和电脑这一对时代的宠儿,对我们来说几乎是不可或缺的。
D. 这些风言风语总不会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无风不起浪,无根不长草”嘛。
(答案:B。“每况愈下”形容情况越来越坏。句子中却用作了事故发生率越来越低,交通情况越来越好,恰好相反。)
7.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重庆)
A、离投票的日子越来越近了,虚虚实实,真真,凡是有损施瓦辛格形象的陈芝麻烂谷子都被翻出来了。
B.还想让你老爸保你过关吗?老实告诉你吧,他已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了,谁也救不了你!
C、不久前,王刚又杀回马枪,再返中央电视台主持节目,舍“动物”而去找“朋友”,又迅速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眼球。
D.就你摊的那些活儿,我三下五除二就可以把它弄清爽!谁像你,几天也拿不下来。
(答案:C。“回马枪”的意思是“回过头来给追击者以突然袭击”。王刚再回中央电视台不是回来打仗,而是来工作的,中央电视台也没有追击王刚。)
8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广东卷
A .老张今年65 岁,短小精悍,思维敏捷,干起活来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
B .这种首饰的款式非常新颖、时尚,一经推出,不少爱美的女士慷慨解囊抢购。
c .当中国女排捧回冠军奖杯时,举国弹冠相庆,无不佩服陈忠和教练的坚韧和勇气。
D .他三天两头到厂长办公室磨洋工,希望厂里解决职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
(答案:A。B句中“慷慨解囊”用在支援人家,为别人排忧解难上,语境错误。C句中的“弹冠相庆”是贬义词,感彩用错了。D句的“磨洋工”指的是出工不出力,意思理解错误了。)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福建)
A.对曾经纵横中国五百年的晋商,我们今天只能透过那些纸醉金迷的晋商大院来遥想他们当年踏漠北、下南洋的辉煌。
B.光明村委会提出,在旅游淡季积极开展果品销售,将旅游业和果业的开发有效地结合起来,这与专家的意见不谋而合。
C.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迷在网吧里,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D.写文章首先要言之有物,否则,无论文字如何优美,也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不能打动读者。
(答案:B。A句“纸醉金迷”指的是腐烂的生活,理解错误。C句的“豆蔻年华”指的是十三四岁的年纪,与大学生不相称。D句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判断不合逻辑。)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湖南)
A.他心爱的书籍,经过再三处理,还是没有地方放置,只能堆在地上或塞在床下,生活的屈辱和窘困,无出其右。
B.个别民警认为工作时间饮点酒是小事一桩,就不以为意,结果因违犯公安部颁布的“五条禁令”而受到查处。
C.要真正营造一个细胞生长的世外桃源也不是一件易事,除了要有合适的培养基之外,还需要许多其他条件。
D.中央书记处书记到党校看望正在这里学习的纪检监察系统的学员,不厌其详地询问他们在基层工作的情况。
(答案:A。“无出其右”意思是才能“没有人超过他的”,不能用在屈辱与困境上。)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湖北卷)
A、这里有我汗水浸过的土地,这里有我患难与共的亲友,这里有我相濡以沫的妻子,这里有我生命的根。
B、他们差强人意的服务质量,不仅给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有损职能部门在公众中的形象。
C、为了缩短时间,突击队躲开楼房林立的大院,潜入瓦房鳞次栉比的胡同,出其不意,取捷径,奔袭望海楼。
D、木船在风浪中剧烈地摇晃着,那人却稳稳地站立着,就像一个身怀绝技的骑士,骑在一匹桀骜不驯的野马上,任凭野马狂奔,他却泰然自若。
(答案:B。“差强人意”上午意思是基本上能让人满意,问中却用作了不能是人满意,意思理解错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浙江省)
A.这事你现在做不了,就不要勉为其难,以后有条件再做不迟。
B.他谦虚地说:“我既不擅长唱歌,也不喜欢运动;除了画画,就别无长物了。”
C.随着再就业工程的实施,许多下岗职工坚信山不转水转,自立自强,重新找到了人生的位置。
D.在国企改革中,某些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打着企业改制的幌子,侵吞国有资产。
(答案:B。“别无长物”意思是“除此之外,空无所有”,指物质,非才能。)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江苏)
A.我国许多城市都建立了食品质量报告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有关部门的检验结果,从而使那些劣质食品在劫难逃。
B.交易会展览大厅里陈列的一件件色泽莹润、玲珑剔透的玉雕工艺品,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客商的青睐。
C.只见演员手中的折扇飞快闪动,一张张生动传神的戏剧脸谱稍纵即逝,川剧的变脸绝技赢得了观众的一片喝彩。
D.现在,许多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过于急切,往往不切实际地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其结果常常是弄巧成拙。
(答案:B。A句的“在劫难逃”指“某种灾祸不可避免”,用早劣质食品上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C句中”的“稍纵即逝”形容机会和时间很容易失去,川剧的变脸是一种艺术,用得不妥。D句“弄巧成拙”意思是“本想耍弄技巧,结果反坏了事”,对孩子提过高要求不是耍弄技巧。)
14.下列语句中加点熟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辽宁)
A.做任何工作都不能孤军奋战,必须团结合作。墙倒众人推,我们只要齐心协力,互相帮助,就一定能克服工作中的种种困难。
B.初春的校园,篝火晚会上,大家陶醉在这春意阑珊的氛围中,有的在唱着,有的在跳着,有的在谈着……欢乐围绕在每个人的身边。
C.来到公司的第一天,我好像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做,忙得头昏眼花。已经过了下班的时间,我还在七手八脚地忙乎着。
D.他虽然很年轻,作品也不多,但在创作方面已是头角峥嵘,小有名气,受到同行的普遍赞赏。
(答案:D。A句“墙倒众人推”比喻人一旦失势,就遭到众人的非难和攻击,不是团结一致的意思。B句“春意阑珊”是春意将尽的意思,与语境不合。C句的“七手八脚”指的是人多而忙乱,不是指一个人。)
2005-2006高考语文成语题汇编 详解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2005全国1
A.我国企业遭遇的知识产权国际纠纷越来越多,但国内能够应对这些诉讼的高级人才却是百里挑一,极其缺乏。
B.2008年北京奥运会不仅要办成体育竞技盛会,而且要办成各国运动员欢聚一堂、多元文化精彩纷呈的人类文化庆典。
C.该研究所在其旁征博引的2005年度报告《重要现象》中写道,中国在世界经济强劲增长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D.近日面世的《共和国万岁》邮票珍藏大系,版面设计新颖别致,邮票藏品丰富多样,可谓"邮苑奇葩,传世珍藏"。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2005全国2
A.我们真诚地希望常昊夺取世界冠军之后再接再厉,不断带给人们惊喜。
B.我国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神舟”六号飞行的各项准备工作。
C.市中心许多商业广告牌被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日的宣传画取而代之。
D.近十多年来,我国的城市“夜景观”建设琳琅满目,发展十分迅速。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2005全国3
A.近年来,在各地蓬勃兴起的旅游热中,以参观革命圣地、踏访英雄足迹为特色的"红色旅游"独树一帜,呈升温之势。
B.某建筑公司会计程某,为填补贪污挪用公款的亏空,不惜再次把巨额公款投入股市,她的这种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
C.美国黑人**明星福克斯和弗里曼在第七十七届奥斯卡奖角逐中当仁不让,分别夺得最佳男主角奖和最佳男配角奖。
D.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特别是连续十几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表现,让各国经济界人士都叹为观止。
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005湖北卷
A.小李新买的房子装修得十分豪华,钢丝纱窗,大理石地面,漂亮的吊灯,真是琳琅满目。
B.有缺点错误就要及时改正,杏刚就会养虎遗患,铸成大错。
C.他有便宜从事的职权,地方性和局部性的问题,可以全权处理。
D.有志气的青年在困难面前一定十分沉着,想办法加以克服,而不会诚惶诚恐,被困难吓倒。
5、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2005湖南卷
A.走进白云观,庄致和见那道人骨瘦如柴,仿佛大病初愈的模样,却又目光如电,炯炯有神,心中不免暗暗吃惊。
B.入夜,月色溶溶,水天寥廓,我们或坐在树下谈笑自若,或坐在船上叩舷高歌,或立于小石桥上对月凝思。
C.他唾沫四溅地讲了半小时,话音刚落,站在他身边的几个人便拼命地鼓掌,其他的人,都噤若寒蝉,面面相觑。
D.那鼓声,如骤雨,如旋风,气势磅礴,震撼着你,使你惊异于击鼓人那瘦小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如此大的能量!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005北京卷
A.该会计师事务所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中国机床制造业一些有实力的集团为向国外市场渗透,取了更加咄咄逼人的收购策略。
B.随着贝克特等人的先后逝世,荒诞戏剧作为一个流派也渐渐偃旗息鼓了,但其创作成就和产生的影响依然存在。
C.从被科尼法官讲述的一起案件深深触动,到把科尼的故事写成《复活》,托尔斯泰惨淡经营了整整了12年之久。
D.“千年杜鹃王”是森林公园工作人员在马岗子海拔2160米处发现的,树围达175厘米,鲜为人知。经专家鉴定,其树龄已在900年以上。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2005 广东卷
A.科举时代的莘莘学子,寒窗苦读,为的就是金榜题名,为的就是荣华富贵。
B.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道:“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
C.我们不要被眼前这几十吨重的庞然大物所吓倒,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毕其功于一役,就一定能把这部机器装上车。
D.我的家乡有一片竹林,万竿碧竹,郁郁葱葱,蔚为壮观。这景色让我久久难以释怀。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2005 山东卷
A.他们到底扶持起了多少畜牧企业没有人记得清,只记得他们所到之处,大量畜牧企业脱颖而出。
B.年轻的城市,更需要青春和活力,更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摧枯拉朽的创造力,更需要不但超越的勇气。
C.她扮演的众多角色尽管各不相同,但都有一种共同的东西,那就是舍我其谁的傲气和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豪气。
D.这次来美国参加国际会议,要积极参加活动,既能向各国的同行学习,又能走马观花的感受美国的生活。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2005浙江卷
A.“书山有路勤为径”,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更要努力攀登书山,而不能高山仰止。
B.我们的某些规章制度还不很健全,有的“聪明人”便打起了擦边球,以此谋取私利。
C.时下,网络文学蓬勃发展,痞子蔡就是屈指可数的网络写手之一。
D.周末,我和同桌一起去攀岩,虽然崖壁陡峭,我们仍然摩肩接踵,奋力攀登。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2005江西卷
A.张之才一见自己的父亲受了这样大的委屈,忍俊不禁,拿起菜刀追出门去,要和渔霸算帐。
B."权钱交易"、"权权交易"等时下的腐败病症,在文艺界虽不说样样俱全,但该领域遭受"感染"却是不容置喙的事实。
C.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D.晴朗的夏夜,躺在广阔的草原上望着天上恒河沙数般的星星,惬意极了。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2005江苏卷
A.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B.辩论会上,选手们唇枪舌剑,巧舌如簧,精彩激烈的场面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C.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一些地区画地为牢,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人为地分割和控制煤炭。
D.导演对筹拍的这部电视剧主要角色的人选讳莫如深,记者得不到任何信息,大失所望。
12、下列语句中熟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2005 辽宁卷
A.我不是笼统地反对在文学作品中使用方言,因为适当地使用方言,能够使人物形象鲜活,乡土气息浓郁;我只是反对不分青红皂白地在文学作品中滥用方言,因为方言过多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读者对作品的理解。
B.昨天早晨,我和多年失去联系的小刘在街上不期而遇,开始都觉得面熟,却不敢相认。 “这可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啊!”当彼此叫出名字后,他笑着说。
C.老王和老李曾非常要好,20多年前,两人产生了矛盾,一直互不理睬。退休后,一件偶然的事,消除了他们多年的隔阂,两人和好如初,白头如新,大家也为之高兴。
D.他们常年在恶劣的环境中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尽管如此,他们从未退缩过,仍然坚苦卓绝地奋斗着,并乐此不疲。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2006全国卷 I)
A.许多农民巧妙地将服装厂剪裁后废弃的“下脚料”做成帘子,当作蔬菜大棚的“棉被“,这真是一念之差,变废为宝。
B.王大伯十分喜爱小动物,只要见到流浪的小猫小狗,他都要想办法把它们喂饱,有的人对此感到不解,他却乐此不疲。
C.文艺演出现场,身着盛装的表演者光着脚、微笑着,一边跳着傣族舞,一边向人们泼水致意,在场群众纷纷拍手称快。
D.厂长动情地说:“为了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我们将用一种新的对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功败垂成,在此一举!”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2006全国卷II)
A.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题目的要求来说是无伤大雅,不足为训的,我们决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了根本的目标。
B.在灿若群星的世界童话作家中,丹麦作家安徒生之所以卓尔不群、久享盛誉,是因为他开启了童话文学的一个新时代。
C.“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连续成功发射与顺利返回,为我国航天航空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必须彪炳千古。
D.盗挖天山雪莲日益猖獗的主要原因是,违法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又人手不足,因此执法时往往捉襟见肘。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2006安徽卷)
A.那本介绍学习方法的书出版后,受到中小学生和家长们的热烈欢迎,一时洛阳纸贵。
B.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是不容分说的,千里之外的问候,只要一个短信瞬间就能完成。
C.以时日,我们可以巧立名目,开发大批新颖别致的旅游项目,为景区再添光彩。
D.学习了他的先进事迹后,我们每一个青年都应该追本溯源,看看自己做得如何。
1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006重庆卷)
A、奶奶在城里呆了许多年,很少出门,从不逛街。有一次乡下的亲戚下来了,她竟然毛遂自荐,要带他们上街去玩。
B、午后,我独自在花间小径上穿行,猝不及防地被一只蝴蝶在面颊上点了一个触吻,一时,心头掠过了几许诗意般的遐想。
C、李老汉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别人给他的帮助与恩惠,哪怕仅仅只是一句安慰的话,他也睚眦必报。
D、植物也有“喜怒哀乐”,养植物跟养宠物一样,对它经常给予关爱,让它“心绪”良好,它就会投桃报李,令你心旷神怡。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2006四川卷)
A.伴随人类基因组的进展,生物芯片技术应运而生,并以完整的技术身份促进了基因组学的发展,带动了生物芯片技术的产业化。
B.足球比赛正在激烈进行着,只见一个防守队员快步赶上,抱住对方进攻队员的肩膀,从后面强行掀倒对方,而裁判却对此熟视无睹。
C.遗址是成都地区继三星堆之后又一个重大的考古发现,对破解扑朔迷离的古蜀历史文化之谜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D.在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交汇处的凌云山上,雕凿有一尊高达71米的栩栩如生的弥勒佛像,这就是闻名世界的乐山大佛。
18.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2006湖北卷)
A.在学校举行的元旦文艺晚会上,我们班的女生自编自演了一个话剧,两位同学将剧中人物演得绘声绘色,博得了观众的热流掌声。
B.随着两个儿子的出世,家庭状况更是捉襟见肘,她不得不去打工赚钱贴补家用,可她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村妇女,挣的钱少得可怜。
C.他搜集了许多经济学方面的图书来看,仿佛走进了令人应接不暇的名胜区,每跨一步总要点头叫绝,赞叹地说“平生初见”。
D.这些人垂头丧气,连眼皮也不敢抬,个个噤若寒蝉,都挤到角落去找遮掩的坐位,正襟危坐,就像待审的。
19.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2006广东卷)
A. 我们来到了实习工厂,厂领导和工人们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早已作了周密安派,他们对我们的关心真是无所不至。
B. 在利己主义者看来,没有谁不为自己,在他们心目中,现实生活中大量涌现出舍己为人、公而忘私的新人、新事,是不堪设想的。
C. 在学习、工作中,人总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碰到问题多向别人请教,这样才会有进步,俗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
D.我们对秦陵开展现代意义上的考古调查已经四十多年,多次震惊中外的考古现,只是冰山一角,大量珍宝还深藏地下。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一句是(2006北京卷)
A.大英博物馆近来因财力吃紧,裁减工作人员,与中国文物有关的职位首当其冲,这样,中国文物的巡展活动自然难以开展。
B.有的国家靠“购”外籍运动员提高在国际赛事中的名次,使本土选手减少了在更高
舞台上历练的机会,这真是买椟还珠。
C.有些地方的球迷,对主队的平庸表现绝不漫骂,而是将大家耳熟能详的老歌即兴换上新词,齐声歌唱,委婉地表面不满。
D.有的专家认为,能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的相法而且面对困难不胆怯的孩子,往往具有领导者的潜质。
2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2006山东卷)
A.各类配套完善的高新园区的建成使用,不仅带动了房地产开发,取得了经济效益,而且在潜移默化中聚集着人气,改善若人居环境。
B.“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中的运动人形刚柔相济,形象友善,在蕴含中国文化的同时,充满了动感,体现了“更快、更亮、更强”的奥林区克精神,以及以运动员为核心的奥林匹克运动原则。
C.近年来禽流感在国内时有发生,危害极大,各级必须筚路蓝缕,积极作好预防,以免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损失。
D.显然,打造“信用”和发展“民营经济”这两大热点,在民众的关注下不期而遇了。
2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006辽宁卷)
A.面对晚唐政治上的败落,诗人杜牧替古人担忧,写出了流传千古的《阿房宫赋》。
B.有些散文语言自然朴素,浑然天成,而细细品味,就会发现作者苦心经营的妙笔。
C.培根和笛卡儿提出的科学方法论对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敲门砖的作用。
D.不管走到哪里,她总是穿金戴银,珠圆玉润,一身珠光宝气,令人感到十分庸俗。
1989年山东高考语文满分是多少
问题一:关于书声的什么成语 书声琅琅 [shū shēng láng láng]
[释义] 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出处]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三:“明季有书生独行丛莽间,闻书声琅..
问题二:书声什么什么成语 书声琅琅 [shū shēng láng láng]
生词本
基本释义
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出 处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三:“明季有书生独行丛莽间,闻书声琅琅,怪旷野那得有是。”
成语接龙
问题三:书声的成语是什么 书声琅琅 [shū shēng láng láng]
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出 处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三:“明季有书生独行丛莽间,闻书声琅琅,怪旷野那得有是
书声朗朗 [shū shēng lǎng lǎng]
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
出 处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三回:“ 走过闹市,只听那些居民人家,接二连三,莫不书声朗朗
问题四:书声的词语 10分 郎朗的读书声,沙沙的翻书声
洋洋盈耳
〖解释〗洋洋:众多;盈:充满。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
[shū shēng láng láng]
书声琅琅
出 处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解 释
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三:“明季有书生独行丛莽间,闻书声琅琅,怪旷野那得有是。”
琅láng ◎ 〔~~〕a.象声词,金石相击声;b.象声词,响亮的读书声,如“书声~~”。 ◎ 〔~\〕像珠子的美石。 ◎ 〔~e〕山名,在中国山东省。
注意:书声朗朗的用法为误传,无论在《辞海》,还是《第六版现代汉语字典》,都只有“书声琅琅”,没有“书声;朗朗”。在中考和高考中认定,“书声朗朗”为错误用法。
问题五:书声什么什么词语 书声朗朗 [shū shēng lǎng lǎng]
生词本
基本释义
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
出 处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三回:“ 走过闹市,只听那些居民人家,接二连三,莫不书声朗朗。”
问题六:有哪些四字词语前面两个字是书声的 书声的四字词语有什么
问题七:书声的拟声词是什么? “哗啦”“哗哗”海_拉”可根据翻书的频率、速度选择适合自己的词语用!上面三个再也合适不过了,再用其他的反而有些生硬!
山东高考语文是全国几卷
1989年高考语文题2008年8月24日 一(36分)
1.下列成语中汉字和拼音全对的一组是(2分)
①面面相觑miàn miàn xiāng qù
②汗牛充栋hàn níu chòng dòng
③明察秋毫míng chá qiū háo
④游刃有余yóu rēn yǒu yú
⑤藕断丝连ǒu dùan sī lián
⑥万籁无声wàn lài wú shēng
⑦垂拱而制chuí gōng ér zhì
⑧弥天大谎mí tiān dà huǎng
A.①②⑤ B.③④⑧ C.④⑥⑦ D.①⑥⑧
答[ ]
下面三段文字,括号里是作者自己的修改。读后回答2—5题。(每题1分,共4分)
●纺线,劳动量并不太小。,纺久了会胳膊疼腰酸……(划线处改为“腰酸胳膊疼”)
●(天山)连绵几千里,横亘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划线处改为“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
●从此就看见许多新的先生,听到许多新的讲义。(划线的字分别改为“陌生”“新鲜”)这样修改的的好处是(从A—D项中选择)
A前后照应 B生动 C合乎习惯 D明确
2.胳膊疼腰酸——腰酸胳膊疼 答[ ]
3.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答[ ]
4.新(的先生)——陌生(的先生) 答[ ]
5.新(的讲义)——新鲜(的讲义) 答[ ]
6.下面复句的结构层次是(2分)
①我们不需要死记硬背,②但我们需要用基本事实的知识来发展和增进每个学习者的思考力,③因为不把学到的全部知识融会贯通,④共产主义就会变成空中楼阁,⑤就会成为一块空招牌,⑥共产主义者也只会是一些吹牛家。
答[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7—10题。
粘在铜胎上的图画全是线条画,而且一般是繁笔,没有(甲)只用(乙)的。这里头有道理可说(丙)景泰蓝要涂上色料,铜丝粘在上面,涂色料就有了界限。譬如柳条上的每片叶子由两条铜丝构成,绿色料就可以填在两条铜丝中间,不至于溢出来。其次,景泰蓝内里是铜胎,表面是涂上的色料,铜胎和色料,膨胀率不相同。要是色料的面积占得宽,烧过以后冷却的时候就会裂。还有,一件器物的表面要经过几道打磨的手续,打磨的时候着力重,容易使色料(丁)。现在在表面粘上繁笔的铜丝图画,实际上就是把表面分成无数小块,小块面积小,无论热胀冷缩都较比细微,又较比禁得起外力,因而就不至于破裂、剥落。通常谈文艺有一句话,叫内容决定形式。咱们在这儿套用一下,是制作方法和物理决定了景泰蓝掐丝的形式。
7.空格(甲)和(乙)中恰当的词语是(2分)
A密密麻麻、少数几笔
B疏疏朗朗、少数几笔
C疏疏朗朗、繁复笔画
D密密麻麻、繁复笔画
答[ ]
8.空格(丙)中最恰当的标点是(2分)
A.。 B.: C—— D.,
答[ ]
9.空格(丁)恰当的词语是(2分)
A磨损 B剥蚀 C剥落 D绽裂
答[ ]
10.从全篇看,最后一句中的“制作方法”具体指的是(2分)
A掐丝、涂料、烧制和打磨
B点蓝、烧蓝和打磨
C景泰蓝的特殊工艺过程
D以上几项都概括得不对
答[ ]
11. 《九章算术》上有一道题:“竹原高一丈,末折着地,去本三尺,问竹还高几何?”根据该题所作的图,正确的一副是(2分)
答[ ]
12.下面六句中的“请”与“请问贵姓”的“请”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①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②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③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④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⑤璧有瑕,请指示王。
⑥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⑥
答[ ]
13.《阿房宫赋》中有“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的话,请分别默写出课文《六国论》《过秦论》中总结六国和秦国灭亡原因的一句话。(4分)
《六国论》:
《过秦论》:
14.下面文言文的标点有三处遗漏、四处错误,请补出和改正。(4分)
补出标点
第__ 行第__ 字___ 标点
第__ 行第___ 字____ 标点
第___ 行第___ 字____ 标点
改正标点
第_____ 行第_____ 字____ ,误____ ,正____ ;
第_____ 行第_____ 字_____,误____ ,正____ ;
第_____ 行第_____ 字____ ,误____ ,正____ ;
第_____ 行第_____ 字____ ,误____ ,正____ 。
注意:位置栏中应填入阿拉伯数字;“字”后的横线上应填入“前”、“后”什么标点前、后。
15.说话时重音不同,意思的侧重点往往也不同。参照例句,在有关的词语下红字,使括号内外的句意相吻合。(2分)得分
(例)一个季度就生产了五百台录音机。(太少了!)
一个季度就生产了五百台录音机。(真不少!)
a.你为什么打他?(应该好好教育嘛!)
b.你为什么打他?(该打的是我。)
16.说话时停顿的地方不同,会引起意义上的差别。参照例句,用“/”标出句中该停顿的地方,使句子的意思与括号里的提示相符(每句只能有一次停顿)。(3分)
(例)(这份报告)我写/不好。(不赞成自己写)
(这份报告)我/写不好。(没有把握)
a.你说不过他也得说。(两个人都得说)
b.你说不过他也得说。(一个人说)
17.有的话如果孤立起来看,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放在一定的上下文里,就明确了。参照例句,在句前或句后的横线上加些话,使原句的意思变明确。(3分)
(例)_______ 我要炒肉丝你把油拿来
你要粉蒸肉我要炒肉丝
a.__________ 开刀的是他父亲
b.__________ 开刀的是他父亲
二(15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方括号中古人的注解),回答18——24题。
魏武侯与诸大夫浮于西河,称曰:“河山之险,岂不亦信固哉!”王钟侍王,曰:“此晋国之所以强也。若善之,则霸王之业具矣。”吴起①对曰:“吾君之言,危国之道也;而子又附之,是重危也。”武侯忿然曰:“子之言有说乎?”吴起对曰:“河山之险,不足保也;伯王之业,不从此也。昔者,三苗②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而衡山在其北。恃此险也,为政不善,而禹放逐之。夏桀之国,左天门③之阴,而右天溪④之阳,庐、在其北,伊、洛出其南。有此险也,然为政不善,而汤伐之。殷纣之国,左孟门而右漳、釜,前带河,后被山。有此险也,然为政不善,而武王伐之。且君亲从臣而胜降城,城非不高也,人民非不众也,然而可得并者,政恶故也。从是观之,地形险阻,奚足以霸王矣!”武侯曰:“善。吾乃今日闻圣人之言也!西河之政,专委之子矣![注:吴起列传有,小异。史迁曰:“吴起说武侯以形势不如德,然行之于楚,以刻暴少恩亡其躯。”扬雄曰:“美哉言乎!使起之用兵每右斯,则太公何以加诸?”二子论之当矣。然其言不可以人废也。]
[注]①吴起:战国时魏人,曾为魏将,屡建战功,魏文侯任作为西河守。文侯死,遭人陷害,逃奔楚国。不久任楚令尹,辅佐悼王实行变法。他严明法令,裁减冗员,整顿统治机构,促进了楚国的富强。悼王死,为旧贵族。②三苗:我国古代部族名。③天门:山名。④天溪:水名。
18.下面一句话中“重”字的正确读音和解释是(1分)
是重危也。
(A)zhòng重大的 (B)chóng重复
(C)zhòng更加(D)chóng重新
答[ ]
以下两题,例句中加红的字和题目中带点的字意义、用法相同的是
19.且君亲从臣而胜降城。(2分)
(A)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B)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
(C)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
(D)其行罚也,非以忿怒妄诛而从暴心也。
答[ ]
20.西河之政,专委之子矣。(2分)
(A)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B)孔子云:何陋之有?
(C)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
(D)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
答[ ]
21.“然而可得并者,政恶故也”这句话的正确译文是(2分)
(A)然而能够取得那些城高人众二者并具的地方,是因为那些地方政治不好。
(B)然而却能够取得那些城高人众二者并具的地方,说明魏国政治不好。
(C)然而那些地方能够被兼并,是因为那些地方政治不好。
(D)然而却能够兼并那些地方,说明魏国的政治不好。
答[ ]
22.本文中夏桀之国所处的地理位置是(2分)
A.左天门之北,右天溪之南。
B.左天门之南,右天溪之北。
C.左天门之南,右天溪之南。
D.左天门之北,右天溪之北。
答[ ]
23.古注中所引史迁、扬雄的观点和注者自己的观点正确的理解是(4分)
A史迁肯定吴起之言,否定其行。扬雄既肯定其言,又肯定其行。注者赞同史迁的意见。
B史迁肯定吴起之言,还定其行。扬雄既肯定其言,又肯定其行。注者赞同扬雄的意见。
C史迁、扬雄、注者都肯定吴起之言,否定其行,只是程度和表述方式有所不同。
D史迁、扬雄、注者都肯定吴起之言,否定其行,表述方式不同而程度并无差异。
答[ ]
24.根据古注,可以知道原文中吴起的这些话又见于哪一部古书?(2分)
答
三(19分)
下面一段文字摘自纪念朱自清先生的论文(略有改动),读后回答25-29题。
在朱先生关于新诗现代化的理论中,新诗思想内容的现代化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朱先生在考察中国新诗的诞生历史时,首先注意的就是启蒙时期的新诗与“五四”思想解放运动的密切联系:“那时是个解放的时代。解放从思想起头,对于一切传统都有意见,都爱议论,作文如此,作诗也如此。他们关心人生、大自然以及被损害的人。(甲)”;(乙)(《新诗杂话?诗与哲理》),它表现了新诗与时代及时代先进思潮之间的血肉联系。朱先生还以十分明确的语言指出,“从新诗运动开始,就有社会主义倾向的诗;”他并且具体考察了新、旧诗人与人民之间的不同的关系和态度,以充分揭示新诗在思想倾向上的现代化特征。他说,“旧诗里原有叙述民间疾苦的诗,……可是新诗人的立场同,不是从上层往下看,是与劳苦的人站在一层而代他们说话”;朱先生以极大热情为这类社会主义倾向的“表现劳苦生活”的诗辩护,指出“有些人不承认这类诗是诗,以为必得表现微妙的情境的才是的”,是一种狭隘的观念(《新诗杂话?新诗的进步》)。在论述新诗中的“爱国诗”时,他也着重于将新诗人(如闻一多)与传统爱国诗人(如陆游)在国家观念上的不同揭示出来,强调新诗人所表达的国家观念(丙)包括(丁)“超越了社稷和民族”,而是一个现代化的“理想的完美的中国”,这个观念“不必讳言是外来的”(《新诗杂话?爱国诗》);朱先生所强调的依然是新诗思想的现代化。
[注]《新诗杂话》是朱自清先生关于新诗的文集,收有作者1936年至1944年的15篇论著和一篇译文。
25.下面是从中摘出的语句,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将这些语句加以排列(只填序码)。(4分)
①而“诗与哲理”的结合与统一,也就成为中国新诗的一个重要历史特征与传统
②关心大自然
③便阐发自我价值
④这样,“说理”就成为初期新诗的“主调之一”
⑤关心人生
⑥便阐发人道主义
⑦关心被损害的人
⑧便阐发泛神论 [注:泛神论是一种把神融化在自然界中的哲学观点,宣称神即自然界,神存在于自然界一切事物之中,并没有什么超自然的主宰或精神力量。]
答属于(甲)的有___________ ; 属于(乙)的有___________ 。
26.文用引号13处(包括(甲)和(乙)中的3处,其中引号注明出处的有3处。下列四项对于文中引号使用情况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表示引用的有7处;没注明出处的依次引自《新诗杂话》中的《诗与哲理》《新诗的进步》和《爱国诗》。
B表示引用的有12处;没注明出处的依次引自《新诗杂话》中的《诗与哲理》《新诗的进步》和《爱国诗》。
C表示引用的有7处;没注明出处的有的引自《新诗杂话》中的《诗与哲理》《新诗的进步》和《爱国诗》,有的无法判断。
D表示引用的有12处;没注明出处的有的引自《新诗杂话》中的《诗与哲理》《新诗的进步》和《爱国诗》,有的无法判断。
答[ ]
27.为文中(丙)和(丁)处选择最恰当的一组关联词语,使上下文语气通畅。(2分)
A.既、又 B.不但、而且
C.虽然、但是 D.尽管、却
答[ ]
28.根据这段文字的内容,下列判断全对的一组是(4分)
①文中的“新诗”是“五四”时期的白话诗。
②“讲道理”是“新诗”的一个重要传统。
③朱先生认为,“新诗”是与时代思潮紧密联系的。
④“新诗”叙述了民间疾苦。
⑤文中的“社会主义倾向”指的是新诗表现了“劳苦生活”。
⑥旧爱国诗着眼于国家的“现在”,新爱国诗着眼于国家的“未来”。
A①④⑤ B②③⑤⑥
C②④⑥ D①③④⑥
答[ ]
29.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作者是从几个方面论述的?把每层意思概括成一个句子,每句前用序号标明。(7分)
四、作文(50分)
你的好朋友XX是某重点中学高三年级里中上水平的学生。他对历史特别感兴趣,从高一开始,就立志报考某重点大学历史系。现在毕业在即,班主任李老师动员他报考一般院校,认为这样录取的把握比较大。他父母认为学历史“出路”窄,由于他外语成绩很好,所以坚决主张他去报考外经、外贸专业,将业容易找到工作,待遇也比较优厚。他为此感到困惑和苦恼,给你写了一封信,想听听你的意见。请给他写一封回信。
注意:
1.信中如涉及你的母校或你本人的姓名,一律用XX代替。
2.全文不少于600字。
198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共36分)
1.(2分)D
2.(1分)C
3.(1分)A
4.(1分)D
5.(1分)D
6.(2分)A
7.(2分)B
8.(2分)A
9.(2分)C(“决定掐丝形式”的“制作方法”不应包括“掐丝”本身)
10.(2分)B
11.(2分)D
12.(2分)B
13.(4分)
《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或: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故曰弊在赂秦也。
《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评分标准:默写出六国、秦国灭亡原因的句子得2分,错字或漏字不给分。
14.(4分)
补 位置 标点
出 第1行第16字问号后 ”
标 第1行第17字前 “
点 第3行第15字句号后 ,
位置 误 正
改 第2行第1字句号后 ” 删去
正 第2行第4字前 “ ‘
标 第2行第13字句号后 ” ,
点 第2行第16字前 “ ‘
全对给4分。每对2处给1分,对1处不给分,依此类推。
15.(2分)
你为什么打他?(应该好好教育嘛!)
你为什么打他?(该打的是我。)
答对一处得一分,每句只能有一个着重号。
16.(3分)
a、你说/不过他也得说。(两个人都得说)
b、你说不过他/也得说。(一个人说)或:你/说不过他也得说。
答对一句得1分,答对二句得3分。
17.(3分)
a我弟弟得了阑尾炎开刀的是他父亲 或 a开刀的是他父亲医术很高明
b他母亲没病开刀的是他父亲 或 b开刀的是他父亲他得去照料
a、b两句的答案均能区别原名两种不同的意思得3分;两句答案的表述的只是一种意思只得1分;答案不以消除歧义的,不得分。
二、(共15分)
18.(1分)C19.(2分)A
20.(2分)D21.(2分)C
22.(2分)D23.(4分)C
24.(2分)《史记》,有错别字不给分。
三、(共19分)
25.(4分)
甲⑤③②⑧⑦⑥;乙④①
或:甲⑦⑥②⑧⑤③;乙④①
全对给4分。分号前后两层能分开给1分。分号前占2分,分三个小层次,小层次之间或小层次内部顺序错乱一处扣1分,扣完2分为止;分号后占1分,内部顺序错乱不给分。分号前后两层颠倒,全题不给分。
26.(2分)B
27.(2分)D
28.(4分)C
29.(7分)三个方面。
1.新诗与时代及时代先进思潮之间有血肉关系(或:“启蒙时期的新诗与‘五四’时期思想解放运动是密切联系的。启蒙时期与“五四”时期必须同时出现);
2.从新诗运动开始,就有社会主义倾向的诗(或:“新诗人是与劳苦的人站在一层而代他们说话的”);
3新诗中的“爱国诗”所表达的国家观念是一个现代化的理想的完美的中国(或:“新诗人所表达的国家观念是一个现代化的理想的完美的中国”)。
答对“三个方面”给1分。
三层意思答对一层给2分;如答案内容与参考答案相近亦可给分;如不能正确划分三层者,即使内容全部覆盖,最多给3分;
答题中如有语句不通,一处扣1分,如有错别字,每两个扣1分,重复出现的大计,扣完6分为止。
四、作文(50分)
说明:
一、作文应符合书信格式要求。如不符合要求的,酌扣2—3分。
二、作文评分着重看文字表达水平,所以评分时重视“语言”项。
三、作文应写出两方面的内容:1.选择院校的矛盾,2.选择专业的矛盾。如只写一方面的内容,最高不超过二类卷的基准分。
四、作文内容在根本性错误的情况下,应允许学生发表各种不同的看法。
五、3个错别字扣1分,重现的不计,最多扣3分。标点错误(或模糊不清)较多的,酌扣1—2分。
六、字迹端正、卷面整洁的,加1—2分;字迹潦草、卷面不洁的,扣1—2分。加减卷面分的只是少数,不要随意扩大加减分的面。
七、不足600字,或没有写完的作文,应区别情况,参照评分标准酌情处理。
作文(50分)
一类卷(45-50分)
中心突出,材料丰富,分析透彻,行文流畅
语言准确,叙述简洁、生动 结构谨严,层次、线索明晰
以47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1)具备B项和另一项条件,而余一项达到二类卷标准的,获得基准分;(2)具备上述三项条件的,酌情加分(中B项突出的,获得满分);(3)具备上述上项条件,而另两项只达到二类卷标准的,酌情减分。
二类卷 (35-44分)
中心明确,材料充实,分析较合理
文从字顺,语言基本准确,叙述清楚
结构紧凑层次、线索分明
以40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1)具备B项和另一项条件,而余一项达到三类卷标准的,获得基准分;(2)具备上述三项条件的,酌情加分(中B项比较好的,获得本类卷最高分);(3)具备上述一项条件,而另两项只达到三类卷标准的,酌情减分。
三类卷 (25-34分)
中心基本明确,材料比较充实,基本符合题意
语言通顺有个别病句,叙述尚恰当
结构不完整层次、线索不清楚
以30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1)基本具备上述三项条件的,获得基准分;(2)中B项比较好一些的,酌情加分;(3)另有某些缺点的,酌情减分。
四类卷 (16-24分)
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泛,不符合题意
语言不很通,叙述不清楚
结构不完整层次、线索不清楚
以20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1)凡属上述情之一者,评为四类卷,获得基准分;(2)另两项稍好一些的,酌情加分;(3)另两项稍差一点的,酌情减分。
五类卷 (15分以下)
文不对题,内容贫乏,文理不通,结构、层次混乱,10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1)凡属上述情之一者,评为五类卷,获得基准分;(2)其他两项尚可的,酌情加分;(3)兼有上述两项以上的,酌情减分。
山东高考语文是全国几卷介绍如下:
2023山东高考用新高考Ⅰ卷考试。
高考语文哪些题型最容易丢分
1、字音字形题,耗时过多而丢分。字音字形题耗时不要超过1分钟,否则既降低了答对的机率,还挤压了其他题的时间。俗称“丢双份”。高考语文选择题多为复查负效题,不复查还好,越查越易改错。
对策
选择常见100个多音字和100个常错形近字,遵循“以义定音定形”原则,适度联想发散,逐一记忆过关,每天一题,适当训练。
2、词语(成语)运用题,不知分类而丢分。成语题中只要出双重语义的一般是选择项,比如灯红酒绿、想入非非等。当然成语还有因不了解成语意思误用、因不明成语适用对象误用、因不明成语感彩误用等角度进行分类。
对策
1)选择100个常考成语和100个常错成语,逐一过关,每天一题,适当训练。
2)其他实词虚词不能放松。
3、语病辨析题,不分轻重而丢分。语病题是命题人最头疼的题目,因为语言本就讲求约定俗成,因此答题时不要苛求完美,只比较哪个选择项更好一些--“认对不认错”。
对策
汇总高考题,熟悉六种语病类型,分类解析,每周一题,适应训练。语病题是训练低效题。
4、实词理解题,教材不熟而丢分。实词题与教材文言文联系最紧,出题点一般为教材内容。
对策
汇总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中的文言文,每天一篇,翻译梳理过关。
5、文言筛选题、分析概括题,忽略原文而丢分。
对策
文言筛选信息题的关键是将选择项内容代入原文,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排除。分析概括题除了要重视原文,代入原文外,还须盯紧该题设错的五大方面(搅乱时间、地点、人物、和语意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