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
高考历史辅导视频,历史高考教程
tamoadmin 2024-07-11 人已围观
简介1.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2.高考历史选择题怎么蒙 历史选择题蒙题技巧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4.面对高考,关于历史有没有好的经验?或者答题方面的?5.高考历史知识要点6.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总结7.#高考历史备考技巧 面对历史高考,我们学生要明确复习的重点,要重视基础知识,突出主干知识,将每个知识点都复习好。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考历史知识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 目录 高考历史
1.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2.高考历史选择题怎么蒙 历史选择题蒙题技巧
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
4.面对高考,关于历史有没有好的经验?或者答题方面的?
5.高考历史知识要点
6.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总结
7.#高考历史备考技巧
面对历史高考,我们学生要明确复习的重点,要重视基础知识,突出主干知识,将每个知识点都复习好。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考历史知识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
目录
高考历史基础知识
高考历史必备知识
高考历史易错知识
隋唐——封建社会的盛和衰
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
高考历史基础知识
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措施 :①军事上: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加强禁军、强干弱枝。②行政上:派文臣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③经济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影响:①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消除了藩镇割据现象。②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二、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唐朝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分散了相权。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
三、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背景:疆域空前扩大
概况: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十个行省和宣政院辖区
意义:加强了对全国的管辖;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是中国行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
四、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朝 代 制 度
汉代 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隋唐宋—清朝 科举制
五、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明太祖调整中央和地方官制,加强中央集权:①废丞相,设六部;废行省,设三司。②内阁的创立。实质: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清朝雍正帝设军机处(上传下达)——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
高考历史必备知识
一、希腊的政治制度
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原因:① 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小国寡民的国情;② 海外贸易和工商业的发达。
城邦的基本特征是: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
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历程: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伯利克里改革——把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顶峰。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积极方面:①实行民主政治,社会相对公正一些,有利于社会安定。②促成了雅典政治、经济和 文化 的高度繁盛。③为后来欧美资产阶级建立民主政治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消极方面:①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没有政治权力,真正能够享受到民主的只是少数人,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②过于泛滥的民主,容易导致无政府主义的泛滥。
二、罗马法
1、罗马法的 起源和发展 历程:
早期的罗马国家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成文法诞生标志是《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公民法: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的罗马法律,被称为公民法
万民法:在古罗马对外扩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即“万民法”
6世纪,《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2、罗马法的评价
积极方面:①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维系了帝国的统治,稳定了社会秩序。②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极大影响了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司法制度;是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有力武器。
局限性:维护奴隶制度。
〈〈〈
高考历史易错知识
1.***领导下的根据地
错因对各时期的根据地的名称记忆不准。
正确理解“革命根据地”,特指1927年至1937年,中国***控制下的地区。由于这一时期,大部分革命根据地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所以又被称作“苏区”(苏维埃区域的简称)。
“敌后抗日根据地”,主要指1937年到1945年,即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领导和控制下的地区。“敌后”主要指这些根据地绝大部分位于敌人(日军)的后方;“抗日”则指明了这一时期根据地存在的目的和主要的作战任务。“解放区”是指人民时期中国***控制下的区域,以区别于国民党统治的区域(“国统区”)。
2.德国议会、法国议会、美国国会、英国议会的结构与权力
错因对四国议会的结构与权力掌握不准确。
正确理解(1)德国议会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联邦议会权力大于帝国议会,帝国议会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皇帝和联邦议会的批准。
(2)法国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院权力大于众议院;两院联席会议选出总统,总统解散众议院须经参议院同意,总统任命内阁须经众议院同意。
(3)美国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立法权由两院共同行使。
(4)英国议会由上院和下院组成,议会的主要权力属于下院,上院为最高司法机关,其对下院通过的立法和预算案只有延搁权。
3.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
错因对二者的关系把握不准确。
正确理解
(1)“杜鲁门主义”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它标志着美国的对外政策已突破以本土安全为主的孤立态势,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而“马歇尔计划”比较隐蔽,它着眼于经济,担负着抗衡苏联和控制西欧的双重任务。美国企图通过帮助西欧振兴经济、稳定政局,从而稳定资本主义阵营,联合西欧各国一起对抗苏联。美国企图通过“马歇尔计划”控制西欧的意图是十分明显的。
(2)二者的实质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稳定资本主义世界,确立美国的霸主地位。“马歇尔计划”是更隐蔽的“杜鲁门主义”,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当然,“马歇尔计划”在客观上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也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4.苏联解体
错因认为苏联解体代表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
正确理解苏联解体是各种矛盾和因素交织的必然结果。从历史上看,是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和政策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的结果;从现实来看,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加速了苏联的解体。苏联解体只是苏联模式的失败,并不代表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模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中国模式的社会主义正保持着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5.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与世界多极化趋势
错因认为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是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根本原因。
正确理解苏联经济的衰退和苏联解体直接导致了两极格局的终结;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是世界走向多极化的标志;第三世界实力的增强对多极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多极化趋势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经济格局多极化。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只是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
〈〈〈
隋唐——封建社会的盛和衰
1、隋大统一的历史原因。秦和隋的相似性。
2、隋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
3、全面细致的识记大运河的分段、起止点、沟通河流。理解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影响。正确看待历史上不同人物对大运河的评价。
4、多方面(从统治者作为,从制度,从科技,从水利,从民族交往,从中外交流等)分析唐朝前期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和启示。
5、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活动和评价。
6、深入理解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均田制,租庸调制的实施原因、目的,作用和其间的联系,后来的破坏。
7、全盛时期的表现(经济、政治、民族、对外、文化。)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8、长安和扬州。
9、唐中央政权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史实,共性。与汉民族关系的异同点。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
10、唐朝对外交往和汉的不同之处及其成因。对外交流的具体史实。
11、深刻理解两税法的实施和影响。
12、多方面分析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原因和启示。
13、唐文化:唐诗、韩愈和柳宗元。莫高窟,绘画,书法,封建 教育 ,医学,孙思邈和《唐本草》。
〈〈〈
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
中国古代经济史
一、农业
(1)生产工具——春秋战国:铁犁牛耕:废井田,开阡陌(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土地私有)四大农具
两汉:耧车(专用的播种工具) 耦犁:赵过,二牛三人 南北朝:马钧的翻车又叫龙骨水车
唐朝:(江东)曲辕犁:耕作农具成熟的标志 筒车
(2)水利工程——春秋战国:都江堰(秦国时李冰父子修造,位于四川) 西汉:白渠、漕渠、龙首渠(关中地区)
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 涿郡(北京)到苏杭
作用:1、促进南北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2、带动两岸农业和城市的发展3、加强了中央集权
(3)耕作 方法 :春秋战国 垄作法 西汉:代田法
(4)土地制度:商周:井田制(土地国有)
春秋战国以后:小农经济,土地私有,是中国传统农业的基本模式 小农经济特点:1、以家庭为单位,规模比较小2、男耕女织3、自给自足
二、商业
商业发展的历程:商周时期:商人出现,商业为政府服务:工商食官。 官营手工业特点:1、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2、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3、产品供宫廷和政府使用
春秋战国:民间商业兴起,各国首都都是繁华的商业中心城市
秦汉:商鞅变法实行重农抑商,汉武帝实行盐铁酒专卖,抑制大商人的势力 隋唐:草市兴起(柜房、飞钱、邸店) 城市繁荣:扬(扬州)一益(成都)二 宋元:商业税成为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夜市流行;海外贸易发达;元大都是国际性大都市
明清:白银成为主要货币,出现商帮:徽商和晋商
明中期以后,官营手工业超过民营手工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基本特征是雇佣: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受值
明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 影响: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
只有广州一地可以对外通商,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
高考历史基础知识_高考历史基础知识 总结 归纳相关 文章 :
★ 上海高考历史基础知识点归纳
★ 高考历史基础知识点整理
★ 高考历史基础知识点总结
★ 高考历史基础知识点
★ 高三历史必背知识点总结
★ 人教版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归纳
★ 高考历史知识归纳大全
★ 高考历史基础知识
★ 高三历史基本基础的知识点解析
★ 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总结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一.什么是史观型历史试题?
史观型历史试题是指必须使用一定的史学方法和新课标要求的史学观点(史学范式)来解答的历史试题。
二.主要可运用哪些历史学方法、原则和步骤来解答高考历史试题?
1.历史史料(研究和认识历史所依据的材料)的分类
(1)按内容分类:
①文献史料:(以文字形式出现)例如:史书、档案、地方志、家谱、日记、笔记、近代以来的报刊、杂志等。
②实物史料:(以实物、物件的形式出现)例如:考古发现的遗址、墓葬、出土的文物、钱币、饰品、家具、近代的旧照片等。
③口述史料:(人们口口相传的资料)例如:神话、传说、史诗、民谣、近代以来的调查采访、回忆录、对话录等。
2.历史史料、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运用
(1)史料解释(对历史原材料的解析、阐释)。
(2)历史叙述(对历史人物的经历、历史事件的概况或发展过程的直接描述)。
(3)历史评价(站在历史的特定角度对历史事件给予较客观、公正的评价或议论)。
3.主要的史学研究方法
(1)史由论来、论从史出:这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主要方式包括从材料出发、史实相互印证、甄别与辨伪、史论结合、左图右史、从历史材料中得出历史结论等。
(2)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
(3)二重证据法:即文献与考古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一方面运用“地下之新材料”与古文献记载相印证,但不是任何结论都需要考古学证明,考古学主要适用于远古时期没有文献资料的情况;另一方面,将正面史料与反面史料相互印证,从而得出符合实际的正确结论。
(4)“读史征信”:阅读相关史料,发现历史的真实。任何一个历史结论都必须有史料的支撑,而运用史料论证历史问题的前提是史料必须真实可靠。史料的有限固然成问题,而史料的真伪或时代性未规定清楚则危害更大,史料的不正确便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因而要做到“无信不征”。
(5)哲学思辨方法(即运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多因一果和一因多果、辩证评价、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偶然性和必然性、必要与可能、实事求是等一般性的哲学方法分析历史事件)。
4.史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1)史学根本原则与社会功能的统一。“求真”体现了史学的根本原则,“致用”体现了史学的社会功能。故强调史学根本原则与社会功能的统一。
(2)历史研究要尊重人类不同的文明成果。英国史学家汤因比指出:“我们必须抛弃自己的幻觉,即某个特定的国家、文明和宗教,因恰好属于我们自身,便把它当成中心并以为它比其他文明要优越。”对待人类文明,不能凭自己个人的幻觉,要尊重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文明。
(3)历史研究要与时代同行。李大钊在《史学要论》中指出:“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历史观,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知识;史观与知识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历史事实的解喻自然要不断的变动。”
(4)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很多材料对同一事件的记录存在巨大差别,而导致双方记录差异的原因,不是因为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而是因为记录者站在不同的阶级和时代立场上。
(5)置于特定的时空考察、评价历史现象(历史主义的方法)。历史是不断发展的,历史评价也应按照发展的观点与时俱进。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对当时当地社会的影响是不同的,因而对同一历史现象与事件的评价在不同历史时期是不一样的。
5.史学研究的一般步骤
史学研究步骤一般包括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历史解释和评价等几个环节,一是围绕问题收集史料,二是针对问题解读史料,三是根据史料论证问题,四是依托史料重现和评价历史现象等。要求学生要学会辨析史料和具备对历史问题的实证与想象能力,然后作出正确的判断。
三.新课标要求的主要史观(史学范式)及答题方法
(一)唯物史观
1.唯物史观的主要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灵魂,是史学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基本方法,这也主要使用了哲学思辨方法。
(1)生产力的推动作用: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和生产工具。进入工业社会,生产工具主要表现为科技的进步;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指与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相适应的,在一定历史阶段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的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和设施的总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3)人民群众及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力量。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是以人民群众的作用为基础的。任何一个历史英雄人物的产生都是时代造就的,是时代的必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时势造英雄”。
任何一个历史人物的活动及其作用都受着历史发展规律即必然性的支配,而不能违背历史发展潮流,个人的作用无法改变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个人只能顺应历史的发展。
(4)继承和发展:对待历史文化遗产应该是批判地继承,在继承中发展:
第一,批判不等于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全盘否定,之所以要批判地继承,是因为历史文化遗产往往存在时代和阶级的局限;
第二,继承是为了发展,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传统文化遗产与外来文化,推陈出新;
第三,以古鉴今,总结历史,吸取历史的经验与教训,联系现实,面向未来,发展民族文化;第四,反对绝对的否定与绝对的肯定。
(5)原因和结果:①一因多果,即一种原因引起多种结果。②一果多因,即一种结果是由多种同时起作用的原因所引起的。③互为因果,即同时存在历史整体中的多种因素的互相作用,更多地存在于历史的横向联系中。
(6)现象和本质:现象是指事物的外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体现;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的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本质决定现象。
(7)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决定次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也就迎刃而解。通过分析社会矛盾的存在以把握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全面理清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就能把握这一历史时期的使命,就能把握这一历史时期的发展方向。
(8)历史的偶然性与必然性:所谓必然性,也称规律性,是指在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注定要发生的、人的主观意志无法改变的趋势,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指在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的直接原因,不可能改变事物发展的总体趋势。
2.唯物史观题的答题方法
高考选择题或者非选择题中都隐性涉及运用辩证唯物史观判断、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考查。无论是显性或者隐性的考查,都有将辩证唯物史观作为分析评价历史的一种方法和标准,运用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审清题意和解答要求,根据题目的命题角度和解答方向确定运用何种史学观点和理论进行全方位的思考。
(2)平时学习中要多角度思考历史现象,注意储备常用的辩证唯物史观理论观点。
(3)注意看待历史问题的几种错误倾向:①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创造作用﹐把个别杰出人物夸大为历史主宰的唯心主义历史观——英雄史观;②任意夸大阶级斗争的作用,没有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待社会发展的进程;③完全肯定或者完全否定某一历史人物或历史现象,犯了全面论或以偏概全的错误等。
(二)革命史观
1.革命史观的主要观点
所谓革命史观,就是从现实革命斗争的需要出发,从革命者的立场与视野来研究和品评以往革命斗争史中的事件与人物的一种历史观。
革命史观范式作为中国近现代史学界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占绝对主导地位的理论范式,其理论基础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根据这一学说,在阶级社会里,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最集中地反映了该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矛盾,考察和研究阶级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发展,便能把握住历史发展中最本质的内涵,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
2.革命史观题的答题方法:
解答此类试题,一是阅读题干情境,明确考查主题,充分挖掘题干情境所蕴含的有效信息,明确考查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
二是运用革命史观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找出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三是从一个国家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角度理解历史事件的作用和影响;
四是切忌错误地运用唯心史观、英雄史观看待历史问题,犯以偏概全的错误,也不能任意夸大阶级斗争的作用,要立足于社会生产力的角度看待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三)全球史观(整体史观)
1.全球史观的主要观点
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1)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着其基本完成,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则是世界整体发展的深入阶段。
(2)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简单地讲,整体史观就是要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并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3)依据这一史观,世界历史绝不是所有国家、地区及民族和文化的总和,它所关注的是整个人类和全球整体,即要求从全球整体的大视角去研究世界历史。这一史学理念,打破了以往“西欧中心论”和国别史拼凑世界史的传统史学框架,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来考查历史,全面探讨世界历史各个时期的时代特征、发展主流和总体趋势以及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关联和渗透。
2.全球史观题的答题方法
(1)高考对新史观的考查多是隐性考查,对古今中外历史上的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文化现象,从新史观的角度考查学生对其新的理解、认识,强化学生客观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2)高考命题多是运用图文材料,创设问题情境,考查考生多元化视角认识历史事物的能力;题型上,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有考查。
(3)涉及全球史观的题型要注意中外历史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联系,将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置于世界大背景下思考。
(4)理解整体史观、文明史观的内涵,运用多种史观解读历史主干知识,掌握历史的研究方法。
(四)文明史观
1.文明史观的含义及主要分类
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观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人类文明的发展及人类自身的文明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
(1)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2)从范围上,人文文明史可以分成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文明。
(3)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2.文明史观题的答题方法
(1)“文明史观”构建中的正确态度:第一,文明史观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依据;第二,重视至今仍有重大影响的文明成果;第三,要正确评价各种文明成果,正确认识人类文明成果与代价的关系;第四,以文明类型作为基本研究单位,承认文明的多元性;第五,正确把握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第六,把中华文明纳入到世界文明中进行考察。
(2)文明史观下的文明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政治文明,也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同国家、地区具有不同的文明特征,决定了世界文明的多元化特点。复习备考时,一要注意不同文明类型的特点与主要成就,二要注意不同类型的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与碰撞。
(3)全部历史就是一部人类文明演进史。这是一种境界和高度,也是一种历史观。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历史是总纲;实事求是、注重实践是基本原则;强调生产力是评价的根本准则;辩证地看待成果与代价是一条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尊重实践检验的结果。
(4)正确把握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各种文明虽有强弱之分和大小之别,但没有优劣高低之别,都有不容忽视的历史价值。各文明也不是封闭的、隔绝的,各文明之间多以和平往来与暴力冲突两种形式发生交往,通过这两种形式,加快了不同文明间的整合,促使世界文明由分散走向整体,从区域走向全球。
(五)近代(现代)史观
1.近(现)代史观的概念、线索及类型
(1)基本概念:通常情况下,现代化有时候也称近代化。它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等;
经济上的工业化,即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工业、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等;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理性化;社会生活的现代化。现代化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2)主要线索
①政治现代化主要指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
②经济现代化主要指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工业、从自然经济到市场经济等内容。
③思想文化现代化主要是指科学化和大众化进程。
④社会生活现代化主要是指城市化和社会组织整合化等。
⑤除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提高外,其他还涉及教育现代化、军队与国防现代化、信息传播现代化、人口控制化、社会福利化等。其中,政治民主化进程和经济工业化进程是两个主要内容。
(3)近(现)代化模式的类型
近(现)代化模式是指各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或发展类型,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按照不同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①从现代化的动因和起步时间看,可分为:内源型现代化模式,即现代化起步的主要原因是该国或该地区社会内部经济、政治和文化自然发展的结果,如英、法等国的现代化。外源型现代化模式,即现代化起步是在外部因素的刺激下开始的,如美国、日本和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现代化。
②从经济体制的特点看,可分为:市场经济模式,如英、法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计划经济模式,如苏联的现代化;混合经济模式,其特点是国家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在现代化过程中都起重要作用,如印度等国的现代化。
③从社会经济的性质看,可分为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又可分为苏联模式(即斯大林模式)和中国模式(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2.近(现)化史观题的答题方法
(1)准确理解近(现)代化
①现代化有西化内容,但不是完全西化。正确的心态是既要保留民族特色,又要向西方学习。
②现代化是一种历史进程,是动态的。只要在工业经济时代,现代化就在进行、就在变化。
③现代化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④现代化并不等同于社会进步。作为一种历史进程,它也有消极的一面,需要人类在探索中纠正失误。
⑤建立民族独立国家是现代化的前提,民族独立是现代化的产物。
(2)如何运用近(现)代史观分析理解历史问题
①是运用近代史观从宏观角度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主要按照政治现代化、经济现代化和思想文化现代化的纵向发展历程认识历史发展进程。
②是从微观角度运用其基本观点分析重大历史事件。以中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为例,从现代化的角度分析认识通商口岸、洋务运动、总理衙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等事件。
可从是否有利于中国的工业化、市场化、民主化、法制化、城市化、科学化、教育普及化等方面进行分析,分析时应突出相应事件的主要方面,不必面面俱到。
(六)社会(民生)史观
1.社会(民生)史观的内涵及运用
(1)社会(民生)史观的内涵
①社会史范式主要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研究历史的结构和进程,研究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们的日常生活变迁的历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社会问题主要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社会习俗、思想观念等的变化;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等所有问题。
②社会问题的核心是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及其相关问题。社会问题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和阶段性等特点。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进化史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
它认为历史应该是“所有人的历史”或称“社会习俗的历史”,强调历史研究不仅要“眼光向上”,关注“大人物”和“大事件”,还要“眼光向下”,关注“小人物”,关注与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其本质是大众化、生活化。
(2)社会(民生)史观的运用
①理解社会问题的范畴,明确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如就业、社会保障、扶贫、教育、医疗、环保和安全等问题。
②梳理中外历史上有关社会问题:严重自然灾害时期的社会(即人与自然环境关系)问题;或战乱时期的社会问题,涉及人口迁移、社会动荡、政治等;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问题;城市化历程、人口暴增、环境污染问题等;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及习俗的变化,如与之相关的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人口流动史等。
③分析历史上解决社会问题的主要措施及影响。如统治者稳定社会的改革措施:美国罗斯福新政、苏联新经济政策、中国60年代初国民经济的调整等。
④重视历史上的社会问题与现实生活中的社会问题的内在联系。研究历史上的社会问题要突出如何借鉴或吸取历史上解决社会问题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来解决现实社会问题。
2.社会(民生)史观题的答题方法
(1)高考命题特别重视对中外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文化引发的社会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等问题的考查,特别突出的是对下层社会诸多社会问题的考查,如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进化史、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
(2)命题方式上多以原始材料、个人所见所闻的记载等为载体,考查对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动引发的社会问题的理解认识,说明史学界研究的对象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到普通百姓的社会生活的转变。
(3)归纳古今中外历史发展进程中诸多历史事件或现象对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及日常生活的影响,分析人类文明进程中涉及人类的衣食住行、社会习俗、人与人之间关系等领域的变化,如古今中外服装的演变史、婚姻演变史、人口繁衍迁移史等。
(4)注意正确运用新史学观点、史学研究方法,特别注意从社会发展角度理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社会问题。
高考历史选择题怎么蒙 历史选择题蒙题技巧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1、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的历史沿革:
一、原始社会(二三百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
过渡时期(皇帝尧舜禹时期大约4000—5000年前)
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1世纪—春秋时期公元前476年)
三、封建社会(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鸦片战争1840年)
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年—1949年)
五、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56年)
六、社会主义社会(1956年—今天)
一、奴隶社会的发展史:
1、夏(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前21世纪—前16世纪)
2、商(奴隶制社会的发展时期)(前16世纪—前11世纪)
3、西周(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前11世纪—前8世纪即公元前771年)
4、东周(奴隶制社会的衰落时期)
(春秋时期(奴隶制社会的瓦解时期)(前770年—前476年)
(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前475年—前221年
二、封建社会的历史沿革:
1、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前221年—公元220年魏取代东汉)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大分裂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公元220年魏国建立—589年隋朝建立)
3、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589年—907年)
4、五代十国时期(大分裂时期)(907年唐灭—960年北宋建立)
4、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960年北宋建立—1368年明朝建立)
5、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1368年—1912年清帝退位)
如何巧记方法:以奴隶社会为例:
夏(前21世纪)减去5个世纪—就是商(前16世纪)
再减去5个世纪—就是西周(前11世纪)—减去3个世纪(就是东周即春秋时期开始(前8世纪前771年)—再减去3个世纪(就是战国时期开始(前5世纪前475年,进入封建社会)
理解记忆:半殖民地—政治上主权部分沦丧,区别于印度、埃及等殖民地
半封建—经济上资本主义开始兴起,但是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如何运用政治学原理分析历史问题:
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
例一:井田制瓦解(经济基础)—导致了“分封制无法维持下去”(上层建筑)—标志着奴隶制社会开始瓦解
例二: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先进的生产力)的发展缓慢的原因是—受到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的阻碍
例三: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推广(先进的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要求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于是,封建性质的改革运动风起云涌。什么是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意义?
(1)定义:指全国的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执行中央政令。
(2)特点:官僚机构组织严密,分工明确,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最终使最高统治权集皇帝于一身。
(3)意义:
(A)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为历代统治者继承和发展。(历代统治者都要加强中央集权)
(B)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保障经济文化的发展,国家的独立。
****主义与中央集权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中央集权是君主****的前提和基础,君主****是中央集权的必然产物。目的都是为了保证中央和君主的绝对权利。
秦始皇的功与过:
功:
(1)统一全国,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3)政治经济军事思想上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
过:
(1)大兴土木,加重人民负担,激化阶级矛盾(修长城、郦山陵、阿房宫)
(2)刑法严苛,赋税沉重,暴政而亡
(3)思想****,焚书坑儒
郡县制和分封制的不同点?
1、基础并不同:一个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一个按地域划分。
2、权利不同:一个是世袭,地方的小王国,一个是皇帝任免的官吏,没有封地有俸禄
3、作用不同:一个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一个能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皇权和相权之争的原因和过程:
原因:皇帝为独裁统治历代都采取削弱相权,分化相权直至废除宰相的方法,以实现君主****。
汉武帝—频繁更换宰相,用“中朝”对抗“外朝”
唐朝—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
宋代—参知政事,继续分散相权
明代—废宰相,权分六部
清朝—军机处(标志****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评价康熙
1、西南—平定“三藩”之乱
2、东南—收复台湾,设台湾府
3、西北—平定噶尔丹叛乱
4、东北—收复雅克萨之战,签定《尼布楚条约》
5、汉化政策,
6、加强蒙藏民族团结
评价唐太宗
1、政治上:唐太宗励精图治,使唐朝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阶级矛盾缓和,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这就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民族关系上: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同周边各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入了鼎盛时期。
3、对外关系上:唐太宗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这使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色彩,封建文化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4、个人品质上: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具有很强的自我反省能力,成为古代封建君主的楷模和典范,并对以后历朝的治国策略产生了深远影响。
唐太宗的评价的采分点
1、政治上:纳谏、用人、贞观之治、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2、经济上:休养生息政策、均田制、租庸调制、轻徭薄赋、“存百姓”思想、
3、思想上:民本思想、慎用刑法、《唐律》的原则
4、民族关系:“战而后和”策略、“羁縻府州”设置、安西都护府、和亲政策、文成公主入藏、民族团结政策
5、对外关系:开放政策、大都会、鸿胪寺卿、玄奘取经、兼收并蓄方针、对日本朝鲜影响
科举制的“利”
1、政治上: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
2、教育上:促进了教育发展,尤其是文学的发展
3、社会风尚: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
4、制度建设上:作为一种选官制度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科举制度的“弊”
1、学科结构看:以儒教思想为核心、为重点,实际上这等同让一个民族“偏科”近千年。“科举”偏文舍理,这一点是很明显的。假如没有科举制度设置的独木桥,或许中国人自由自在地可以象西方社会一样走向文理均衡的道路,最终发展出丰富多彩的自然科学。导致了近代科学落后于西方。
2、考试内容看:明清的八股取士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想和创造意识,选拔出来的多是死读书的奴仆而非真正的民族精英了。
利:
1、政治上: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和他们的行政效率
2、教育上:促进教育发展,社会重学风气形成。
3、社会风尚:促成社会上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
4、制度建设上:考试选官方式有一定的合理性,相对公正公平
弊:
1、明清时期,八股取士,被选举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人,读书人成了统治者的奴仆。
2、阻碍了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人生观和偏重社会科学,忽视自然科学的考试制度)
“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原因:
1、政治上;社会大变革大动荡时期,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招贤纳士。
2、经济上,铁器牛耕推广,生产力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物质条件
3、科技上,天文学,医学等科技取得较大进步
4、文化上,私学兴起,形成许多学者和思想流派
影响:
1、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诸子百家的学说在政治思想文化领域对后世影响深远。
古代中国科技发达的原因和明清落后的原因?与西方近代科技相比,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一)发达原因:
1、政治上长期统一局面
2、经济上,农耕经济繁荣
(二)落后的原因:
1、经济上,小农经济限制了对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科技发展缺乏社会和生产需求的动力
2、政治上,君主****的束缚,阻碍科技进步
3、思想上,教育上八股取士,忽视自然科学的教育,文字狱禁锢知识分子思想,科技发展缺乏人才培养的社会环境。
4、对外政策:闭关锁国,限制对外交流,阻碍进步
5、文化传统上,“重道轻器”,轻视科技发展,没有形成严密的科学体系(4大发明看出理论不足)
东西方科技发展比较:
1、中:重视经验。西:重视实验
2、中:重视综合,西:重视分析
3、中:重视实用,西:重视理论
4、中:重视服务于农业,西:重视服务于工业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
相同点;
(1)范围上—都属儒学
(2)主张—都属唯心主义思想体系
(3)目的—维护封建统治
(4)地位影响—都是古代哲学的重大成就
不同点:
(1)对宇宙的构成,分别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2)道德主张,“天理”为行为规范“内心”自修,自省达到良知
1、中国近现代史
一、近代中国维护主权的斗争(必修一专题二)
二、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必修一专题三)
三、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必修一专题四
四、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必修一专题五)
五、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必修二专题二)
六、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必修二专题三)
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必修二专题四)
八、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必修三专题三)
九、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必修三专题四
十、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必修三专题五)
十一、人物志(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李四光(选修四单元四、五、六)
五次侵华战争中的三次战争及影响
1、‘1840年,鸦片战争—近代史开端,《南京条约》开始沦为半殖半封—(英国工业革命后需要打开中国市场)
2、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马关条约》资本输出为主取代商品输出为主(经济侵略方式改变)(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进一步扩大海外市场)
3、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完全沦为半殖半封社会,清政府完全变成帝国主义侵华工具
中国人民的爱国救国方案和斗争
1、1852—1864年,—农民阶级救国—太平天国运动
2、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运动
3、1898年—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梁)—戊戌变法
4、1911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辛亥革命
5、1915—1919年—资产阶级激进派(陈独秀、李大钊)—和五四运动
6、1921年—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向西方学习实现近代化的进程
1、地主阶级(林则徐魏源)—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2、地主阶级(洋务派)—学习西方军事和民用工业
3、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梁)—学习西方君主立宪政治制度(走日本人的路)
4、资产阶级革命派(孙)—学习西方的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度(走美国人的路)
5、资产阶级激进派(陈李)—学习西方民主制度和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
6、无产阶级(***)—学习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革命(走苏联人的路)
从学习西方的“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三个历程
孙中山为维护民主与共和进行了哪些斗争?
1、1911年—辛亥革命—****清王朝,建立共和国
2、1913年—二次革命—反对袁世凯独裁
3、1915年—护国运动—粉碎袁世凯复辟帝制
4、1917年—第一次护法运动—反对段祺瑞,维护《临时约法》
5、1920—1922年—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
6、1924—1927年—国民大革命(国共合作反对北洋军阀)
***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分段
1、(1921—1924年)—建党时期(2个大会1个纲领)
2、(1924—1927)—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即“国民大革命”时期)(统一战线)
3、(1927—1937年)—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或者叫“土地革命时期”)(井冈山道路、长征、遵义会议、)
4、(1937—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2个战役、1条统一战线1个大会)
5、(1946—1949年)—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即”时期“)
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或者叫“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高考历史答题技巧?
历史选择题蒙题技巧一.最近原则:与平常知道的相关原理最接近的选项为正确
1.考根本目的:统治者所采取的某项政策,根本上都是为了巩固统治和维护统治基础。
2.以时间为突破口对应重要历史事件相关知识
3.题干中给的时间不是我们所熟悉的,此时可以考虑所给时间最接近我们熟悉的时间及对应事件。
4.考查对外政策出发点:一个国家对外政策的出发点是国家利益。
历史选择题蒙题技巧二.相斥相性原则
相斥相性原则:若四个原则如果有表述意思相近的选项,一般来说,若是单项选择题,这些选项都是排除的,如果多选题,要么几个选项都对,要么全错。
如:中国***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最主要的贡献表现在()
a.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方针
b.正确指出了国内的主要矛盾
c.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d.提出了正确处理“十大关系”
解析:当看到此题时,与题干无关的就直接无视,所以d肯定是错的。其次再来看,a和c描述基本一致,因为是单项选择,所以a和c都不选。
在选项中有两个选项表述的意思刚好相反,则必定一对一错,不可能形成组合项
历史选择题蒙题技巧三.重视符号原则
括号在历史选择题中的出现往往是用来解释说明题目中的关键信息,书名号的出现意味着材料的出处,出现的引号,也是关键信息。我们在提取信息时,把在这些符号里的东西进行重点分析,简化题目,会方便做题。
在2014年全国一卷的12道选择题中,出现符号的试题有5道,占有试题的40%以上。
1、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解析:我们把这道试题简化一下变成:
“天”“天子”“承天”“子民”,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d.祭
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去除了材料中的语境,我们认真想想,“天子”就是皇帝,就是题目中选项b的政治统治的代名词,“子民”就是以民为子,把人民当成儿子,这就是明确的人伦秩序。然后得出答案
2、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解析:简化后
“灭佛”反映出唐代?
那么如何选择呢?
有一个重要的关键词就是提示语“反映出”。这一提示告诉我们,命题人要的正确答案的一定是一个本质的结论,而不是一个社会现象。即使四个选项都成立(关键是本来就有不成立的),那么我们也很容易看到选项a、b、d都是对社会现象的描述,只有c才是经过分析后才能得出的结论。有人说b、d也是结论,因为通过比较才能得出。其实最大,影响小之类的历史事实都是显而易见的,不是分析出来的。如三个人中谁最高。我们主要看成是现象,不是本质。
3、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a.本质是善b.本质为恶c.非善非恶d.本善习远
我们把题目简化就成了
“存天理,灭人欲”认为人性
a.本质是善b.本质为恶c.非善非恶d.本善习远
解析:观察答案后发现,我们知道天理中包含着人性,人欲是恶的人性。一存一灭是一个辩证的方法。a、b都是问题的一个方面,c选项更是全面否定。答案d已经显示出来了
4、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一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
a.主权在民原则b.天赋人权原则c.各州自治原则d.各州平等原则把这道试题简化就变成
“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
a.主权在民原则b.天赋人权原则c.各州自治原则d.各州平等原则
解析:c.d两项强调的是洲权,属于意思相似,又因材料无涉及,所以直接排除,a项人民主权强调的是国家的一切权力来源于人民的授予,国家权力尊重和保障公民的权利与自由,不符合题意,所以选择
5、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说:“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这段话表明
a.英国在欧洲没有殖民地或自治领b.各国经济都依赖对英贸易
c.世界经济联系加强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解析:此题用重视符号原则可以得知“”里内容均属于经济领域范畴。且都与英国发生联系,同时英国的产品也流向各地,但不代表只和英国获依赖英国对外贸易,说明了彼此间经济联系的加强
特别注意:题眼是“反映的”,和“反映出”有区别,反映的是现象,反映出选本质。
历史选择题蒙题技巧四.非绝对极端原则
这个原则在每一科试卷中都会用到,题目中选项经常会出现一些过于绝对的,极端的副词和形容词,如全面,都,所有,完全,始终,最终,最早,第一,开始,彻底,绝对,肯定等,此时要提高警惕,注意分别,除非教材课本上有明确的话,或者材料里明确出现,否则往往带这些词的应该为错的,强调的是往往是错的,并不是全部都是错的。
而反过来,在选项中含着渐进的,发展趋势历程描述的修饰语选项又通常是正确的。
历史选择题蒙题技巧五.避轻就重原则:题目的重心往往体现为材料观点中的转折,递进,强调等部分(但是,然而,可是,即使,却等转折词出现后的内容才是审题关键),因此,要紧抓出题者要强调的中心和关键部分去解题,抓住题眼,排除其他无关轻重的选项。
历史选择题蒙题技巧六.全面包含的原则
选项之中有多个选项都有可能涉及题干中某些要素,但是只反应部分,只有全面反应题干的要素,包含其他选项内容的为最佳答案。
另外,有的考题是在题干中包含了多个内容和观点,备选项中任何单一对应题干的选项都不正确,总有综合性较全符合题干才可能入选。
历史选择题蒙题技巧七.比较对称原则:当遇到题干在描述两个历史现象时,根据比较和对称原则,选项也应该体现两个历史现象之间的比较,并要和材料所描述的关系形成对称。
历史选择题蒙题技巧八.求因型选择题求解原则
1.诱因求解:直接原因是最直接的,显而易见的引发事件的偶然因素(导火线,借口等),直接原因是对事物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并决定某一历史事件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发生的。
2.主因求解:主要原因是在引发事件发生的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那一个,对历史事件的发展变化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他派生出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因素。如果问的是具体事物,那主要原因也应该是具体的而非抽象的。3.质因求解:根本原因就是根由,根源,是同一事物的若干原因,取决定作用的并带有必然性的根本原因。一般指主要矛盾或趋势,也就是说这样原因引发的事件是迟早要发生的。它往往隐藏在事件发生的背后,是导致事件发生变化的本质原因,可以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原理分析,可以归结到经济领域,制度层面,一般这个原因是抽象的,体现历史趋势和主观原因需要等。
如判断政治制度,政治事件,文化现象社会生活等发生变化的根源从经济领域去找,或者从时代发展趋势,时代要求,社会主要矛盾去找,或从社会性质去找。判断某一阶段治国方案,搜索结果,措施出发点,从阶段的本质去找,从社会性质去找,从背后的生产力水平去找。
判断改革成败的根源从是否顺应历史潮流,是否促进生产力发展去找。
判断文化思想发生变化的根本变化从统治者需要,社会变化,经济发展上找。1拉斐尔擅长画圣母像,他笔下的众多圣母充满人情和母爱,这主要体现了当时
a.蒙昧主义思想b.人文主义思想c.禁欲主义思想d.浪漫主义思想解析:若你熟悉教材知识可以直接得出答案,我们也可用另外一种解题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及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三大基本理论,它揭示
了人类社会发展中各种现象的基本规律。此题若从史实间的因果关系去分析,难度较大,选项d的因果性似乎较为正确;但如果转移成理论思维我们知道“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意识,拉斐尔的圣母像之所以充满人情和母爱是因为作为新兴的资产阶级艺术家,他所要表现的不再是“神”而现实生活中的“人”,是“人文主义思想”在绘画艺术中的具体表现,所以正确选项为b。
2.据研究,自明初到清末的500余年间,尽管全国总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但城市人口数量几乎没有变化,城市化进程陷入停滞。其根源在于
a.君主专制的强化b.“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c.闭关锁国的政策d.宋明理学的消极影响
解析:看题干,强调根源。我们知道小农经济一直在古代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而a答案大多出现在关于中央集权和相权与君权的题了,自然直接排除。c,d答案不属于根源问题。一.最近原则:与平常知道的相关原理最接近的选项为正确
面对高考,关于历史有没有好的经验?或者答题方面的?
〔高考〕历史应试答题技巧
高考在线 2005-04-11
现在的历史高考一般包括三大题型(单项选择题、材料解析题和材料论述题),其中最重要的应该是单项选择题,在历史总分里占到50%左右的比重。在很大的程度上,这部分题目将决定这份试卷最终的分数,因为它考查的都是基本的知识、基本的能力和基本的概念。按照一般的判断,如果一个同学在前面的单项选择题里拿到了比较理想的分数,这个试卷的最终得分就会保持在一个相应的水平线上,就算后面的材料解析题和论述题发挥失常也不会低太多,不会出现大幅度滑坡的情况。如果前面的单项选择题错得比较多,指望材料解析题和论述题超水平发挥得到高分数,难度会很大。
1.解答历史科选择题。首先是审题的问题,选择题的题干一般都不是很长,题干中每一个对做出正确选择有帮助的条件都要抓住,尤其是时间、地点、人物各个方面的条件限制,一些关键词,主要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导火线等。另外,发生四个选项看着很近似的现象时,实际上是考查大家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概念内涵和外延的掌握程度。
2. 解答材料解析题。题目中所给的材料一般都是在平时学习当中很难接触到的,但是没有见过的材料背后必然有或者至少有一个你学过的知识点在那儿支撑。材料题应该把握住这样几个环节,一个是对于材料进行阅读理解,阅读应该分成两个层次:泛读,就是把材料的大致意思看懂,泛读要具备语文课里的概括中心思想的能力; 另外就是精读,注意材料里提供的每一个重要的信息,比如每一段材料的出处,这个材料是从哪本书里摘出来的,这个信息要注意,往往给我们起一个提示的作用。第二是信息的迁移,把材料和教材,跟平时的学习当中掌握的历史的知识结合起来,材料的背景究竟跟哪个事件有关系。第三根据题目的设问来做答,回答时要一问一答;以材料中有效信息为主,结合所学知识,联系教材,正确切入,文字要简练完整,回答相关问题时要看相关材料,看分数回答要点。一般来讲,还要注意题目提出的一些具体的要求,倘若让你依据材料,就是说这个题目的答案可以从材料里提取出来,同时要结合课本当中的观点、认识或者是看法。
3.解答论述题。论述题灵活多样,很难分出明确的类型来制定相应的对策。历史论述题,有以下几点需要大家注意。一个是现在的历史大题,论述题很少连篇累牍地铺陈史实,史料论述的结合是非常重要的,要有相应的史实来支持这个观点,这个史实的选择要选择最具典型意义的,因为同类的史实可能接触很多,不可能把同类的史实都作为论据反映在卷面上,就应该选择最典型的史实。另外要论从史出,观点和史实不能分家,观点是观点,史实是史实不行,回答一道大题,应该有一个总体设计的思路,用哪个理论贯穿回答这个问题的全过程,而不要把论点和论据分家。最后要进行历史阐释。这是历史学科能力的集中体现,就连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和材料处理两项要求,也离不开历史阐释能力的参与。
4.在高考阅卷时,选择题也由机器评阅,主观题部分的给分仍是主要按照传统的“踩点给分”,并不是说你答得越多越好,只有确实答到了的分点上,这道题才能得分。但是,当你遇到了你不能准确把握但还知道一些相关内容的题目时,可以采取把自己知道的与之相关的知识点都列上去的办法,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另外,由于近年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同样的意思,这个考生回答的含混不清,而另一个考生则回答的条理清楚、语言得体,那么后一个考生的得分就会相对高一些。还有一点考生也必须注意,那就是书写,卷面好比是人的脸,一张干净整洁的面孔首先给人舒服的感觉,那么阅卷老师就会有一个愉悦的心态,这样就会避免因阅卷老师的坏心情而造成的不必要的失分。而一张乱七八糟的试卷往往会破坏阅卷老师的心情,而且书写潦草得太厉害,语言过于混乱,致使阅卷老师找不到得分点,也会造成不必要的失分。所以,考生在准确理解题义的基础上,还要组织好语言、注意卷面的整洁,这样你就可以比和你掌握同样知识的考生多得分。(原文摘自天骄网)
高考历史知识要点
历史复习方法指导
历史备考复习是决定成绩优劣的关键时期,也是许多同学感到不知所措、疲于应付的阶段。或者被动地听 课做题,或者“跟着感觉走”,翻课本、练模拟,从而造成自我感觉良好、高考成绩不佳的结果。复习是一个 艰苦的再认识过程,也是一个艰难的再提高过程,要想在复习中出效率、见收获,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高精度巩固知识点
1.精读课文。要逐字、逐句、逐段地反复阅读,思考词与词间、句与句间、段与段间的前后关系,弄清每 一个知识点,做到完整地回忆课本。如世界现代史“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一目就要弄清四个 知识点:一是经济危机出现的原因;二是经济危机的出现;三是这次经济危机的特点;四是这次经济危机产生 的影响。这四个知识点又是相互联系的,共同构成了关于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完整知识体系 。
2.把握内涵。在弄清知识点的基础上还须向细处分析,进一步把握每一个知识点的全部内涵。如上述第一 个知识点就包含以下三个要点:①资本家攫取高额利润,广大劳动人民却日益相对贫困,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 能力的增长;②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③人们醉心于 股票等投机活动,大大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
二、高准度理解历史概念
1.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弄清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作出准确定义的前提。如1997年高考试题第7 题 “康有为向光绪帝呈递的《应诏统筹全局折》实际上是维新派的施政纲领,因为它:A.提出了各方面具体的变 法建议 B.主张实行君主立宪的理论 C.系统论证了维新变法的理论 D.明确指出变法是救亡图存的唯一出路 。”此题如果能正确理解“施政纲领”的内涵,即变法的具体实施方案,便可轻易选A。 又如第8题“‘门户开 放’政策的提出,是美国侵略中国新阶段的标志。 这主要是因为该政策:A.得到了列强的认可 B.可使美国在 华获得的权益居列强之首 C.表明美国承认列强的在华特权 D.有利于美国加快侵华步骤”。该题主要考查门 户开放的外延,即影响,为“有利于美国加快侵华步骤”。
2.完整归纳概念内容。例如1997年高考第14题“中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提出的土地政策的 共同点是:①体现中国***的民主革命纲领②消灭封建剥削制度③维护农民利益④促进社会经济发展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此题已对历史概念的内容进行了部分归纳,要求选出符合项。选的过 程,实际上就是对历史概念所含内容的归纳过程。经过归纳比较,显然②不是共同点,应选没有②的选项。
3.区别概念的异同。在复习中应把同类或相似、相近的概念进行对比,区分其异同点,从而提高对概念的 准确把握。如1996年上海高考试题第26题“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和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的相似之点是①面临极 为困难的经济形势②国家颁布政策法令强制干预经济③最主要的内容是调整和复兴工业④通过发展商品生产来 恢复农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运用概念分析问题。仅做到对概念的理解还不够,能运用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来分析历史现象才是复 习中的理想境界。如运用“分封制”的概念来分析周朝分封、秦不分封而实行郡县制、汉初分封等历史现象的 原因和结果。运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概念来分析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等。
三、高密度串连知识网络
知识网络是知识内在的点、线、面交织而成的有机整体。在复习中,必须抓住教材中各知识点的联系,把 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知识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形成科学的知识网络。
1.抓点。如士族制度问题,可抓住四个点:①魏晋时期,在地主阶级中形成士族制度;②东晋南朝时期, 士族势力发展;③南朝末年,士族势力渐衰;④唐朝末年,在农民起义打击下,士族被进一步摧垮。这样,对 士族问题就有了完整而明确的认识。
2.串线。“线”是有内在联系的历史事件构成的知识线索。如秦朝的皇帝、三公、郡县,两汉王国问题的 解决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宋朝的“杯酒释兵权”和元朝的行省制度,明清的废丞相、 八股取士、军机处和文字狱,这些都是“点”,由这些点构成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建立、巩固、加强的发展史 。
3.铺面。“面”是历史某一时期或阶段的全部内容构成的知识整体。
总之,只有系统地把握历史知识结构,才能比较轻松地掌握一个时期或阶段的整体内容,进而捕捉历史的 阶段性特征,解题时才能撒得开、收得拢。
四、全方位分析历史现象
教材是按照时间顺序对历史进行叙述的,是一个平面系统。但高考命题则往往抽取历史线索,挖掘知识联 系,古今中外、纵横交错形成立体系统。因此,备考复习不仅要点线面结合形成知识网络,而且要在此基础上 拓宽、挖深、抬高,全方位分析历史现象,形成立体知识体系。
1.相对完整的叙述+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如1996年高考第48题“简要说明18世纪—19世纪中叶法国社 会经济和阶级关系的主要变化,并根据这种变化分析1789年革命与1848年二月革命的主要不同之处。”此题要 求对法国18世纪—19世纪中叶的历史进行相对完整的叙述,其中又含有对革命原因、革命任务、革命对象和革 命主体等方面的深层次分析。再如第47题“概括指出并结合史实简要说明唐朝文化灿烂辉煌的原因,唐文化的 特点和历史地位。”此题同样要求学生从原因、特点和历史地位等不同的角度进行概括和归纳。从表面上看史 实明确易见,但对分析能力的要求却比较高。
2.宏观分析+微观考查。例如1997年高考第48题“概括指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的相互关 系并举例说明。试分析这一体系为什么不能长久维护世界和平。这一体系是如何被打破的?”此题主要考查对 历史现象的宏观分析能力,要求学生从宏观和整体的高度去认识协约国列强间的相互关系,同时也要求对协约 国列强进行具体分析,也含有微观分析的成份。
3.显性联系+隐性联系。“显性联系”是教材中历史知识间较明显的联系,而“隐性联系”则隐藏于知识 之间。换言之,就是所谓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而隐性问题是对显性问题的深化、概括、比较和系统化,显 性问题只有通过隐性问题才能提高其自身的价值。如1996年上海高考第46题“英国、法国、俄国和美国在资产 阶级革命和改革中各用什么方式来解决土地问题的?各国土地问题的解决对其资本主义发展有何作用?”在这 个问题中,命题者就抓住了它们的隐性联系,即革命和改革中的土地问题,经过发掘,能力考查的层次就明显 提高了。
4.历史学科+相关学科。如1996年上海高考第39题:“1904年,章太炎为某人70大寿做联句一副。请读后 回答问题‘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日再到古长安?叹黎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五十割琉球,六 十割台湾,七十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圻益蹙,每逢万寿祝疆无。’①做七十大寿的‘某人’是______。②当 此人吸尽黎民膏血,歌庆‘五十’的时候,中国东南部的军民正在抵抗______国军队的大举进犯;而在祝其‘ 六十’‘万寿’的那一年,______舰队官兵的鲜血却染红了黄海的怒涛。”此题的文学性较强,解题时既需要 有扎实的历史基本功,又需要有扎实的语文功底。
再如1996年高考第39题所要求学生填识的南北朝后期的形势图,该图在课本中并没有出现,而是命题者依 据教材所提供的有关知识设计出来的。它既考查了历史知识,也考查了地理知识,拓宽了能力要求。
又如1996年上海高考试题第42题“观察下面《美英两国首脑在1941年8月大西洋会晤时的合影》后填空。① 在前排就坐的左是______, 右是______。”此题附有一幅,因而就需要学生在平时多注意课外知识的积累 。
五、多角度比较人物事件
在历史测试的四种题型中,无一不涉及到比较能力,因此,学会科学的比较方法,掌握一定的比较技能, 尤为必要。
1.把性质相同或相似的人物事件进行比较,分析其不同背景、特点、作用或实质等。如两次世界大战、三 次科技革命,各有其背景和特点;再如我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的作用,从政治上看主要有三类,一是“推翻”, 如秦末农民战争,西汉绿林赤眉起义,元末、明末农民战争;二是“瓦解”,如东汉末年农民起义,唐末黄巢 起义;三是“打击”,如太平天国运动。
2.把性质相同但分布于不同历史阶段的历史事件加以分析比较,理清发展线索。如对中国近现代史上几次 大的革命运动进行分析比较,既可以认识其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又可以系统地把握中国革命史的全过程。
3.把同类历史事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进行比较。如资本主义的侵略扩张,在工业革命前后就具有不同 的特点。
4.把某些表现相同而性质不同的历史事件进行比较,认清其不同实质。如唐代手工作坊和明代手工工场, 清政府向列强大借外债同现阶段我国向资本主义国家贷款等问题。
六、科学化评价人物事件
要想科学地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必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要掌握 评价的尺度、角度和信度。具体说来,应做到以下几点:
1.立场正确。要站在正确的阶级立场(人民的、爱国的立场)和社会立场(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进步、国 际主义和改革探索等)上看问题。
2.观点鲜明。评价历史人物要坚持“时势造英雄”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两个基本观点。
3.方法得当、客观公正。要全面而准确地分析和评价,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区分不同的阶段,要运用 辩证分析法、阶级分析法、历史分析法等方法进行全面而综合的分析,切忌简单化、片面性和绝对化,要注意 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局部和全局、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七、简化概括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浩瀚庞杂,要把其浓缩、概括、提炼成简明扼要、要点明确的知识点、知识链才能有效地掌握教 材。
1.抽取要点。即正确选用课本中的关键字词或章、节、目标题,或者用自己的语言精炼准确地表达出来, 形成知识要点。比如苏维埃政府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可提炼成①收企业;②征余粮;③禁商贸;④配物 品;⑤强劳动。
2.时间作序。即以时间为序来组织知识。如1997年高考第47题“结合有关社会背景,概述1949年以前中国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衰过程。简要说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国的历史地位。”此题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 发展过程按时间顺序勾勒答题题纲:①鸦片战争前资本主义萌芽;②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③甲午战争后初步发展;④辛亥革命后迅速发展;⑤20世纪30—40年代陷入困境。
3.逻辑划块。即按照有关知识的逻辑关系进行分块概括。如中国古代各时期文化发展的原因,可以分析以 下方面:①政治清明、社会安定;②经济发展、社会繁荣;③民族融合和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④对外经 济文化交流的发展等。
八、灵活化运用历史理论
对任何历史问题的分析,都必须以理论为根据,否则就无法保证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必须系统地掌握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注重运用理论分析历史问题。例如分析拿破仑的有关历史问题,就 可以运用不同的史学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可以运用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分析拿破仑在政治舞台上 的出现;运用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的原理,分析拿破仑帝国的政权性质;运用质量互变原 理分析拿破仑对外战争性质的变化等等。只有坚持运用史学理论分析问题,史学理论水平、分析能力才能得到 提高。平时要选择一些理论性较强的试题,进行史论结论合训练。有目的、经常性的练习,必然会促使灵活运 用理论的能力不断提高。
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总结
在文科综合里面,历史的复习是非常重要的。想在高考的时候取得好成绩,考前需要做好各方面的知识储备。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考历史知识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
▼▼目录▼▼
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
专制主义的发展历程
历代经济政策
●? 高考历史知识要点: 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
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是由古代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其核心是国家政权的结构关系及其运作方式,是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斗争的产物。它的确立和变更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为维护统治阶级经济利益服务的,是与国家的社会性质和发展相适应的。
1.王位世袭制: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破坏了民主推选部落首领的禅让惯例,自己继承父亲的职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出现"天下为家"的局面。
2.分封制:
西周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并将封地和对周王的义务密切联系,从而维系和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3.军功授爵:
战国商鞅变法规定按军功的大小进行授爵和赐给田宅,废除了奴隶主贵族享受爵禄的特权,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专政的建立。
4.皇帝制:
秦统一六国后,确立皇帝至高无上原则,嬴政规定封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皇帝,国家政治、经济、军事一切大权都集中在皇帝手里,政事无论大小最后全由皇帝裁决,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5.士族制度:
魏晋以来,地主阶级中形成了以门第高低为标准的选拔官吏的"做官看门第,通婚分士庶"的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形成于魏晋,东晋时充分发展,南朝末年走向衰落,隋唐时消亡。
6.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
隋朝采用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唐朝继续沿用并使之完备。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相互配合,相互牵制,有利于提高封建国家政府工作效率。科举制的实行,扩大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也使士族制度逐渐消亡。
7.行省制:
元朝为有效地管辖辽阔的国土,加强封建统治,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成为地方最高一级行政机构,可以在中央统一政令的基础上独立处理省内事务。这一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8.八股取士:
明朝沿用科举制度选拔官吏。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的答卷不允许有个人的见解;文体死板地分为八个部分。八股取士鼓励只知埋头读书,不讲究实际学问的人,旨在为皇帝培养忠顺的奴仆。
>>>
●? 高考历史常考知识点: 专制主义的发展历程
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具体说就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中央集权指全国各种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执行中央的政令。
1.战国时期初步形成
法家代表韩非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国家的主张。新兴地主阶级从加强专政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初步确立了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
2.秦朝正式建立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正式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3.西汉巩固
汉景帝、汉武帝解决了王国分权割据的问题。汉武帝又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 文化 政策,找到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所需要的理论基础。从此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制度基本定型并得以巩固。
4.隋唐完善
实行三省六部制,克服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实行科举制,提高了行政效率,扩大了统治基础,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5.北宋加强
北宋初年,大力加强中央集权,解决了藩镇割据和武将争权的问题,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
6.元朝新发展
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这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
7明清达到顶峰
明朝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还设立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清朝沿用明制,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了顶峰。
>>>
●? 高考历史重点知识: 历代经济政策
1.秦国: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战,禁止弃农经商。
2.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
3.唐朝:沿用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武则天奖励农业生产。
4.清朝:宣布"更名田";实行"摊丁入亩"。
古代的对外贸易
1.西汉时,由于西域交通的沟通,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开始发展,中国的丝和丝织品,经"丝绸之路"运到西亚大秦。
2.唐代对外贸易兴盛。唐都长安是亚洲经济文化中心。对外贸易经陆路和海路与亚洲、欧洲各国往来。唐政府在广州设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这一时期贸易的重点是亚洲,交往对象主要是朝鲜、日本、天竺、波斯、大食等。
3.明朝初期,郑和下西洋,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促进了明朝海上贸易的发展。明朝中后期至清朝实行闭关政策,古代对外贸易开始进入萧条时期。
古代交通
1.古代交通事业发展的历程
先秦时期我国古代交通初具规模,陆路修筑许多通行战车的道路,沿途设有驿站,水陆交通不仅利用黄河、长江天然水道,而且相继开凿了胥河、邗沟、鸿沟等人工运河。
2.秦汉时期水陆交通形成全国网络
秦统一中国后,颁布"车同轨"的法令,并建成遍及全国的驰道。挖掘灵渠,把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连接起来,汉朝开辟了汉帝国和罗马帝国的海上航线。西汉时期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
3.隋唐时期,古代交通进入高峰时期
唐都长安成为国内外交通枢纽和中心,构成了以长安为中心的遍及全国的驿路系统。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和沟通海上贸易的海上"丝绸之路"使水陆交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4.明清时期,我国古代交通由盛而衰
明代出现造船高峰,郑和七下西洋,把我国古代航海活动推向顶峰。不久以后明清两朝相继实行了海禁,航海事业从此一蹶不振。
>>>
高考历史知识要点相关 文章 :
★ 高考历史必备知识要点整理
★ 高考历史知识要点
★ 高考历史重点知识点整理
★ 高考历史必考重点知识
★ 高考历史考纲知识点整理
★ 高考历史重要的知识点
★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要点汇总2020
★ 高考历史必备知识要点
★ 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
★ 高考历史重点必备知识点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高考历史备考技巧
历史是文科生高考必考的科目之一,在最后的冲刺阶段里面很多学生都希望得到一定的提高。这次我在这里给大家整理了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 总结 ,供大家阅读参考。
目录
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总结
如何提高历史成绩
高考历史大题必背模板
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总结
一、商鞅变法的背景
(一)春秋战国变法的时代背景(必然性)
1、经济:社会经济发展 封建生产关系产生 (生产力发展--土地私有制确立--阶级关系变动)
2、政治:上层建筑的变化:分封制 宗法制破坏
3、军事(战争的需要):富国强兵成为改革的内在动力
4、思想 文化 :百家争鸣 (法家学说成为变法的思想武器)
(二)各国的改革和变法为商鞅变法提供了 经验 教训(春秋、战国)
1春秋:管仲改革 鲁国“初税亩”
2战国:李悝变法 吴起变法
(三)秦国需要改革并具备条件(具体背景)改革可能性
(1)内部有利条件:
1国君权力集中,奴隶主贵族势力较弱; ○
2法家学说容易得到认同 ○
3民风质朴,充斥尚武精神 ○
(2)外部机遇
1三家分晋,遏止秦国发展的力量大大削弱 ○
2中原士人游说各国,为秦国招揽贤能提供了可能性 ○
(3)直接原因:秦孝公发奋图强、任用商鞅变法
二、商鞅变法的内容
1、经济--"以农求富"(富国)
(1)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对封建社会影响深远)
(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3)统一度量衡
2、军事---强兵
(1)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
(2)废除“世卿世禄制”(以上 措施 最直接打击贵族特权)
3、政治
(1)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
(2)普遍推行县制—对后世影响深远
(3)制定秦律
4、思想文化:燔诗书而明法令
实质:文化高压政策
影响:压制人民思想,摧残了文化。
5、风俗习惯--改革社会风尚习俗
禁止父子、成年兄弟同居一室;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
三、商鞅变法的结果:"商鞅虽死,秦法犹存"
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1)顺应了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历史潮流,,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根本原因)
(2)改革措施全面彻底,执法如山("法及太子",法不阿贵)
(3)充分的舆论宣传,取信于民("南门徙木")
(4)秦孝公的大力支持(政治保障)
四、评价商鞅变法(性质、积极影响、局限性)
1、性质:是一次较为彻底的地主阶级改革运动
2、积极影响:推动了社会进步;促进了经济繁荣;壮大了国力;为秦国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局限性:
(1)轻视教化,轻罪重罚
(2)加重剥削与压迫
(3)改革不完全彻底
<<<
如何提高历史成绩
第一点:死记硬背。目前距离高考已经不到一个月啦,要想在段时间内提高历史成绩,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死记硬背,历史的知识点都是比较固定的,如五四运动发生的时间、意义等这些都是无法篡改的。
第二点:挖掘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历史不是死的,是人类活动轨迹的记录,因此我们要将历史的知识内容进行归纳整理,找到异同点,找到事件之间的联系等,然后通过自己理解、消化,最后用自己的观点表述出来。
第三点:多做测试题。学习任何一门学科多做习题都是没有错的,尤其是历史这种靠死记硬背知识点比较多的门科,通过做习题可以巩固自己知道的知识,也可以更好的查漏,以便更好的进行补缺。
<<<
高考历史大题必背模板
1、背景一般是指某一历史事件在什么历史情况下发生的,实质上包括原因和条件两个方面的内容。如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就包括四个原因和三个条件。
原因和条件其含义基本接近,但又略有不同:
其一是原因偏重于“为什么”,即必要性,条件偏重于“有什么”,即可能性;
其二,条件的使用范围较之原因要小一些,如历史事件或运动的成功或失败,就只能分析其原因,而不能用条件去表达。如:分析巴黎公社的失败原因。在这一题中,“原因”就不能用“条件”去代替。
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 教育 +……
如:鸦片战争背景:
(一)国内:
1、经济:
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土地集中。
2、政治:
①腐败:官场+军队+财政
②阶级矛盾。
3、思想:
愚昧自大。
(二)国际:
1、经济:
工业革命→市场原料。
2、政治:
资本主义扩张。
2、历史条件=(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但更侧重于有利因素,如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
(一)国内:
①经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相对落后、生活贫困。
②政治:沙皇____、无产阶级壮大、革命政党成熟、力量对比变化等。
③思想:列宁主义指导。
(二)国际:帝国主义忙于一战等。
3、历史原因
(一) 从原因广度上分析: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内因或主观原因,一般是指与某事件(或人物)所在的阶级、阶层、团体、个人的主观意识密切相关的那一方面因素。
外因或客观原因则指与前者有紧密关系但又不受前者主观意识影响的那一方面原因。这和原因分析法的优点是抽象而又深刻,易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需要指出的是,内外因属于社会、国家等人的意识很难起决定作用的大范围历史概念时,那么它们是专指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这就区别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前者是属于自我意识方面的原因,即人为的原因;后者是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原因。
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属于自我意识方面的原因,即人为的原因;
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它是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原因。
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 方法 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如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广度分析:
内因:
①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统一的市场等。
②政治:美利坚民族形成、资产阶级、 种植 园主阶级形成等。
③文化:统一的文化、民族意识觉醒等。
外因:
①英国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
②启蒙思想的影响等。
(二)从原因深度分析: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根本原因:是指影响历史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带有历史发展必然性,在历史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我们可以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阶级本质、历史发展的主要原因等角度去探讨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
所谓根本原因,是指促使历史事物产生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性因素,是历史事物能够产生的土壤,在历史事物产生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缺少了这种因素,与之相应的历史事物便不会产生。
主要原因:是指对历史事物的产生起主导性、决定作用的因素。有了这种因素,历史事物才会以当时的特征出现。如果缺少了这种因素,历史事物则不会以当时的特征出现,甚至不会产生。
直接原因:是指导致事件发生的近期的诱导性因素。“直接”的含义是指不经过中间事物和中介环节,要注意分析出时间关系或逻辑关系上最为接近的因素。
事件发生的导火线通常就是直接原因。它在历史事物产生过程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是一种偶然性因素。
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
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
4、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
如尼德兰革命爆发的原因:
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旧制度矛盾。
②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矛盾。
③尼德兰人民与西班牙统治者的。
④加尔文教与天主教矛盾等等。
5、目的、动机:目的是想要达到的地点或境地;想要得到的结果。它常常用“为了……”的介词结构表示。实质上也是原因,只是在语气上表现得较为直接,较为主观些,并且一般都属于直接原因。
目的、动机:→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动机:解决当前面临的种种危机或问题
⑵主要目的:实现某一方面目标,求得稳定和发展等
⑶根本目的:建立或巩固统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根本利益)
目的、动机属于主观方面的原因,是事件发动者的主观意愿。
如王安石变法:直接动机是解决面临的社会危机;主要目的是增加财政收,缓和阶级矛盾,实现富国强兵等;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
2特点与特征;性质与实质含义与区别
特点与特征:特点就是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独特的地方,通俗地讲就是与众不同的地方。因此如果问一个历史事件或一次革命运动的特点,就应该把同类事件或革命运动进行比较、鉴别,从而找出它与众不同的地方。
例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其一是在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联盟掌握革命的领导权(这是美法等国资产阶级革命所没有的);其二是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开端(这也是美法等国资产阶级革命所没有的)。
再如:黄巢起义的特点就是流动作战,没有建立稳固的根据地。
性质、实质:性质,就是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即抛开表面现象,看它的特点,看它的特征,看它的实质。
分析一个历史事件的性质,往往从它产生的原因和目的就可抓住一点苗头来,性质常因所指事物的不同,其具体含义也不一样。
倘若是指一本书的性质,这就是具体说明它是属于哪一方面(或哪一类),以什么体例写出来的著作。是战争的性质,则需要着重谈这次战争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是侵略性的,还是反侵略性的等等。
如果问的是革命的性质,就必须以当时的社会形态为出发点,看它革命的动力是以哪个阶段为主体,在其斗争纲领中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为哪个阶级谋利益,代表哪个阶级说话等等,最终要确定它的阶级属性和社会属性。
实质,也就是本质。它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事物的本质是隐蔽的,是通过现象来表现的,不能用简单的直观去认识,必须透过现象来掌握本质。
如:俄国1861年改革,就其性质而言,是由农奴主实行的资产阶级改革;就其实质而言,实际是对农民进行的一场厚颜无耻的掠夺。
有时候性质和实质会合二为一,如“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集团,无论其性质还是其实质,都是帝国主义的军事侵略集团。不过,性质偏重于军事侵略,实质偏重于帝国主义。
3经过;内容含义与区别
经过所谓经过,就是指经历、过程。一个历史事件除了它的前因和后果之外,经过一般至少包括发生、发展和结局三个部分。如:“五四”运动的经过怎样?就要答出“五四”运动的爆发、发展和结局(取得初步胜利)三部分内容。
历史内容=经济+政治+文化+……
历史内容即客观历史,是人类重大历史活动的客观记载。活动的主体包括重要历史人物、群体、组织、机构等。
活动内容包括经济政治方面的事件、事态、制度、政策、纲领、路线、计划、条约;文化方面的理论、技术、文物器具、工程建筑、书籍文献等。一般历史内容,可从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分析。
经济内容: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布局+……
⑴古代经济=经济制度+经济政策+(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结构、布局+……
①经济政策=总政策+土地+租税+赋役+人身+……
②农业经济=人口+土地+工具+水利+作物+布局+……
③手工业经济=(纺织+矿冶+陶瓷+……)(技术+布局+……)
④商品经济=城市+交通+商品+市场+货币+边贸+外贸+……
⑤经济结构、布局=经济成份比例变化+经济重心变化+经济方式扩展+……
古代经济一般分析方法,是先分析各时期经济政策的调整,再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各方面分析经济发展情况。
如唐朝经济:先分析总体的重农政策,唐初恢复经济的措施,如均田制、租佣调制等;再分析农业如生产工具的改进,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粮食布帛、人口增长等;手工业的丝织、陶瓷、造纸技术及布局;城市商业的繁荣、民族、对外贸易的发展等。
从总体发展情况分析,商品经济仍然微弱,南北经济趋于平衡、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等。
⑵近现代经济=经济发展要素+经济成份+国际经济+……
① 经济发展要素=技术+资金+市场+原料+劳力+经济结构+经营方式+政策+……
如19世纪后半期美国经济发展要素:包括移民带来劳力、技术;西部开发提供市场、原料;废除种植园奴隶制、大规模农业经营、垄断模式等。
② 经济成份=自然经济+外资+合资+民资+官资+国营+集体+个体+……
如新中国初期:地主经济被消灭、富农经济保存、农民个体经济发展;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官僚资本被没收,民族资本主义恢复发展;国营企业确立领导地位、集体协作经济兴起等。
③国际经济=总格局+(生产+管理+资本+技术+市场+关税)(协作+竞争)
如当代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经济区域集团化、全球现代化趋势;具体表现为各国、各集团之间在生产、管理、资本、技术、市场、关税贸易等方面的协作与竞争等。
4效果、结果、后果、意义、影响、作用、教训、启示含义及区别
效果、结果、后果
效果:是指由某种力量、做法或因素产生的结果(多指好的)。
结果:是在一定阶段,事物发展所达到的最后状态。
后果:是指最后的结果(多用在坏的方面)。
从词性上看,效果是褒义词,后果是贬义词。在历史问答题目中,使用效果的不多。最常用的是结果,有时用后果。
例如,简述德国十一月革命的经过和结果。在这一道题中就不能用后果。再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的表现如何?后果怎样?在这一题中用“后果”好。
一般情况下,结果可以代替后果。
作用、影响、意义
作用:就是对事物产生的影响、效果或效用。
影响:是指对人或事物所起的作用。
意义:指的是价值和作用。
作用和影响基本相同。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在历史问答题中,一说作用和影响都应该从正、反两个方面去考虑:作用包括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影响从性质看,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从范围看,有对内(如国内)影响,有对外(如国际)影响;从时间看,有直接影响和长远影响;如此等等...
意义和作用、影响相比较,它的范围就要大得多。一般地讲,性质、特点、作用、影响、后果、评价、经验、教训等都属于“意义”的范畴。所以,如果题目问某件事的意义怎样,上面提到的这几点都应该加以考虑。
<<<
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总结相关 文章 :
★ 高考历史必备知识要点总结
★ 历史高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大全
★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汇总
★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总结
★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
★ 高考历史重点必备知识点
★ 高考历史复习必备重要知识点
★ 高三历史必背知识点总结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高考历史备考技巧如下:
核心素养和高考命题的指向是真实情景下的问题解决能力,围绕真实情景下的深度学习,体现学以致用,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以学习、生活、社会、学术为情境载体,选取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中的实际问题,考查学生有效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的来说,新高考难度偏大、脱离课本、阅读量大、最佳选择、设问开放、学术成果、思维创新、侧重概括、关注史法。从课程改革的视角,传统的“贝多芬”(背多分)已失效。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学、考紧密结合,进行大历史有效教学。
高频考点:把我捧在手心
方向是核心,平稳是关键。不要只低头拉车,多抬头看路。围绕高考指挥棒,明确备考方向,不做无用功。不分良莠地题海战术、刷题,易浪费时间,甚至可能南辕北辙。
与其大量做题,不如抽出时间认真研究往年的试题。考过的高考试题是一张张可以说话的嘴,只要我们会问,他们就会什么都告诉你。研究近几年考题,高考命题专家团队较为稳定,基本是专家、专题、专命,因此针对核心考点、高频考点,进行试题研究,准确拿捏设问和答案,便如同和试题的制作者对话。
策略熟于心
紧紧围绕国家意志,无论专家出题,还是考生审题、做题,一定要有明确的政治意识和价值观意识。注意试题的政治导向,密切当今国际关系和时事时政。
宏观把握试题特征,国家卷仍是备考的重要标的,引领方向,题型参照;山东卷试题是备考的拱顶之石,基本题型,循环出现;省模拟考起风向标作用,注意特殊术语的价值。正确认识教材知识,渗透新课程的理念,创造性使用教材知识,围绕主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整合教材、适当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