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
高三非金属及其化合物_非金属及其化合物高考
tamoadmin 2024-05-25 人已围观
简介1.文科生和理科生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近几年新课改地区理综化学题 选修部分物质与结构的 高考题3.2020高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4.怎样判断离子键和共价键?5.高三了,突然发现化学都不会,怎么办?6.数学化学学习方法7.高中的课间怎样利用最有效?元素化合物知识复习中要注意相似、相近内容的总结归纳。如SO2、CO2、SO3、P2O5、SiO2等都是酸性氧化物,它们的性质有相似之处也有相异
1.文科生和理科生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近几年新课改地区理综化学题 选修部分物质与结构的 高考题
3.2020高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
4.怎样判断离子键和共价键?
5.高三了,突然发现化学都不会,怎么办?
6.数学化学学习方法
7.高中的课间怎样利用最有效?
元素化合物知识复习中要注意相似、相近内容的总结归纳。如SO2、CO2、SO3、P2O5、SiO2等都是酸性氧化物,它们的性质有相似之处也有相异点。高考命题时常会把这种关系编入试题中。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这种趋向比较明显,值得大家重视。
2. 次氯酸、漂白粉的性质
HClO分子的结构式为H-O-Cl(氧处于中心),所以电子式为 。次氯酸、次氯酸钙等有多方面的性质,经常用到以下几方面性质:
(1)HClO是一种弱酸,与碳酸比较电离能力有如下关系:H2CO3>HClO>HCO3-,请分析下列反应:
少量二氧化碳通入NaClO溶液中:NaClO CO2 H2O=NaHCO3 HClO
氯气通入碳酸氢钠溶液中: Cl2 NaHCO3=NaCl CO2↑ HClO
(2)ClO-是一种弱酸的酸根离子,能发生水解反应:ClO- H2O< height:6.75pt' > HClO OH-,所以次氯酸钙溶液显碱性。
若遇到铁盐、铝盐易发生双水解:3ClO- Fe3 3H2O=Fe(OH)3↓ 3HClO
(3)HClO和ClO-都具有强氧化性,无论酸性、碱性条件下都可以跟亚铁盐、碘化物、硫化物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但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如:
硫酸亚铁溶液遇漂白粉:2Fe2 5ClO- 5H2O = 2Fe(OH)3↓ Cl- 4HClO
漂白粉遇亚硫酸盐:ClO- SO32-=Cl- SO42-
(4)HClO见光易分解:2HClO 2HCl O2↑
(5)次氯酸钙中的Ca2 、ClO-可以表现出一些综合性质。如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次氯钙溶液中:
Ca(ClO)2 CO2 H2O=CaCO3↓ 2HClO
注意理解二氧化碳、碳酸钠、碳酸氢钠分别跟次氯酸钙溶液反应的差异:
Ca(ClO)2 Na2CO3=CaCO3↓ 2NaClO
Ca(ClO)2 NaHCO3=CaCO3↓ HClO NaClO
3. 碳、硅及化合物的联系网络
4. 氧及其化合物相互联系
5. 氮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
6. 熟记常见物质的颜色和状态:
7. 常见物质的毒性。
(1)有毒的单质:氯气、溴、氟气、Hg、As等
(2)有毒的气体或蒸气:氯气、氟气、溴蒸气、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熔点:16.8℃)、甲醛、苯蒸气、硝基苯
(3)有毒的离子:重金属阳离子,如Cu2 、Ag 、Pb2 、Hg2 等。
8. 常温下,呈液态的物质有:H2O、Br2、Hg、乙醇、乙醛(沸点20.8℃)、乙酸(熔点16.6℃)、苯、四氯化碳、氯仿等。
9. 气体中极易溶于水的气体有:氟化氢、氨、氯化氢、碘化氢、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10. 常见物质的漂白性:
(1)氧化漂白型:HClO、Ca(ClO)2、Na2O2、H2O2、HNO3、O3等,漂白过程不可逆。
(2)化合漂白型:SO2、H2SO3等,漂白过程可逆。
说明:a:漂白性是指化学变化。活性炭为疏松、多孔的物质,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可以吸附一些有色物质而使之褪色,是物理变化。
b:漂白一般是指使有机物褪色,即使使无机物褪色也不叫漂白,如二氧化硫使碘水褪色。
c:两种不同的漂白剂混合可能失去漂白作用,如二氧化硫和氯气按1:1的体积比混合,生成了盐酸和硫酸,不再具有漂白性。
11. 离子检验中的注意事项:
(1)检验Ag :加入Cl-,产生白色沉淀,沉淀不溶于稀硝酸(不能加盐酸或硫酸)。
(2)检验SO42-:加入Ba2 ,产生白色沉淀,沉淀不溶于稀盐酸(不能加硝酸或硫酸)。最佳方法是先加盐酸,无气体或无沉淀产生,再加Ba2 ,有白色沉淀产生。既要防止SO32-的干扰,又要防止Ag 的干扰。
(3)加入不同的酸可能产生的气体有:氢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
(4)加入强碱产生的气体有:氨气、氢气(铝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
12. 掌握硝酸、硫酸、盐酸与不同金属的反应规律。
13. 掌握常见的几个连续氧化规律(反应条件略):
(1)NH3→ NO →NO2
(2)H2S →S→SO2→SO3
(3)Na→Na2O→Na2O2
(4)C→CO→CO2
14. 推断题中千万不能忽视的几种物质(因为它们不满足同主族的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FeS2、Na2O2、H2O2、CaC2、Fe3O4、N2O等。
典型例题
例1. 氯化碘(ICl)的化学性质跟氯气相似,预计它跟水反应的最初生成物是
A. HI和HClO B. HCl和HIO
C. HClO3和HIO D. HClO和HIO
答案:B
例2. 可以验证硫元素的非金属性比氯元素弱的事实是
①硫和氢气在加热条件下能形成H2S、H2S受热300℃左右分解。氯气和氢气在点燃或光照下生成氯化氢,氯化氢很难分解。
②向氢硫酸溶液中滴入氯水有单质硫生成
③硫、氯气分别与铜和铁反应的产物是 FeS、Cu2S、FeCl3、CuCl2
④高氯酸(HClO4)的酸性强于硫酸
A. ①②③④ B. 有①② C. 只有②③④ D. 只有③④
解析: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有很多方法。常用的方法有:
①形成气态氢化物难易程度,易形成气态氢化物者,非金属性强。通常气态氢化物稳定的非金属性强。
②相同条件下,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强的非金属性强。
③非金属单质甲可以在溶液中置换出非金属单质乙,则甲的非金属性强于乙。
④同种变价金属与不同非金属反应时,生成高价金属化合物时,该非金属性强于生成低价金属化合物对应的非金属,如题中③。综上所述选项A符合题意。
在理论上还有:①易得到电子的非金属单质,其非金属性强。②同周期元素在右侧(稀有气体除外),同主族元素在上方非金属性强。
例3. A、B、C是在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三种化合物,它们各由两种元素组成,甲、乙是两种单质.这些化合物和单质之间存在如下的关系:
据此判断:
(1)在A、B、C这三种化合物中,必定含有乙元素的是 。(用A、B、C字母填写)
(2)单质乙必定是 (填“金属”或“非金属”),其理由是 。
(3)单质乙的分子式可能是 ,则化合物B的分子式是 。
解析:(1) 根据题意,可转化为如下三个反应① 甲+乙→A,② 甲+B→ A+C, ③A+B→乙+C,由①可知化合物A中一定含有乙元素,由②A中含乙元素,一定来源于化合物B,所以A、B均含有乙元素。
(2)由③ 看出,该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乙为单质,A、B中又都含有乙元素,所以乙元素在A、B中必有一个显正价,另一个显负价。在中学化学中只有非金属元素显负价,因而乙一定是非金属元素。
(3)单质乙可能是S,B的化学式为H2S,A的化学式为SO2,因此可写出下列(左)反应关系,也可认为乙是N2,可以写出如下(右)反应关系
答案:(1)A、B均含有乙元素;(2) 乙一定是非金属元素,乙元素在A、B中必有一个显正价,另一个显负价,而在中学化学中只有非金属元素显负价。
(3)单质乙可能是S,B的化学式H2S,A的化学式为SO2;也可以是N2、NH3和NO
例4. A、B、C、D、E、F六种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条件未标出),其中反应①是置换反应。
⑴若A、D、F都是非金属单质,且A、D所含元素同主族,A、F所含元素同周期,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若A是常见的金属单质,D、F是气态单质,反应①在水溶液中进行,则反应②(在水溶液中进行)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1 g D与F反应生成B时放出92.3 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若B、C、F都是气态单质,且B有毒,③和④两个反应中都有水生成,反应②需要放电才能发生,A、D相遇有白烟生成,则C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若A、D为短周期元素单质,且所含元素的原子序数A是D的2倍,所含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D是A的2倍,③和④两个反应中都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则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⑴SiO2+2C Si+2CO↑
⑵2Fe2++Cl2=2Fe3++2Cl- H2(g)+Cl2(g)=2HCl(g);Δ N∶ 4NH3+5O2 4NO+6H2O
⑷C+4HNO3 CO2↑+4NO2↑+2H2O
例5. 为检验浓硫酸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的SO2和CO2气体,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a、b、c为止水夹,B是用于储气的气囊,D中放有用I2和淀粉的蓝色溶液浸湿的脱脂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欲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可以采取的操作是 ;
(2)此实验成败的关键在于控制反应产生气体的速率不能过快,由此设计了虚框部分的装置,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用操作编号填写)
①向A装置中加入浓硫酸,加热,使A中产生的气体进入气囊B,当气囊B中充入一定量气体时,停止加热;
②待装置A冷却,且气囊B的体积不再变化后,关闭止水夹a,打开止水夹b,慢慢挤压气囊,使气囊B中气体慢慢进入装置C中,待达到实验目的后,关闭止水夹b;
③打开止水夹a和c,关闭止水夹b;
(3)实验时,装置C中的现象为 ;
(4)当D中产生 (多选不得分)现象时,可以说明使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CO2,而不是SO2;
A. 进气口一端脱脂棉蓝色变浅,出气口一端脱脂棉蓝色不变
B. 脱脂棉上蓝色均变浅
C. 脱脂棉上蓝色褪去
装置D的作用为 。
答案:(1)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打开止水夹a和b,关闭止水夹c,用手捂热(或微热)圆底烧瓶A,若C中有气泡冒出,移开手掌(或热源)后,C处导管内有水上升,则证明A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③①②
(3)品红溶液褪色。
(4)A;除去SO2并检验SO2已被除净。
例6. 设X、Y、Z、A、B分别代表五种短周期元素,已知:①Ym-和Zn-两种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②Y和X可以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甲和原子个数比为1:2的化合物乙,甲和乙都是共价化合物;③Z和X可以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丙,其分子与乙的分子所含质子数相同;④Y和A是同周期相邻的两种元素,Y和B是同主族相邻的两种元素;⑤Y、A、B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1。据此,请回答:
(1)Y的元素符号是 ;A的元素符号是 ; B的元素符号是 。
(2)化合物甲的结构式是 。
(3)Z单质与化合物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化合物丙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5)X、A、Y可组成原子个数比为4:2:3的化合物,其水溶液呈酸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6)若把甲看成二元弱酸,请写出常温下甲与乙组成的混合物中存在的带负电荷的微粒 。
(7)化合物甲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的现象有
① ;② 。
NH3?H2O H+,H2O2属于二元弱酸,其电离方程式为:H2O2 H++HO2-、HO2- H++O22-,再加上由水电离产生的OH-,则溶液中带负电荷的离子有:HO2-、O22-、OH-,H2O2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2KMnO4+5H2O2+3H2SO4=K2SO4+2MnSO4+8H2O+5O2↑,现象为:①有无色气体产生 ②溶液紫色褪去
NH3?H2O H+ (6)HO2-、O22-、OH-
3R2 3H2O,下列关于R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R位于VA族 B. R的氢化物水溶液属于强酸
C. RO3-中的R只能被还原 D. R2在常温常压下一定是气体
4、固体A的化学式为NH5,它的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符合相应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电子层结构。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1molNH5中含有5NA个N-H键(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B. NH5中既有共价键又有离子键,它形成的晶体是离子晶体
C. NH5受热分解的反应是:NH5 NH3 H2↑
D. 它与水反应后的溶液显酸性
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索镁粉与溴水反应的机理,做了如下四组实验:①将镁粉投入冷水中未见任何明显现象;②将镁粉放入溴水中,观察到只是开始时产生极少量气泡,但溴水的颜色逐渐褪去;③将镁粉放到液溴中,未观察到任何明显现象;④向含足量镁粉的液溴中滴加几滴水,观察到溴的红棕色很快褪去,则下列关于镁与溴水的反应机理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 )
A. 镁粉只直接与溴水中的溴反应 B. 镁粉只与溴水中的酸反应
C. 镁粉同时与溴水中的溴和酸反应 ` D. 镁粉在水的催化下与溴发生反应
6、原硅酸的结构为 ,若去掉氢原子后的剩余部分即SiO44-为原硅酸根,其构型为正四面体,四面体顶角上的氧原子叫“角氧”。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两分子原硅酸脱去一分子水得到的H6Si2O7分子中有6个 Si?DO键
B. 两个硅氧四面体,彼此用一个角氧相连后,形成的Si2O76-,离子中各键角均为109?28′
C. 3个硅氧四面体彼此用2个角氧相连后,形成的Si3O96-离子呈链状
D. n个硅氧四面体彼此用4个角氧连接后的晶体是二氧化硅
7、在10mL0.01mol/L的纯碱溶液中,不断搅拌并逐滴加入1.2mL 0.05mol/L盐酸,完全反应后在标准状况下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为( )
13、0.8mol锌跟稀硝酸反应,消耗2molHNO3,则还原产物可能是:
A. NO B. NO2 C. N2O D. NH4NO3
14、在FeCl3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先加入过量的NaI溶液,再加入足量的Na2S溶液,则所得的沉淀是:
A. FeS、S和Al(OH)3 B. Fe2S3和I2
C. Al2S3和I2 D. Fe(OH)3和Al(OH)3
15、Cl2、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后者因为品红分子结构中的发色团遇到亚硫酸后结构发生改变,生成不稳定的无色化合物。其漂白原理可用下面的反应方程式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试填写下列空白:
⑴N的化学式为: ;
⑵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⑶由K溶液经如何处理才能制得N?
19、一定量的石灰乳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物中有三种含氯元素的离子,其中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n)与反应时间(t)的曲线图如图所示。试回答:
(1)t2时Ca(ClO)2与Ca(ClO3)2的物质的量之和为____________mol,该石灰乳中Ca(OH)2的质量是________g。
(2)据分析,生成Ca(ClO3)2的反应是由温度升高引起的,通气速率不同,ClO-和ClO3-的比例也不同,若在原石灰乳中通入氯气速率加快,则反应后 将______(填“>”“<”或“=”)2,若 ,则n(Cl-)=_______mol(用a的代数式表示)。
20、现有含NH3为1.7mg?L-1的废水300m3(密度为1g?cm-3),可采用如下两种方法进行处理。
(1)方法一:把甲醇加入含氨的废水中,在一种微生物作用下发生反应:
2O2 NH3 === NO3- H H2O, 6NO3?D 6H 5CH3OH→ 3N2↑ 5CO3↑ 13H2O.
若用此方法处理,假设每步的转化率为100%,需要甲醇多少克?
(2)方法二:对废水进行加热蒸发(假设NH3全部蒸发出来),所得NH3用一定量空气氧化(设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0%,氮气的体积分数为80%),发生的主要反应有:
4NH3 5O2 4NO 6H2O , 4NO 3O2 2H2O === 4HNO3,
副反应有:4NH3 3O2 === 2N2 6H2O.产生的混合物的组成为:NO27mol, O218mol, N2225mol和少量的HNO3(高温下NO和O2不反应),求NH3转化为NO和HNO3的转化率各是多少。
试题答案
1、D 2、A 3、B 4、B 5、D 6、D 7、D 8、B 9、AC 10、CD
11、A 12、C 13、CD 14、A 15、BD
16、⑴Na2S2O3 SO2 S BaSO4 ⑵S2O32-+4Cl2+5H2O=2SO42-+10H++8Cl-
⑶2KMnO4+5SO2+2H2O=2MnSO4+K2SO4+2H2SO4
17、(1)F Mg(2)2Na2O2+2CO2=4NaOH+O2
(3)2F2+2NaOH=2NaF+OF2+H2O (4)c(Na+)>c(OH-)>
设每天处理废水需x kg甲醇
根据关系式 6NH3 ?D?D 5CH3OH
6mol 5×32×10-3
x
x=0.8kg
所以需甲醇0.8kg.
(2)NH3转化为NO的转化率为: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有: ②
联合方程①、②,解得Z=5/3
故NH3转化为HNO3的转化率为5.6%
文科生和理科生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铁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4周期,第Ⅷ族,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其失电子情况: Fe-2e-→Fe2+或Fe-3e-→Fe3+。
因而铁是中等活动性的金属,具有可变化合价(+2或+3),在学习中,要牢牢抓住铁的变价特征。
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一、铁的单质化学性质
铁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当铁跟弱氧化剂反应时:Fe-2e-=Fe2+;当跟强氧化剂反应时:Fe-3e-=Fe3+。
(1)铁跟氧气等其它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3Fe+2O2 Fe3O4 (一定要注意产物)
2Fe+3Cl2 2FeCl3 2Fe+3Br2=2FeBr3
Fe+I2=FeI2 Fe+S FeS 3Fe+C Fe3C
(2)铁跟水的反应:2Fe+4H2O Fe3O4+4H2(注意产物也是Fe3O4)
在此也可以有意识地总结金属与水反应的基本规律。
(3)铁跟酸的反应:
①与非氧化性酸:Fe+2H+=Fe2++H2↑
②与强氧化性酸:Fe+4HNO3(稀)=Fe(NO3)3+NO↑+2H2O
铁和冷、浓硝酸、浓H2SO4发生钝化,但在加热条件下,钝化作用立即遭到破坏:
Fe+6HNO3(浓) Fe(NO3)3+3NO2↑+3H2O
Fe+6H2SO4(浓) Fe2(SO4)3+3SO2↑+3H2O
(4)铁和某些盐溶液的作用:
Fe+Cu2+=Fe2++Cu Fe+2Fe3+=3Fe2+
这些反应在除杂、鉴别等方面都有一定作用,要理论联系实际,领会和理解反应实质
二、铁的氧化物
铁的氧化物
FeO
Fe3O4
Fe2O3
铁的化合价
+2价
+2价(1/3),+3价(2/3)
+3价
俗称
——
磁性氧化铁
铁红
状态和颜色
黑色固体
黑色晶体
红棕色固体
与H2O的关系
不反应,不溶解
与非氧化性酸的反应
FeO+2H+=Fe2++H2O Fe2O3+6H+=2Fe3++3H2O
Fe3O4+8H+=Fe2++2Fe3++4H2O
氧化性
高温下被CO、H2、Al、C、Si等还原
还原性
被热空气氧化成Fe3O4等
可被氧化
一般不再被氧化
主要用途
——
炼铁
炼铁、作热剂、颜料
三、铁的氢氧化物
1.Fe(OH)2可由易溶性的亚铁盐跟碱溶液起反应制得。Fe(OH)2为白色絮状沉淀,易被空气中O2迅速氧化成Fe(OH)3。因此,白色絮状沉淀能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Fe2++2OH-=Fe(OH)2↓,4Fe(OH)2+O2+2H2O=4Fe(OH)3
制备时:(1)要将滴管口插入硫酸亚铁液面下,再滴入NaOH溶液;(2)配液时可用加热的方法尽可能除去溶解氧;(3)可在液面加少许汽油或苯等有机溶剂,以隔绝空气。
2.Fe(OH)3可由易溶性的铁盐跟碱溶液起反应制得。Fe(OH)3为红褐色沉淀,可溶于强酸,受热易分解。
Fe3++3OH-=Fe(OH)3↓,Fe(OH)3+3H+=Fe3++3H2O,2Fe(OH)3 Fe2O3+3H2O
四、“铁三角”关系:
1.
这三种转化是在有氧化剂的条件下进行的。
①Fe→Fe2+需要较弱的氧化剂,如S、Cu2+、Fe3+、H+(稀H2SO4、盐酸)等。
注意:2Fe(过量)+O2 2FeO,3Fe+2O2(纯) Fe3O4,3Fe+4H2O(气) Fe3O4+4H2↑,Fe3O4可以看作由FeO、Fe2O3所组成的化合物,其中 是Fe2+, 是Fe3+。
②Fe→Fe3+和Fe2+→Fe3+需要强的氧化剂:
实现Fe→Fe3+,可选用Cl2、Br2、浓H2SO4(足量)、HNO3(足量)等强氧化剂。注意在用浓H2SO4或浓HNO3反应时,需加热,否则Fe钝化。
实现Fe2+→Fe3+可选用O2、Cl2、Br2、HNO3、浓H2SO4、KMnO4(H+)溶液等。
(注意Cl2与FeBr2溶液反应情况:①若Cl2通入FeBr2溶液,Cl2不足时,2Fe2++Cl2=2Fe3++2Cl-;
②Cl2足量时,2Fe2++4Br-+3Cl2=2Fe3++2Br2+6Cl-。)
2.
这三种转化是在有还原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的。
①Fe2+→Fe,可选用的还原剂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铁前的金属(如Zn、Al等),或者用碳、CO等。K、Ca、Na等活泼金属不能完成此转化,因为它们在水溶液中先与水反应。
②Fe3+→Fe,需用H2、CO、Al等强还原剂。如炼铁:Fe2O3+3CO 2Fe+3CO2,
铝热反应:Fe2O3+2Al Al2O3+2Fe。
③Fe3+→Fe2+,实现此转化可选用的还原剂如Zn、Fe、Al、Cu、H2S(或S2-)、I-、SO32-等。Fe+2Fe3+=3Fe2+,2Fe3++Cu=Cu2++2Fe2+(铁盐腐蚀印刷电路板),2Fe3++H2S=2Fe2++S↓+2H+,
2Fe3++2I-=I2+2Fe2+。
注意:Fe3+ S↓,Fe2+ 无变化。
五、重点化学实验现象:
(注意这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六、Fe2+、Fe3+的鉴别常用方法:
1、KSCN法:加入KSCN或其他可溶性硫氰化物溶液,呈血红色的是Fe3+溶液,而Fe2+的溶液无此现象。这是鉴别最常用、最灵敏的方法。Fe3++SCN-=[Fe(SCN)]2+。
2.碱液法:取两种溶液分别通入NH3或加入氨水或碱液,生成红褐色沉淀的是Fe3+的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并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沉淀的是Fe2+的溶液。沉淀颜色变化原因为:
4Fe(OH)2+O2+2H2O=4Fe(OH)3。
3.H2S法:通入H2S气体或加入氢硫酸,有浅黄沉淀析出的是Fe3+溶液,而Fe2+溶液不反应。
4.淀粉KI试纸法:能使淀粉KI试纸变蓝的是Fe3+溶液,Fe2+溶液无此现象。
5.KMnO4法:分别加入少量KMnO4(H+)溶液,振荡,能使KMnO4溶液褪色的是Fe2+溶液,不褪色的是Fe3+溶液。
铁的氧化还原反应公式
、 Mg+ O2
2、 Mg+ N2
3、 Mg+ CO2
4、 Mg+ H2O
5、 Mg+ HCl=
6、 MgCl2(熔化)
7、 MgO+ H2O
8、 MgCO3
9、 MgO+ H+
10、Mg(OH)2+H+=
11、Mg(OH)2
12、Al+ O2
13、Al+ S
14、Al+ H2O
15、Fe3O4+ Al
16、Al+H2SO4(稀)=
17、Al2O3+ H2SO4=
18、Al2O3+ NaOH=
19、Al(OH)3+ HCl=
20、Al(OH)3+ NaOH=
21、Fe+ O2
22、Fe+ O2
23、Fe+ S
24、Fe+ Cl2
25、Fe+ H2O
26、Fe+ H2SO4(稀)=
27、Fe+ H2SO4(浓)
28、Fe+ HNO3(浓足)
29、Fe+ HNO3(稀足)
30、Fe+ CuCl2=
31、Fe+ Fe2(SO4)3=
32、Cu+ Fe2(SO4)3=
33、FeCl2+ Cl2
34、FeCl2+ NaOH=
35、Fe(OH)2+O2+H2O=
36、 Fe(OH)3
铁的氧化物有氧化亚铁(FeO)、氧化铁(Fe2O3)和四氧化三铁(Fe3O4)等。
氧化亚铁是一种黑色粉末,它不稳定,在空气里加热,即迅速被氧化成四氧化三铁。
氧化铁是一种红棕色粉末,俗称铁红,它可用作油漆的颜料等。
四氧化三铁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俗称磁性氧化铁。四氧化三铁是一种复杂的化合物,在四氧化三铁晶体里存在着铁的两种不同价态的离子,其中1/3是Fe2+,2/3是Fe3+,因此,四氧化三铁可以看成是氧化亚铁跟氧化铁组成的化合物。铁的氧化物都不溶于水,也不跟水起反应。
氧化亚铁和氧化铁都能跟酸起反应,分别生成亚铁盐和铁盐。
参考资料:
有关铁的几个问题
1.氯化铁溶液与硫氰化钾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3+与SCN-反应,生成的络离子有六种:[Fe(SCN)]2+、[Fe(SCN)2]+、Fe(SCN)3、[Fe(SCN)4]-、[Fe(SCN)5]2-和[Fe(DCN)6]3-。这些络离子在水溶液中都呈红色。写这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不需把这六种离子都写出来,一般写为:
Fe3++SCN-=[Fe(SCN)]2+ 或Fe3++3SCN-=Fe(SCN)3
2.向氯化铁溶液中通入硫化氢,反应后生成什么物质?
硫化氢的还原性强,能被Fe3+离子氧化,生成硫单质,Fe3+离子被还原为Fe2+离子,化学反应方程式:2FeCl3+H2S=2FeCl2+S↓+2HCl
产物中的氯化亚铁不会与过量的硫化氢反应生成FeS沉淀。因为溶液中存在HCl,呈酸性,FeS溶于盐酸,因而不可能在盐酸溶液中生成FeS沉淀。
3.氯化亚铁溶液露置于空气中发生的现象
氯化亚铁露置于空气中,Fe2+离子会被氧气氧化为Fe3+离子。氧气进入溶液,被还原为OH-。化学方程式:12FeCl2+3O2+6H2O=8FeCl3+4Fe(OH)3↓
所以,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由浅绿色变为**,并有红褐色沉淀生成。为防止氯化亚铁被氧化而变质,通常在溶液中加入一些铁和盐酸。
4.哪些物质能被Fe3+离子氧化?
Fe3+离子的氧化性比较强,下列离子和金属单质能被它氧化:S2-、SO32-、I-、Fe、Cu。当然,比这些离子和金属还原性更强的物质,那就更容易被氧化了。
5.哪些物质能将Fe2+离子氧化?
能将Fe2+离子氧化的物质,其氧化性要比Fe3+离子强。在中学化学所介绍的物质中,常见能将Fe2+离子氧化的是:Cl2、Br2、O2、HNO3、HClO、H2SO4(浓)、H2O2、KMnO4。
6.四氧化三铁能与盐酸反应吗?
在铁的氧化物中,FeO和Fe2O3都是碱性氧化物,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那么Fe3O4会不会与盐酸反应呢?
四氧化三铁可以“看成”是氧化亚铁和氧化铁组成的一种复杂的化合物。它能与盐酸反应,反应后的溶液中既有FeCl2生成,又有FeCl3生成。化学方程式为:Fe3O4+8HCl=FeCl2+2FeCl3+4H2O
7.Fe的还原性比Cu强,而Fe3+离子氧化性又比Cu2+强,这有没有矛盾?
在金属活动顺序表里,排在前面的金属比后面的金属活泼,还原性强。还原性强的金属所对应的离子,氧化性弱。所以,还原性Fe>Cu,而氧化性Fe2+2+。
但是,上述关系中,铁“所对应的离子”是指Fe2+,而不是Fe3+离子。Fe3+离子的氧化性比Cu2+强,能把Cu氧化为Cu2+。2Fe3++Cu=2Fe2++Cu2+,Fe3+离子只被Cu还原为Fe2+,而不能被还原为Fe。
8.为什么炼钢炉中铁与氧反应生成FeO而不是Fe3O4呢?
铁丝在纯氧中能燃烧生成Fe3O4,铁块在高温下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物也是Fe3O4。
3Fe+2O2 Fe3O4
但是在炼钢炉里,熔融的铁水中通入氧气,则铁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是FeO而不是Fe3O4。
2Fe(过量)+O2 2FeO
这种不同的原因是氧气的相对量多少引起的。在固态时,铁块或铁丝甚至铁粉,只有表面与O2接触,O2始终处于过量状态,所以能把铁氧化成较高价态(Fe3O4中1/3铁呈+2价,2/3铁呈+3价)。在熔融铁水中通入氧气,铁水与氧气虽可充分接触,但在炼钢炉中,铁水大量,氧气相对不足,所以只能把铁氧化成较低价态(+2价)。这种情况与H2S、C等在O2中燃烧时,因O2不足与过量导致反应产物不同,原理是一样的。
当然也可以这样理解,氧气与铁反应生成的Fe3O4立即被过量的铁水还原成为FeO,结果是一致的。
Fe3O4+Fe(熔融) 4FeO
9.铁丝在氧气里燃烧,为什么生成的是Fe3O4?
初中化学里我们已经学习过,把光亮的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一端系在一根铁丝上,另一端系上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后,立即连火柴带细铁丝伸进盛有氧气的集气瓶里(瓶底铺上一薄层细砂),细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的黑色固体颗粒叫四氧化三铁。
铁丝在氧气里燃烧,为什么生成的是Fe3O4?这与反应的条件有关。紧密块状的铁在干燥空气中加热至150℃时并不发生反应,如灼烧至500℃则形成Fe3O4,温度再高,可以形成Fe2O3,在更高的温度下(约1400℃以上)加热时,Fe2O3也能转变为Fe3O4。在高于575℃和氧的压强很低的情况下,铁才与氧生成FeO。
四氧化三铁,又称磁性氧化铁。过去曾把Fe3O4看成是FeO与Fe2O3的混合氧化物FeO·Fe2O3,现经X射线研究证明Fe3O4是一种铁(Ⅲ)酸盐,即FeⅡFeⅢ[FeⅢO4]。
10.FeCl3与Na2S溶液究竟怎样反应?
学习到双水解反应时,我们注意到FeCl3水解呈酸性,Na2S水解呈碱性,又由于Fe(OH)3、H2S的溶解度都很小,符合双水解反应的条件,因此我们写出它们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Fe3++3S2-+6H2O=2Fe(OH)3↓+3H2S↑
学习了Fe3+的性质,知道Fe3+具有相当强的氧化性,可以氧化I-、S2-等还原性较强的离子,因此,我们又可写出它们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Fe3++S2-=2Fe2++S↓
那么三氧化铁与硫化钠在溶液中究竟是怎样反应的呢?实验证明,它们之间的反应很复杂,随三氯化铁与硫化钠相对量的多少、混合后溶液pH的大小、浓度的浓稀不同而不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既存在着双水解反应,也存在着氧化—还原反应。
假如我们在三氯化铁的棕**溶液中,滴入少量硫化钠溶液,在滴入后立即振荡,可看到产生棕夹白的黄泥状浑浊,并可闻到臭鸡蛋气味。在此浑浊液中加入盐酸,则棕色部分沉淀消失,溶液成乳白色浑浊,可见黄泥状浑浊是Fe(OH)3与硫混合而成。所以有Fe(OH)3、S两种沉淀生成,又有H2S发生,可见同时发生了双水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溶液酸性较强,硫化亚铁不能形成,故反应式为:
如果继续滴入硫化钠溶液,浑浊度加深,但仍为黄泥状,加到较多时出现黑色,大量加入则以黑色为主。这是由于溶液呈碱性了,Fe2+与S2-结合成了黑色的FeS的缘故,臭鸡蛋气味仍很严重。所以过量硫化钠与三氯化铁在溶液中反应为:
总之,三氯化铁溶液与硫化钠溶液的反应,既有双水解反应,也有氧化—还原反应,又有生成沉淀的复分解反应,但主要是前两种反应。在FeCl3过量时,产物主要是Fe(OH)3、H2S、Fe2+和S;Na2S过量时,则产物主要是Fe(OH)3、H2S、FeS和S,均可用两个方程式表示其主要反应。
我能给你的就是这些了,其实你并不一定要知道有哪些物质,只需知道有哪些化学离子相互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性东西。祝你成功!!!!!!!!!!!!
近几年新课改地区理综化学题 选修部分物质与结构的 高考题
文科和理科区别如下:
一、文科与理科的科目不同。文科的主要课程是、历史、地理、政治,理科主要课程是理科生物、物理、化学。
二、学习和思维方式不同。文科的学习特点主要是以记忆、归纳和整理为主,理科的学习特点主要以理解、推理和思维能力为主。
三、培养目的不同。文,主要是培养管理型人才,理,主要是培养实干型人才。
四、录取比例不同。文科生可选择的院校较少。
我高中时期学的是理科,那么如何学习好理科呢?我总结一下我自己的学习方法。
第一,分板块进行学习和复习。理综的考试内容较多,题型多样,计算量也很大。比如物理科目,我们可以分为牛顿定律的板块,力、功、能的板块,电与磁的板块,分子运动的板块等等。一个板块一个板块地做题,一个板块一个板块地攻克,对每个板块的题目类型进行总结与归纳。
第二,注意知识结构的网络化。对于每一个板块的学习以及板块之间的联系,知识的网络化会使我们有很好的知识结构,在做题时可以顺着网络回忆起相关的内容。如以化学的金属钠为例,钠有什么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有哪些重要的化合物?相关化学方程式有哪些?有什么重要的试验?钠及其化合物与哪些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可以反应?像这样逐步展开网络并且与其他的网络进行链接,可以系统地学习与复习化学。
第三,在考试的过程中,要灵活运用课本的知识。高考题目必定会有创新,我们在考试的时候要以课本的知识为基础,运用合理的推断,大胆尝试,最终找到正确的答案。举一个简单的例子,83号元素Bi,我们可能没有学过很多关于它的性质,但是,我们知道它是VA族第6周期的元素,这个族中我们学过N和P,并且也知道元素周期率,那么我们可以推测出Bi的一些性质。假如在考试中遇到了,我们也就可以根据题目给的信息以及自己的推断,找到正确的答案。
如何学习好文科,这个是我咨询我朋友得到的学习经验:
一、认真听课:这个是最基本的,老师教学都有计划,抓住重难点。跟着老师的思路可以将知识体系化。
二、多练习:这个也是学好学科最基本的方式之一,多练习可以让自己了解自己知识掌握情况,针对性进行复习。
三、了解知识结构:地理、历史、政治的学科结构,结构图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知识的脉络,有利于记忆。
四、过度学习:一般学习150%,也就是10次可以记住这个知识点,那就读15次,这样记忆效果会更好。文科需要识记的知识比较多,一定提高记忆的品质。
五、及时复习:文综需要记忆的知识多,考试还要准确提取出来。而记忆肯定会遗忘,因此一定及时复习。
六、考试:考试一定不要交白卷,文综不同理科。即使知识点没记住,根据材料的信息展开也会给一些分。
2020高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
给你山东的看一下
[32].(8分)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 ( 2007年)
请完成下列各题:
(1)前四周期元素中,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电子与其所在周期数相同的元素有 种。
(2)第ⅢA、ⅤA元素组成的化合物GaN、GaP、GaAs等是人工合成的半导体材料,其晶体结构与单晶硅相似,Ga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在GaN晶体中,每个Ga原子与 个N原子相连,与同一个Ga原子相连的N原子构成的空间构型为 。在四大晶体类型中,GaN属于 晶体。
(3)在极性分子NCl3中,N原子的化合物为―3,Cl原子的化合价为+1,请推测NCl3水解的主要产物是 (填化学式)。
32 . (8 分) 化学一物质结构与性质 (2008年)
氮是地球上极为丰富的元素。
( 1 ) Li3N 晶体中氮以 N-3存在,基态N-3的电子排布式为_。
( 2 ) 的键能为 942 kJ?mol-1 , N-N 单键的键能为 247kJ?mol-1,计算说明N2 中
的 键比_键稳定(填“σ ”或“π ”)。
( 3 ) ( CH3 )3 NH+ 和AlCl4-可形成离子液体。离子液体由阴、阳离子组成,熔点低于 100 ℃ ,其挥发性一般比有机溶剂_(填“大”或“小” ) ,可用作_(填代号)。
a .助燃剂
b . “绿色”溶剂
c .复合材料
d .绝热材料
( 4 ) x+中所有电子正好充满 K 、 L 、 M 三个电子层,它
与 N3-形成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 X的元素符号是_,与同一个N3-相连的 x+今有_个。
答案:( l ) 1s22s22p6 ( 2 )π σ ( 3 )小 b ( 4 ) Cu 6
32.(8分)化学-物质物质性质(2009年)
C和Si元素在化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1)写出Si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 )。
从电负性角度分析C、Si和O元素的非金属活泼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 )。
(2)SiC的晶体结构与品体硅的相似,其中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 ),向存在的作用力是 ( )。
(3)氧化物MO的电子总数与SiC的相等,则M为( )(填元素符号),MO是优良的耐高温材料,其品体结构与NaCl晶体相似,MO的熔点比CaO的高,其原因是( )。
(4)C、Si为同一主族的元素,CO2和SiO2:化学式相似,但结构和性质有很大不同。CO2中C与O原子间形成σ键与π键,SiO2中Si与O原子间不形成上述π键。从原子半径大小的角度分析,为何C,O原子间能形成,而S、O原子间不能形成上述π键。( )
解析(1)1s22s2sp63s2sp2 O C Si
(2) sp3 共价键
(3)Mg, Mg2+ 半径比Ca2+小,MgO晶格大
(4)C原子半径较小,C,O原子能充分接近,p—p轨道肩并肩重叠程度较大易形成较稳定的π键
Si原子半径较大,Si,O原子间距较大,p—p轨道肩并肩重叠程度较小,不易形成较稳定的π键
32.(8分)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2010年)
碳族元素包括:C、Si、 Ge、 Sn、Pb。
(1)碳纳米管有单层或多层石墨层卷曲而成,其结构类似于石墨晶体,每个碳原子通过 杂化与周围碳原子成键,多层碳纳米管的层与层之间靠 结合在一起。
(2)CH4中共用电子对偏向C,SiH4中共用电子对偏向H,则C、Si、H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3)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推断SnBr2分子中Sn—Br的键角 120°(填“>”“<”或“=”)。
(4)铅、钡、氧形成的某化合物的晶胞结构是:Pb4+处于立方晶胞顶点,Ba2+处于晶胞中心,O2-处于晶胞棱边中心,该化合物化学式为 ,每个Ba2+与 个O2-配位。
解析:(1)石墨的每个碳原子用sp2杂化轨道与邻近的三个碳原子以共价键结合,形成无限的六边形平面网状结构,每个碳原子还有一个与碳环平面垂直的未参与杂化的2P轨道,并含有一个未成对电子,这些平面网状结构再以范德华力结合形成层状结构。因碳纳米管结构与石墨类似,可得答案。
(2)共用电子对偏向电负性大的原子,故电负性:C>H >Si。
(3) SnBr2分子中,Sn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目是(4+2)/2=3,配位原子数为2,故Sn原子含有故对电子,SnBr2空间构型为V型,键角小于120°。
(4)每个晶胞含有Pb4+:8× =1个,Ba2+:1个,O2-:12× =3个,故化学式为:PbBaO3。Ba2+处于晶胞中心,只有1个,O2-处于晶胞棱边中心,共12个,故每个Ba2+与12个O2-配位
答案:(1) sp2 范德华力
(2) C>H >Si
(3) <
怎样判断离子键和共价键?
第一单元空气质量的改善
一、空气质量报告
(一)、空气质量评价包括:
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
空气污染指数:根据空气中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物的浓度计算出来的数值。首要污染指数即位该地区的空气污染指数
(二)、大气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
1、温室效应
(1)原因:
①全球化石燃料用量猛增排放出大量的CO2;
②乱砍乱伐导致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吸收CO2能力下降。
2、主要危害:
(1)冰川熔化,使海平面上升
(2)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
(3)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
(4)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3、控制温室效应的措施
(1)逐步调整能源结构,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等,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2)进一步植树造林、护林、转化空气中的CO2
2、酸雨
(1)原因:酸性氧化物(SO2、NO2)
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
(2)防止方法:
①开发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核能等)
②减少化石燃料中S的含量
钙基脱硫
CaCO3==CaO+CO2
CaO+SO2==CaSO3
2CaSO3+O2==2CaSO4
③吸收空气中的SO2
④加强环保教育
3、机动车尾气污染:
尾气净化装置
2NO+2CO=N2+2CO2
4、CO能和人体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能中毒
5、可吸入颗粒物:静电出尘
6、居室空气污染物:甲醛、苯及其苯的同系物、氡等
危害: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肝功能异常等)
7、白色污染的危害:
①破坏土壤结构
②降低土壤肥效
③污染地下水
④危及海洋生物的生存
二单元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一、自来水厂净化水的一般步骤
混凝沉降过滤活性碳吸附池除味杀菌消毒
明矾---目的:净水原理:
Al3++3H2O=Al(OH)3(胶体)+3H+
Al(OH)3(胶体)有吸附性吸附水中杂质沉降
活性碳目的:去除异味
原理:吸附性
液氯目的:杀菌消毒Cl2+H2O=HCl+HClO(强氧化性)
二、污水处理中化学方法及其原理
污水处理常见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
1、化学方法中和法氧化还原法沉淀法
(1)中和法适合于处理酸性污水
(2)氧化还原法适合处理油类、氰化物、硫化物等(空气、臭氧、氯气)是常见氧化剂
(3)沉淀法适合于处理含重金属离子污水(如加入适量的碱控制废水的PH值)
第三单元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
无害化处理:焚烧法、卫生填埋法、回收作特殊处理
垃圾处理资源化处理:垃圾产生沼气、废弃塑料回收、废玻璃的回收利用
养均衡与人体健康
第一单元摄取人体必需的化学元素
一、人体必须元素
常见微量元素
Ca:乳制品Mg:蔬菜和动物内脏P:鱼类F:茶叶Fe:紫菜Cu:葡萄干硒:肉类
1.加碘盐与补碘
碘在碘盐中以KIO3存在缺碘症状:引起地方甲状腺肿大
2、铁强化酱油与补铁
功能:构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的必要成分,缺铁症状:贫血,儿童缺铁导致智力发育迟缓
补治措施:
①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内脏、动物全血、肉类、鱼类、蛋类
②口服补铁剂
③铁强化酱油
3、龋齿与含氟牙膏
缺氟:造成龋齿,引起老年性骨质疏松
机理:
Ca5(PO4)3OH(s)==5Ca2+(aq)+3PO43-(aq)+OH-(aq)
糖在酶的作用下生成酸性物质,导致上述溶解平衡向Ca5(PO4)3OH溶解方向移动,F能与Ca2+、PO43-更稳定的Ca5(PO4)3F。
4、富含锌的食物与补锌
缺锌:导致生长发育不良,智力低下,食欲不振,免疫功能退化,抵抗力差。
补充:富含锌的食物有:瘦肉、猪肝、鸡蛋、牡蛎等,黄豆、玉米、小米、核桃、松子、含锌也较多。
(1)药补:严重缺锌病人可按医生要求服用一些补锌药物,如葡萄糖酸锌
第二单元提供能量与营养的食物
一、糖类
(1)糖类: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淀粉和纤维素,二糖以及多糖在稀硫酸或人体内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
淀粉葡萄糖
二、油脂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酯
为人类提供热量和必需的脂肪酸
在酶的作用下水解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三、蛋白质
1、水解最终生成氨基酸a氨基酸通式
2、蛋白质盐析:蛋白质+无机盐溶液(NH4)2SO4或Na2SO4、→沉降+水→溶解
(分离提纯蛋白质)
3、变性: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甲醛、加热等,发生凝结失去活性。不可逆
4、8种必需氨基酸:在人体中不能合成,必须在食物中补给
5、含有蛋白质的食物:豆腐、鱼、鸡蛋、牛奶
四、维生素
1、维生素A:脂溶性维生素
缺少人易患夜盲症、干眼病等眼疾。摄入途径:胡萝卜等蔬菜和鱼肝油中
3、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水溶性维生素
防止坏血病,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易被氧化,遇热易分解。摄入途径:新鲜蔬菜及水果中(猕猴桃、辣椒)
化学性质小结:
(1)还原性(将I2、Fe3+还原)
(2)加成反应(3)酯化反应
(4)遇热易分解
第三单元优化食品品质的添加剂
(1)着色剂(天然色素、人工食用色素)发色剂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亚硝酸不能过量食用)
(2)调味剂
(3)疏松剂碳酸氢钠、碳酸氢铵、复合疏松剂等。(揉制面团时放入小苏打)
(4)防腐剂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丙酸钙等
第四单元造福人类健康的化学药物
一、生活中常见的药物
1、抗酸药治疗胃酸(主要成分盐酸)分泌过多。
胃舒平一主要成分氢氧化铝,与胃酸中和。
2、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主要成份乙酰水杨酸,解热镇痛和抗炎、抗风湿效用。
3、合成抗菌药磺胺类药物吡哌酸、诺氟沙星、环丙沙星。
4、抗生素作用:抑制某些微生物的生长,杀灭某些微生物。常用药: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
阿莫西林:对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消化道溃疡和胃炎有良好疗效
二、安全用药
遵照医嘱或按医药说明书十分必要非处方药(0TC)拒绝毒品
丰富多彩的生活材料
第一单元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
一、金属的性质及其应用
1、Al易拉罐的主要成分
(1)与氧气常温下生成氧化膜抗腐蚀能力
(2)与CuSO4反应2Al+3CuSO4==Al2(SO4)3+3Cu
(3)与碱反应2Al+2NaOH+2H2O==NaAlO2+3H2↑
(4)常温下与浓硫酸或浓硝酸钝化
二、合金
1、定义:将两种或多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活性的物质
2、具有较好的物理化学性能
纯铝和纯铁质地软,强度小无法制造承载负荷的结构零件
三、金属腐蚀
1、化学腐蚀:金属跟接触到的物质直接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腐蚀
2、电化学腐蚀:不纯的金属或合金与电解质溶液接触,会发生原电池反应,比较活泼的金属失电子被氧化的腐蚀
3、Fe-2e-→Fe2+→Fe(OH)2→Fe(OH)3→Fe2O3·XH2O
4、金属防护的几种重要方法
①在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烤蓝、油漆等)
②改变金属内部的组织结构,制成合金。(不锈钢)
③电化学保护法,即将金属作为原电池的正极或与电源负极相连。
第二单元功能各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一、生活中的硅酸盐材料
1、陶瓷:原料——黏土(主要成分硅酸盐)
2、玻璃:原料——石英砂、纯碱(碳酸钠)、石灰石(碳酸钙)
成分——硅酸钠、硅酸钙、二氧化硅
设备——熔炉
特种玻璃:石英玻璃、光学玻璃、化学仪器、有色玻璃、变色玻璃、钢化玻璃
3、水泥:原料——黏土、石灰石(碳酸钙)
成分——硅酸二钙、硅酸三钙、铝酸三钙
设备——回转窑
可用石膏(二水合硫酸钙)调解水硬性
钢筋混凝土成分:水泥、沙、碎石、水按比例混合
二、光导纤维和新型陶瓷材料
1、光导纤维的好处:容量大、传速快、省金属
2、新型陶瓷:结构陶瓷(如纳米陶瓷)
功能陶瓷(如生物陶瓷)
第三单元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
一、塑料
1、聚合反应:加聚反应(如制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
缩聚反应(如制酚醛树脂)
聚氯乙烯薄膜不能用来包装食品,应该用聚乙烯
不粘锅内壁涂敷的是聚四氟乙烯
2、单体:用来制备聚合物的物质,两种以上单体间的加聚反应就是共聚反应。
二、纤维
1、天然纤维:植物纤维(如棉花,成分为纤维素,属于糖类)
动物纤维(如羊毛、蚕丝,成分为蛋白质)
2、化学纤维:人造纤维(对天然纤维的加工,如粘胶纤维)
合成纤维(完全由人制造,如尼龙),尼龙又称锦纶,是人类第一次采用非纤维材料,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得到的化学纤维。
三、橡胶
1、天然橡胶:以天然乳胶(主要从橡胶树取得)为原料,成分为聚异戊二烯,是线形分子。
硫化橡胶,当中含有二硫键,使线形分子转变为体型网状分子,有弹性且不易变形。
2、合成橡胶:如丁苯橡胶等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并称三大合成材料
四、功能高分子材料
种类很多,如高吸水性材料,可用于制作纸尿布、农林业保水剂、石油化工脱水剂
五、复合材料
1、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不同的材料组合而成的复合材料,通常具有比原材料更优越的性能。如钢筋混凝土、石棉瓦、玻璃钢
2、组成:基体材料、增强材料,如碳纤维增强材料
第四单元
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液、气)是物理变化。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2.物质的性质(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能……”“可以……”等字)
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热稳定性。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二、物质的分类
3.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例如,空气,溶液(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
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或混合物。
4.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例如:水、水银、蓝矾(CuSO4·5H2O)都是纯净物,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
5.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例如:铁氧气(液氧)、氢气、水银。
6.化合物: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是化合物。
7.有机物(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外的化合物(除CO、CO2和含碳酸根化合物外),无机物(无机化合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以及CO、CO2和含碳酸根的化合物
8.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a.酸性氧化物: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CO2,SO2,SO3
大部分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同价的含氧酸。
CO2+H2O=H2CO3
SO2+H2O=H2SO3
SO3+H2O=H2SO4
b.碱性氧化物: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CaONa2OMgOFe2O3CuO
大部分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CaOK2OCaONa2O溶于水立即跟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其他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跟水不反应。
CaO+H2O=Ca(OH)2
CaO+H2O=Ca(OH)2
Na2O+H2O=2NaOH
K2O+H2O=2KOH
c.注意:CO和H2O既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碱性氧化物,是不成盐氧化物。
9.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酸溶液的PH小于7
酸的名称中最后一个字是“酸”,通常化学式的第一种元素是“H”,酸由氢和酸根离子组成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根据酸的组成,
通常有以下两种分类方法:
酸的电离方程式:酸=nH++酸根离子n-
a.根据酸分子电离所能生成的氢离子的个数分为:
一元酸(HCl、HNO3)、二元酸(H2SO4、H2S、H2CO3)和三元酸(H3PO4)
b.根据酸分子里有无氧原子分为:含氧酸(H2SO4,HNO3,H2CO3,H3PO4名称为:某酸,无氧酸(HCl,H2S名称为:氢某酸)
鉴定酸(鉴定H+)的方法有:①加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是酸溶液;②加活泼金属Mg、Fe、Zn等有氢气放出
10、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碱通常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溶碱有五种:钾钙钠钡氨(KOH,Ca(OH)2,NaOH,Ba(OH)2,NH4·OH氨水)它们的溶液无色。
有颜色的碱(不溶于水):红褐色的氢氧化铁(Fe(OH)3↓)、蓝色的氢氧化铜(Cu(OH)2↓)
其他固体碱是白色。碱的名称通常有“氢氧化某”,化学式的最后面是“OH”
可溶性碱的溶液PH大于7,紫色石蕊试液遇溶碱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遇溶碱变红色
鉴定可溶性碱溶液(鉴定OH-)方法一:加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加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是碱.方法二:加铁盐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加铜盐溶液有蓝色沉淀的是碱。
三、氢气的性质和用途
11.氢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密度最小的气体,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
①可燃性: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里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不纯的氢气点燃会爆炸,所以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②还原性:氢气还原氧化铜
现象:黑色氧化铜逐渐光亮的红色的铜,管壁有水珠产生
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注意事项:“酒精灯迟到早退”,即开始时要先通入氢气后加热(目的是排净管内空气,防止氢气与管内空气混合受热发生爆炸);实验结束时要先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氢气至试管冷却(防止生成的铜受热被氧化成CuO)
(3)氢气的用途:充气球,冶炼金属,高能燃料,化工原料
12.生成氢气的反应(实验室制取H2最常用的试剂是:
锌粒和稀硫酸,也可用②③⑤⑥⑦)
①锌粒和稀硫酸反应Zn+H2SO4=ZnSO4+H2↑
②铁和稀硫酸反应Fe+H2SO4=FeSO4+H2↑
③镁和稀硫酸反应Mg+H2SO4=MgSO4+H2↑
④铝和稀硫酸反应2Al+3H2SO4=Al2(SO4)3+3H2↑
⑤锌粒和盐酸反应Zn+2HCl=ZnCl2+H2↑
⑥铁和盐酸反应Fe+2HCl=FeCl2+H2↑
⑦镁和盐酸反应Mg+2HCl=MgCl2+H2↑
⑧铝和盐酸反应2Al+6HCl=2AlCl3+3H2↑
四、铁的性质
13.铁的物理性质: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的固体,有良好的延性和展性,质软,是导体
铁的化学性质:
(1)铁跟氧气反应
铁在潮湿空气里(既有H2O又有O2时)易生锈,铁锈是混合物,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
防锈方法:在铁表面涂一层保护膜(如涂漆或油);镀锌等金属或烤蓝
铁在氧气里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
(2)铁可跟酸和排在铁后的金属的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
①铁跟硫酸铜溶液反应(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化学方程式:
Fe+CuSO4=Cu+FeSO4
现象:铁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铜,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
②铁跟硫酸反应Fe+H2SO4=FeSO4+H2↑
铁跟盐酸反应Fe+2HCl=FeCl2+H2↑
现象:有气泡生成,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铁有两种离子:铁离子Fe3+亚铁离子Fe2+)
铁元素有三种氧化物:氧化铁Fe2O3氧化亚铁FeO四氧化三铁Fe3O4。
其中:氧化铁Fe2O3中铁为正三价,氧化亚铁FeO中铁为正二价,而四氧化三铁Fe3O4是氧化铁Fe2O3和氧化亚铁FeO的混合物(Fe2O3·FeO)
14.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区别是含碳量不同,生铁的含碳量高,钢含碳量低。
合金: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具有金属性质的混合物。(纯净物不是合金)
第五单元
一、物质结构理论
1.用原子半径、元素化合价周期性变化比较不同元素原子或离子半径大小
2.用同周期、同主族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递变规律判断具体物质的酸碱性强弱或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或对应离子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
3.运用周期表中元素“位--构--性”间的关系推导元素。
4.应用元素周期律、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进行相关计算或综合运用,对元素推断的框图题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5.晶体结构理论
⑴晶体的空间结构:对代表物质的晶体结构要仔细分析、理解。在高中阶段所涉及的晶体结构就源于课本的就几种,高考在出题时,以此为蓝本,考查与这些晶体结构相似的没有学过的其它晶体的结构。
⑵晶体结构对其性质的影响:物质的熔、沸点高低规律比较。
⑶晶体类型的判断及晶胞计算。
二、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是中学化学重要基本理论,也是化工生产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是高考的热点和难点。考查主要集中在:掌握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和计算,理解外界条件(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考点主要集中在同一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关系,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等。化学平衡的标志和建立途径,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判断平衡移动方向,及各物质的物理量的变化与物态的关系,等效平衡等。
1.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及化学平衡的移动
主要包括: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的特征,条件改变时平衡移动知识以及移动过程中某些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
三、电解质理论
电解质理论重点考查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建立,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酸碱中和反应中有关弱电解质参与的计算和酸碱中和滴定实验原理,水的离子积常数及溶液中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的有关计算和pH的计算,溶液酸碱性的判断,不同电解质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小的比较,盐类的水解原理及应用,离子共存、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电解质理论与生物学科之间的渗透等。
重要知识点有:
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影响因素,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及计算。
2.盐类的水解及其应用,特别是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离子共存问题。
四、电化学理论
电化学理论包括原电池理论和电解理论。
原电池理论的主要内容:判断某装置是否是原电池并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书写电极反应式及总反应式;原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及两极区溶液的pH的变化以及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离子的运动方向;新型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
特别注意的是高考关注的日常生活、新技术内容有很多与原电池相关,还要注意这部分内容的命题往往与化学实验、元素与化合物知识、氧化还原知识伴随在一起。同时原电池与生物、物理知识相互渗透如生物电、废旧电池的危害、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电池效率等都是理综命题的热点之一。
电解原理包括判断电解池、电解池的阴阳极及两极工作时的电极反应式;判断电解池工作中和工作后溶液和两极区溶液的pH变化;电解原理的应用及电解的有关计算。命题特点与化学其它内容综合,电解原理与物理知识联系紧密,学科间综合问题。
高三了,突然发现化学都不会,怎么办?
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判断方法如下:
1、根据物体的材料进行区分,离子键一般是由金属离子和非金属离子组成,一般在金属材料中存在,共价键一般是由非金属离子和非金属离子组成,一般存在非金属材料中。
2、根据离子键和共价键的行程过程进行区分,离子键是在原子间得到的,失去电子生成阴阳离子,然后通过静电作用而形成离子键;共价键是原子间通过公用电子对而形成的,原子间没有得到和失去电子,所以不存在阴阳离子。
3、根据离子键和共价键在成键时的方向性进行区分,离子键在成键时没有方向性,共价键具有方向性,共价键的行程是成键电子发生叠加形成的,所以在区分离子键和共价键时可以看是否具有方向性。
4、根据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性质进行区分,离子键的作用能力强,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离子化合物在室温下是以晶体形式存在。共价键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共同使用团队的外层电子,具有比较稳定的化学键。
数学化学学习方法
你好,我刚刚高考完不久,我其实高一,高二时化学比较烂,但高三后,你会发现其实理综中的化学的试题都是常见的,都基本上是书上的知识点,另外就是些模拟卷经常考的知识点,还有要记住老师强调的重点,你要知道,难题只是少数,花你现在的宝贵时间去拿那些能拿到的分数和必须拿的分数觉得是值得的!要回顾课本,把那些最基础的,比如书上的方程式,一定要自己写一遍,还有一点答化学题时一定要细心,这是我的切身体验,另外我还下了些资料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一、认真听课,做好笔记。
好的笔记是教科书知识的浓缩、补充和深化,是思维过程的展现与提炼。
由于化学学科知识点既多又零碎、分散,所以,课堂上除了认真听课,积极思考外,还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记下老师讲的重点、难点知识,以及思路和疑难点,便于今后复习。 二、及时复习。
复习并不仅仅是对知识的简单回顾,而是在自己的大脑中考虑新旧知识的相互联系,并进行重整,形成新的知识体系。所以,课后要及时对听课内容进行复习,做好知识的整理和归纳,这样才能使知识融会贯通,避免出现越学越乱的现象。比如学习了SO2的漂白性就跟氯水的漂白性进行比较,找出两者的不同之处。 三、学会巧记
由于要记的化学知识点比较多,如果靠死记硬背是难以记牢的,所以应学会巧记。化学上常用的记忆方法有:比较法(常用于容易混淆、相互干扰的知识。如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四个相似的概念,可以通过比较,使理解加深,记忆牢固。)、归纳法、歌诀记忆法、理解记忆法和实验记忆法。 四、勤练
练习是理解消化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途径。但练习要有针对性,不能搞题海战术,应以掌握基本方法和解题规律为目标。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一题多解和归纳总结,这样才能达到做一题会一类的效果。如化学计算中常用的技巧法有:守恒法、关系式法、极值法、平均值法、估算法、差量法等。 五、备好“错题本”
做题的目的是培养能力、寻找自己的弱点和不足的有效途径。所以,对平时出现的错题,应做好修正并记录下来。记录时应详细分析出错的原因及正确的解题思路,不要简单写上一个答案了事。同时,要经常翻阅复习,这样就可以避免以后出现类似的错误。 六、重视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不但能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动手等能力,还能加深对相关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所以必须重视化学实验。平时做实验,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思考如何做,为什么要这样做,还可以怎样做,从而达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目的。
高中的课间怎样利用最有效?
1、研读《考纲》,把握高考命脉 《考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对高考有明显的导向作用,《考试说明》则是对《考纲》的细化与说明,研究《考试说明》可以明确考试的知识范围和各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清楚哪些是中学化学的主干知识,哪些是边缘学科的内容,哪些是新增或删减的考点。对于只作“了解”的内容尽管放手让学生看书解决,对于“理解”和“综合应用”的内容要下大功夫,挖掘知识规律,探究知识的生长点及可能的命题切入点,特别是新增或说法有变化的内容,很可能是第II卷出题的素材,应讲透学活。所以要研究2010年《考纲》和《考试说明》,研究其中变化,包括题型示例和参考试题。有助于预测高考命题趋势,把握复习的标高。明确复习的重难点,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减轻学生负担,减少练习的盲目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考纲就是标尺,要依据考纲要求对资料内容大胆的删减。 2、紧握课本,以不变应万变 高考试题万变不离其宗,追根还源于课本,从课本知识点能力考查衍生而来,高考知识体现课本内容,最终落脚点还是课本,所以切不可舍本求末,重教辅轻教材。 高考备考复习一定要依托于课本,降低重心,淡化“热点”立足基础,回归教材抓主干知识,建立知识网络,脚踏实地完成教学任务,全面落实教学大纲的要求,对考纲中每个知识要认真落实,把握相关知识的内涵与外延,形成坚实的知识体系,以不变应万变。 高考要求的化学主干知识为(25条):(1)原子结构(2)元素周期律、周期表(3)分子结构、晶体类型(4)化学反应与能量(热化学方程式)(5)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6)电解质溶液(PH、-离子方程式、水解、电解等)(7)氧化还原原理的应用(8)典型的非金属卤素(9)氧族元素(10)氮族元素(11)碳族元素(12)碱金属(13)镁铝铁(14)同分异构(15)烃及其衍生物(16)糖类、蛋白质、油酯(17)有机合成材料(18)物质的量及计算(19)化学式和结构式计算(20)方程式计算(22)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操作(23)实验室制法(24)物质的检验、分离、推断(25)化学实验设计要注重规范、落实细节。 3、注重学法,构建知识网络 化学学科有别于数学、物理,知识点多而且碎,识记量较大。但在零乱琐碎的知识背后,仍有着严密的知识体系,解题方法有章可循。化学学科能力是建立在知识积累的基础之上,所以学好化学首先要有“背功”,要“先死后活,死去活来”。记忆有法可寻的,在复习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归纳知识,挖掘内在联系,构筑知识网络,建立各种题型的解法模型,达到见到不同题型,立即想到不同方法。 4、优化教法,提高课堂效率 提高课堂效率是一直以来我们所追求的目标,在复习阶段如何能够提高课堂效率,我也尝试过很多方法。 例:对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知识多而杂表面又看不出太多联系,所以采取先学后教的方法,自己阅读课本,填写知识梳理后,教师从深层次挖掘内部联系,做到前联后展;对于平衡理论,比较抽象难以理解,采用先讲后练的方法,我把历年来高考电离平衡试题进行认真分析后,根据知识点,切入点的不同,归纳了十个小题(母题),先进行讲解,后训练,在训练中的遇到的问题都可以在母题找到原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对于《物质的量》,学生较为熟悉,知识在概念的准确性上需要进一步把握,所以采取先练后讲,在练习中发现问题,针对性讲解,提高复习效率。 5、强化实验,注重开放性 化学实验内容在高考中历来权重高,难度大,区分度好,一直备受教师和考生的关注。化学实验题选材大都来自对教材实验的改进和衍变。即改进装置或方法,变换药品或条件,迁移原理或方法,设计问题多角度,体现开放与创新。 在实验复习中注意以下几方面: 1.实验复习可以采用章节渗透与专题讲座相结合的方法。 在章节复习中,渗透相关实验知识和技能,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意识和素质。适时穿插实验专题,如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气体的制备,实验设计等。通过专题,强化对实验原理的了解和应用,对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的记忆有系统有步骤的训练实验基本功。 2.在复习中,还要根据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步骤和装置掌握一些装置和仪器药品的替代方法,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3.掌握实验答题方法和套路,培养表达能力。 例如,对化学现象的描述:应从视觉、听觉、触觉等角度,说出实验的颜色、状态、气味、声、光、热等现象,而不能直接说出现象所反应的结果。如“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说成“产生AgC1沉淀”,“看不到明显现象”不能说成“不反应”。 对于化学基本操作规程的描述,应按照仪器和实验用品的用途,原理和使用方法以及应注意的问题,从安全可行的角度用简洁的语言说出操作过程和操作方法,又不能太?嗦。 对于检验或验证实验:试剂——操作——现象——结论 对于化学方案评价的描述:应从实验原理是否科学,操作是否简便,过程是否安全,原料是否节约,对实验方案加以评价,对比分析出该实验方案的优缺点。 6、强化训练,提高学科能力。 对学生进行套提训练和专题训练是提高学科能力的有效方法,强化训练不等于题海战本,所以要注意: (1)精选试题,注重高考题研究。平时训练应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中档题为主,穿插高考题中的典型题,易错题训练,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同时解决学生的审题不仔细,表达不完善,不准确,化学用语不规范等问题。 (2)重视解题思路、方法的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分析过程,归纳方法、提倡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力求举一反三,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深刻性和创造性,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 (3)培养学生总结反思的好习惯,做完题不但要听老师讲评,还要反思解题思路,解法,书写格式,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及思维的盲点、误区或书写表达的不规范,避免再次出错,书写不规范是学生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要注意,在平常的教学或性能力中要不断的强化规范意识。答题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a、化学式书写不规范,方程书写不完整。 b、专业术语中出现错字别字。 c、不按题目要求答题。 规范答题是提高成绩的有效途径。做为教师我们应严格要求自己,做学生的表率,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并将规范性落实在每一天、每一节课,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或避免学生失分,提高成绩。 附: 复习计划:(三段式) 第一阶段: 时间安排:九月——明年二月底 目标:全面复习基础知识,章节过关。 打实双基,消灭知识盲点。强调“细、低、全”。“细”是指复习要全面的基础知识点,不遗漏教材知识和考试说明中的基础知识,“低”是把握中下难度,不偏离教材内容,不随意“挖得、挖宽知识,不做偏、难怪不脱离学生实际,不超越教材基本内容。“全”,要针对全体学生,尽可能的使全体学生掌握大纲规定的双基。 主要方法是采取章节过关和小专题相结合。例如离子方程式书写、离子共存、离子浓度大小判断、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无机元素化合物性质推导、化学计算基本方法(守恒法、差量法、十字交叉法、多步反应计算等)、化学实验中的实验原理设计、仪器设计、操作方法设计、有机同分异构体推导(限制条件与不限制条件)、有机分子式确定、有机官能团推导等,训练的针对性较强,提高单项能力。 对于知识的落实主要采取间周练和月考相结合的方法。 第二阶段: 时间:三月——五月初 目标:进行专题复习,突出主干知识。 完善学生的知识框架,使之能熟练的运用实施分析,解决问题加强能力训练。(1)将各部分知识按内在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2)重点训练审题,分析,归纳能力。 专题设置:(1)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2)非金属专题。(3)金属专题。(4)无机推断专题。(5)有机推断专题。(6)化学实验专题。(7)图表题专项练习。(8)电化学专题。(9)化学计算专项练习。(10)信息题专项练习。 对于常考知识点的强化训练: 1、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考查 2、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考查 3、关于离子的考查(离子共存、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4、关于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考查 5、关于电极反应的考查及简单计算 6、关于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计算 7、关于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周期律的应用(包括微粒半径大小比较、化学键的测查及电子式、核外电子排布、晶体结构方面测查) 8、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关系的测查 9、同分异构体、同系物、同位素、同素异型体的考查 10、关于实验的测查是必考点(包括试剂的保存、试剂的使用、仪器的使用、加入顺序方面等) 11、关于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推断及混合物的简单计算。 第三阶段: 时间:五月中旬——六月初 目标:回归课本、考前热身 一方面回归课本、冷静思考,达到知识与能力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套提训练,弥补知识缺陷查漏补缺,并强化代答题的规范性和文字表达的准确性。要求:1、再次研读《考试说明》。2、重视实验。3、再次回归教材。4、及时纠错。
高中化学学霸看起来总是游刃有余?
明明拼命学习高中化学成绩却还是上不去?
为什么化学学霸总能考好?
如何高效利用碎片化时间学好高中化学?
省重点高中化学老师一枚~
相信这篇文章会帮你解答上述问题,对你有所帮助。
高中尤其是高三,学生们都会因为时间不够用而感到苦恼。
高三时间真的不够用么?
“时间就像是海绵中的水,只要愿意挤,还是会有的”
高三时间除了正常的学习时间外,更有一种时间叫做“碎片化时间”,今天老师就谈谈如何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让你从“学渣”逆袭成高考黑马。
何谓“碎片化”时间?
碎片化时间就是零碎的时间。
高中的碎片化时间一般是饭后到上课这段时间以及晚自习放学到休息这段时间。
看起来有限,但若能利用起来,就会起到聚沙成海的作用。
想一想每天多学2个小时,30天就是60个小时,100天就是240个小时。
我们按正常每天学习12个小时算,你就可以比他们多学20天,试想20天,你能做多少套试卷,完成多少题型攻破。
一、发现可以利用的“碎片化”时间
每个人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不同,碎片化时间分布也不同。
当然如果是在高三学习中,大家的碎片化时间差别不大。
有的学生5:40起床,有学生5:20起床,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20分钟。
吃饭和晚自习之后的时间也是如此,这就是学霸的秘诀。
二、找到“碎片化”时间的高效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不同,对时间的利用也不一样。
有学生喜欢零碎的时间背诵英语和语文,而有的同学喜欢在这段时间被物理化学的公式。
不同情况下的选择自然也是不一样的。
1、早自习与早餐
每天早起20分钟,尽量做到一天不落。
早起20分钟我们要做什么呢?
同学们要做好两点:
(1)对昨天的学习知识点进行总结
(2)对今天的学习进行一个简单的计划
早饭如果在学校食堂吃,建议下楼+吃饭+到班时间不要超过30分钟,这样我们就留下30分钟来背一些难记的知识点。
例如: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等。
2、午休时间
午饭时间要控制在40分钟内。
不管学习的斗志多么旺盛,建议休息20分钟。
因为经过上午的学习,你需要调整精神和学习状态。
然后利用剩下时间,去做题。
并且是去做弱项试题,比如你离子方程部分学的比较差,那就去做相关的题。
我们来看下面这道题
从A选项依次往下看。
因为要求书写离子方程式,碳酸钠书写为 ,硫酸钙和碳酸钙微溶于水不用改,那么A是正确的。
再往下看,B选项我们注意是过量铁粉,铁和稀硝酸的反应我们知道分为铁粉过量和少量两种情况。
过量时生成的是二价铁离子,少量时生成的是三价铁离子。
选项中生成物为三价铁,所以B选项错误。
C选项也是同理,少量氢氧化钾生成的应该是氢氧化铝,并且生成物中铝的价态也不对,所以C选项错误。
最后来看D选项,反应物中的硫化氢是弱酸,书写离子方程式时是不可以拆的,所以D选项也错误。
大家感受一下这道选择题需要花费多长时间。
对于基础知识比较扎实的同学来说应该在一分钟不到,而这部分比较薄弱的同学可能需要花三分钟来做题和整理复习知识点。
想一想,一天的“碎片化”时间里可以拿出多少个三分钟?
3、晚饭及晚自习时间
晚餐时间建议在20~30分钟。
大家回教室后,不要再学习,而是利用这段时间来放松。
比如听听校园广播或者聊聊天,看看作文素材,放松的同事还可以积累自己的写作能力。
通过劳逸结合缓解下自己一天学习的压力和紧张的学习状态。
晚自习结束后,许多学生都会留在教室再自学一会。
这段时间的利用非常重要,通过这段时间总结一天遇到的问题,整理错题版。
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来做专题的突破,加强薄弱知识的掌握。
更可以用这段时间来准备明天的学习计划和预习。
老师推荐大家进行知识总结。
因为一天的学习结束,我们会遇到许多难懂的知识点。
这是需要时间回头琢磨和思考的。
最近很多同学和我反应,每天三点一线的学习还是感觉时间不够用,收获很少。
其实有这种感觉是正常的,学习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更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当我们觉得时间不够用,需要检查每天的时间是否都被利用到,学习是否陷入低效。
五分钟、十分钟的“碎片”看起来很短。
但积少成多,一天的零碎时间加在一起足以让我们充裕不少。
如果你想从“学渣”逆袭成为“学霸”
如果你想从中等生向优秀生迈进,除了学习方法和勤奋,更需要你对时间的合理利用。
每天多学一点,每天多进步一点,我们才能在高考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