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分数线 分数线

2013年高考地理试题答案,2013年高考地理试题

tamoadmin 2024-07-28 人已围观

简介1.地理高考 [2014高考上海地理试卷]2.求2013年高考新课标考试大纲3.2023年广东高考是哪一天4.中国地理高考重点5.四川2013高考理科试卷结构。 地理图形包括气候类型图,地形图,行政图,矿产分布图,降水分布图,温度湿度差异图,民族分布图等.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高考地理关于地理图形试题,仅供大家参考!  高考地理关于地理图形试题及参考答案  圣劳伦斯河(下图a)是一

1.地理高考 [2014高考上海地理试卷]

2.求2013年高考新课标考试大纲

3.2023年广东高考是哪一天

4.中国地理高考重点

5.四川2013高考理科试卷结构。

2013年高考地理试题答案,2013年高考地理试题

 地理图形包括气候类型图,地形图,行政图,矿产分布图,降水分布图,温度湿度差异图,民族分布图等.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高考地理关于地理图形试题,仅供大家参考!

 高考地理关于地理图形试题及参考答案

 圣劳伦斯河(下图a)是一条著名的?冰冻之河?。下图b示意蒙特利尔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9、蒙特利尔附近河段结冰期大致为( )

 A、2个月 B、3个月 C、4个月 D、5个月

 10、据图示信息推测,冬季可能不结冰的河段位于( )

 A、安大略湖至普雷斯科特河段 B、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

 C、蒙特利尔至魁北克河段 D、魁北克以下河口段

 11、减少该河凌汛危害的可行措施是 ( )

 ①加深河道 ②绿化河堤 ③分段拦冰 ④拓宽河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9.C 10.B 11.C

 解析

 试题分析:

 9.根据蒙特利尔气候资料可以看出,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的月份从12月到次年3月,可以得出蒙特利尔河段结冰期为4 个月,答案选C。

 10.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河流落差大,水流速度快,冬季不易出现结冰现象,故答案选B。

 11.分段拦冰,可以避免浮冰过度聚集而抬高水位,通过拓宽河道,可以降低水位,以减少凌汛的发生,减少对沿岸地区造成危害,故答案选C。

 考点:本题组主要考查气候类型的综 合运用、河流水文特征和凌汛的知识。

 名师点晴本题组以加拿大圣劳伦斯河为材料抽样考查气候知识,河流水文特征,检测学生的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第一小题河流当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时开始出现结冰期,结合给出的气温变化曲线不难读出蒙特利尔市一年有四个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第二小题要注意调运学过的知识,影响河流结冰的因素除了气温以外还有水流速度、河水盐度等,当水流速度过快,即使在0℃以下,河水也很难结冰;盐度高,谁的结冰温度会降低。读图可以看出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布局有水电站,说明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河水不易结冰;第三小题要知道河流凌汛危害形成过程是浮冰不断累积,堵塞河道,抬高水位形成洪水,所以应对措施应想办法降低水位或加高堤坝,避免洪水溢出。

 (2015?新课标全国1)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图3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7.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8、下列城市附近海域 ,单位面积海冰最丰富的是( )

 A、葫芦岛 B、秦皇岛 C、大连 D、烟台

 9、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渤海海冰的原因是( )

 A、量不足 B、破坏环境 C、成本 过高 D、市场需求不足

 答案7、B 8、A 9、A

 解析

 试题分析:

 7、气温越低,低温期持续时间越长,海冰越厚。图中四地气温低于4?C持续时间较长的为甲、乙两地。甲地位于渤海内部,海水深海水体积巨大。乙地位于大陆附近,故乙海水较浅,海水体积较小,易结冰且结冰期更长。B正确。

 8、冰层厚度越大,单位面积海冰量越大。图中葫芦岛市纬度最高,气温最低,当地海冰厚度最大。故A正 确。

 9、受全球变暖的影响,目前渤海海岸地带冬季结冰期短,冰层薄,海冰数量有限。故A正确。

 考点:海洋环境。

 名师点睛该试题情境新颖,重点考查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地理原理及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本组试题以一幅等值线图,考查了海冰形成的影响因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等。

 (七)(2015?上海卷地理)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地貌特征。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图。

 15、图中两条400米等高线之间部分表示的地形单元是( )

 A、山脊 B、陡崖 C、断块山脉 D、峡谷

 16、图中310米等高线相邻的灰色部分最可能是( )

 ①崩塌堆积物 ②突出小基岩 ③河中的沙洲 ④低矮的山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5、D 16、A

 解析

 试题分析:

 15、图中两条400米等高线处以陡崖的图例进行标注,则两条等高线之间为两侧坡度陡峻的峡谷。D正确。

 16、310米等高线位于图中陡崖下方,部分与图中代表陡崖的图例重合。图中灰色部分是导致310米等高线与陡崖图例断断续续分开的原因。此灰色部分应是陡崖崩塌后的堆积物或突出的基岩形成。A正确。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判读。

 名师点睛该题以等高线图为材料,考查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判断基本的地形类型和地形单元,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答此题的关键掌握等高线图的基本规律。同一条等压线上各点海拔相同;一般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相邻的两条等高线相对高度是一个定值(等高距);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只是有的不能再一幅图上完全呈现出来;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但在悬崖峭壁处,等高线可以重合;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的陡缓,两条等高线之间间距愈大,等高线愈稀疏,表示坡度缓;反之坡度愈陡。

 (2015?浙江卷)逆温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的现象。某校气象兴趣小组在十月下旬晴朗的夜晚对我国南方山区谷地进行逆温测定。下图为该小组多次观测所得的逆温时空京华平均结果。完成下列各题。

 9、下列关于该地逆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逆温强度接近地面较大,向上减小 B、逆温强度达到最大,后减弱

 C、逆温现象日落前出现,日出前消失 D、强逆温前半夜增速慢,后半夜降速快

 10、造成逆温层上界峰值在时间上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

 A、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存在昼夜差异 B、大气散射反射在高度上存在差异

 C、空气上下热量传递存在时间差异 D、下垫面反射率在时间上存在差异

 9、A

 10、C

 解析

 试题分析:

 9、读图,根据图中曲线,逆温上界,强逆温上界,判断所以逆温强度接近地面较大,向上减小,A对。一天中气温最低时在日出前,所以逆温强度日出前达到最大,后减弱,B错。逆温现象日落后出现,日出后一般逐渐消失,C错。读图,根据曲线,强逆温前半夜增速快,后半夜降速慢,D错。

 10、造成逆温层上界峰值在时间上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的主要原因是地面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空气上下热量传递存在时间差异,C对。与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存在昼夜差异,大气散射反射在高度上存在差异,下垫面反射率在时间上存在差异无关,A、B、D错。

 考点定位:逆温现象及特征,影响逆温层上界峰值时间的因素。

 名师点睛根据材料,逆温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的现象通过读图,要注意到图中下面曲线表示强逆温,相对来说,上面的曲线逆温较弱。对流层气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出现逆温主要是近地面降温太快,导致出现下冷上暖的稳定的大气结构。白天有太阳辐射时,地面增温,逆温逐渐消失。所以逆温最强的时在日出前后。地面辐射时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热量的传递有时间差异,所以距离地面近的强逆温层先到达峰值。

 (2015?安徽卷)下图表示一年中大气上界单位面积水平面上每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单位为MJ/m2,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完成下列问题。

 32.图中M日最接近(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33. a、b两点太阳辐射差异的影响因素主要为( )

 A、太阳高度 B、白昼长短 C、海陆位置 D、天气状况

 32.B

 33.A

 解析

 试题分析:

 32.从图中可以看出为北半球,题干中提到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可知没有太阳辐射的区域为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并且根据没有太阳辐射区域的纬度变化规律和范围变化规律可知该图原点处和最右侧的日期应为冬至日,依次类推,a处对应的日期为春分日,M处对应的日期为夏至日b处对应的日期为秋分日,故B正确。

 33.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有①纬度位置:纬度低则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的路程短,被大气削弱得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 ②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由于云层少且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阴雨的天气,由于云层厚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弱. ③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④日照长短:日照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短,获得太阳辐射弱.夏半年,高纬地区白昼时间长,弥补太阳高度角低损失的能量.故C先排除;据上题分析,ab处都为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昼夜等长不存在日照时间长短问题B排除,天气状况该图无法判断D排除;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ab所处纬度不同而导致太阳高度不同a纬度较b低,所以太阳直射赤道时离直射纬度近,太阳高度大,被大气削弱的少,太阳辐射强故A正确。

 考点:考查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名师点睛该题以一年中大气上界单位面积水平面上每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随纬度变化为材料,考查学生读图、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考查学生对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综合分析能力,难度较大。第1问,关键要找到突破口,根据?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说明在该时期内,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该时期包括冬至日,因而可推测出图中M日最接近是夏至日;第2问,可以使用排除法,结合选项来分析,a点太阳辐射大于b点,图中只有两点纬度差异,其他海陆位置、天气状况都不能确定,所以可以很快推出A答案正确。

 (2015?福建卷)图4示意某地的等高线分布,从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9.图中X地的地质构造地貌最可能为( )

 A.背斜谷 B.背斜山 C.向斜谷 D.向斜山

 10.若a、c两河的支流相连,则流量显著增大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 ③ D.④

 答案9.A 10.B

 解析

 试题分析:

 9. 从岩层的新老关系分析,X地属于中间老,两翼新,判断为背斜,从地貌分析,属于河谷,因此X地为背斜谷。故选A。

 10.从等高线分析,两河支流相连处,c河的地势高,河水应由c河流向a河,又②地位于下游河段,所以水量会显著增加;而①④位于上游,水量不变,③河段位于c河的下游,水量会减小。故选B。

 考点:地质构造、等高线。

 名师点睛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背斜和向斜,背斜为中间岩层老,两翼岩层新;向斜为中间岩层新,两翼岩层新.依据等高线判读地形名称:①山顶:也可称山峰,山岭。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数值中部高四周低,则中部为山岭。②山脊: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弯曲的地方。③山谷: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弯曲的地方。④盆地: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数值中部低四周高,则中部为盆地。⑤鞍部:等高线地形图中,两个相邻的山岭之间相对较低处。⑥陡崖: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相交的地方 ⑦陡坡与缓坡: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处为陡坡;等高线稀疏处为缓坡。不同等高线地形图中,要根据比例尺确定。

 (2015?广东卷)1.数字高程模型是对地貌形态的虚拟表示,可描述地面高程信息。图1为某旅游区的数字高程模型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观景平台视野最广的可能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图例信息可知,颜色越亮,高程越高,即可丙地海拔最高,是图示区域的最高点,在此处设立观景平台视野最广,甲乙丁三处海拔低,位于山谷或山坡处,受两侧山顶的阻挡,视野差一些。

 考点:地形图。

 名师点睛此题难度不大,属于直视问题,根据数字高程模型判断该区域地形特点和地势起伏。直视问题可以通过作地形剖面图进行判断,在地形剖面图上由观测点的投射点向目标点的投射点绘直线,若直线没有被任何地物所切断,表示直视良好,否则不能直视。如下图所示,由点s?向点c?绘直线,直线没有被任何地物所切断,表示直视良好。而图中b?位于阴影区,说明s点不能直视b点,所以村落b对于s点为不直视。

 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凸形坡?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

 (2015?天津卷)某矿物形成于上地慢软流层,后随岩浆活动到达地表。人们在图2所示古火山的岩浆岩及河滩泥沙中均发现了该矿物。读图文材料,回答3-4题。

 3.使该矿物从上地幔软流层到达河滩泥沙中的地质作用,依次应为( )

 A.岩浆喷发 岩层断裂 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

 B.岩浆喷发 岩层断裂 搬运、沉积 风化、侵蚀

 C. 岩层断裂 岩浆喷发 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

 D.岩层断裂 岩浆喷发 搬运、沉积 风化、侵蚀

 4.剖面图中绘制的火山坡度,与实际的火山坡度相比( )

 A.变陡了 B.变缓了 C.无变化 D.无法判断

 答案3.C 4.A

 解析

 试题分析:

 3、首先岩层断裂,然后从上地幔软流层的矿物沿断层上升到地表,称为岩浆喷发,形成岩浆岩,再经过外力作用,依次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形成河滩泥沙。故选C。

 4、图示纵坐标单位为米,横坐标的单位为千米,两者比例尺差距较大,所以绘制火山剖面图坡度比实际坡度要大。故选A。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岩浆活动、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形剖面图判读。

 名师点睛岩浆来自上地幔的软流层,在高温高压下,沿裂隙向上侵入,喷出地表后,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出露地表的各类岩石,受外力作用的影响,首先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然后收外力的侵蚀,使破碎岩石离开原来的地方,被搬运到其它地区,最后沉积下来,形成松散的沉积物,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

 来源:学科网

地理高考 [2014高考上海地理试卷]

高考地理选择题命题特点及对策

1、以试题组的形式来组织命题

试题组是在信息量丰富的图表或信息量较大的材料的基础上,设计若干个相关小题组成的试题组合。试题组综合性特别强,小题之间联系密切,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对策:在解题的时候,不一定按照试题的顺序,而应从最容易的小题突破,然后再根据各小题之间的联系来相互印证,这样既大大提高正确率,又能节省时间。

例1.下图是我国某地近50年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的气候特征是

A.气温年较差小,降水年际变化率小 B.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年际变化率小

C.气温日较差小,降水年际变化率大 D.气温日较差大,降水年际变化率大

(2).该地最可能位于

A.内蒙古高原的东部 B.南疆地区 C.华北平原 D.青藏高原的东南部

(3).该地的自然带属于

A.温带森林草原带 B.温带草原带 C.温带荒漠带 D.高寒草原带

解析解答此题突破口是在第二问,根据图中年降水量低于100mm,可知该地最可能位于我国南疆地区,然后再根据南疆的自然特征很快就可以推出,该地气温日较差大,降水年际变化率大,属于温带荒漠带。

2.等值线型选择题常“考”不衰

等值线是指数值相等各点的连线。地理学科中重要的等值线有:等高线、等深线、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等太阳辐射量线、等盐度线及等压面等。等值线图的考查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等值线数值的判读;二是等值线变化原因的探究;三是实际应用。

对策:等值线图的判读可以根据其内在规律分析判读:(1)等值线数值大小变化规律。通过观察图中等值线数值的大小变化规律,判断某一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2)等值线疏密程度。等值线的疏密反映了其单位距离的等值线数值差的大小,若等值线越密集,单位距离数值差就越大;若等值线较稀疏,单位距离的差值就较小。(3)“高低低高”规律。在等值线图中,所反映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等值线常常会发生弯曲,根据弯曲的方向,可以确定其影响的因素,如果等值线向数值高的方向凸出,该地区等值线的数值一定比它同一纬度(或水平面等)的数值偏低;反之,则该地区等值线数值一定比它同一纬度(或水平面等)的数值偏高。

例2 下图是某地区河流封冻日数等值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处等值线向高纬凸出,B处等值线与纬线平行,有关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①A处海拔高,气温高 ②A处海拔低,气温高

③B处受纬度因素的影响 ④B处受海陆因素影响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甲、乙两地最可能的数值是

A.甲为160、乙为140 B.甲为140、乙为160

C.甲这180、乙为120 D.甲为160、乙为120

解析(1)根据A处封冻线向北(高值)凸出,可知其封冻期比两侧短,说明其温度较高;B处等值线与纬线平行说明其受纬度因素的影响。故选B。

(2)甲乙两处都位于平原地区,由于甲位置偏北,相对的封冻期较长,乙的封冻期较短。但它们为闭合等值线,分布在140和160之间,因此其数值最大为160,最小为140。故选A。

3.计算型选择题思维能力要求高

地理思维方法在地理计算部分体现最“深刻”,不仅强调思维的过程,还强调逻辑推理;有的要求计算准确,有的还要讲求估算,与单纯的数学计算不完全等同,它不仅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还要求能把握其内在的地理意义和地理规律,即能够应用已有的地理知识,通过数学计算得出结论。

对策:首先要选择正确的方法,然后进行深刻剖析试题,挖掘题目计算信息,最后进行严谨规范的计算。

例3 下图中左图为某日某时刻30°N纬度线,右图为72.5°E经线的昼夜分布状况,若一架飞机在该日的F地日出时起飞,飞往T地降落,途中飞行员始终可以看到“旭日东升”的景象,则飞机的飞行方向和飞行时间分别为

A.东北、5小时 B.西北、6小时

C.东南、5.5小时 D.西北、5.5小时

解析F地的地理坐标为(0°,72.5°E),T地的地理坐标为(30°N,10°W),则飞机的飞行方向为西北方向,F地与T地经度相差82.5°,地方时相差5.5小时,又由于T地白昼长为11小时,即日出相对F地地方时6点日出晚0.5小时,所以飞行时间为6小时。

4.统计图型选择题变化多样

地理统计资料及图表,是大量真实地理信息数字化和形象化的表现形式,是地理信息的社会交流工具。它用真实可信的数据来描绘图表及表述地理原理和地理过程,是地理规律、地理事物在区域内发生、发展的定量到定性体现,具有较强的时间动态性。按照表述形式的不同,可分为表格、坐标图、结构图三大类。

对策:(1)表格 ①抓主线要素,综合分析地理规律:表格题中虽然展示了多项地理要素,但有主次、轻重之分,主线要素往往体现了命题意图,是多项地理要素中的主要因素。

②对统计数据定性、定量分析研究:解读表格题重在认识表格统计中映射的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即从理论上作定性分析。多数表格题可直接观察分析到地理事象的强弱、大小、多少等相对数量变化规律。若题目要求做精确定量计算,就必须整理并计算数据,做出定量分析。

③注意对表格中地理事物进行横向类析:类析地理事物的相同、相异、相反、相似点,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地理事物的共性,更深刻地认识地理事物的特点。

(2)坐标图 ①读取纵横坐标所示内容:在阅读坐标图时,首先要弄清横坐标和纵坐标所表示的内容(如时间、人口、气温、降水量、流量、产量、面积等),分析纵横坐标所示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②读取坐标数值或趋向:通常坐标图上的点、线、柱等,既可表示地理事物的数量,又可反映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趋势。既要从坐标图上准确读取相关数据,做出定量认识,又要联系相关地理知识,做出定性分析。解题关键是准确读取对应的坐标数值或变化趋向。③综合分析数据趋向原因:在解答坐标图时,对地理事物及其变化过程和峰值(最大值)、谷值(最小值)及峰谷的变化特点,要充分联系相关地理知识与地理图像进行综合分析,揭示地理事物的形成原因和图像蕴含的地理规律。④结合分析准确选择答案:通过对地理图像内容的综合分析,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去伪存真,最后得出正确答案。

(3)结构图 ①归纳总结地理事物的结构特征:首先仔细读图,认识结构图的组成要素,认识各要素的比例及大小关系,进而归纳总结出地理事物的结构特征。②用对比法对地理事物的结构特征进行对析:纵向上对同一地理事物在不同时间的结构特征进行比较,认识其发展变化。横向上对比不同地理事物结构特征的差异或联系。③对地理事物结构特征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并提出相应措施。

5.比较、排序型选择题不断增加

比较型选择题是以两种或两种以上地理事物作为题干,要求经过比较指出各地理事物之间的共同点或不同点,主要考查考生对相关地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比较分析能力。

排序型选择题一般是指把地理事物或现象按时间或空间分布排序的一类选择题。这类选择题要求理解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然后按照题干的要求进行排序。排序类选择题主要考查考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时间和空间定位能力,比较分析能力。

对策:解答比较型选择题的关键是要善于利用比较法进行不同地理事物之间相似性和差异性的比较。解答时首先要对各个独立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和概括,找出它们的共性和个性。解答排序型选择题时,要注意抓住关键词语,结合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出现的相对位置来推理它们的位置关系,重在比较判断再排序。

求2013年高考新课标考试大纲

2014年上海高考地理试题

(文科使用)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一)2014年3月下旬,郁金飘香,莱茵欢唱,率团对荷兰、法国、德国、比利

时进行友好访问。

41、在荷兰访问期间,中荷两国签署了文化合作谅解备忘录。荷兰文化缤纷璀璨,其特色文

化景观为

A. 圆顶尖塔的宗教建筑 B. 热情奔放的探戈舞

C. 轻柔艳丽的纱礼服师 D. 风车乳牛田园风光

2. 代表团访问的欧洲四国中,以核能为支柱能源,并与我国签署新建核电项目的国家是

A.法国 B. 荷兰 C. 德国 D. 比利时

47、访问期间,中德两国签署协议,开展燃料电池技术合作,以加快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

产业化步伐。从这一合作项目中我国将获得的主要惠利是

①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②提高汽车工业从业人口的比重

③提升汽车工业水平 ④扩大在德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A.②③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二)居民购物出行空间距离是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对象之一,可以一定程度反映城市商业

网点分布的合理性。读我国某市居民购物出行空间距离变化表,回答问题。

A. 地价 B. 集聚 C. 交通 D. 市场

5. 该市居民服饰类购物出行空间距离变化可能反映了

①服装销售网点增加 ②服装商场的通达性改善

③服装商场品种更多 ④大型服装商场外迁市郊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6. 该市居民家用电器类购物出行空间距离变化最大,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①居民的消费水平大幅度上升 ②居民区随城市发展向外扩散

③家电商家地租支付能力提高 ④家电商场在商业区相对聚集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② ③

(三)我国人口迁移类型多种多样,对迁移人口的妥善安置,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7. 从人口迁移类型看,下列情况属于生态移民的是

A. 三峡库区居民外迁 B. 三江源牧民迁入城镇

C. 农村人口进城务工 D. 地震区灾民搬至异地

? 三峡库区部分移民东迁沿海某地后,迁入地取了“杂居”安置方式。其深远意义是

A. 改善移民原有的生活习惯 B. 增进移民与当地居民的接触

C. 促进不同地域文化的融合 D. 便于移民的统一管理与服务

9. 三江源移民大多被安置到距离原居住地不远的城镇,这主要考虑到

①自然环境的适应性 ②迁入迁出地交通的便捷性

③风俗习惯的相似性 ④保持牧民的原有生产方式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②④

(四)形态各异,丰富多彩的坚硬岩石是地球固体表层的重要组成部分。

10. 不同大陆板块的碰撞挤压会产生高压环境,能够形成某些种类的变质岩。下列能够广泛出

露这类变质岩的区域是

A. 喜马拉雅山区 B. 日本太平洋岩区 C. 新西兰南北岛屿 D. 冰岛火山带

11. 张家界景区群峰林立,山体陡峭、险峻,其主要岩石类型是

A. 石灰岩 B. 片岩 C. 板岩 D. 石英砂岩

(五)根据我国北方半湿润区某小流域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率图,回答问题。

12. 1998年之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转化主要表现为

A.由耕地、草地向林地转化

B.由耕地、草地向水域转化

C.由耕地、草地向城乡用地转化

D.由城乡用地向耕地、草地转化

13. 据图可以推断,从16年到2010年该流域生态环境

A. 前期改善明显,后期改善缓慢 B. 得到持续明显改善

C. 前期改善缓慢,后期改善明显 D. 改善效果不甚明显

(六)读基地投影示意图回答问题,图中小虚线圈为极圈,大虚线圈为回归线;弧线ACB为

晨昏线,且AC段为昏线;C点为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也是晨昏线与120?E经线的交点。

14. 图示的日期可能是

A. 3月21日 B. 6月22日

C. 9月23日 D. 12月22日

15. 该日正午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A. 120?E、23?26"S B. 120?E、23?26"N

23?26"S D. 60?W、23?26"N C. 60?W、

(七)2013年12月14日晚21时11分,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在

月面成功着陆。

16. 嫦娥三号在月面着陆当日,北半球可以看到如右图所示的月相,

该日的农历日期大约是十月的

A. 初七 B. 十二

C. 十五 D. 二十二

17. 当嫦娥三号平稳登月时,着陆区正处于月球一天当中的

A. 凌晨 B. 正午 C. 黄昏 D. 子夜

(八)读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单位:m)和地形剖面图(单位:m),回答问题。

18. 左图中剖面线AB和MN的交点在右侧两剖面图上所对应的位置分别是

A. ①和③ B. ②和③ C. ①和④ D. ②和④

19. 若该区位于一个拟建水库的库区内,当最高蓄水位达海拔150米时,图示范围内将出现

A. 一个岛 B. 两个岛 C. 三个岛 D. 无岛

(九)非洲大陆有甲、乙、丙三个气象测站,三地纬度大致相当,气候类型相同,但由于所

处海拔高度、离海洋远近不同,温度与降水量却存在一定差异。读图,回答问题。、

20. 三个气象测站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A. 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B. 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C. 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D. 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21. 三个测站部分月份降水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受到某一气压带或风带的影响。该气压带或风

带是

A. 赤道低气压带 B. 东南信风带

C. 西风带 D. 东北信风带

22. 根据温度资料,可以推测三个测站的海拔高度由高到低依次为

A. 甲站—乙站—丙站 B. 甲站—丙站—乙站

C. 乙站—甲站—丙站 D. 乙站—丙站—甲站

(十)北半球西风气流受青藏高原阻挡,分为南北两支,冬季,西风气流南移,其南支气流

沿青藏高原南缘向东移动,带来暖湿气流,读图,回答问题。

23. 在我国,南支暖湿气流与北方南下冷空气势均力敌,相持不下,从而在昆明与贵阳之间形

A. 准静止锋 B. 冷锋 C. 反气旋 D. 暖锋

24. 在图示天气系统控制下,昆明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为

A. 阴雨连绵 B. 风和日丽 C. 晴雨无常 D. 暖锋

(十一)我国北方某大城市自1982年以来,人口大幅度增加,下表为该城市各国人口密度、

面积等数据。读表,回答问题。

25. 2010年,该市人口分布最多的区域的是

A. 内圈 B. 第二圈 C. 第三圈 D. 第四圈

26. 从城市功能分区的角度分析,内圈的人口密度变化不大,这可能影响内圈的

A. 商业与金融业的发展 B. 高等院校校区的扩建

C. 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 D. 工业部门的转型升级

27. 从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角度分析,第四圈人口密度增长的主要动因是

A. 农业发展 B. 服务业发展 C. 工业发展 D. 旅游业发展

(十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H国IT产业迅速发展,但该国的基本国情也使得以IT产业为

主导的现代服务业面临挑战,读图表,回答问题。

28. H国外资投入的主要产业部门属于

A. 技术密集型 B. 劳动密集型 C. 密集型 D. 资本密集型

29. H国第三产业出现如图所示特点的可能原因是,该产业

A. 发展速度在减缓 B. 劳动力素质较高

C. 金融业比重较小 D. 提供就业岗位多

30. 有学者提出H国以IT产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发展难以持续,其主要理由可能是该国

A. 人口发展基数太大 B. 服务业发展到达顶峰

C. 外资投入行业失衡 D. 高素质人口比重偏低

二、综合分析题(共90分)

第(十三)题至第(十七)题为共同部分

(十三)地貌影响城市布局,制约其空间拓展方向。读杭州湾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4分)

杭州湾(澉浦以东)为喇叭状的三角湾,长期以来,北岸受到冲刺侵蚀,南岸不断淤

涨?

杭州湾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31.描述杭州湾北岸、南岸岸线的凹凸性状特征。(2分)

32.分析杭州湾北岸容易遭受侵蚀的主要原因。(4分)

33.比较杭州湾北岸和南岸的城镇、公路距岸线的远近 差异,并阐述杭州湾北、南两岸城镇建

设中应该注意的问题。(8分)

(十四)读7月索马里洋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34.分析驱动索马里洋流的西南风的成因。(4分)

35.判断图中索马里洋流是属于寒流还是暖流,并说明依据。(4分)

36.1月索马里洋流附近海域的鱼群相对较多还是较少?为什么?(4分)

37.索马里半岛沿海有一条沙漠带,解释这里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4分)

(十五)读墨西哥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1994年以前,墨西哥经济结构单一,主要依赖石油出口。

材料二:1994年,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三国贸易

实现自由化后,墨西哥能够以较低的 成本进口质优价廉的中间产品、零配件,利用本国的

劳动力加工或组装成最终产品出口美国或加拿大市场,丛中获取利润。同时,美国、

加拿大农产品进入墨西哥,对其农产品产生巨大影响。

1982-2007年墨西哥主要商品占商品总出口的比重(%)

注:空格表示该商品未进入当年主要出口商品行列。

38.墨西哥中北部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旱作农业,东南部沿海主要为热带种植园农业。

从地形和气候角度,分析这种农业地域类型格局的成因。(8分)

39.分析1994年后墨西哥农业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4分)

40.说明表中主要商品出口比重的变化,并推测该国第二产业结构变化的基本特征。(6分)

41、分析从1996年到2010年京津冀都市圈汽车企业高密度区和中密度区的空间拓展方向

(4分)

42、图2显示汽车制造业空间演变的一般过程,如图2a所示,在市场等因素的驱动下,在 中心区形成汽车核心企业,上、下游的关联企业都集聚而来,形成由核心企业一关联企业组

成的汽车产业链。如图2的b、c、图,进一步阐述汽车制造业空间演变的过程和原因。

(8分)

43、从市场、土地价格、集聚三个方面,分析区位条件对京津冀都市圈汽车制造业发展的影

响。(6分)

(十七)中南半岛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勤劳的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劳作、生息、繁衍、发展。

读图,回答问题。(14分)

44、阐述中南半岛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分析这些特征对该区域水稻主产区、人口和城市分布的有利影响。(14分)

以下分为选作部分

A组(适合选择“任选模块一”的考生)

(十八)泥石流是我国一种多发的地质灾害, 常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 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0分)

一批地理工作者对我国华北某省山区进行泥石流危险性评估,划定了该区泥石流的高危区、中危区和低危区分布范围。

45、该地区泥石流哪几个月份发生的概率比较高?为什么?(4分)

1、○2、○3所示区域,哪一个是泥石流高危区,并说明理由。46、判断图中○(6分)

B组(适合选择“任选模块二”的考生)

44、读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10分)

在地理位置、地形地势、大气环流和洋流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澳大利亚大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半环状自然带格局。

47、判断A、B两地所属的自然带类型,解释导致这两个自然带特征差异的主要原因。 (4分)

48、阐述图中B、C、D、三地水分差异及其主要原因。(4分)

49、 以C地所在的自然带为例,分析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2分)

上海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

(一)1.D2.A3.B(二)4.D5.C 6.B(三)7B 8.C 9.C(四)10.A 11.D(五)12.A13.C(六)14.D 15.C(七)16.B 17.A(八)18.D 19.D(九)20.D 21.A22.B(十)

23.A 24.B(十一)25.C 26.A 27.C (十二)28.A 29.B30.D

二、综合分析题(共90分)

(十三)(本题14分)

31.北岸岸线向陆地凹,南岸岸线向海湾凸。

32.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海浪向北偏折,使北岸易于遭受侵蚀;夏秋季节,盛行东南风,北岸成为迎风岸,也易遭受海浪的冲刷。

33.距离远近差异:杭州湾北岸城镇、公路距岸线很近,甚至紧贴岸线;而杭州湾南岸,城镇、公路距岸线相对较远。

北岸建设需要注意问题:由于杭州湾北岸易于遭受海浪冲刷,岸线向后退缩,城镇与公路建设应该向背离岸线的方向拓展,取措施,防治海岸崩塌、后退。 南岸建设需要注意问题:由于南岸快速淤涨,滩涂面积较大,城镇建设中可以适当利用滩涂荒地;注意保护滩涂湿地生态环境(任答一点即可)

(十四)(本题16分)

34.夏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偏转成强劲的西南季风,驱动索马里沿岸的洋流向北运动。

35.寒流

因为索马里洋流从水温低于240C的海区流向水温高于240C的海区(索马里洋流的水温比流经海区的水温低)。

36.较多

因为该季节这里盛行西南风,易于形成涌升流,海区营养物质较多,有利于吸引鱼群集聚。

37.这里,夏季盛行西南离岸风,较为干燥;冬季盛行东北风,气流仍然较为干燥;全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夏季沿岸寒流(或上泛冷水)也会加剧沿岸环境的干旱程度。(任答两点即可)

45、(本题18分)

38.旱作农业分布的成因:中北部以高原、山地为主,高原周围高山围绕,海洋水汽难以进入,高原内部干旱少雨,因此以旱作农业为主。

热带种植园农业分布的成因:东南部沿海为平原地带,地处赤道与北回归线之

间,受赤道底气和东北信风影响,气候湿热,事宜发展热带种植农业。

39.变化:由图、表数据可见,1994年后,墨西哥农业在国民经济的比重下降,新鲜蔬菜退出了主要出口商品行列。

原因:1994年墨西哥加入了北美自由贸易区,美国、加拿大的农产品大量进入墨西哥,农业受到很大冲击所致。

40.变化: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前,商品出口中石油占绝对优势,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后,石油在出口商品出口中的比重持续下降,2003年以后基本稳定在10%到13%之间;工业制成品出口中的比重提高,种类增多。

推测:第二产业结构从单一化逐渐向多样化发展。

(十六)(本题18分)

41.从1996年到2010年,中密度区明显向都市圈北部拓展;高密度区由京津及其周边地区进一步向外扩展,都市圈东部、南部也出现若干高密度区。

42.图2b显示,在市场等因素的吸引下,中心区域又出现了新的核心企业,同时与该核心企业相关的上、游的关联企业也集聚而来,形成由两个核心企业---关联企业组成的汽车产业链。

图2c表示,集聚在中心区域的核心企业和部分关联企业,为了开拓新的市场或为了降低成本,向外扩散,同时集聚了一批新的关联企业。

43.京津冀都市圈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汽车销售市场广大;京、津市区土地价格较高,但该都市圈地域广大,京、津、冀郊区(县)土地价格相对较低;原有工业基础较雄厚,制造业门类齐全,水平高,有利于形成众多的上游关联企业,从而可以集约利用土地和已有基础设施,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协作与创新。因此,京津冀成为我国汽车制造业集聚程度较高的地域之一,且汽车制造业主要集聚在京、津郊区县或河北省的一些中心城市附近。

(十七)(本题14分)

44.中南半岛大部分地区位于北纬10度到20度之间,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终年气温较高,有明显旱、雨季之分。

该区的高山均由北向南延伸,大河由北向南流动,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形格局。沿河分布的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由于热量充足、雨热同期的气候,平坦的平原三角洲地形,肥沃的土壤有利于水稻种植,使得中南半岛成为世界著名的水稻产区,且水稻主要分布于各大河流的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由于沿河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形平坦,气候适宜,水源丰富,适合发展农业生产,人口多聚居于此,城市也多沿河分布,且主要分布于河口三角洲地区。

以下为选做部分

A组

(十八)(本题10分)

45.月份:7、8、9月。

原因:该地地处华北地区,7、8、9月为一年中降水频度和强度比较大的月份,在其他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这段时间更易发生泥石流灾害。因此发生泥石流灾害的概率也较其他月份为高。

1所示地区域为高危区。 46.判断:○

理由:与西北坡相比,该山脉东南坡坡度更陡,松散碎屑物失稳,因此更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降水活动与断层两点任答一点即可)

B.组

(十九)(本题10分)

47.类型:A地所在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B地所在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原因:这两个自然带所处的纬度不同,获得的热量不同。

48.水分差异:B、C、D三地水分依次递减。

原因:B、C、D三地均受到南半球东南信风带的影响。B地处为迎风区,可以获得较充沛的来自海洋的水汽,因此降水最多;C地虽然距海岸线不远,但由于受到地形影响,处于背风坡,因此降水量明显少于B地;D地位于西海岸,东南信风表现为离岸风,水汽含量极低,因此降水量最低。

49.C地位于热带稀树原带,降水相对较少,气候较为干旱,适合发展畜牧业或小麦种植业。

2023年广东高考是哪一天

2013年高考新课标考试大纲已经出来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新课标版)新鲜出炉。《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从试卷结构、考试内容及要求等方面,具体规范了高考试题的要求。

语文:写作要有独到见解

考纲变化

2013年全国新课标版高考《考试大纲》语文学科与2012年的大纲相比没有变化。这表明,今年的语文试卷结构和试题设置将会按照近三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招生考试新课标卷的体式命制,今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将继续保持平稳态势。

复习建议

2012年课标卷将论述类文本阅读由一直考查的社会科学类文章变为自然科学类文章,这提示考生今年要两者兼顾,复习时不可偏一。建议考生平时不仅要多阅读文学、历史、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文章,还要关注自然科技类文章。

从近几年高考诗歌阅读来看,情感考查是基础也是常态。从选择诗词的题材内容上看,以情景交融的写景抒怀、借事感怀类作品为多。题目类型和题量固定,两道题共11分。高考主要考查诗歌的语言、意象、意境、人物形象、主旨内容、思想感情、艺术手法等。建议考生要在平时练好“内外功”,多读诗歌鉴赏类文章,做一些典型的练习题。

阅读题仍将用文学类文本阅读与实用类文本阅读选做的方式来考查。新课标卷文学类文本三年来一直是,实用类文本一直是人物传记。2010年的《杂交水稻之父》、2011年的《下笔不觉师造化》与2012年的《谢希德的诚与真》都是人物评传,题目都着重分析人物行为原因,评价人物品质价值,重在考查筛选信息并概括以及对文本相关内容做出探究的能力。但对散文、人物访谈、新闻报道等的复习不能舍弃。

纵观近年来的高考作文,大多数都关注人文素养,目的在于让学生养成优良的品德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以考生在平时学习中除了积累必要的语文素材外,还要培养自己的人文精神,对事情要有独到新颖的见解。

数学

训练五大能力

培养两种意识

2013年全国新课标版高考《考试大纲》数学学科与2012年考试大纲相比,没有任何变化。今年数学高考试题的命制将按照“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全面检测考生的数学素养。在能力要求上,着重对考生的五种能力和两种意识进行考查。

五种能力

空间想象能力:立体几何中有关三视图的问题注重考查学生对空间形式的观察、分析、抽象的能力。从这几年高考试题来看,三视图问题几乎年年出现,并且难度上也有逐年递增的趋势。

抽象概括能力:抽象是要舍弃事物的非本质属性,揭示其本质属性;概括是把仅仅属于某一类对象的共同属性区分出来的思维过程。很多高考试题,特别是考生觉得比较困难的问题,往往是因为没有把题目中所给出的文字语言进行抽象概括转化为相应的数学问题,所以对考生的思维造成一定困难。

推理论证能力:对于圆锥曲线和导数的压轴大题、证明定点定值或者求取值范围的问题,如果能够提高推理和论证的能力,可能会猜出结果,从而为证明问题提供准确的方向。

运算求解能力:这里的运算能力不仅指根据公式法则进行正确运算,还要求考生掌握一定的运算技巧。例如,解析几何中如果能利用好韦达定理,强调整体运用的意识,往往能简化运算。在实际解决问题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应该学会及时调整。例如,在导数解答题中对代数式合理变型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数据处理能力:这种能力主要体现在统计案例中,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对统计概率问题的考查比较注重联系实际,考生要学会收集、整理、分析数据,从中抽取对研究问题有用的信息。

两种意识

应用意识:考生应学会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通过解决数学问题来解决实际问题。

创新意识:从2012年高考数学试题来看,试题比较灵活,这种灵活,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创新,很多题目所考的知识点考生生都很清楚,可是形式上一旦新颖了,考生做题的难度就加大了。考生备考时面对一些新信息问题应好好研究。

另外,考生应仔细阅读考纲,明确哪些公式是需要记忆的,哪些是不要求记忆只要求应用的,例如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就是需要了解的;对于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半角公式不要求记忆,但要求能够利用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进行推导;线性回归方程的系数公式只要求能根据给出的公式进行求解即可。另外,大纲明确提出要了解在圆锥中截取圆锥曲线的相关定理,考生应予以关注。

英语:深入了解西方文化

考纲变化

2013年全国新课标版《考试大纲》英语学科与2012年的《考试大纲》相比,在考试内容和要求、时间、分值、题型题量等方面都没有发生变化。词汇量要求仍为3500左右(各省、自治区或直辖市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在考试说明中对词汇量进行适当调整,但是不得低于2500个单词;同时,应该制定,在一定时间内分期、分批增加至3500个单词)。基于考生的实际情况,《考纲说明》将《考试大纲》附录词汇表单词量压缩到了3000个左右,作为高考命题的词汇范围,并为命题需要增加了个别带星号的、仅要求考生知道其意思的单词。

《考试大纲》中对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听力,阅读理解,写作)考查标准无变化。试卷形式、结构以及参考试卷等均无变化,说明2013年全国课标版试卷的命制将在总体上和思路上与2012年高考试卷保持一致。2013年高考英语考试的题型仍包括听力、英语知识运用、阅读理解和写作四大类型,分别考查考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及英语听、读、写几方面的能力。

复习建议

从2012年高考试题来看,考生应对英美西方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建议考生多看原版英文报纸,认真总结近三年英语考试真题中涉及西方文化的内容。

物理

选择题答题难度降低

2013年全国新课标版高考《考试大纲》物理学科要求与2012年几乎相同,必考内容与选考内容中各部分知识的具体要求和掌握程度没有变化。

选择题标明单选多选

今年高考物理出题形式有一项重要变化,即在物理的选择题部分增设了“在指导语中明确给出单选和多选题的题号”的要求,这一要求的提出下调了物理选择题的答题难度,考生应有效利用注明选择题是单选题还是多选题这一信息,优化选择题解题策略。同时,这一变化也对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二轮备考复习增设了指导性意见,即选择题材料的提供要有针对性,以便利于考生形成优化的选择题解题策略。

夯实基础领会解题思路

针对物理高考大纲的变化,考生复习时应着眼于基础知识,把时间用在领会教材和习题中的基本解题思路上,做透基本物理模型、夯实物理基础。考生要特别重视对于良好解题习惯和解题规范的训练,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失分,提高得分率。

化学

重视变化的示例题型

2013年全国新课标版高考《考试大纲》化学学科考试目标要求与2012年完全一致,这也说明化学学科试题将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

关注考纲示例题型变化

几乎每年化学学科的示例题型都会将上一年度各地高考试题的优秀题型吸收进来,对示例题型进行调整,今年也不例外。与2012年相比,今年题型示例中的例7换成了2012年新课标试题的第27题,例8换成了2011年新课标试题的第26题,例11换成了2012年新课标试题的第28题,这三道题都是有关图表类的试题,都在考查考生“接收、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这也是新课标中所着力强调的,老师和考生要对这类试题给予充分的重视。

尽早选择选考模块

化学考题提供三个模块的试题供考生选择,从《试题分析》中可以看出不同模块的难度差异,从时间成本角度分析,选考模块的选择应在考试之前进行。

充分利用高考真题

考生应在研读历届考题的过程中发现命题人员的命题思路和考试重点;对以往高考试题的认真归纳整理,形成阶梯思路和模式,是冲刺阶段的重要任务。

生物

个别知识点有微调

2013年全国新课标版高考《考试大纲》生物学科与2012年相比,有个别知识点进行了微调。

更加突出胞吐作用

“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变为“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其中无论出入还是进入都包含了跨膜和非跨膜两大类,既然又变回“出入”,那么原来常考的考点以分泌蛋白为代表的胞吐作用依然是考试内容,甚至是更加突出胞吐作用。考生在复习的时候,对这方面的知识要更加注意,应及时做更多的拓展。

理解常识与理论的联系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变为“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其区别在于重点又放回到了原来的考查衰老特征、凋亡原因、凋亡与坏死的区别及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等方面。除了让考生关注健康、关爱自身以外,更要求考生理解这些生活常识与生物学理论知识的紧密联系。

“其他植物激素”要求提升

“其他植物激素”的考试要求从“”提升到“”。说明考生对这部分知识点的要求不可停留在知识表面上,要做更多的拓展,加深对各种植物激素的理解。

“生态环境”拓展为“环境”

“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变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其区别在于环境的范围要比生态环境更广,还包括城市、农村、工矿区等社会环境。更加强化了自然与社会的联系,要求考生学会用自然规律解释、解决一些社会环境问题,所以考生在复习的时候要重视这方面的训练。

政治: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纲变化

2013年全国新课标版《考试大纲》政治学科的“考核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与2012年一致,从考纲中的试题结构、题型和分值看,近两年基本一致。这意味着2013年的政治高考题可能要延续2012年的试题模式和风格。

复习建议

近些年的高考命题,都是“题在书外,理在书中”。2012年政治学科高考题,以基础知识为载体,注重考查学生能力结构的合理性、全面性和层次性。2013年高中新课程高考命题素材的选取体现生活化和时代性,注重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意在培养考生辨识事物性质,探寻现象成因的能力,进而帮助其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考生应着重掌握主干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多联系现实生活中一些如大学生就业问题、“房叔房姐”现象、航天、环保等热点问题来进行复习。

考生要把握好题目中设问信息涉及的行为主体、知识范围、具体问题等,根据设问中的这些指导语或限定词解答题目;材料信息的获取与解读要注意不同素材的呈现特点,如事例类材料、引言类材料、图示类材料等,其信息呈现方式不同,解读方式也就各不相同;选项信息解读要根据选项本身的正误、指向性、选项之间的关系来决定选项的取舍。

历史:抓好主干知识提高信息解读能力

考纲变化

2013年全国新课标版《考试大纲》历史学科与2012年的《考试大纲》相比变化不大,说明2013年我省高考历史学科命题将继续保持稳定。考试试卷结构及其突出主干知识的总体命题思路仍将保持不变;强化学生的史料研读能力和依据史料及所学知识重新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也将保持不变。

复习建议

考生下一阶段备考应该抓好基础和主干知识,熟读历史教材。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重视以下知识: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特点、雅典民主政治特点、英法美代议制民主制、近代西方文明对中国造成冲击等。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古代经济结构特点、商品经济中的货币经济、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及其对中国思想和政治近代化的影响、工业革命、近代经济政策变化、新中国经济建设。必修三《精神文明》中国传统主流思想演变中儒家思想、西方人文精神、中国思想近代化。考生应依据《考试大纲》规定的考试范围,用编年史体例打通教材横向关节,重新整合教材,形成对同一历史阶段历史特征的明确认识。

近几年来黑龙江考卷历史试题材料题的阅读文字量越来越大,考生在复习过程中要通过强化训练提高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地理:将侧重考查各种“图能力”

考纲变化

2013年全国新课标版《考试大纲》地理学科与去年《考试大纲》相比略有变化:强调了“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在“考核目标与要求”中删掉了2012年的三个不同的水平层次;在“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后面增加了“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在“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来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中,删去了“能够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考试范围与要求”中删去了“第四部分即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义务教育的地理课程内容”并删掉了题型示例部分。

复习建议

考生复习时应避免过于重视考纲中考[微博]试范围与要求而忽视考纲中能力要求。此阶段考生应取专题复习为主,加强对知识的重组、提炼、加工、升华,针对学习中的薄弱点、空白点、结合点、重难点做一些针对性训练。注重同类题型的归类、整理和延伸。要针对个人能力做有针对性的训练,题目不在多,重在典型性和针对性。

要认真熟读各类地图(坐标统计图、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区域图、政区图等),特别是教材中的地图,掌握读图方法和技巧,重视地图、图表、图文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相互转化,训练从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提高识图、填图、绘图、用图和析图的能力。

中国地理高考重点

2023年广东高考时间如下:

06月07日——09:00--11:30语文06月07日——15:00--17:00数学06月08日——09:00--10:15历史/物理06月08日——15:00--17:00外语06月09日——08:30--09:45化学06月09日——11:00--12:15地理06月09日——14:30--15:45思想政治06月09日——17:00--18:15生物学。

全国统一高考试卷(高考试题全国卷),简称全国卷,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命制的、适用于全国大部分省区的高考试卷,目的在于保证人才选拔的公正性。

2007年,宁夏新课标高考卷开启了新课标全国卷命题的序幕。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分为Ⅰ卷、Ⅱ卷。2016年,新增新课标全国Ⅲ卷,并将Ⅰ、Ⅱ、Ⅲ卷分别另称为乙、甲、丙卷。

2020年,为匹配新高考改革,新增新高考全国Ⅰ卷、Ⅱ卷,新高考全国卷仅包括语数英(统考科目),其余科目自主命题。

2021年,取消原新课标全国Ⅱ卷(甲卷),并入Ⅰ卷(乙卷),合称全国乙卷;原新课标全国Ⅲ卷(丙卷)改称全国甲卷。外语科目中,除英语外,其余小语种(日语/俄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各省无自主命题权,不分卷。

2022年高考,共有全国卷4套。包括新高考全国Ⅰ卷、Ⅱ卷,全国甲卷、乙卷。共27个省级行政区使用全国卷。

新高考全国Ⅰ卷2023年使用省是江苏、浙江、河北、福建、山东、湖北、湖南、广东。新高考全国Ⅱ卷2022年使用省(市)是辽宁、海南、重庆。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教育部要求各省(区、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考科目名称相同的必须与全国统考时间安排一致。

参加考试的对象一般是全日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招生分理工农医(含体育)、文史(含外语和艺术)两大类。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照招生章程和扩招,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四川2013高考理科试卷结构。

自然地理包括宇宙中的地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四部分,是高三地理复习的重点和难点。在高中地理三大知识板块(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的复习中,同学们普遍认为自然地理是最难的。对文科生来说,自然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学习中的“瓶颈”,考试中失分的“重灾区”。如何优化复习过程,提高效率,提高地理思维能力和应试能力,是高三师生普遍关心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战略决策——精确1.研究高考地理试题,把握复习重点研究历年真题,尤其是近三年高考题,有助于同学们准确把握高考命题趋势、锁定复习重点。建议同学们分专题总结近三年高考中出现的知识点,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这一专题在近三年高考各地试卷中知识点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整体性海南(2008年):不同植被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的大小分析

重庆(2008年):自然带类型的判断?

海南(2009年):自然带类型的判断?

安徽(2010年):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表现 差异性山东(2008年):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判断?

宁夏(2008年):纬度地域分异规律的表现?

上海地理(2008年):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樱花开放时间的差异)?

北京(2009年):某地区山地降水量的垂直变化、山地自然带的垂直变化规律?

上海地理(2009年):地理环境的地域性差异(南美洲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全国新课标卷(2010年):据雪线分析地形分布特点、雪期与降雪量的成因差异、丘陵区融雪侵蚀严重的原因?

福建(2010年):雪线高度变化趋势、成因?

江苏(2010年):山地垂直带谱、山体位置判断经过这样的整理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①该专题往往以自然带为切入点,综合考查自然地理要素的非地带性分布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山地垂直地带性规律(不同山脉或同一山脉的不同坡向自然带数量、基带,同一自然带在山体不同坡向的高度、雪线高度等)②相比较而言,差异性比整体性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更高。复习时可将差异性作为本专题的重点。③整体性会以热点作为背景,厄尔尼诺、拉尼娜等气候异常,以及大型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等都可成为命题切入点。2.考纲是高考复习的纲领和指南在复习过程中应该注意:①明确考纲对知识范围的要求;②明确考纲对能力方面的要求;③明确近几年考纲的变化;④仔细研读考纲中的试题范例。复习过程——科学1.夯实“双基”,形成自然地理知识的骨架(1)夯实“双基”高考以能力立意,但能力源于知识,虽然高考考查的知识点只是全部知识点的一部分,这有限的内容仅仅是对学科内容的抽取,但这种抽取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且每年高考试题都是变化的、求新的、不可准确预测的。因此地理备考要夯实基础。在夯实基础的过程中,对知识的掌握要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可将复习方式由结论性知识的获取转移到对知识形成的分析上来,以学习过程的探究性达到学习成果的前瞻性,培养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一是分析知识形成的情境,情境材料有文字,也有各种图表等,同学们可通过分析各种情境材料推导出结论,从而自己发现知识,如观察分析图表,据“图”明“理”,统计分析地理数据,以“数”说“理”,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鲜明、准确而深刻的知识。二是分析知识形成过程。如地球运动、大气运动,大气环流形成变化等,同学们在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地分析并综合概括,推导出概念、原理和规律的过程中,能形成思路清晰、因果关系明确的条理化知识。这样在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既夯实了“双基”,体验到了学习的过程,掌握了学习方法,又能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这也为后面建立知识间的联系线索、形成自然地理知识骨架打下基础。(2)建立知识间的联系线索建立知识间的联系线索,是对知识的加工和重组,需要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明确联系途径和方向,这样在遇到新问题时,才能提取应用。旧知识在新的指导思想下,经过重新组合、归纳、联系、迁移,就成为“有组织的”新知识。例如:空间分布的接近联系或对比联系如:世界大洲的分布—板块的分布—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年轻的褶皱山脉的分布—年轻的高原的分布—某些有色金属矿的分布—古老的高原的分布—主要平原的分布—与冲积平原有关的大河的分布。地理事物间因果关系的联系如:太阳辐射在地球上的不均衡分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洋流的分布—气候类型的分布—植被的分布—自然带的分布。地理事物间平行并列关系的联系如:各种外力作用,共同影响或共同作用于同一地理事物的各种因素(如影响气候的因素)。地理事物间主次从属关系的联系如:外力作用与其包含的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自然与其包含的土地、大气、水、矿产等。地理事物间大小包含关系的联系如:总星系—系—太阳系—地月系及其他行星系统;地球上的水—海洋水及陆地水—地表水(河流水、湖泊水、冰川)、地下水(潜水、承压水)等。 (3)形成自然地理知识的骨架知识具有系统性、关联性,就像一棵大树枝繁叶茂,且有纵横交错的根。构建网络可以使零散孤立的知识系统整合,既有利于同学们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又使同学们从宏观上整体把握该部分知识。2.深刻理解自然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1)掌握地理基本概念熟悉地理概念是学好地理的基础,是掌握地理规律的关键,也是正确解答地理问题的前提。建立自然地理知识结构要把握自然地理基本概念,建立概念群体系,既要了解它们的内涵,还要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例如,地质作用与地质构造、生长边界与消亡边界、自然与能源、水文特征与水系特征等。(2)重视地理原理和规律的归纳如通过分析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三大洋的洋流系统,根据洋流的分布和成因,可归纳出:①每个大洋都有完整的洋流系统;②除印度洋北部外,各洋流在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③每个环流系统的西部都是暖流,东部都是寒流。上述结论,就是通过对三大洋洋流分析,推理出来的普遍规律。又如海水盐度的成因分析思路和方法一般为:①若两地的纬度位置不同,靠近回归线的地区盐度高,远离回归线的地区盐?度低;?②若两地的纬度位置相同,寒流流经地区盐度低,暖流流经地区盐度高;有河流径流汇入的地区盐度低;③高纬度海区结冰量大或融冰量小的海域盐度高,而结冰量小或融冰量大的海域盐度低。(3)突出基本原理、规律的实际运用理论联系实际是地理学科复习的基本原则,复习中要把学到的基本原理、规律等应用于实践中,以此来解释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从多角度、多层面、运用多种知识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复习自然地理知识首先要理解运动规律,如地球运动、大气运动、水循环、生物循环、地壳物质循环、地壳变动规律等,要搞清楚“为什么会运动”“怎么运动”;其次要掌握分布规律,并将其与自然现象紧密结合,如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分布规律,昼夜长短的时空分布规律,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自然带的分布规律,火山、地震带的分布规律,要搞清楚“为什么这样分布”“怎样分布”。要用联系的观点看待这些运动规律和分布规律,如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有联系,也和气候的成因等有联系。下面以“热力环流”的复习为例来说明这一复习思路和方法。运用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绘制相关的热力环流图,并据图正确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相关地理现象:绘制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图,并进一步分析热力环流对城市工业(有空气污染的工业)布局的影响,或解释“城市雨岛”的成因;绘制山谷风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并分析山谷或盆地地区多夜雨的原因等。运用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分析三圈环流的形成原因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分析气旋、反气旋的形成原因及其对天气的影响等。3.正确处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的关系地理试题多以区域地理为载体,以自然地理为基础,以人文地理为主要切入点,以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为主线。所以,在复习中要把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区域地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与大气单元结合的世界各大洲气候要点:亚洲三种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特征比较、分布地区;非洲气候带沿赤道呈对称分布的原因、非地带性因素对非洲气候的影响;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分布地区及其在欧洲分布广,而在其他大洲分布范围小或无分布的原因;北美洲气候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地区,地形对北美洲气候的影响;安第斯山对南美洲气候类型形成和分布的影响;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呈半环状分布的特征及其原因;南极洲的气候特点及其成因等。每个高三的学生都是一颗,蕴含着无限希望,在高考试卷发入手中之前一切都是有可能的,关键看你现在如何想、如何做,是否能将希望孕育成。祝同学们来年高考取得喜人的成绩!

看看历年的高考卷就知道了。

2013四川高考考试大纲解读

随着《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公布,2013四川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试形式、试卷结构及考试范围等内容,都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

那么,2013年高考与2012年相比有什么变化?命题又有哪些特点?为此,四川省知名中学的一线名师,对《考试大纲》进行了解读评析,为备考中的广大师生给出指导和建议。

语文:复习不能一味做题,要多读书多思考。

语文卷今年的大方向可概括为“平稳过渡,稳中求变”,在“命题指导思想”中,特别提到突出学科意识、学科思维和人文素养,就意味着试卷将包含更多的文化元素。在语文的复习备考时,老师就不能满足于一般知识的传授,而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思想,不能让学生一味地多做题,而应该多读书、多思考。

在试卷结构上今年会有一些小调整,而不会大变。题型上增加了文言文断句题、简答题和论述题几个表述,意味着将要设置文言文断句和简答题,而在大阅读和语言运用部分,将有一个论述观点的题。从分数设置的变化来看,则提示学生要将更多的时间放在古代诗文的学习上。关于作文,具体要求并没有变化,给材料作文的可能性更高。

 数学:回归课本,偏离考纲的偏题、难题、怪题可放弃。

2013年四川高考数学试卷的结构有一些小变化,选择题较去年减少两个,填空题增加一个,选择、填空的分值占总分的50%,试卷将以中等难度题为主,复习时应突出对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思想的理解与应用,试卷对新课程中新增内容的要求将不会太高。

因此,同学们在复习时要回归课本,重视基础知识和方法,然后加以引申、拓宽、变化,做到举一反三,打好基础是关键,凡是偏离考纲的偏题、难题和怪题都可以放弃。除此之外,今年数学将十分注重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尤其是主干知识的交汇点应特别留意,新课程数学包含的八大主干内容为:函数与导数、三角、数列、不等式、向量、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概率与统计。

 英语:针对题目进行专题训练,总结硬是技巧。

2013年高考英语仍旧不考听力,题目将有四大变化:单选由20题变为10题;增加了阅读表达试题;改错由按行设错变为按篇设10处错;写作由100词变为120词。在内容考查上,新高考将在原有的八种时态基础上,新增现在完成进行时、将来进行时、间接引语、强调句和虚拟语气。

因此,同学们在复习时,要扎扎实实复习一遍语法,尤其是重点语法、基本语法,要尽可能在多的语境中去认识语法现象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其次,要突破词汇,划分出教材中的核心词、拓展词和行文需用的词汇,并注意常用短语和固定搭配的积累,重点是动词词组、形容词词组、名词词组的固定搭配。另外,同学们要针对不同的题目进行专题训练,总结回答该类题型的应试技巧。

 理综:实验能力考查力度加大,后期应加强实验教学。

2013年四川高考最大的变化是综合科的制卷模式及理科综合分值的调整。综合科目无论是理综还是文综,都将取“同场分卷”模式,即三科独立制卷,试题独立编号,答题卡统一但答题区域独立。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高考对实验考核的力度逐年加大,同学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复习中不仅要重视学生实验,还要重视演示实验。另外,物理对数算能力要求很高,因此平时要加强数字运算和字母运算的训练,训练准确程度和速度。在答题时,要注意规范,平时在练习中,多分析一些高考题的标准答案,则有助于提高自己答题的规范性。

今年的理科综合中,生物科分值将提升为90分,并加强了实验教学比重,凸显了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是否到位,对今年高考生物成绩举足轻重。因此后期复习,应加强实验教学,尽量开齐分组实验课,培养学生对实验的感性认识,提升实验探究能力。

化学对新增内容,如化学平衡常数、分子和离子空间构型、双液电池、有机物结构的测定方法等,都要引起高度重视。“题型示例”以实验为背景的试题有6题,显然高考将更加重视实验内容的考查,估计涉及实验内容的分值也会有所增加。另外,考纲不再把化学计算作为一个大板块呈现,而是分散到各考试内容中,“题型示例”显示计算题比重也在降低,分值将进一步减少。

 文综:关注热点,构建知识体系。

2013年高考政治在命题指导思想、考核目标与要求等方面基本没有变化。只是主要在考试范围和内容、组卷形式以及为了体现新课改精神,试题更注重探究性、创新性和开放性三个方面发生了部分变化。同学们在复习备考时应注意:一是以教材为本,梳理考点,构建知识体系;二是关注热点,将知识和考点与社会生活衔接;三是加强图表分析和哲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四是选做典型试题,训练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最后考生要注意规范答题。

与政治科目不同,今年四川地理高考大纲不仅新增了命题指导思想,在考试内容、试题的结构、附分比例等方面也都有较大的变化。同学们在后期备考时,应强化审题能力和描述能力的训练,同时构建知识网络,掌握学科主干知识,另外,一定要注意合理分配三科的答题时间,避免因时间分配不合理,造成容易题和中等题没有时间作答的现象。

历史的复习备考中,同学们须把5本必修与选修教材融合复习。其样题的选用表明,今年高考试题命题将更加重视新情景、新材料,试题将更加灵活。因此考生需要全面把握考点,按可按通史体例整合教材。同时,应强化材料阅读和理解能力的培养,多关注时事热点,历史问题现实思考、现实问题历史反思。

文章标签: # 地理 # 高考 #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