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分数线 分数线
2013江苏高考历史解析,2013年江苏高考难吗
tamoadmin 2024-07-15 人已围观
简介1.江苏2013高考考生如何选择必修和选修科目的测试2.2013高考文理科总分多少3.求2012江苏小高考历史考点归纳 总的按时间排横向结合中外 谢谢!4.江苏省高考2023一本分数线是多少分5.如何提取高考历史选择题中的有效信息6.2013江苏高考附加40分之语文答案在哪儿你以后想上历史系、法律系、师范类,还是史政的好。在专业选择方面,史政确实比史地选择范围广。但是大部分专业的限制,只是在文科和
1.江苏2013高考考生如何选择必修和选修科目的测试
2.2013高考文理科总分多少
3.求2012江苏小高考历史考点归纳 总的按时间排横向结合中外 谢谢!
4.江苏省高考2023一本分数线是多少分
5.如何提取高考历史选择题中的有效信息
6.2013江苏高考附加40分之语文答案在哪儿
你以后想上历史系、法律系、师范类,还是史政的好。在专业选择方面,史政确实比史地选择范围广。但是大部分专业的限制,只是在文科和理科方面,对学的是史政还是史地,要求并不大。
江苏高考拼的是语数外三门总分,如果你的总分高,会有名校抢着录你的,怎么可能总分达到而不好上呢?
所以,你喜欢史地就选史地,喜欢史政就选史政。不必对以后的事顾虑太多!
嘻嘻,最后祝你学习进步啊!!
江苏2013高考考生如何选择必修和选修科目的测试
经济生活
1.生活与消费
(1)货币
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
纸币的流通规律
信用工具
外汇和汇率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2)价格
供求关系与价格
价格与价值
商品的价值量
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
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
(3)消费
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
消费类型
消费结构
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生产、劳动与经营
(1)生产与经济制度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大力发展生产力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企业与劳动者
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
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
公司的经营与发展
企业兼并与企业破产
劳动和就业
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3)投资理财的选择
我国的商业银行及其主要业务
储蓄存款利息的计算方法
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四种投资理财方式
3.收入与分配
(1)个人收入的分配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2)财政与税收
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其来源
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财政支出的含义和种类
财政收支
我国财政的作用
税收的含义、基本特征和作用
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4.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的含义
市场调节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和措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目标和手段
(2)科学发展观与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和影响
跨国公司
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和作用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政治生活
1.公民的政治生活
(1)我国的国家性质
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的规定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和特点
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
(2)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公民应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
(3)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各种选举方式的特点,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和意义
我国的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
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的渠道和方式
公民应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利
2.为人民服务的
(1)的职能和责任
我国的基本职能
我国的宗旨和工作的基本原则
(2)权力的行使和监督
依法行政的意义和要求
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
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
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我国权威的来源和树立
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和职权
人大代表的产生和职责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2)我国的政党制度
中国***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中国***的性质和宗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的领导
中国***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和优越性
(3)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巩固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其优越性
我国宗教政策的基本内容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4.当代国际社会
(1)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
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基本权利和义务
国际组织的含义及作用
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
(2)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国际关系及其决定性因素
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3)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当今时代的主题
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
(4)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文化生活
1.文化与生活
(1)文化与社会
文化的内涵与形式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2)文化对人的影响
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
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
2.文化传承与创新
(1)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尊重文化多样性
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
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
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2)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影响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3)文化创新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
文化创新的意义
文化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文化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
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3.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1)灿烂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和途径
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走进文化生活
文化市场对文化生活的要求
发展大众文化的要求
如何看待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
(2)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展大繁荣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的内涵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3)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思想道德建设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我国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
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
生活与哲学
1.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哲学是什么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2)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三种基本历史形态
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两种基本形态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2.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1)探究世界的本质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运动的含义、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2)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的能动作用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求索真理的历程
实践的含义和特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真理的含义和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
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3.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1)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联系的含义和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系统优化方法
(2)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发展的实质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性的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矛盾的含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
辩证否定的含义及实质
坚持辩证的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
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4.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1)社会发展的规律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和根本目的
(2)社会历史的主体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3)人生价值及其实现
哲学意义上的价值
人的价值的内涵与评价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时事政治
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的国内外重大时事
中国***和中国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选考内容
经济学常识
1.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
斯密的劳动价值论和收入分配理论
斯密关于市场作用与自由放任的基本观点
斯密的自由贸易与绝对成本学说
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和收入分配理论
李嘉图的自由贸易与比较成本学说
2.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的重大意义
劳动二重性学说及其意义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主要作用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
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3.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兴起与主要模式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凯恩斯革命的主要内容、影响和实质
新自由主义的基本主张及影响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三种典型模式的主要特点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模式的比较与评价
4.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
列宁提出的“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列宁关于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的主要观点
《论十大关系》关于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观点
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
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弊端和影响
从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认识过程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创新及其意义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当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1.各具特色的国家和国际组织
国家与国家性质
专政与民主
国体与政体
代议制
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和总统制
单一制国家和联邦制国家
维护主权国家的统一
国际组织的分类和作用
2.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以英国和法国为例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结构特点及实质
法国的国家机构、法国政体的运行与特点
英法两国政体的异同
英法两国政体不同的原因
3.联邦制、两党制、三权分立制
美国联邦制的特点和利弊
美国政党的特征和两党制的实质
美国的三权分立与权力制衡
美国三权分立制的利弊与实质
美国利益集团的活动方式及其政治作用
4.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民主集中制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绝不照搬西方的政治体制模式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措施
5.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
联合国的主要机构和作用
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和作用
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和职能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宗旨和作用
中国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
欧盟在世界多极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与欧盟的合作与交往
三、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二)试卷内容比例
经济生活约25%
政治生活约15%
文化生活约15%
生活与哲学约25%
时事政治约10%选考部分(经济学常识或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约10%
2013高考文理科总分多少
学业水平测试科目包括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七门。 文科类或理科类考生设选修测试科目两门,必修测试科目五门。文科类考生选修测试科目除须选择历史科目外,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四门中再选择一门。理科类考生选修测试科目除须选择物理科目外,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四门中再选择一门。七门学业水平测试科目中,考生选定的两门选修测试科目之外的五门为必修测试科目。 体育类、艺术类考生如不兼报文科类或理科类,必须参加全部七门科目的学业水平必修科目测试;考生如兼报文科类或理科类,须参加相应的选修科目测试,其学业水平测试科目及等级要求与文科类或理科类考生一致。考生如报考七门必修科目(含技术科目)、又报考两门选修科目并取得成绩,在参加体育类、艺术类专业录取时,只选取七门必修科目成绩作为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如报考五门必修科目、两门选修科目并取得成绩,在参加体育、艺术类专业录取时,可将其两门选修科目测试等级视为相应的必修科目测试等级。 必修科目和选修科目缺考或未报考的考生,不能取得相应科目的成绩,也不得视为D级。 根据《江苏省2008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方案》规定,参加2013年普通高考的考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必修科目测试等级未达到下列要求的,不得填报统一录取批次相关科类的高考志愿: ①文科类或理科类考生必修科目测试均须达到C级及以上等级(技术科目必须合格); ②不兼报文科类或理科类专业的体育类、艺术类考生,其七门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等级中D级不得超过三门(技术科目不合格视为D级); ③兼报文科类或理科类的体育类、艺术类考生,在参加文科类或理科类专业录取时,必修科目测试均须达到C级及以上等级(技术科目必须合格);参加体育类、艺术类专业录取时,其七门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等级中D级不得超过三门(技术科目不合格视为D级)。
求2012江苏小高考历史考点归纳 总的按时间排横向结合中外 谢谢!
2013高考文理科总分多少
2013年:海南满分900,江苏满分480,上海满分600分,云南满分772,浙江满分810,其他省满分750。
湖南省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实施办法
高考科目设置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其中“3”指语文、数学、外语,数学实行文理科分卷考试,外语听力成绩(满分30分)计入外语总分;
“文科综合”指政治、历史、地理的综合,
“理科综合”指物理、化学、生物的综合。语文、数学、外语各科试卷满分均为150分,
文科综合/理科综合试卷满分为300分,总分750分。
江苏省高考2023一本分数线是多少分
100万年前,人类掌握了火的使用技术。
2万年前,人类发明弓箭。
1万年前,人类进入定居农业社会。
前7000年,中国仰韶文化时期已有陶窑及模制的陶器。
前4241年,古埃及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
前4000年,埃及人已掌握陶器制造、冶金术、酒醋制造、颜料染色。
前2500年,埃及人用沙和苏打制取玻璃。
前2100年,美索不达米亚人发明六十进位制、乘法表。
前2000年,埃及人发明十进制,整数和分数计算法,三角形和圆面积计算法,正方角锥体和锥台体积计算法;发明防腐剂以保存木乃伊。
前1950年,巴比伦人能解两个变量的一次和二次方程。
前1200年,中国用蚕丝织丝绢。
前1200年,中国殷商青铜(铜锡合金)冶铸技术已达成熟阶段。
前1066年-前221年,周朝。
前770-前476,春秋时代。
前770年,中国已会铸铁。
前722年,中国开始用干支记日。
前700年,管仲(前725-645)记载了磁石。
前7世纪,巴比伦人发现日月食循环的沙罗周期。
前611年,中国有彗星的最早记录,即后来的名的哈雷彗星。
前6世纪,希腊的泰勒斯(Thales,前625-547)发现琥珀摩擦生电,发现磁石吸铁现象。
前6世纪,希腊毕达哥拉斯证明了勾股定理,发现了无理数,提出了地球球形说,研究了音律。
前6世纪,印度人计算出2的平方根为1.4142156。
前594年,希腊梭伦改革,确立民主政治,制定宪法,工商业兴起。
前551年,孔子诞生。
前5世纪,希腊的德谟克利特完成古代原子论,认为万物是由大小和质量不同、运动不息的原子组成。
前5世纪,中国的《周礼》中记载了用金属凹面镜从太阳取火的方法。
前475-前221,战国时代。
前462年,希腊巴门尼德、芝诺等埃利亚学派指出在运动和变化中的各种矛盾,提出了飞矢不动等有关时间、空间和数的芝诺悖论。
前400年,墨翟(前468-376)发现小孔成像。
前4世纪,希腊亚里士多德对数学、动物学等进行综合研究,在《天论》一书中提出了地球中心说。认识到声音是由空气运动产生的。发表《动物自然史》等书,记载有500多种动物,第一次把生物学置于广泛观察的基础之上。
前4世纪,希腊的菲洛劳斯提出中心火说,是日心说的萌芽。
前4世纪,中国的庄子(前369-286年)中记载了钻木取火的方法,提出了 “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事不竭”的观点。
前350年,中国战国时代的甘德、石申编制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前3世纪,希腊欧几里德发表 《几何原本》13卷。
前3世纪,希腊的阿基米德(Archimedes,前287-212)发现杠杆原理和浮力定律,发明阿基米德螺旋。韩非记载司南。
前285年,埃及国王托勒密2世即位,奖励保护学术。
前258年,希腊埃拉西斯特拉托最早从事比较解剖学和病理解剖学。
前250年,中国战国末年《韩非子》一书中有用“司南”识别南北的记载。
前245年,希腊的克达席布斯在埃及亚历山明压力泵、等。
前230年,希腊的厄拉多塞在埃及的亚历山大测定出地球的大小。
前221-前206,秦朝。
前221年,中国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其体制沿用到20世纪。
前206-公元220年,汉朝。
前2世纪,刘安(前179-122)著淮南子,记载用冰作透镜,用反射镜作潜望镜。
前2世纪,中国西汉用丝麻纤维纸。
1世纪,希腊希龙(Hero,62-150)发明蒸汽旋转器和热空气推动的转动机,这是蒸汽涡轮机和热气涡轮机的萌芽。发明虹吸管。
1世纪,罗马普利尼的百科全书《博物学》问世。
1世纪,中国的《汉书》记载尖端放电。
100年,希腊尼寇马写《算术引论》一书,此后算术开始成为独立学科。
105年,中国东汉时蔡伦造纸。
132年,中国东汉时张衡发明世界上第一个测量地震的仪器地动仪。
2世纪,希腊托勒密运用圆锥、圆筒等方法绘制地球,建立了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体系。发现大气折射。已知道中国。
220-581年,三国两晋南北朝。
3世纪初,中国汉末华佗发明剂麻沸散用于外科手术。
3世纪,中国魏晋时期的刘徽提出割圆术,得圆周率为3.1416 。
5世纪,中国南北朝时南朝的祖冲之(429-500)算出圆周率的值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比西方人早1000多年。
581-618年,隋朝。
6世纪,中国北魏时贾思勰写《齐民要术》,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618-907,唐朝唐太宗。
7世纪,中国唐朝已用刻板印刷。
725年,中国南宫说等人实测子午线的长度。
8世纪,中国造纸术传入西方,阿拉伯炼金术获得发展,制出了硫酸、硝酸、王水等,为向化学过渡准备了条件。
9世纪,中国唐朝的炼丹士发明火药。
9世纪,阿拉伯花剌子模发表《印度计数算法》,使西欧人熟悉了十进位制,他也是代数学的奠基人,阿拉伯阿尔·拉兹写成《医学集成》,被后人认为是医疗化学的先驱。
9世纪,中国唐朝的炼丹士发明了火药,这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重现。
10世纪,阿拉伯伊本·西拿写成《医学经典》,对以后6个世纪影响很深。
10世纪,中国宋代发明了胆矾溶液浸铜法生产铜,这是水法冶金术的开始。
960-1279年,宋朝。
11世纪,中国宋代沈括写成《梦溪笔谈》一书。
11世纪,阿拉伯爱萨(西方人称为阿维森纳)写成《医典》。
1041年,中国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早于西方400年,奠定了现代印刷术的基础。
1054年,中国《宋史》记载了一次超新星爆发,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超新星爆发的文字记载。该超新星的残骸形成了现在所见的蟹状星云。
1200年,欧洲人开始使用眼镜。
1202年,意大利斐波那契发表《计算之书》把印度-阿拉伯计数法介绍到西方。
1231年,中国宋朝人发明“震天雷”,充有火药,可用投掷器射出,是火炮的雏形。
1259年,中国南宋抗击金兵时,使用一种用竹筒射出的火器,是火枪的雏形。
13世纪中前叶,中国火药传入阿拉伯。
1279-1368年,元朝。
1284年,意大利人发明眼镜。
14世纪中前叶,中国开始应用珠算盘。
1368-1644,明朝。
1385年,中国在南京建立观象台,是世界上最早的设备完善的天文台。
14世纪-16世纪,文艺复兴先驱意大利的但丁发表《神曲》。文艺复兴的开始。
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士发现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1492-150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发现美洲。
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开辟好望角到印度的航路。
1500年,达芬奇设计了风力计、湿度计、降落伞、纺纱机、踏动车床等草图。
1517年,德国的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1519-1522年,葡萄牙人麦哲伦完成第一次环球航行,证实地球是球形。
1539年,波兰的哥白尼提出了以太阳为中心的宇宙理论。1543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出版,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1582年,西欧许多国家实行格里历,即现行公历的前身。
1583年,意大利的伽利略发现摆的等时性原理。
1589年,荷兰的史特芬发现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1590年,意大利的伽利略作自由落体等一系列科学实验。
1590年,荷兰的詹森发明复式显微镜。
1593年,意大利的伽利略发明空气温度计。
1596年,中国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出版,书中记有药物1892种,是重要的科学典籍。
1600年,意大利的布鲁诺因拥护哥白尼地动说并宣传宇宙无限,在罗马被教会烧死。
1605年,英国的培根(1561-1626)著《学术的进展》,提倡以实验为基础的归纳法。
1607年,意大利的伽利略尝试测量光速。
1609-1619年,德国的开普勒提出行星运动定律。
1609年,意大利的伽利略制成第一架天文望远镜,用其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
1609年,意大利的伽利略初次测光速,未获成功。
1620年,荷兰的斯涅尔发现折射定律。
1620年,葡萄牙的德列贝尔发明潜水船。
1628年,英国的哈维发现血液循环。
1632年,意大利的伽利略提出相对性原理。
1637年,中国明朝的宋应星完成“天工开物”,总结了中国工农业生产技术。
1638年,法国的笛卡尔提出 “以太”。
1644-1911,清朝。
1648年,捷克的马尔西发现光的色散。
1654年,德国的盖里克发明真空泵,表演马德堡半球实验。
1660年,英国的胡克发现弹性定律。
1666年,英国的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
1666年,英国的牛顿用三棱镜分光。
1676年,丹麦的罗默利用木卫食测光速。
1677年,德国的莱布尼兹发明微积分。
1687年,英国的牛顿提出力学三定律和绝对时间、绝对空间的概念。
1699年,法国的阿蒙顿发现摩擦定律。
1701年,英国的贝努利创建变分法。
1728年,英国的布拉德雷利用光行差测光速。
1745年,德国的克莱斯特发明莱顿瓶。
1750年,英国的米切尔设计测静电力扭秤,并提出磁力的平方反比定律。
1750年,美国的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
1752年,美国的富兰克林作风筝引天电实验。
1775年,意大利的伏打发明起电盘。
1776年,美国宣布独立。
1780年,意大利伽伐尼发现蛙腿肌肉收缩现象,认为是动物电所致。
1781年,英国的瓦特改良蒸汽机。
1785年,法国的库仑用实验证明静电力的平方反比定律。
1789年, 法国大革命。
1792年,意大利的伏打研究伽法尼现象,认为是两种金属接触所致。
1798年,英国的卡文迪许用扭秤测定万有引力常数。
1800年,意大利的伏打发明伏打电堆。英国的赫谢尔从太阳光谱的辐射热效应发现红外线。
1801年,英国的杨用干涉法测出光波波长。
1802年,英国的特里维西克造出了蒸汽机车。
1808年,法国的马吕斯发现光的偏振现象。
1808年,英国的道尔顿发表提出化学原子论。
1820年,丹麦的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
1820年,法国的安培发现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1821年,爱沙尼亚的塞贝克发现温差电效应。
1826年,德国的欧姆确立欧姆定律。
1827年,英国的布朗发现液体中的微粒作无规则运动。
1830年,意大利的诺比利发明温差电堆。
1831年,英国的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1834年,法国的珀耳帖发现电流可以致冷的珀耳帖效应。
1835年,美国的亨利发现自感。
1840年,战争。
1845年,英国的法拉第发现磁场使光的偏振面旋转。
1848年,《***宣言》发表。
1849年,法国的斐索用转动齿轮法测光速。
1849年,英国的开尔文提出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
1850年,英国的赫姆霍芝提出了能量守恒定律。
1850年,中国太平军起义。
1851年,法国的富科证明地球自转。
1852年,英国的焦耳和汤姆生发现气体膨胀致冷效应。
1858年,德国的普吕克尔在放电管中发现阴极射线。
1859年,德国的基尔霍夫开创光谱分析法。
1859年,英国的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开创了生物进化论。
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
1869年,俄国的门捷列耶夫发表元素周期表。
1875年,英国的克尔发现电光效应。
1875年,巴黎会议签订米制公约。
1876年,美国的贝尔发明电话。
1879年,英国的麦克斯韦出版《电磁通论》,集电磁理论之大成。
1879年,美国的霍尔发现电流通过金属,在磁场作用下产生横向电动势。
1879年,美国的爱迪生发明电灯。
1880年,法国的居里兄弟发现晶体的压电效应。
1881年,美国的迈克尔逊发明灵敏度极高的干涉仪。
1883年,奥地利的马赫的《力学科学》出版,批判了牛顿力学中的绝对时空的概念以及力和质量的概念。
1885年,德国的本茨发明了汽油内燃汽车。
1887年,德国的赫兹发现电磁波,发现光电效应。
1887年,美国的迈克尔逊和莫雷试图由地球在“以太”中运动而引起的光的干涉效应,证实“以太漂移”的存在,但得到否定结果。
1889年,法国的拉瓦锡发表《化学纲要》,开创了化学新纪元。
1889年,英国的菲茨杰拉德提出了收缩说,以解释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的“零结果”。由于发表其论文的英国《科学》杂志不久停刊,所以直到1892年荷兰的洛伦兹独立提出收缩说才为世人所知。
1890年,匈牙利的厄缶作实验证明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相等。
1892年,荷兰的洛伦兹独立提出收缩说。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
1895年,德国的伦琴发现x射线。
1896年,法国的贝克勒尔发现放射性。
1896年,荷兰的塞曼发现磁场使光谱线分裂。
18年,英国的汤姆生从阴极射线证实电子的存在。
1899年,俄国的列别捷夫用实验证实光压的存在。
1899年,德国的卢梅尔和鲁本斯做空腔辐射实验,精确测得辐射能量分布曲线,为普朗克1900年的量子说提供了重要实验依据。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1901年,德国的考夫曼从镭辐射测β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从而发现电子质量随速度变化。
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1903年,俄国的齐奥尔科夫斯基提出用多级火箭实现航天飞行的理论。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
1904年,荷兰的洛伦兹提出时空坐标变换方程组。法国的彭加勒提出电动力学相对性原理,并认为光是一切物体运动的极限速度。
1905年,瑞士的爱因斯坦创立狭义相对论。
1905年,俄国“波将金”号战舰起义。
1905至1906年,法国的彭加勒阐明了电磁场方程对洛伦兹变换的不变性,并提出了四维时空理论。
1907年,德国的明可夫斯基提出狭义相对论的空间-时间四维表示形式。
1908年,德国的普朗克提出动量统一定义,肯定了质能关系的普遍成立。
1908年,法国的佩兰(J.B.Perrin)用实验证实布朗运动方程,求得阿佛加德罗常数。
1911年,辛亥革命。
1911年,荷兰的翁纳斯发现低温下金属的超导现象。首次将氦液化。
1911年,英国的威尔逊发明云室。
1911年,奥地利的海斯发现宇宙射线。
1913年,丹麦的玻尔提出定态跃迁原子模型。
1913年,德国的斯塔克发现原子光谱在电场作用下的分裂。
1913年,英国的布拉格父子用晶体的x光衍射测定晶格常数d。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1915年,爱因斯坦完成广义相对论。
1917年,爱因斯坦提出有限无界的宇宙模型。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1919年,英国的爱丁顿等人在巴西和几内亚湾观测日全食,证实引力使光线弯曲的预言。
1919年,中国五四运动。
1921年,中国***成立。
1922年,苏联的弗里德曼得到引力场方程的非定态解,据此提出宇宙膨胀说。
1925年,美国的亚当斯发现天狼星光谱线的引力红移,再次验证了广义相对论。
1929年,美国的哈勃(E. Hubble, 1889-1953)发现星系的红移与离地球的距离成正比—宇宙膨胀。
1931年,美国的劳伦斯建成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1932年,英国的考克拉夫特和爱尔兰瓦尔顿发明高电压倍增器,用以加速质子。
1932年,美国的安德森在宇宙射线中发现正电子。
1932年,英国的查德威克发现中子。
1933年,德国上台。
1934年,俄国的契仑柯夫发现液体在β射线照射下发光。
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
1938年,德国的哈恩、施特拉斯曼用中子轰击铀而发现了铀的裂变。
1939年,奥地利的迈特纳、弗立施提出铀裂变的解释,并预言每次核裂变会释放大量的能量。
1939年,美国的奥本海默和斯奈德预言黑洞。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1939年,第一次实现电视直播。
1940年,敦刻尔刻大撤退。
1941年,美籍意大利人罗西和美国的霍耳由介子蜕变实验证实时间的相对论效应。
1941年,德国进攻苏联。
1942年,美国的阿伦间接证明中微子的存在。
1942年,美国在费米等人领导下,根据铀核裂变释放中子及能量的性质,在芝加哥大学建成了第一个热中子链式反应堆。
1942年,美日中途岛海战。
1945年,美国在奥本海默领导下制成。
1945年,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掷。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
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ENIAC在美问世。
1946年,美国的伽莫夫(G.Gamow)提出大爆炸宇宙模型。
1948年,美国的肖克利、巴丁与布拉顿发明晶体三极管。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2年,美国的格拉塞发明气泡室。
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58年,德国的穆斯堡尔实现了γ射线的无反冲共振吸收。
1960年,美国的梅曼制成红宝石激光器。
1961年,美国的格拉肖、温伯格和巴基斯坦的萨拉姆提出电弱统一理论。
1963年,发现类星体(Quasar),体积不大,能量极大,亮度剧变。宇宙中大约有106个。
1964年,美国的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在检测接收卫星信号的天线时,发现在波长7.35cm处有3.5K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1964年,中国制造出第一颗。
1967年,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1968年,英国的休伊什发现脉冲星。
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成功登月。
10年,中国发射“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
11年,美国Intel公司制成微处理器,开始计算机第二次革命。
11年,美国的凯汀和海弗尔携带原子钟环绕地球飞行80小时,证明了时间的相对性。
13年,英国的霍金发现量子效应会使黑洞辐射粒子,并使黑洞蒸发。
18年,全国科学大会。
18年,美国的泰勒观测短周期双星证实引力波,这是广义相对论的一个验证。
1981年,美国的航天飞机第一次升空。
1982年,中国潜艇水下发射火箭成功。
1990年,美国的哈勃望远镜(口径2.4m,重12.5吨)被送上太空。
1990年,中国北京大型正负电子对撞机建成。
1991年苏联解体
1992年北美自由贸易区形成
1993年欧洲联盟建立
如何提取高考历史选择题中的有效信息
江苏省高考2023一本分数线是物理类512分,历史类527分。
2023年我国高考报名总人数预计是在1198万。2022年高考报名人数为1193万人。2023年高考人数比2022增加5万人,根据往年来的招生预计,2023年各大院校的招生名额并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 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的考生参加的全国统一选拔性考试。普通高中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设置的全国性统一考试,一般是每年6月7日至8日考试。
资料:
高考都考:语文、数学、英语。
高考是中国普通高等教育入学考试,是高中生进入大学的门槛考试。它通常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和其他文理科目。以下是高考各科目的考试内容简介:
1、语文:主要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表达能力和文化修养。考试形式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和作文。
2、数学:主要考查考生的数学基本知识、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试内容包括数列、函数、几何、三角、代数、概率与统计等,考试形式主要为选择题和填空题。
3、英语:主要考查考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重点考查英语的应用能力。考试形式包括听力、阅读、写作等。
4、物理:主要考查考生的物理基础知识和物理问题解决能力。考试内容包括力学、热学、光学、电学等。考试形式主要为选择题和解答题。
5、化学:主要考查考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化学问题解决能力。考试内容包括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等。考试形式主要为选择题和解答题。
6、生物:主要考查考生的生物基础知识和生物问题解决能力。考试内容包括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等。考试形式主要为选择题和解答题。
7、历史:高考历史考察的是考生对历史、人物和文化知识的理解、归纳、分析以及应用能力。同时,历史考试还包括论述题和史料分析题,要求考生具备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史料分析能力。
8、地理:高考地理主要考查考生对地理概念、地理现象、地理过程和地理分区的理解、归纳、分析和应用能力。同时,地理考试还包括图谱分析题、比较研究题和实验设计题,要求考生具备较好的图解分析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9、政治:高考政治主要考查考生对中国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理解和掌握,同时,政治考试还包括论述题、实证分析题和案例分析题,要求考生具备综合考虑问题和运用相关知识进行思路分析和判断的能力。此外,政治考试还注重考生对时事热点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高考是中国社会文化及教育走向标志件之一,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考生应该根据考试科目和内容进行针对性的备考,争取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2013江苏高考附加40分之语文答案在哪儿
历史考试大纲提出了“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和“论证和探讨问题”四个考核目标要求。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如何提取高考历史选择题中的有效信息,希望大家喜欢!
如何提取高考历史选择题中的有效信息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是考核的基础能力,如要进一步进行拆分,获取信息的能力则是基础的基础。因为,只有获取了信息才有可能对信息进行解读,获取不了信息就根本无法进行解读,也就根本无法准确解题。就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样,学生如果不注意从题中获取全面、充分的有效信息,就不能在考试中取得高分。按这一道理来讲,获取来的信息就是“米”,有了“米”才能“做饭”(解题)。因此,获取信息是高考解题的第一步,对高考解题来讲是至关重要的。但在实际的大脑思维过程中,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并不是完全分割的,而是相互交叉的一个过程,故不能将二者完全分裂开来。获取信息的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另一个是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其实,从主动性这一角度来讲,“获取”信息没有“提取”信息表达得准确。故在本文中使用“提取”这一词语。根据以上的描述,很多同学就会有这样几个问题:什么是信息?什么是有效信息?怎么对有效信息进行提取?
一、信息
信息指音讯、消息、通信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人们通过获得、识别自然界和社会中的不同信息来区别不同事物,得以认识和改造世界。具体到高中历史学科中,信息指文本材料、图形、表格、符号、数据等。
二、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指信息中对某一主体完成某一任务有用的内容。随着互联网等现代通信技术的进步,现代社会中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许多各种各样的信息,其中对我们解决某一问题或学习、生活有帮助的信息就是有效的信息。目的、问题、价值主体等不同有效信息的内容也就不同。具体到高中历史学科中,有效信息就是指对正确解题有帮助作用的信息。
三、如何提取有效信息——“材料选项集合相交法 ”
提取有效信息,需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和灵活的头脑。笔者在多年的实际教学中结合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 总结 出了针对历史选择题提取有效信息的 方法 ——“材料选项集合相交法”。
历史选择题的命题形式一般是“材料+设问+选项”。“材料选项集合相交法”是借用数学中的集合概念把材料、选项分别看成一个信息集合。我们要做的是先分别将材料和选项中的信息全部提取出来,然后将材料信息集合和选项信息集合中有联系的部分找到。有联系的这部分信息就是材料信息集合和选项信息集合相互交叉的部分——交集,也就是对解题有帮助的有效信息。实际上,找相交集合的过程就是排除干扰信息的过程。掌握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将材料信息集合和选项信息集合中有联系的部分找到”,找的过程中有时还需要对信息进行解读和处理。正如上面所说,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并不是完全分开的。实际上,寻找材料信息集合和选项信息集合交集的过程,就是利用教材知识将材料信息集合和选项信息集合分别进行判读、推理,找出表面信息背后的本质,再根据设问将二者连接起来,将有联系的部分提取出来。设问在中间起桥梁作用。具体如下图所示。
例1(2016年高考江苏历史卷第1题)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这些说法体现的是( )
A家族和睦
B等级秩序
C贵族世袭
D宗法观念
解析:该题材料中的信息有:“中国传统家族”、“‘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选项中的信息有:“家族和睦”、“等级秩序”、“贵族世袭”、“宗法观念”。进一步分别对材料中的信息和选项中的信息进行判读、推理:“‘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体现了长子、长孙的重要性,其中最重要的是“长”字。“家族和睦”体现了家族内部的相处状态;“等级秩序”体现了根据宗法制形成的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贵族世袭”体现的是贵族世代继承祖先的权力;“宗法观念”中重要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将二者信息集合进行对比可发现选项D中的信息与材料中的信息有交集。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例2(2016年高考江苏历史卷第5题)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由此可见,李贽( )
A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
B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
C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
D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
解析:该题材料中的信息有:“明末思想家李贽”、“狂狷之士”、“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选项中的信息有:“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进一步分别对材料中的信息和选项中的信息进行判读、推理:“狂狷之士”、“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以上这些信息说明李贽不按常理出牌,行为举止与封建传统不符合;批判儒家思想;提倡男女平等。“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说明李贽对儒家和佛教认可,想推动二者发展;明代时期,妇女地位低下,“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说明李贽认可妇女应该处于低下的地位;“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说明对封建传统制度不满;“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说明渴望超脱世俗。将二者信息集合进行对比可发现选项C中的信息与材料中的信息有交集,较吻合。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如何提取高考历史选择题中的有效信息相关 文章 :
1. 历史解题需提高信息的提取能力
2. 高考历史选择题的9个答题技巧
3. 高三历史选择题得分技巧大全
4. 高考历史选择题方法
5. 高中历史:怎样解答材料解析题
6. 高考历史材料分析题高分技巧
7. 高中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及思路
8. 高中历史选择题解题方法与高中历史概念理解方法
9. 2020高考文综各题型的答题技巧
10. 高三文综解题窍门集锦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齐桓公用管仲之谋,通轻重之权,徼山海之业,以朝诸侯,用区区之齐显成霸名。魏用李克,尽地力,为强君。自是之后,天下争于战国贵诈力而贱仁义先富有而后推让故庶人之富者或累巨万而贫者或不厌糟糠有国强者或并群小以臣诸侯而弱国或绝祀而灭世。以至于秦,卒并海内。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平准书》) 答案天下争于战国/贵诈力而贱仁义/先富有而后推让/故庶人之富者或累巨万/而贫者或不厌糟糠/有国强者或并群小以臣诸侯/而弱国或绝祀而灭世 解析从停顿的标志词上说,“故”“而”(表句子转折)即指明了三处停顿;再从句式的对称上说,“贵……而贱……”与“先……而后……”,“贫者或不厌……”与“有国强者或并……”,亦有五处停顿(与“标志词”断句法有重合之处):6处断句应是很简单的! 评价断句是间接地考查考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以及对传统文化知识的鉴赏能力,考查的内容应该停留于最为基本的知识能力上,而不是刻意地追求高难深的东西,因为考生毕竟不是传统文化的研究者,却是一个浅知的群体,所以命题只要能使他们能力所及,就是很好的题目了。这道题就是这样的特点,可见文科命题人是有一番思想的,吴楚道人代表一线教师对你们表示真诚感谢! 20.写出《史记》五种体例中除“本纪”、“书”、“列传”以外的其他两种。(2分) 答案表、世家 解析《史记》的五种体例是“家喻户晓”的,如是还答不出来,那不是教学的问题了! 评价今年的此题不像以前的高考题那样刁钻——如“黄老”——让许多考生都写不出来,而向“易”“常”方向转变,这仍是一种大气,赞!嘿嘿,我向来以为江苏人是一种小家子气的人,看来这种看法要改变了! 21.用原文中的词句概括齐、魏强国的经济措施,不超过15个字。(2分) 答案通轻重之权,徼山海之业;尽地力 解析作答此题关键是在审题,把原文的相关话语照搬过来就行了。“经济措施”而不是用人方面,若答“齐用管仲之谋”“魏用李克”就是错误答案了。 评价此题亦是“易”题,题简却考的是考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如果你连这么简单的分析能力都没有,你还“混”什么呢?我觉得江苏试题要真正走向全国从而引领全国,这样的试题就是“王道”!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E) A.葛朗台原本是一个贫穷的箍桶匠,40岁时娶了木材商的女儿为妻,又从岳母、外婆、外公处得到了三笔遗产,于是成为州里“纳税最高”的人物。 B.《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于入川之时布下“八阵图”以拦截东吴大将,在南征时火烧藤甲军七擒孟获,在攻打天水郡的战役中收服了姜维。 C.《棠棣之花》中的聂荌和聂政姐弟二人是“愿将一己命,救彼苍生起”的爱国志士,作者借他们歌颂了我国古代那些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英雄。 D.《哈姆莱特》中“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的著名独白,刻画了主人公极度困惑、痛苦挣扎的心理,也表现了人文主义理想者所面临的无奈和不幸。 E.《茶馆》共三幕,严格按照“三一律”的艺术法则,以裕泰茶馆为中心,分别写了清末、民初、国民党在大陆结束前这三个时代的旧中国生活。 答案A、E 解析A项,错在“从岳母、外婆、外公处得到了三笔遗产”,应是“从岳母、妻子的外公、自已的外婆得到了三笔遗产”;E项《茶馆》不是按照“三一律”(一个昼夜、一个地点、一条情节主线)的艺术法则,因为它是按照一个茶馆、三个时代(清末、民初、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社会变迁来写的。 评价这个选择题,考得有点细有点偏了。A项“妻子的外公”,稍不注意便会错选,再者说妻子的外公,是不是葛朗台的外公呢——按照中国人的风俗理解?E项的“三一律”的概念,考生从哪里可以知道呢?估计教师讲过、提到过,学生可能还会记得,如果……总之,这道题,有点无语! 23.简答题(10分) ⑴《红楼梦》中抄检大观园时,在入画的箱子里寻出一大包金银锞子、一副玉带板子和一包男人的靴袜等物,在司棋的箱子里发现一双男子的锦带袜、一双缎鞋和一个小包袱,包袱里有一个同心如意和她表弟潘又安写的大红双喜笺。入画和司棋分别是谁的丫鬟?在处置入画和赶走司棋时,她们的主子各是什么态度?(6分) 答案惜春、迎春。惜春的态度是“立逼凤姐带了去”,“或打或杀或卖”,“一概不管”。迎春的态度是“含泪”劝司棋离开。 解析本题考查两个方面的问题:《红楼梦》里的人物隶属关系及同一章回(七十四回)中的相关情节,没有跨度,应是不难。 评价这道题在命题上就没有给考生难度——用了大量的文字来提示考生,这也是做得相当大度的地方。《红楼梦》前八十回是考生必须要熟看的,只此,方能应付对《红楼梦》的考查。 ⑵《边城》中,二老说:“爸爸,你以为这事为你,家中多座碾坊多个人,便可以快活,你就答应了。若果为的是我,我要好好去想一下,过些日子再说它吧。我尚不知道我应当得座碾坊,还应当得一只渡船,因为我命里或只许我撑个渡船!”“得座碾坊”和“得一只渡船”分别指什么?“我尚不知道我应当得座碾坊,还应当得一只渡船”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答案“得座碾坊”,是指他与王家女儿的婚姻;“得一只渡船”,是指他与翠翠的婚姻。他认为,哥哥天保的死与自己有关,觉得自己如果娶了翠翠就对不起哥哥。 解析作答此题得明白《边城》的写作特色:沈从文是一位来自民间的作家,他的带有湘西边地人民特有的淳厚质朴的品格,带有那个地方特有的色彩、气息和声响,具有民俗美。这里的“得座碾坊”“得一只渡船”两语无不是活脱脱地体现了这些特点。如果你要是说白了,还有这些味道吗?这道题是有“跨度”的,应从作品前后情节以及借代手法方面去考虑作答。 评价这道题是常规题了,在平时的模拟题中,也是常见的,是不存在难度。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花间集》里,大部是闺情、别意、流连光景之作。不好的不讲,做得好的,自成一种凄惋、惆怅、柔丽、细腻的风格。人几乎这样想:像《花间》这样的才是词。如其词的领域为《花间》独占,是词的不幸;要它继续发展,意境上、材料上须得开拓须得丰富才行。《四库提要》说:“词自晚唐五代以来,以清切婉丽为宗,至轼而又一变,如诗家之有韩愈,遂开南宋辛弃疾等一派。寻流溯源,不能不谓之别格。”又说:“(辛)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声家为变调。”这里关于苏、辛在词的历史上的位置,及对于他们的风格的认识,都说得很是。但是透露了两个意义相类的名目——“别格”、“变调”,——言外若有微辞,就不免失却评衡家无所容心的鉴赏的态度。我们固然不说新生的是“常格”是“正调”,可以抹杀旧来的;但也不说旧来的因为发生在先,故是“常格”是“正调”,而新生的与此不同,便是“别格”是“变调”。“清切婉丽”为什么是正?“慷慨纵横”为什么是变?这些常别正变的议论,是拘泥褊狭的评衡家造了出来,因以减损自己的鉴赏力的,犹如蚕儿吐丝作茧,却裹住了自己的身体。要能充分地鉴赏文艺,就得丢开这些无益的观念。这样,才能真切地吟味苏、辛的词,同样也能真切地吟味《花间》派的词。 (选自叶圣陶《〈苏辛词〉绪言》,有删改) 24.文中《四库提要》描述了词的哪三个发展阶段?请加以概括。(4分) 答案第一个阶段是晚唐五代,以《花间集》为代表;第二个阶段是北宋时期,以苏轼为代表;第三个阶段是南宋时期,以辛弃疾为代表。 解析作答此题,也关键在审题:“《四库提要》描述了词的哪三个发展阶段”,那一定是《四库提要》里的话语,结合文本,答案应在“词自晚唐五代以来……不能不谓之别格”里。细细分析,此话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说的——晚唐五代、至轼(北宋)、南宋,正好“三个阶段”。 评价此题问的是“哪三个阶段”,但所给答案除了阶段,还有代表人物,那么只答出三个阶段应该没错吧! 25.“犹如蚕儿吐丝作茧,却裹住了白己的身体”一句如何理解?(5分) 答案比喻的手法,把某些批评家的褊狭的观点喻为蚕儿吐丝作茧,束缚了思想,减损了艺术鉴赏力。批评了某些批评家缺乏客观公正的鉴赏态度。 解析此句是含义题,是针对评衡家的评论而设的比喻,答案区间是“但是透露了两个意义相类的名目……因以减损自己的鉴赏力的”。答题的步骤是:手法+具体分析+情感态度。 评价此题考查考生的语言感知能力,有些难度,如果感知能力欠缺,就会走上死搬硬套的道路。不过,这题虽有难度,但命制得好。 26.你是否同意《四库提要》中称苏、辛词为“别格”、“变调”的说法,试举例具体分析说明。(6分) 答案同意。自《花间》以来,词已形成了以清切婉丽为正宗的风格,题材以闺情、别意、流连光景为主。可是,到了苏、辛词,内容无所不有,风格慷慨纵横,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明显和以前不同。所以说苏、辛词是别格、变调。 不同意。只要是词,本无所谓哪一类为正宗,只要有艺术价值即可。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扩大了词的范围,丰富了词的内容,同样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所以,没有必要认为《花间》是正宗,而苏、辛词为别格、变调。 解析此题其实是顺着文本来命制的,《四库提要》认为苏、辛词是别格、变调,而叶圣陶却不这么认为,所以,选择“同意”的,就顺着《四库提要》来答,文中有现成的答案;选择“不同意”的,就顺着叶圣陶的说法来答:但要说得具体些、明白些,还得举出所学之例来。 评价关照整个文本而又外联是这道题的魅力所在。考查文科生对文本信息的快速捕捉能力和对知识的积累度,此题非常巧妙,而且也继承了2012年的出题风格,说明如此的题目是有其生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