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分数线 分数线

高考指数函数比较大小_高考指数函数

tamoadmin 2024-06-20 人已围观

简介1.高中数学。。2.高1数学问题3.e的指数越大值越大吗4.指数,对数函数解题应注意的问题和方法指数函数 与幂函数 可以解决指数式大小比较 指数函数解同底,幂函数解决同指 比较大小主要有三种方法:法1 利用函数单调性 法2 图像法 法3 借助有中介值 -1 0 1 高考中主要考 法1 法3高中数学。。高中。指数函数是高中学的知识。初中学习的是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简

1.高中数学。。

2.高1数学问题

3.e的指数越大值越大吗

4.指数,对数函数解题应注意的问题和方法

高考指数函数比较大小_高考指数函数

指数函数 与幂函数 可以解决指数式大小比较 指数函数解同底,幂函数解决同指

比较大小主要有三种方法:法1 利用函数单调性

法2 图像法

法3 借助有中介值 -1 0 1

高考中主要考 法1 法3

高中数学。。

高中。指数函数是高中学的知识。初中学习的是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简单三角函数。高中函数是在初中函数的基础上学习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等。指数函数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基本初等函数,也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及难点,高考也常有考题出现。指数函数一般是人教版、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中内容。

高1数学问题

有的学生认为高中数学难做难做。其实高中数学整体上很简单,很简单,很多知识只要读两遍就可以了。下面是我整理的高中数学知识点大全,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高中数学知识点 1、基本初等函数 指数、对数、幂函数三大函数的运算性质及图像 函数的几大要素和相关考点基本都在函数图像上有所体现,单调性、增减性、极值、零点等等。关于这三大函数的运算公式,多记多用,多做一点练习,基本就没问题。 函数图像是这一章的重难点,而且图像问题是不能靠记忆的,必须要理解,要会熟练的画出函数图像,定义域、值域、零点等等。对于幂函数还要搞清楚当指数幂大于一和小于一时图像的不同及函数值的大小关系,这也是常考点。另外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对立关系及其相互之间要怎样转化等问题,需要着重回看课本例题。 2、函数的应用 这一章主要考是函数与方程的结合,其实就是函数的零点,也就是函数图像与X轴的交点。这三者之间的转化关系是这一章的重点,要学会在这三者之间灵活转化,以求能最简单的解决问题。关于证明零点的 方法 ,直接计算加得必有零点,连续函数在x轴上方下方有定义则有零点等等,这些难点对应的证明方法都要记住,多练习。二次函数的零点的Δ判别法,这个需要你看懂定义,多画多做题。 3、空间几何 三视图和直观图的绘制不算难,但是从三视图复原出实物从而计算就需要比较强的空间感,要能从三张平面图中慢慢在脑海中画出实物,这就要求学生特别是空间感弱的学生多看书上的例图,把实物图和平面图结合起来看,先熟练地正推,再慢慢的逆推(建议用纸做一个立方体来找感觉)。 在做题时结合草图是有必要的,不能单凭想象。后面的锥体、柱体、台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把公式记牢问题就不大。 4、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这一章除了面与面的相交外,对空间概念的要求不强,大部分都可以直接画图,这就要求学生多看图。自己画草图的时候要严格注意好实线虚线,这是个规范性问题。 关于这一章的内容,牢记直线与直线、面与面、直线与 面相 交、垂直、平行的几大定理及几大性质,同时能用图形语言、文字语言、数学表达式表示出来。只要这些全部过关这一章就解决了一大半。这一章的难点在于二面角这个概念,大多同学即使知道有这个概念,也无法理解怎么在二面里面做出这个角。对这种情况只有从定义入手,先要把定义记牢,再多做多看,这个没有什么捷径可走。 5、圆与方程 能熟练地把一般式方程转化为标准方程,通常的考试形式是等式的一边含根号,另一边不含,这时就要注意开方后定义域或值域的限制。通过点到点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圆半径的大小关系来判断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另外注意圆的对称性引起的相切、相交等的多种情况,自己把几种对称的形式罗列出来,多思考就不难理解了。 6、三角函数 考试必在这一块出题,且题量不小!诱导公式和基本三角函数图像的一些性质,没有太大难度,只要会画图就行。难度都在三角函数形函数的振幅、频率、周期、相位、初相上,及根据最值计算A、B的值和周期,及恒等变化时的图像及性质变化,这部分的知识点内容较多,需要多花时间,不要再定义上死扣,要从图像和例题入手。 7、平面向量 向量的运算性质及三角形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的难度都不大,只要在计算的时候记住要“同起点的向量”这一条就OK了。向量共线和垂直的数学表达,是计算当中经常用到的公式。向量的共线定理、基本定理、数量积公式。分点坐标公式是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内容,要花心思记忆。 8、三角恒等变换 这一章公式特别多,像差倍半角公式这类内容常会出现,所以必须要记牢。由于量比较大,记忆难度大,所以建议用纸写好后贴在桌子上,天天都要看。要提一点,就是三角恒等变换是有一定规律的,记忆的时候可以集合三角函数去记。 9、解三角形 掌握正弦、余弦公式及其变式、推论、三角面积公式即可。 10、数列 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项及一些性质常出现于填空、解答题中,这部分内容学起来比较简单,但考验对其推导、计算、活用的层面较深,因此要仔细。考试题中,通项公式、前n项和的内容出现频次较多,这类题看到后要带有目的的去推导就没问题了。 11、不等式 这一章一般用线性规划的形式来考察学生,这种题通常是和实际问题联系的,所以要会读题,从题中找不等式,画出线性规划图,然后再根据实际问题的限制要求来求最值。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 乘法与因式分 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三角不等式 |a+b|≤|a|+|b| |a-b|≤|a|+|b| |a|≤b<=>-b≤a≤b |a-b|≥|a|-|b| -|a|≤a≤|a|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b+√(b2-4ac)/2a -b-√(b2-4ac)/2a 根与系数的关系 X1+X2=-b/a X1_X2=c/a 注:韦达定理 判别式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b2-4ac<0 注:方程没有实根,有共轭复数根 三角函数公式 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ctg(A+B)=(ctgActgB-1)/(ctgB+ctgA) ctg(A-B)=(ctgActgB+1)/(ctgB-ctgA) 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2A) ctg2A=(ctg2A-1)/2ctga 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半角公式 sin(A/2)=√((1-cosA)/2) sin(A/2)=-√((1-cosA)/2) cos(A/2)=√((1+cosA)/2) 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和差化积 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 2cosAcosB=cos(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 s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sin((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 tanA-tanB=sin(A-B)/cosAcosB ctgA+ctgBsin(A+B)/sinAsinB -ctgA+ctgBsin(A+B)/sinAsinB 某些数列前n项和 1+2+3+4+5+6+7+8+9+…+n=n(n+1)/2 1+3+5+7+9+11+13+15+…+(2n-1)=n2 2+4+6+8+10+12+14+…+(2n)=n(n+1) 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 13+23+33+43+53+63+…n3=n2(n+1)2/4 1_2+2_3+3_4+4_5+5_6+6_7+…+n(n+1)=n(n+1)(n+2)/3 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 注: 其中 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余弦定理 b2=a2+c2-2accosB 注: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 圆的标准方程 (x-a)2+(y-b)2=r2 注:(a,b)是圆心坐标 圆的一般方程 x2+y2+Dx+Ey+F=0 注:D2+E2-4F>0 抛物线标准方程 y2=2px y2=-2px x2=2py x2=-2py 直棱柱侧面积 S=c_h 斜棱柱侧面积 S=c'_h 正棱锥侧面积 S=1/2c_h' 正棱台侧面积 S=1/2(c+c')h' 圆台侧面积 S=1/2(c+c')l=pi(R+r)l 球的表面积 S=4pi_r2 圆柱侧面积 S=c_h=2pi_h 圆锥侧面积 S=1/2_c_l=pi_r_l 弧长公式 l=a_r 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 >0 扇形面积公式 s=1/2_l_r 锥体体积公式 V=1/3_S_H 圆锥体体积公式 V=1/3_pi_r2h 斜棱柱体积 V=S'L 注:其中,S'是直截面面积, L是侧棱长 柱体体积公式 V=s_h 圆柱体 V=pi_r2h 高考前数学知识点 总结 选择填空题 1、易错点归纳: 九大模块易混淆难记忆考点分析,如概率和频率概念混淆、数列求和公式记忆错误等,强化基础知识点记忆,避开因为知识点失误造成的客观性解题错误。 针对审题、解题思路不严谨如集合题型未考虑空集情况、函数问题未考虑定义域等主观性因素造成的失误进行专项训练。 2、答题方法: 选择题十大速解方法: 排除法、增加条件法、以小见大法、极限法、关键点法、对称法、小结论法、归纳法、感觉法、分析选项法; 填空题四大速解方法:直接法、特殊化法、数形结合法、等价转化法。 解答题 专题一、三角变换与三角函数的性质问题 1、解题路线图 ①不同角化同角 ②降幂扩角 ③化f(x)=Asin(ωx+φ)+h ④结合性质求解。 2、构建答题模板 ①化简:三角函数式的化简,一般化成y=Asin(ωx+φ)+h的形式,即化为“一角、一次、一函数”的形式。 ②整体代换:将ωx+φ看作一个整体,利用y=sin x,y=cos x的性质确定条件。 ③求解:利用ωx+φ的范围求条件解得函数y=Asin(ωx+φ)+h的性质,写出结果。 ④ 反思 :反思回顾,查看关键点,易错点,对结果进行估算,检查规范性。 专题二、解三角形问题 1、解题路线图 (1) ①化简变形;②用余弦定理转化为边的关系;③变形证明。 (2) ①用余弦定理表示角;②用基本不等式求范围;③确定角的取值范围。 2、构建答题模板 ①定条件:即确定三角形中的已知和所求,在图形中标注出来,然后确定转化的方向。 ②定工具:即根据条件和所求,合理选择转化的工具,实施边角之间的互化。 ③求结果。 ④再反思:在实施边角互化的时候应注意转化的方向,一般有两种思路:一是全部转化为边之间的关系;二是全部转化为角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恒等变形。 专题三、数列的通项、求和问题 1、解题路线图 ①先求某一项,或者找到数列的关系式。 ②求通项公式。 ③求数列和通式。 2、构建答题模板 ①找递推:根据已知条件确定数列相邻两项之间的关系,即找数列的递推公式。 ②求通项:根据数列递推公式转化为等差或等比数列求通项公式,或利用累加法或累乘法求通项公式。 ③定方法:根据数列表达式的结构特征确定求和方法(如公式法、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分组法等)。 ④写步骤:规范写出求和步骤。 ⑤再反思:反思回顾,查看关键点、易错点及解题规范。 专题四、利用空间向量求角问题 1、解题路线图 ①建立坐标系,并用坐标来表示向量。 ②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 ③用向量工具求空间的角和距离。 2、构建答题模板 ①找垂直:找出(或作出)具有公共交点的三条两两垂直的直线。 ②写坐标: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写出特征点坐标。 ③求向量:求直线的方向向量或平面的'法向量。 ④求夹角:计算向量的夹角。 ⑤得结论:得到所求两个平面所成的角或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专题五、圆锥曲线中的范围问题 1、解题路线图 ①设方程。 ②解系数。 ③得结论。 2、构建答题模板 ①提关系:从题设条件中提取不等关系式。 ②找函数:用一个变量表示目标变量,代入不等关系式。 ③得范围:通过求解含目标变量的不等式,得所求参数的范围。 ④再回顾:注意目标变量的范围所受题中其他因素的制约。 专题六、解析几何中的探索性问题 1、解题路线图 ①一般先假设这种情况成立(点存在、直线存在、位置关系存在等) ②将上面的假设代入已知条件求解。 ③得出结论。 2、构建答题模板 ①先假定:假设结论成立。 ②再推理:以假设结论成立为条件,进行推理求解。 ③下结论:若推出合理结果, 经验 证成立则肯。 定假设;若推出矛盾则否定假设。 ④再回顾:查看关键点,易错点(特殊情况、隐含条件等),审视解题规范性。 专题七、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 1、解题路线图 (1)①标记事件;②对事件分解;③计算概率。 (2)①确定ξ取值;②计算概率;③得分布列;④求数学期望。 2、构建答题模板 ①定元:根据已知条件确定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取值。 ②定性:明确每个随机变量取值所对应的事件。 ③定型:确定事件的概率模型和计算公式。 ④计算:计算随机变量取每一个值的概率。 ⑤列表:列出分布列。 ⑥求解:根据均值、方差公式求解其值。 专题八、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问题 1、解题路线图 (1)①先对函数求导;②计算出某一点的斜率;③得出切线方程。 (2)①先对函数求导;②谈论导数的正负性;③列表观察原函数值;④得到原函数的单调区间和极值。 2、构建答题模板 ①求导数:求f(x)的导数f′(x)。(注意f(x)的定义域) ②解方程:解f′(x)=0,得方程的根 ③列表格:利用f′(x)=0的根将f(x)定义域分成若干个小开区间,并列出表格。 ④得结论:从表格观察f(x)的单调性、极值、最值等。 ⑤再回顾:对需讨论根的大小问题要特殊注意,另外观察f(x)的间断点及步骤规范性。 以上模板仅供参考,希望大家能针对自己的情况整理出来最适合的“套路”。 高中数学 学习心得 数学是一们基础学科,我们从小就开始接触到它。现在我们已经步入高中,由于高中数学对知识的难度、深度、广度要求更高,有一部分同学由于不适应这种变化,数学成绩总是不如人意。甚至产生这样的困惑:“我在初中时数学成绩很好,可现在怎么了?”其实,学习是一个不断接收新知识的过程。正是由于你在进入高中后 学习方法 或 学习态度 的影响,才会造成学得累死而成绩不好的后果。那么,究竟该如何学好高中数学呢?以下我谈谈我的高中数学学习心得。 一、 认清学习的能力状态。 1、 心理素质。我们在高中学习环境下取决于我们是否具有面对挫折、冷静分析问题的办法。当我们面对困难时不应产生畏惧感,面对失败时不应灰心丧气,而要勇于正视自己,及时作出总结教训,改变学习方法。 2、 学习方式、习惯的反思与认识。(1) 学习的主动性。我们在进入高中以后,不能还像初中时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不订 学习计划 ,坐等上课,课前不预习,上课忙于记笔记而忽略了真正的听课,顾此失彼,被动学习。(2) 学习的条理性。我们在每学习一课内容时,要学会将知识有条理地分为若干类,剖析概念的内涵外延,重点难点要突出。不要忙于记笔记,而对要点没有听清楚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摞,问题也有一大堆。如果还不能及时巩固、总结,而忙于套着题型赶作业,对概念、定理、公式不能理解而死记硬背,则会事倍功半,收效甚微。(3) 忽视基础。在我身边,常有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忽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不能牢牢地抓住课本,而是偏重于对难题的攻解,好高骛远,重“量”而轻“质”,陷入题海,往往在考试中不是演算错误就是中途“卡壳”。(4) 不良习惯。主要有对答案,卷面书写不工整,格式不规范,不相信自己的结论,缺乏对问题解决的信心和决心,遇到问题不能独立思考,养成一种依赖于老师解说的心理,做作业不讲究效率,学习效率不高。 二、 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1、 抓要点提高学习效率。(1) 抓教材处理。正所谓“万变不离其中”。要知道,教材始终是我们学习的根本依据。教学是活的,思维也是活的,学习能力是随着知识的积累而同时形成的。我们要通过老师教学,理解所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并将前后知识联系起来,把握教材,才能掌握学习的主动性。(2) 抓问题暴露。对于那些典型的问题,必须及时解决,而不能把问题遗留下来,而要对遗留的问题及时、有效的解决。(3) 抓 思维训练 。数学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对能力要求较高。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注重一个思维的过程,学习能力是在不断运用中才能培养出来的。(5) 抓45分钟课堂效率。我们学习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如果不能很好地抓住课堂时间,而寄希望于课外去补,则会使学习效率大打折扣。 高中数学知识点大全相关 文章 : ★ 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 ★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汇总 ★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知识点总结最全版 ★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 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 高三数学知识点考点总结大全 ★ 高中数学基础知识大全 ★ 高三数学知识点梳理汇总 ★ 高中数学必考知识点归纳整理 ★ 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期末必备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e的指数越大值越大吗

指数、对数以及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是高中代数非常重要的内容。无论在高考及数学竞赛中,都具有重要地位。熟练掌握指数对数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熟练掌握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这一对反函数的性质、图象及其相互关系,对学习好高中函数知识,意义重大。

一、 指数概念与对数概念:

指数的概念是由乘方概念推广而来的。相同因数相乘a·a……a(n个)=an导出乘方,这里的n为正整数。从初中开始,首先将n推广为全体整数;然后把乘方、开方统一起来,推广为有理指数;最后,在实数范围内建立起指数概念。

欧拉指出:“对数源出于指数”。一般地,如果a(a>0,a≠1)的b次幂等于N,就是ab=N,那么数b叫做以a为底N的对数,记作:logaN=b

其中a叫做对数的底数,N叫做真数。

ab=N与b=logaN是一对等价的式子,这里a是给定的不等于1的正常数。当给出b求N时,是指数运算,当给出N求b时,是对数运算。指数运算与对数运算互逆的运算。

二、指数运算与对数运算的性质

1.指数运算性质主要有3条:

ax·ay=ax+y,(ax)y=axy,(ab)x=ax·bx(a>0,a≠1,b>0,b≠1)

2.对数运算法则(性质)也有3条:

(1)loga(MN)=logaM+logaN

(2)logaM/N=logaM-logaN

(3)logaMn=nlogaM(n∈R)

(a>0,a≠1,M>0,N>0)

3.指数运算与对数运算的关系:

X=alogax;mlogan=nlogam

4.负数和零没有对数;1的对数是零,即

loga1=0;底的对数是1,即logaa=1

5.对数换底公式及其推论:

换底公式:logaN=logbN/logba

推论1:logamNn=(n/m)logaN

推论2:

三、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函数y=ax(a>0,且a≠1)叫做指数函数。它的基本情况是:

(1)定义域为全体实数(-∞,+∞)

(2)值域为正实数(0,+∞),从而函数没有最大值与最小值,有下界,y>0

(3)对应关系为一一映射,从而存在反函数--对数函数。

(4)单调性是:当a>1时为增函数;当0<a<1时,为减函数。

(5)无奇偶性,是非奇非偶函数,但y=ax与y=a-x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y=ax与y=-ax的图象关于x轴对称;y=ax与y=logax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

(6)有两个特殊点:零点(0,1),不变点(1,a)

(7)抽象性质:f(x)=ax(a>0,a≠1),

f(x+y)=f(x)·f(y),f(x-y)=f(x)/f(y)

函数y=logax(a>0,且a≠1)叫做对数函数,它的基本情况是:

(1)定义域为正实数(0,+∞)

(2)值域为全体实数(-∞,+∞)

(3)对应关系为一一映射,因而有反函数——指数函数。

(4)单调性是:当a>1时是增函数,当0<a<1时是减函数。

(5)无奇偶性。但y=logax与y=log(1/a)x关于x轴对称,y=logax与y=loga(-x)图象关于y轴对称,y=logax与y=ax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

(6)有特殊点(1,0),(a,1)

(7)抽象运算性质f(x)=logax(a>0,a≠1),

f(x·y)=f(x)+f(y),

f(x/y)=f(x)-f(y)

例1.若f(x)=(ax/(ax+√a)),求f(1/1001)+f(2/1001)+f(3/1001)+…+f(1000/1001)

分析:和式中共有1000项,显然逐项相加是不可取的。需找出f(x)的结构特征,发现规律,注意到1/1001+1000/1001=2/1001+999/1001=3/1001+998/1001=…=1,

而f(x)+f(1-x)=(ax/(ax+√a))+(a1-x/(a1-x+√a))=(ax/(ax+√a))+(a/(a+ax·√a))=(ax/(ax+√a))+((√a)/(ax+√a))=((ax+√a)/(ax+√a))=1规律找到了,这启示我们将和式配对结合后再相加:

原式=[f(1/1001)+f(1000/1001)]+[f(2/1001)+f(999/1001)]+…+[f(500/1001)+f(501/1001)]=(1+1+…+1)5000个=500

说明:观察比较,发现规律f(x)+f(1-x)=1是本例突破口。

(1)取a=4就是1986年的高中数学联赛填空题:设f(x)=(4x/(4x+2)),那么和式f(1/1001)+f(2/1001)+f(3/1001)+…+f(1000/1001)的值= 。

(2)上题中取a=9,则f(x)=(9x/(9x+3)),和式值不变也可改变和式为求f(1/n)+f(2/n)+f(3/n)+…+f((n-1)/n).

(3)设f(x)=(1/(2x+√2)),利用课本中推导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方法,可求得f(-5)+f(-4)+…+f(0)+…+f(5)+f(6)的值为 。这就是2003年春季上海高考数学第12题。

例2.5log25等于:( )

(A)1/2 (B)(1/5)10log25 (C)10log45 (D)10log52

解:∵5log25=(10/2)log25=(10log25)/(2log25)=(1/5)×10log25

∴选(B)

说明:这里用到了对数恒等式:alogaN=N(a>0,a≠1,N>0)

这是北京市1997年高中一年级数学竞赛试题。

例3.计算

解法1:先运用复合二次根式化简的配方法对真数作变形。

解法2:利用算术根基本性质对真数作变形,有

说明:乘法公式的恰当运用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例4.试比较(122002+1)/(122003+1)与(122003+1)/(122004+1)的大小。

解:对于两个正数的大小,作商与1比较是常用的方法,记122003=a>0,则有

((122002+1)/(122003+1))÷((122003+1)/(122004+1))=((a/12)+1)/(a+1)·((12a+1)/(a+1))=((a+12)(12a+1))/(12(a+1)2)=((12a2+145a+12)/(12a2+24a+12))>1

故得:((122002+1)/(122003+1))>((122003+1)/(122004+1))

例5.已知(a,b为实数)且f(lglog310)=5,则f(lglg3)的值是( )

(A)-5 (B)-3 (C)3 (D)随a,b的取值而定

解:设lglog310=t,则lglg3=lg(1/log310)=-lglog310=-t

而f(t)+f(-t)=

∴f(-t)=8-f(t)=8-5=3

说明:由对数换底公式可推出logab·logba=(lgb/lga)·(lga/lgb)=1,即logab=(1/logba),因而lglog310与lglg3是一对相反数。设中的部分,则g(x)为奇函数,g(t)+g(-t)=0。这种整体处理的思想巧用了奇函数性质使问题得解,关键在于细致观察函数式结构特征及对数的恒等变形。

例6.已知函数y=((10x-10-x)/2)(X∈R)

(1)求反函数y=f-1(x)

(2)判断函数y=f-1(x)是奇函数还是偶函数

分析:(1)求y=(10x-10-x)/2的反函数首先用y把x表示出来,然后再对调x,y即得到y=f-1(x);

(2)判断函数y=f-1(x)的奇偶性要依据奇函数或偶函数的定义,看当X∈R时是否有

f(-x)=-f(x)或(f(-x)+f(x)=0)

或f(-x)=f(x)

恒成立。

解:(1)由y=((10x-10-x)/2)(X∈R)可得2y=10x-10-x,设10x=t,上式化为:2y=t-t-1两边乘t,得2yt=t2-1整理得:t2-2yt-1=0,解得:

由于t=10x>0,故将舍去,得到:将t=10x代入上式,即得:

所以函数y=((10x-10-x)/2)的反函数是

(2)由得:

∴f-1(-x)=-f(x)

所以,函数 是奇函数。

说明:①从本题求解及判断过程可以得到更一般的结论:函数y=((ax-a-x)/2)(X∈R,a>0,a≠1)的反函数是,它们都是奇函数。当a=2,3,10或e时就构造了新的特殊的题目。进一步还可以研究它们的单调性,如1992年高考数学试题:函数y=((ex-e-x)/2)的反函数

(A)是奇函数,它在(0,+∞)上是减函数;

(B)是偶函数,它在(0,+∞)上是减函数;

(C)是奇函数,它在(0,+∞)上是增函数;

(D)是偶函数,它在(0,+∞)上是增函数。

②函数y=((ax-a-x)/2)是由y=f(x)=ax构造而得,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数学》第一册(上)(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数学室编著)P107复习参考题二B组第6题:设y=f(x)是定义在R上的任一函数,

求证:(1)F1(x)=f(x)+f(-x)是偶函数;

(2)F2(x)=f(x)-f(-x)是奇函数。

而f(x)=F1(X)+F2(x),它说明,定义在R上的任一函数都可以表示成一个奇函数(F2(x))与一个偶函数(F1(x))的代数和。从这个命题出发,由f(x)=ax就可以构造出诸多奇函数,比如,y=((ax-a-x)/2);y=((ax-a-x)/(ax+a-x))=((a2x-1)/(a2x+1))等等用自然对数的底e≈2.71828…(无理数)作底,作函数sh(x)=((ex-e-x)/2),ch(x)=((ex+e-x)/2),th(x)=((ex-e-x)/(ex+e-x))它们分别叫做双曲正弦函数,双曲余弦函数,双曲正切函数,它们具有如下性质:

(1)ch2(x)-sh2(x)=1;

(2)sh(x+y)=sh(x)·ch(y)+ch(x)·sh(y);

(3)ch(x+y)=ch(x)·ch(y)+sh(x)·sh(y);

(4)th(x+y)=((th(x)+th(y))/(1+th(x)·th(y)));

(5)ch(-x)=ch(x);

(6)sh(-x)=-sh(x);

(7)th(-x)=-th(x).

令x=y,则有

(8)sh(2x)=2sh(x)·ch(x);

(9)ch(2x)=ch2(x)+sh2(x)

其中①⑧⑨合起来,就是课本P107的第8题。

例7.已知函数f(x)=loga((1+x)/(1-x))(a>0,a≠1)

(1)求f(x)的定义域

(2)判断f(x)的奇偶性并给以证明;

(3)当a>1时,求使f(x)>0的x取值范围;

(4)求它的反函数f-1(x)

解:(1)由对数的定义域知((1+x)/(1-x))>0

解这个分式不定式,得:(x+1)(x-1)<0,-1<x<1

故函数f(x)的定义域为(-1,1)

(2)f(-x)=loga((1-x)/(1+x))=log((1+x)/(1-x))-1=-loga((1+x)/(1-x))=-f(x)

由奇函数的定义知,函数f(x)是奇函数。

(3)由loga((1+x)/(1-x))>0<=>loga((1+x)/(1-x))>loga1,

因为a>1,所以由对数函数的单调性知((1+x)/(1-x))>1,考虑由(1)知x<1,1-x>0,去分母,得:1+x>1-x,x>0故:0<x<1

所以对于a>1,当x∈(0,1)时函数f(x)>0

(4)由y=loga((1+x)/(1-x))得:((1+x)/(1-x))=ay应用会比分比定理得:((1+x)+(1-x))/((1+x)-(1-x))=((ay+1)/(ay-1))即:(2/2x)=((ay+1)/(ay-1))

∴x=((ay-1)/(ay+1))交换x,y得:

y=((ax-1)/(ax+1)),它就是函数f(x)=loga((1+x)/(1-x))的反函数f-1(x)即f-1(x)=((ax-1)/(ax+1))

说明:(1)函数y=loga((1+x)/(1-x))与y=((ax-1)/(ax+1))是一对反函数。取a=e,函数y=((ex-1)/(ex+1))的反函数的定义域是 。这就是89年的高考题目。

(2)已知f(x)=lg((1-x)/(1+x)),a,b∈(-1,1)求证:f(a)+f(b)=f((a+b)/(1+ab))(P89习题2.8第4题)可以看作该类函数的性质。

(3)y=ax与y=logax;y=((ax-a-x)/2)与;y=((ax-1)/(ax+1))与y=loga((1+x)/(1-x))这三对互反函数及其性质需要理解记忆。

例8.22003的十进制表示是个P位数,52003的十进位表示是个q位数,则p+q= 。

解:∵22003是个P位数,

∴10p-1<22003<10p ①

∵52003是个q位数,

∴10q-1<52003<10q ②

①×②得:10p+q-2<(2×5)2003<10p+q

即10p+q-2<102003<10p+q ③

∴2003=p+q-1

∴p+q=2004

例9.已知x2-2x+loga(a2-a)=0有一正根和一负根,求实数a的范围。

解:方程有一正根一负根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loga(a2-a)<0(由韦达定理而来)①

由a>0,a≠1,a2-a=a(a-1)>0,可得a>1 ②,从而由loga(a2-a)<0=loga1得:a2-a<1,a2-a-1<0,解得: ③,由②③得:

例10.设y=log(1/2)[a2x+2(ab)x-b2x+1](a>0,b>0),求使y为负值的x的取值范围

解:∵(1/2)<1,要使y<0,只要

a2x+2(ab)x-b2x+1>1,

即a2x+2(ab)x-b2x>0

→b2x[(a/b)2x+2(a/b)x-1]>0

→[(a/b)x]2+2(a/b)x-1>0

→∵

→.

1°当a>b>0时,a/b>1,;

2°当b>a>0时,0<a/b<1,

3°当a=b>0时,x∈R。

练习四

1.设a,b,c都是正数,且3a=4b=6c,那么( )

(A)(1/c)=(1/a)+(1/b), (B)(2/c)=(2/a)+(1/b), (C)(1/c)=(2/a)+(2/b), (D)(2/c)=(1/a)+(2/b)

2.F(x)=(1+((2/(2x-1)))·f(x)(x≠0)是偶函数,且f(x)不恒等于零,则f(x)( )

(A)是奇函数 (B)是偶函数

(C)可能是奇函数也可能是偶函数 (D)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

3.若f(x)=3x+5,则f-1(x)的定义域是( )

(A)(0,+∞) (B) (5,+∞) (C) (8,+∞) (D) (-∞,+∞)

4.求值:6lg40×5lg36

5.已知m,n为正整数,a>0,a≠1,且logam+loga(1+(1/m))+loga(1+(1/(m+1))+…+loga(1+(1/(m+n-1)))=lgam+logan。求m,n

6.X=((1/(log(1/2)(1/3))+(1/(log(1/5)(1/3))的值属于区间( )

(A)(-2,-1) (B)(1,2) (C)(-3,-2) (D)(2,3)

7.计算:

(1)lg20+log10025 (2)lg5·lg20+(lg2)2

8.若集合{x,xy,lg(xy)}={0,∣x∣,y},则log8(x2+y2)= 。

9.若x∈(1,10),则lg2x,lgx2,lglgx的大小顺序是:

(A)lg2x<lgx2<lglgx (B)lg2x<lglgx<lgx2

(C)lgx2<lg2x<lglgx (D)lglgx<lg2x<lgx2

10.计算:

11.集合{x∣-1≤log(1/x)10<-(1/2),x∈N}的真子集的个数是 。

12.求函数y=(1/4)x2-2x-3的单调区间。

13.已知指数函数f(x)=ax(a>0,且a≠1),求满足f(3x2-4x-5)>f(2x2-3x+1)的x的取值。

14.解方程8log6(x2-7x+15)=5log68

15.设有关于x的不等式lg (∣x+3∣+∣x-7∣)>a

(1)当a=1时,解这个不等式;

(2)当a为何值时,这个不等式的解集为R?

参考答案

1.(B);2.(A);3.(B);4.216;5.m=2,n=2;

6.(D);7.(1)2,(2)1;8.1/3;9.(D);

10.1/2;11.290-1;12.单调增区间(-∞,1],单调减区间[1,+∞)

13.当a>1时,x<-2或x>3,当0<a<1时,-2<x<3;

14.x1=2,x2=5;

15.(1)x<-3或x>7,(2)a<1

指数,对数函数解题应注意的问题和方法

e的指数越大值不一定越大

一个指数简单地指平均数,它也指表示数量变化的数值(如成本价格或产量),与某一特定时间作为100的数量相比。指标还用来指示某种需要完成的数学操作。在幂运算 a (a=0)中,指数是一个参数, a为底数, n为指数,指数在底数的右上角,幂运算表示指数个底数乘积。

1、在高中数学中,指数函数是初等基本函数,关于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题目有很多种,它也是学习后续数学内容的基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2、首先,必须先理解指数函数的基本定义和性质,学习指数函数之前应该掌握基础的指数运算,针对不同的题型进行解题,注意在利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求值时,注意几种方法的应用,如:换元法、整体代入等。

1、指数和对数的运算

指数和对数的运算是学习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基础,在初中我们接触了一些指数和对数的运算法则,但是在高中阶段我们对纯粹的计算要求不高,但是应用很多的,所以必须记住相应的计算法则,和一些常用的特殊值如 这样的恒等式,对解答本部分题目用处很大,也对我们接指数对数方程和不等式用处很大.

2、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

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必须记住常见的指对数函数,

如 还有两个特殊的

利用这些函数记住相应的函数的性质和图像,这部分题目考查有函数过定点,函数值得大小比较,函数的图像变换等等

3、指数方程,对数方程及其不等式

这是我们在解题过程中常用到的,也是由函数的单调性得到的函数的一类应用问题,化成同底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方程就要注意特殊值,不等式就要注意函数的单调性,但是对于对数函数来说的话,必须注意定义域的限制!

4、指数型和对数型的复合函数

复合函数的求值,复合函数的单调性等都是考查的重点,所以必须熟悉常见的复合函数的处理方法,复合函数的单调性的判断法则等.对数型复合函数是考查的重点,因为涉及到定义域问题是学生最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所以应该明白为什么上课的时候总是在强调函数问题在处理的时候一定要定义域优先了!

5、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关系

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图像关于直线 对称,把握住这两点就没有问题了,像2013年的陕西文科的最后一道题的第一问就涉及到指数函数的反函数问题,其实就是所对应的对数函数而已!

总之函数的学习一定要注意归纳题型和方法,总结解题的常见思路和方法,从而慢慢的掌握解题的思路和方法,解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还是需要多多的练习了!

解题方法:

(1)可通过指数函数或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来比较两个指数式或对数式的大小.

(2)求函数y=af(x)的单调区间,应先求出f(x)的单调区间,然后根据y=au的单调性来求出函数y=af(x)的单调区间.求函数y=logaf(x)的单调区间,则应先求出f(x)的单调区间,然后根据y=logau的单调性来求出函数y=logaf(x)的单调区间.

(3)根据对数的定义,可将一些对数问题转化为指数问题来解.

(4)通过换底,可将不同底数的对数问题转化为同底的对数问题来解.

(5)指数方程的解法:

(iii)对于方程f(ax)=0,可令ax=y,换元化为f(y)=0.

(6)对数方程的解法:

(ii)对数方程f(logax)=0,可令logax=y化为f(y)=0.

(7)对于某些特殊的指数方程或对数方程可通过作函数图象来求其近似解.

文章标签: # 函数 # ax #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