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分数线 分数线

2017高考理数答案解析_2017年理科数学高考题

tamoadmin 2024-05-27 人已围观

简介1.高考理数是什么意思2.分析下列函数由哪些函数复合而成?3.解析几何之目~用点差法破解:2020年理数全国卷A题20就临近了,心态要好,摆正身心,价值千金,成绩好坏,不足为怪,我整理了关于 七年级数学 上册有理数试卷2017,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试卷  一、 选择题(3分?9=27分) 1、有理数 , , ,7, ,0中,负分数的个数是( ) A、1 B、2 C、3 D

1.高考理数是什么意思

2.分析下列函数由哪些函数复合而成?

3.解析几何之目~用点差法破解:2020年理数全国卷A题20

2017高考理数答案解析_2017年理科数学高考题

就临近了,心态要好,摆正身心,价值千金,成绩好坏,不足为怪,我整理了关于 七年级数学 上册有理数试卷2017,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试卷

 一、 选择题(3分?9=27分)

 1、有理数 , , ,7, ,0中,负分数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2、在数轴上,与原点相距3个单位长度的数是( )

 A、+1 B、?1 C、1 D、+1和?1

 3、 ,则x是( )

 A、正数 B、负数 C、零 D、非负数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最大的负整数是?1; B、最小的正整数是1;

 C、?a一定是负数; D、绝对值最小的数是0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和为0;

 B、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除(零除外),商为?1;

 C、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平方也互为相反数;

 D、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立方也互为相反数;

 6、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3?2= ?1; B、?4+6= ?10;

 C、 ; D、 ;

 7、关于近似数6.470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精确到千分位; B、精确到百分位;

 C、有3位有效数字; D、有2位有效数字;

 8、平方等于25的数是( )

 A、5 B、5和?5 C、 ?5 D、625

 9、如果 ,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是正数,b是负数,且b的绝对值大;

 B、a是负数,b是正数,且b的绝对值大;

 C、a是正数,b是负数,且a的绝对值大;

 D、a是负数,b是正数,且a的绝对值大;

 二、 填空题(3分?6=18分)

 10、比较大小:0 ?0.001, ?99,?12 ?21;

 11、如果以80分为标准,82记作+2分,那么72记作 分;

 12、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重庆常住人口约为2880万人。将数2880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万。

 13、如果 ,那么 = ;

 14、在数轴上,点A所对的数是?2,点B距离A点3个单位长度,则点所对的数是 ;

 15、l米长的小棒,第1次截止一半,第2次截去剩下的一半,如此下去,第6次后剩下的小棒长为 ,第n次后剩下的小棒长为 ;

 三、 解答题(55分)

 16、计算(4分?5=20分)

 (1)

 17、画出数轴,把下列各组数分别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用?<?连接起来:(10分)

 ,0 ,-3 ,0.2,?1,2.5,?3.5

 18、如果规定符号?﹡?的意义是 ﹡ = ,求2﹡ ﹡4的值。(5分)

 19、已知 , ,求 的值。(6分)

 20、某一出租车一天下午以鼓楼为出发地在东西方向营运,向东为正,向西为负,行车里程(单位:km)依先后次序记录如下:+9、 3、 5、 +4、 8、 +6、 3、 6、 4、 +10。

 (1)将最后一名乘客送到目的地,出租车离鼓楼出发点多远?在鼓楼的什么方向?

 (2)若每千米的价格为2.4元,司机一个下午的营业额是多少?(8分)

 21、同学们都知道,|5-(-2)|表示5与-2之差的绝对值,实际上也可理解为5与-2两数在数轴上所对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试探索:(6分)

 (1)求|5-(-2)|=______。

 (2)找出所有符合条件的整数x,使得|x+5|+|x-2|=7这样的整数是_____。

 (3)由以上探索猜想对于任何有理数x,|x-3|+|x-6|是否有最小值?如果有写出最小值如果没有说明理由。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试卷2017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BDDCC CABA

 二、填空题

 10、>,>,>

 11、?8分;

 12、

 13、?1

 14、1或?5;

 15、 ,

 三、解答题

 16、(1) ;(2) ;(3)7;(4) ;(5) ;

 18、2.4

 19、?5,?11

 20、(1)0km,就在鼓楼;

 (2)139.2元。

 21、7,0,最小值是9。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试卷及答案2017相关 文章 :

1. 2017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题

2. 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2017

3. 七年级数学上册课本答案2017人教版

4. 七年级数学上册课本答案2017

5. 2017七年级数学期中考试答案

高考理数是什么意思

纵观整份试卷,考查难度基本与去年持平,计算量较去年下降不少,但对于知识的灵活运用的考查比以往提高不少。

买票速度就服这里,别不信

广告

试卷很好的覆盖了高中数学的主干知识,大多题目都是对基础概念和基本解题方法的考查,检查学生是否认真对待高中知识的学习和考前的复习。对于中档以上的学生,可以比较多的展示自己的数学基本功。

试卷的大多数题目都会让学生有亲切感,比如第2题,考查复数的模长,如果注意到复数模长乘积与复数乘积的模长之间关系的话就可以秒杀了,节省时间。第6题考查比较常规的余弦型函数图象性质,但我们课内练习的比较多的都是正弦型,余弦型函数练得不多,但是其实用诱导公式就可以变为我们熟悉的正弦了。还有17题解三角形,18概率统计应用,19题立体几何,23不等式选讲。都属于学生日常训练中常见的题型,只要基础扎实,就不难解决。

针对这一现象,建议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先巩固基础再挑战难题,重视扎实而全面的一轮复习,千万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要心存侥幸。特别是最后的选修内容二选一,强烈建议学生两题的常规题型都要会,给自己选择的机会,不要只练其中一题。

对于一些综合的题型,更重视思维能力,灵活运用基本模型,突出数学的本质。例如第11题,函数的比较综合的考法,可以从零点转为根进而转为交点来处理,结合着图象变化,复合函数图象的画法;也可以从偶函数平移的对称性出发。第12题,是新课标第一次把向量考在压轴的位置,但其实平时模拟的时候遇到过,可以标准的建系用坐标来处理;如果平时积累得多的话,可以用等系数和线秒杀。第16题,如果直接类比到正方体内,可以比较快速的得到结论,凭空想实在不好理思路。第20题,对于抛物线的问题我们课内重中之重强调过,设点坐标的形式可以缩减计算量,然后比较标准的向量处理圆的问题,也是强调过很多次的了。第21题,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函数,我们在一开始讲导数就强调过,对数函数的重要切线,之后的不等式的处理也属于常规套路,对数相加转为真数相乘。

当然,对于综合题型,我们在日常的复习中,要重视知识点之间的结合,甚至于知识模块中的结合,重视数学思维的培养,不能把数学学成死记硬背,重在分析理解。只有深刻挖掘自己解题背后的思维内涵,才能不断训练自己更好的把握数学的本质,学好数学。

分析下列函数由哪些函数复合而成?

高考理数的意思就是理科数学。高考一般有文数、文综、理综等分类;高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地区(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扩展资料 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高考由教育部统一调度,教育部考试中心或实行自主命题的省级教育考试院命制试题。考试日期为每年6月7日、8日(部分地区含6月9日),各省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考科目名称相同的`必须与全国统考时间安排一致。高考并非中国公民获得文凭学历的惟一途径,还有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途径,所取得学历都是国家认可的学历。

解析几何之目~用点差法破解:2020年理数全国卷A题20

1.极限

的值是()。

A.0

B.1

C.e

D.∞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

2.已知向量a与b的夹角为π/3,且|a|=1,|b|=2,若m=λa+b与n=2a一b互相垂直,则λ的为()。

A.一2

B.一1

C.1

D.2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因为m,n垂直,所以mn=0,即(λa+bn)(2a一b)=0,2λ|a|2+(2一λ)|a||b|cosπ/3一|b|2=0,得出λ=2

3.设f(x)与g(x)是定义在同一区间增函数,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f(x)+g(x)是增函数

B.f(x)一g(x)是减函数

C. f(x)g(x)是增函数

D.f(g(x))是减函数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根据函数的增减性,增+增=增,可知f(x)+g(x)是增函数。故本题选A。

4.设A和B为n阶方阵子一定正确的是()。

A.A+B=B+A

B.AB=BA

C.

D.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由于已知A与B均为n阶方阵,则可知A+B=B+A,故本题选A。

5.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前往不同公司的面试,甲同学被选中的概率是1/7,乙同学被选中的概率是1/5,则两位同学中至少有一位被选中的概率是()。

A.1/7

B.2/7

C.11/35

D.12/35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两位同学中至少有1位被选中的反面是两位同学都没有被选中,显然对立事件的概率更容易计算,两位同学都没有被选中的概率是:

6.若向量a=(1,0,1),a2=(0,1,1),a3=(2,λ,2)线性相关,则λ的值为()。

A.一1

B.0

C.1

D.2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向量组线性相关的充要条件是它们构成的行列式值等于0,所以

=0,解得λ=0

7.下列语句是命题的是()。

①2x<1

②x一3是整数

③存在一个x∈z,使2x一1=5

④对任意一个无理数x,x+2也是无理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由命题的概念: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对于①,不是陈述句,故不是命题;对于②,由于不知道x的具体范围,无法判断其真假,故不是命题;对于③、④,即为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是命题。故本题选D。

8.下列数学成就是中国著名成就的是()。

①勾股定理②对数③割圆术④更相减损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①、③、④都属于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而②中提到的对数是英国科学家约翰纳皮尔发明的。故本题选C。

9.

已知函数

,求函数f(x)的单调区间和极值。

参考解析:单调递增区间为[0,1][2,一∞],单调递减区间为(一∞,0)和(1,2);极大值为2,极小值为1。

10.求过直线

且平行于直线

的平面方程。

参考解析:2x一3y一z+7=0

解析

11.已知某班级80%的女生和90%的男生选修滑冰,且该班中60%的学生是女生。

(1)从该班随机选取一名学生,求这名学生选修滑冰的概率;(3分)

(2)在该班选修滑冰的学生中随机选取一名学生,求这名学生是女生的概率。(4分)

参考解析:(1)0.84;(2)4/7。

解析

12.简述研究椭圆几何性质的两种方法。

参考解析:研究椭圆几何性质的两种方法:

①用曲线方程研究几何性质,例如通过椭圆方程研究x、y的取值范围,通径,焦半径取值范围等,能够解释椭圆标准方程a,b,c的几何意义,这种方法是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典范。

②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性质,在研究过程中,经历从图形直观抽象几何性质的过程,提取出利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性质的一般方法,建立离心率模型。

13.简述在教材平面教学设计内容中设置下列习题的设计意图(答出两条即可)。已知0

并说明其设计意义。

参考解析:设计意图:

(1)不等式左侧分别是(x,y)到(0,0),(0,1),(1,0),(1,1)的距离,可以提升学生对两点间距离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2)(x,y)到这四个点的距离之和,可以结合这四个点在平面上的位置进行分析,xy的范围对应第一象限边长为1的正方形范围,在这道题的解决过程中,增强了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

14.已知抛物线

(1)求抛物线在点(2,1)处的切线方程(5分)

(2)如图,抛物线在点P(xo,yo)(xo ≠0)处的切线PT与y轴交于点M,光源在抛物线焦点F(0,1)处,入射光线FP经抛物线反射后的光线为PQ,即∠FPM=∠QPT,求证:直线PQ与y轴平行。(5分)

参考解析:(1)y=x一1;(2)思路:通过构造菱形,得出与y轴相互平行。

15.论述数学史在数学教学各阶段(导入、形成、应用)的作用。

参考解析:在导入部分,可以通过介绍历史上的数学家,例如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中将圆的切线定义为“与圆相遇但延长后不与圆相交的直线”。

形成部分:并让学生回忆圆的切线定义,引导学生对切线定义进行改进,并借助《几何原本》中的有关命题,引导学生得出新的切线定义。

应用部分:从形到数,引导学生得出导数的定义。

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16.下面是甲、乙两位教师的教学片段。

[教师甲]

教师甲: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x,y)关于y轴的对称点是什么?

学生1:(一x,y)。

教师甲:为了研究函数的对称性,请大家填写下表,观察给定函数的自变量x互为相相反数时,对应的函数值之间具有什么关系?

学生2:通过计算发现,自变量互为相反数时,对应的函数值相等,可以用解析表示,

教师甲:通常我们把具有以上特征的函数称为偶函数,请大家试着给出偶函数的定义。

[教师乙]

教师乙:我们已经研究了函数的单调性,并且用符号语言精确地描述了函数的单调性,今天我们研究函数的其他性质,请大家画出函数f(x)=x2和g(x)=|x|的图象,并观察它们的共同特征。

(通过观察,学生发现这函数的图象都关于y轴对称)

教师乙:类比函数的单调性,你能用符号语言精确地描述“数图象关于y轴对称”这概念吗?

(通过观察,学生发现f(一x)=f(x))

教师乙:通常我们把函数上述特征的函数称为偶函数,请大家试着给出偶函数的定义。

问题:

(1)写出偶函数的定义,并简要说明函数奇偶性的作用;(1分)

(2)对甲、乙两位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10分)

参考解析:(1)偶函数的定义:设函数f(x)的定义域为D,如果Vx∈D,都有一x∈D,且f(一x)=f(x),那么函数f(x)就叫做偶函数。研究奇偶性作用:函数的奇偶性跟其图象的对称性紧密相关,奇函数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关于y轴对称;有奇偶性的函数只需知道y轴一侧的性质就可推出y轴另一侧的性质,在对函数性质的分析上可以简化运算和分析。

(2)甲教师在对偶函数的新授过程中,着重引导学生通过计算结果分析得到偶函数的定义,缺乏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直接给出本节课的研究主题是对称性,太过于直截了当;而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了图象观察和结论的探索,更加符合新课改学生是学习主体的理念,并且结合了之前学过的单调性进行导入,在下定义的时候引导学生结合之前学过的知识进行尝试,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对旧知识得到很好的巩固。

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17.下面是高一下学期教材“空间中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的部分内容。

根据上面的内容,完成下列任务:

(1)画出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并举出生活中体现这三种位置关系的实例;(12分)

(2)写出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含引导学生探究的活动和设计意图)。(18分)

参考解析:

(1)直线与平面的三种位置关系,如下图所示:

生活中能够体现这三种位置关系的实例:①线在面内:黑板的一条长边所在直线含于黑板所在的平面内;②线面相交:门轴所在的直线与地面所在的平面相交;③线面平行:黑板的一条长边所在的直线与地面所在的平面平行。

(2)《空间中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教学设计.《空间中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空间中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模型或者观察实例,能够正确画图表示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培养基本的作图能力以及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加强合作交流的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空间中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2.教学难点:学会用图形语言、符号语言示三种位置关系

三、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回顾空间中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引导学生复习旧知得到(1)相交;(2)平行; (3)异面。从而引出课题空间中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2.讲授新知

(1)出示情境给出生活实例(1) 一支笔所在的直线与一一个作业本所在的平面有什么位置关系? (2)长方体中正面的面对角线所在的直线与长方体的6个平面有什么位置关系?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2)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交流之后,教师进行提问并归纳空间中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有且只有三种:(1)一直线在平面内(有无数个公共点); (2)直线与平面相交(有一个公共点); (3)直线与平面平行(没有公共点)当直线与平面平行或相交时统称为"线在面外"。教师在此处强调:线在面外,直线与平面有可能有一个公共点或者0个公共点,并刚刚出示的情境具体描述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3)强调表示法

教师鼓励学生尝试给出三种位置关系的图形、符号语言,并鼓励学生.上台板演。最后教师进行完善补充(如图),并强调其读写法以及与文字语言的对应。作图时候,教师提醒学生:表示线在面内时,将直线画在表示平面的平行四边形之内。

3.巩固练习

(1) PPT出示,学生快速判断每个中直线与平面属于什么位置关系。

(2)出示课本例1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进行讲解。

4.小结作业

(1)课堂小结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可以按位置分,也可以按照交点个数分。

(2)课后作业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可以按位置分,也可以按照交点个数分。

第一,必做题课本5、6题;

第二,思考题:直线与平面平行,则直线所在的平面与该平面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平面相交,则直线所在的平面与该平面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

四、板书设计

空间中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标签: 高中数学 高考真题 解析几何 数学思想与方法 点差法

已知 分别为椭圆 的左、右顶点, 为 的上顶点, . 为直线 上的动点, 与 的另一交点为 , 与 的另一交点为 .

(1) 求 的方程;

(2) 证明:直线 过定点。

解答第1问

先来解答基础性的第1问。

依题意可知: 三个点的坐标为: 代入题设条件可得:

的方程为:

第2问分析

解答高考数学题,有两条基本的路线(方向):其一,是向某些基本的模型(题型)靠拢;其二,是从基本的思想和方法出发进行分析。

本题我们采用路线二来解决,并用“自问自答”的方式来展示分析过程。

: 本题中有哪些对象?对象之间有何关联?

: 本题中,基本的对象有椭圆、直线、椭圆的弦。 是直线 上的动点;而 是椭圆上的定点。

: 如何证明一条直线过定点?

: 如果一个定点的坐标始终满足一个直线族(动直线的集合)的方程,则这个定点始终在这些变动的直线上;则直线过这个定点。

如果方程可以写成: ,则定点在 轴上,其坐标为 .

如果方程可以写成: ,则定点在 轴上,其坐标为 .

相对而言,多数人对第一种形式较为熟悉;而对第二种形式就生疏一些。命题人有时就在这点上作文章。

: 从几何角度分析,能够得出哪些结论?是否可以猜出定点的大致位置?

: 从对称性的角度考虑问题。 轴是椭圆 和直线 公共的对称轴。因此,对于直线 上的任一点 , 其关于 轴的对称点 也在这条直线上。

顺首这条思路往下走:假如我们把 换成 ,那么,直线 也就换成了 . 注意 和 是关于 轴对称的两条直线,它们的公共点必定在 轴上。

因此,本题中的定点一定在 轴上。这是一个重要的阶段性结论。可以帮助我们简化后面的计算。

: 从代数的角度分析,可以得出哪些结论?哪些量是已知的?哪些量是未知?哪些量是变化的?变化的量之间存在什么关联?

: 本题中,椭圆的方程已知(第1问的结论);点 是已知的定点; 是动点;

直线 是已知的定直线; 则是动直线。

注意: 这几个点都在椭圆上。所以,本题中可以找出多条椭圆的弦:

椭圆的弦是高中解析几何的重要研究对象。它具有以下性质:

: 椭圆的弦的性质:椭圆的弦的斜率与其中点的坐标存在一个简洁的联系。对于以原点为对称中心的椭圆,可以用公式表达如下: 或者:

上式中, 为弦 的中点; 代表原点。

这个性质,并不是定理,但是使用平方差法(又称点差法)可以迅速地推导得出,可以称为常用结论。在高考中,这个常用结论出现了多次。合理地猜想:这个性质对于解决眼前的问题也能发挥作用。

以上关系,对于本题中出现的众多的弦都是有效的。

由于 (也就是 ) 是椭圆的弦,根据弦的斜率就可以求出弦的中点。

同理,根据直线 的斜率,可以求出点 的坐标。

注意: 都是椭圆上的点,过这四点的弦有多条。这些弦的中点坐标存在联系。

是椭圆的长轴,其中点为原点 . 对于另外的几个中点可命名如下:记 中点为 , 记 中点为 , 记 中点为 ; 几个中点的坐标存在以下关系:

因此,如果有了 两点的坐标,就可以方便地求出点 的坐标。

如果算出点 的坐标,就可以求出直线 的斜率,并写出这条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如果求出直线 的方程,就可以算出所过定点的坐标,从而完成证明。

那么,直线 的斜率是多少呢?回答是:取决于动点 的坐标。这个坐标比较简单,只有一个变量,可以设为

借用函数及映射的符号,以上关系可以总结如下:

解题计划

理清以上关系之后,解答此题的路径(具体步骤)也就明确了:

1)引入参数 以表达动点 的坐标;

2)求直线 的斜率;

3)求中点 的坐标;

4)计算中点 的坐标;

5)计算直线 的斜率;

6)写出直线 的点斜式方程;

7)求出定点坐标;

解答第2问

因为椭圆 的方程为: ,若点 在该椭圆上,

则:

设点 坐标为: , 则直线 的斜率分别为:

1)当 , 则点 分别与点 重合,直线 与 轴重合。

2)当 :

两直线的方程为:

记 中点为 , 记 中点为 , 记 中点为 ; 则有:

代入直线方程可求出两个中点的坐标:

由于 中点为原点,而 中点分别为: , 所以:

同理可得:

方程为:

方程可化为: ;

综上所述,对 , 直线 一定经过定点 . 证明完毕。

微操指南

作为高考压轴题,除了考查大的思路,命题人还会安排一些小的关卡和障碍,考验考生的综合实力。

本题的特点在于:点 的坐标较为复杂,会令一部分人望而生畏,就此止步。

对这个关卡,可以用以下思路破解。

点斜式方程的标准形式如下:

在前面的分析中,我们从对称性角度已经得出结论:定点在 轴上,其坐标形式为

所以,我们采用点斜式方程的以下变形:

代入前面的计算结果可得:

以上推导过程有一定复杂度。顺利完成类似任务的关键在于:经过开头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定点在 轴上,所以我们相信:看起来十分复杂的分母和复杂的分子一定可以约分,最后化简为一个简单的形式。

这种“方向感”需要在平时培养。假如缺乏方向感,一味地强调熟练,是难以完成任务的。

提炼与提高

2017年理科数学全国卷一题20也是“定点问题”,但两题的解法是有区别的。请注意比较。

文章标签: # 直线 # 可以 # 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