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分数线 分数线
高考语文最后一课_高考语文最后一课教师给学生说的话
tamoadmin 2024-05-26 人已围观
简介1.高考生的"最后一课"是怎么回事?2.语文高考结束时间3.英语与汉语那个更有利于人的发展?都德的《最后一课》是短篇小说中的精品,自1873年发表以来,曾被译成世界各国文字,并常被选为中小学的语文教材,流传广泛,脍灸人口。小说的情节很简单,它以普鲁士战胜法国后强行兼并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事件为背景,通过一个小学生在上最后一堂法文课时的所见所闻与内心感受,深刻地表现了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感情。这样一篇
1.高考生的"最后一课"是怎么回事?
2.语文高考结束时间
3.英语与汉语那个更有利于人的发展?
都德的《最后一课》是短篇小说中的精品,自1873年发表以来,曾被译成世界各国文字,并常被选为中小学的语文教材,流传广泛,脍灸人口。小说的情节很简单,它以普鲁士战胜法国后强行兼并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事件为背景,通过一个小学生在上最后一堂法文课时的所见所闻与内心感受,深刻地表现了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感情。这样一篇小说,在开始逐渐沦为半殖民地社会的近代中国,是很易引起共鸣的。
梁启超曾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中认为,“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的功能,因此,他极力强调小说要以开通民智,改造国民思想品德为己任。这固然主要是针对创作小说而发,但可以说,近代文学史上的很多翻译作品也是以此作为自己的神圣宗旨的。
《最后一课》被介绍到中国来,首先就是因为它的爱国主义。这可以从先后发表的几种译文上得到佐证:1913年1月发表的匪石译本将《最后一课》标明为“教育小说”,1915年5月发表的江白痕译本则标明为“爱国小说”,两者不约而同都强调了作品的爱国性质及其教育意义;此外,胡适的译本和江白痕的译本还分别对小说的篇名作了改动,胡译为《割地》,江译为《小子记之》,显然,译名强调的是对丧权辱国的刻骨仇恨。这些细节已颇能说明问题,但更值得引起注意的是,上述三种译本都非常郑重地在译文前加有按语,有的甚至还有跋语,这些“序跋”,更清楚地表明了他们翻译这篇小说的意图。
目前发表的《最后一课》的最初译本是由匪石翻译的,发表在1913年1月31日出版的《湖南教育杂志》2卷1期上。译者生平不详,以“匪石”为名者大约不会很多,故未知是否即南社成员陈匪石。据郑逸梅先生《南社丛谈》载,陈匪石早年曾留学日本,“庚辛之际,新学渐盛,他任课幼幼学堂,时以国家积弱之故,与列强国力外张之由,勉励学生,谓:‘学必有用于世,始名为学’。”从上述记载看,陈匪石从日文转译此作也是有可能的。其译者按语曰:“西历一千八百七十年,法兰西与普鲁士交哄,法人大败,普军尽据法之东境。明年,进攻法之巴黎,法人力竭不能御,乃为城下之盟,赠款五千兆弗郎,约合华银二千兆元,盖五倍于?夜庚子赔款矣。赔款之外,复割阿色司、那恋两省之地与普。时文学大家都德目击其事,然伤之,乃托为阿色司省一小学生之语气,写割地之惨然,以激扬法人爱国之心。言虽鄙俚,含有精意。法国小学教师,咸定为课本,授之儿童云?”这篇按语言简意赅,既交待了作品的时代背景,又深深寄托了对法国的同情和对侵略者的仇恨,爱憎是很分明的。译文纯用白话,通俗明了,但对原作却略有删改,如“我”上学前在市政厅遇见铁匠及其徒弟的情节即被全部删去。一般来说,翻译作品,尤其是寥寥二、三千字的短篇小说,在当时很难引起什么反响,但匪石的译文发表后仅两月,即有人赋诗发表读后感,其诗名《〈最后一课〉题辞》,作者健铁,诗曰:“柏林书到意苍茫,汉麦先生辍讲章。四十年来求学地,知从何处话兴亡。凝神端坐睨诸生,忍泪念愁哭不成。祖国文章君识否,山残水剩最凄清。一声木铎日轮高,却怪先生新换袍。稚子亦知亡国恨,春风和泪看胡桃”。
诗作语气沉痛,但又不乏愤激,说明作品在当时深深引起了人们的共鸣。
第二种译文是胡适翻译的。胡适于1910年7月考取第二届庚子赠款留美官费生,遂赴纽约康奈尔大学深造,《最后一课》即译于美国,于1915年3月发表在《留美学生季报》春季号上。据该报编者注明,胡适此译作曾刊登于上海某报,此说如属实,则胡译首次发表大约也在1913年左右,因为胡适译文后注有“民国元年九月记于美国”的字样,从时间上推算,发表之日当和匪石译本基本同时。此外,胡适的“译者按语”在内容上和匪石基本相同,甚至连造句遣词也大致吻合,这种雷同现象颇令人迷惑不解。胡适的翻译,素来删节极多,曾被人讥之为“胡译”。这篇译文在三种译文中也是删节最厉害的,大凡无碍基本情节的'景物描写,人物语言等等均遭删节,以后曾有人在《洪水》杂志上引法文原作对胡适的这篇翻译大加指责。尽管如此,胡适的译文在语言上是比较规范的,在当时也比较受欢迎,1917年收有《最后一课》的(胡译)《短篇小说》(第一集)出版,至1940年累计重印多达21次,由此不难揆察胡适译作影响之大。
继胡适译本后,江白痕在1915年5月1日出版的《中华小说界》2卷5期上也发表了《最后一课》的译文。江白痕其人不详,他发表作品不多,偶尔在当时的报刊?夏芸吹剿的译作。他在译文前也加有一段按语,曰?“普法战争后,法人割亚尔萨斯、罗亨二州以和,而亚尔萨斯人常不忘其祖国,今观是篇,对于祖国文字三致意焉,法人爱国之情亦可概见。”文字之间,可以看出充溢着对祖国的眷爱,其翻译此作的用意是很明显的。和前述两种译文不同的是,江白痕系用文言翻译,然译文却十分忠实原著,基本是逐句翻译,当可说是对《最后一课》的首次全译。
除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最后一课》精湛的艺术构思也常为人们所赞赏,难能可贵的是中译者们早在七十多年前就注意到了这一点,匪石和胡适曾分别在译文后特附跋语,对都德的艺术技巧赞叹不已,兹抄录胡适“跋语”之一节,以见其仰慕之情之一斑:“此篇佳处,在于设想之奇。夫割地之惨,奴隶牛马之恸,是何等重要问题?而乃以孩童语气出之。全篇所写,是一蒙学堂中琐屑之事,计时不过半日,而读者心目中俨然想见异族之威,亡国之憾,真有手挥五弦,目送飞鸿之妙。此短篇小说之上乘也。”
高考生的"最后一课"是怎么回事?
在高考最后一课的最后一刻钟,小编在想终于要结束了,终于要迎来美好的暑假生活了。而且还觉得高考竟然过得如此之快,虽然在这两天的时间里发生了很多的事情,但是这一切都过去了。本来在考试之前非常担心会出现意外,但是现在都顺利的度过。
在高考的时间安排中,最后一门考的是英语。同时下午5点结束,也许很多学生用一个半小时就已经把这张卷子做完了,剩下半个小时都在检查,他们也在发呆。也许正在脑海中幻想着这个假期该如何度过,有很多的学生也已经想好了要和其他同学外出打工赚钱,他们想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加的快乐。在高考生的节目当中,这一刻是非常完美的,也许多年之后回忆起来依旧能够感受到当时那种快乐的心情。
高考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而且孩子非常的重视。他们想要凭借这一次的考试来实现命运的扭转,特别是一些普通家庭的孩子。如果能够考上985还是211的学校,以后一定可以找到一份更加理想的工作。同时在这段时间内大家也开始回忆自己,在高三曾经付出过的努力,觉得努力都得到了回报。因为在做卷子的时候,题目基本上都会做,没有出现太多的难题。
虽然高考是一次选拔性考试,而且分数线越来越高。但是如果在平时的时候好好学习,这样就能够在高考的时候发挥出自己的真正水平。很多学生在考语文的时候可能特别的紧张,但是等到英语考试的时候,基本上没有了任何的感觉。这是因为大家的大脑已经适应了这种环境,同时大家也开始慢慢的感受到监考老师也没有以前那么严格了,他们甚至看起来更加的温柔。
语文高考结束时间
“再见,老师,再见,同学们,我们毕业啦!”
6月4日上午,距离高考还有三天,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3班上了高考前的“最后一课”。最后一课,班主任亲自为班里的每一位学生颁发毕业证。
高中三年时光,学校里有每一位学生的足迹,班主任老师更是每个人成长的见证者。在高考前的最后一课上,高三3班班主任刘婷婷和每一位学生深情相拥。
上完今天这堂课,预示着他们正式毕业。未来再相见,也许要等上许久。老师陪伴了同学们三年,毕业离校之前,深深鞠上一躬,以谢恩师三年培育之情。图为高三3班学生向班主任刘婷婷鞠躬,以谢恩师。
最后一课上,班主任刘婷婷和同学们一起观看了记录了同学们三年高中生活的短视频,回忆起过去三年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少同学潸然泪下。
这里有最美好的回忆,这里记录着他们三年最美好的青春时光。
拿到高中毕业证,只是青春路上的一次短暂休憩,对于他们来说,未来的路还很长,青春才真正刚刚开始。
“我们毕业啦!”老师和高考生们合影记录下这一难忘的时刻。
预祝学子们都有一个好的前程!
英语与汉语那个更有利于人的发展?
语文高考结束时间为6月7日11:30。
语文考试时间:
老高考地区、新高考3+1+2地区、3+3新高考地区的考试安排各不相同,但语文科目的时间是一样的,都是第一天的第一门考,时间为6月7日9:00至11:30。
老高考地区考试安排:
语文:6月7日9:00至11:30。
数学(文理科数学):6月7日15:00至17:00。
综合(文综理综):6月8日9:00至11:30。
英语:6月8日15:00至17:00。
新高考3+1+2地区考试安排:
语文:6月7日9:00至11:30;数学:6月7日15:00至17:00。
物理/历史:6月8日9:00至10:15;英语:6月8日15:00至17:00。
化学:6月9日8:30至9:45;地理:6月9日11:00至12:15。
政治:6月9日14:30至15:45;生物:6月9日17:00至18:15。
3+3新高考地区考试安排:
语文:6月7日9:00至11:30;数学:6月7日15:00至17:00。
外语:6月8日15:00至17:00;物理:6月9日8:30至9:30。
政治:6月9日11:00至12:00;化学:6月9日15:00至16:00。
历史:6月10日8:30至9:30;生物:6月10日11:00至12:00。
地理:6月10日15:00至16:00。
以上数据出自精英考试网。
高考前物质预备:
1、准备好证件
考试的前一天晚上,预备好自己的准考证及考试袋,准考证要随时装入考试袋。眼睛近视的同学别忘了戴眼镜,预备一些面巾纸,避免因流汗等原因弄湿试卷。
2、穿合适的衣服
要穿合适的宽松的衣服,提示同学们要随着气候改动增减衣服,避免着凉伤风。
3、饮食清淡
考试这几天,留意清淡的饮食,要记住提示自己不要吃得太油腻,或许刺激性强的食物。千万别多吃冰淇淋或冷饮,简略引起胃疼。如果可能的话,每天吃一两个水果,补充维生素。
4、注意休息
考前考中的歇息很重要。好好歇息并不意味着很早就要上床睡觉,依据以往考生的经历,太早上床反而会失眠。
我认为 两种语言 各有利弊 都有利于人的发展 谁也不能把谁灭掉 中国人要学英语 外国人要学汉语 这样才有利于人的发展 下面是 网络上 的一些讨论 供参考 语文书可以扔掉了,老祖宗的东西没用了,外国人也可以来中国参加高考了。这幅名为语文成高考“最后一课”的漫画,质疑从何而来?原来在上周末在上海市同济、华东师大等六所高校在自主招生测试中,四所学校都不约而同地没有设立语文考试,作为从未缺席过升学考试的一项基础课程,语文的取消或多或少会引起一些不适感,何况英语并没有离场,许多质疑和指责也都随之而来。有人说“这是在搞学科歧视”,还有人说“这是数典忘祖”,甚至有人说“这是不爱国的表现”,对英语享受了超国语待遇感到担忧,用都德的《最后一课》作比较,质疑母语教育的随意偏废。编辑摘要 目录 语文门 - 事件 语文门近日,美国《侨报》就同济大学、华东师大等上海6所高校弃考语文发表文章,原题为“语文门”与中国教育的单相思。全文如下:
近日,同济大学、华东师大等上海6所高校将语文从考察学生能力的重点科目中 “略去”的新闻引发媒体热议。
既然是自主招生,考什么科目不考什么科目是校方自家的事,外人原不必指手画脚。不过,一位招生老师解释了取舍的原因——“考英语不考语文,是因为英语更有利学生的学科发展”,却令人深思:难道学习汉语就不利于学科发展?
事实上,近60年来的科技发展史和中国科技日新月异的变化表明,用汉语思维的华人同样也能搞好科技。语言只是一种交流工具,攻克科技难关当然不取决于学什么语言。一味强调英语的好处,即便不是对中文的歧视,也是滑入了“语言决定论”的悖谬中。
一个带有中国人DNA、在中文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因为考了英语就能改变自己的思维习惯、认知水平?就更容易在学业上取得成功?这恐怕是学校老师们的单相思罢了。 [1]
法国作家都德,在他的名篇《最后一课》里说过这样的一段话:“孩子们,我这是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柏林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学校只准教德语,新的老师明天就到。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所以我请你们一定要专心听讲。”130年的时间过去了,这篇文章即便在今天读来仍然令人感慨不已。
白岩松:大家总是要找一些理由的,因为他们最初取消语文的时候,也没有想到引起这么大的轩然大波,因为首先这里也有误打,华东师范大学解释了,我考语文,人家120分,他说可能是媒体弄错了,这个我觉得媒体要给人家平凡。但是另外,突然全社会都在谴责、都在反对,他们要找出一些理由来,他们甚至说前些年也是这样的。但是我觉得不同,这几年的时候,一个民族自信开始慢慢增长,另外一个大家在向回寻找根,这一系列的因素跟前些年也不考语文的这种心态,开始略微有一些不同,另外从媒体包括网络,大家这种声音可以更大地放大,所以我觉得如果要回应他的话,他说为了给学生减负,考英文和考数学等等不加负吗?另外我觉得最大的问题不在于是取语文就可以说减负,而是这种考试的模式本身有问题。如果要是考试不是让人家去通宵达旦地准备,而是就是考平常的水准,我出的试题和考试的方式,你连准备都没法准备,这才是真正的减负,那背后反映出了我要检验人的综合素质。
白岩松:没错,并不是这几个学校,我觉得这几个学校有他们冤的地方,因为这几个学校有自主招生的权力,如果把这个权力交给全中国所有的高校的话,相当大的比例,理工科的话,也会选择不考语文,所以把棒子仅仅打在这几所学校当中可能是有问题,这是全社会的问题。从打倒“四人帮”之后,科学的春天一来,我小的时候最先知道的一句话就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后来其实又加上了一个英文,而且英文甚至要排在更前面,学好英文和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是这背后隐藏着思维方式开始慢慢地把语文退到了越来越边缘的地步。在这一块儿不妨举一个复旦大学老校长苏步青大数学家的一个例子,他曾经向我们的教育部长有这样的建议,很多年前,他说如果有一天复旦大学要能够自主招生的话,我第一天先考语文,如果语文不及格的话,就不用再参加我其它的考试,你看作为一个大数学家,他把语文放在了这样一个位置上。这时候不是对文化在意的问题,而是作为一个大数学家他明白,当你进入到语文的范畴之内,人的综合素养是不一样的。我觉得他的人才观跟我们现在高校开始培养的人才思路是不一样的。
解说:这首歌的词作者是著名的作家席慕容。5岁之前,席慕容是一个标准的蒙古女孩,能说流利的蒙语,她的名字就是草原上一条河的蒙语语音的音译。但是多年的颠沛流离和最终定居台湾,使得她的母语记忆越来越淡。据她回忆,后来在家中父母用蒙语交谈,席慕容只能听懂几个单字,有时候她会故意去捣乱,字正腔圆地向他们宣告,请说国语。几十年后,重新踏上草原故土的她却不禁泪流满面
解说:的确正如德国一位语言学家威廉?6?1洪堡特曾经说过的:语言是一个民族所必需的“呼吸”,是民族的灵魂所在,通过一种语言,一个人类群体才得以凝聚陈民族,一个民族的特性也只有在自己的语言之中才能获得完整的映照和表达。有一次成名之后的丁俊晖,在录制一档双语节目时,主持人问他用英语如何?丁俊晖说,还是说中文吧,我的喜怒哀乐用母语说会更好。如果说丁俊晖坚持说中文是出于自身的需要,那么另一位也是姓丁的大师,则是更是出于一份文化坚守的责任。
丁肇中,著名华裔物理学家,几年前他参加在上海举办的第四届全球华人物理学家大会,那届大会从演讲到提问,甚至会场门口的指南全是英文。理由是国际惯例,只有丁肇中教授坚持以中文做报告,期间没有夹杂任何英文单词,即使提到地名和高校名称时也用音译的汉语。事实上丁教授的英语能力毋庸置疑,英语早就是他的第一语言。这也就自然让人回想起,1976年的诺贝尔奖颁奖宴会上,丁教授坚持用汉语致词的情景。
早在上个世纪,作家余光中就写下了“哀中文之式微”,感叹现代中国人汉语能力的下降。而如今的状况可能更糟,学习英语早已是从娃娃抓起,汉语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汉语教育的质量一路下滑,著名特级教师于仪曾痛心疾首地说到:如果我们再不珍惜母语,那么我们离“自毁长城”的日子就不会远了。另一方面,中国当下的困境其实也是很多国家都面临的一个难题。环顾四周会发现,我们的邻居们已经纷纷开始行动了。
主持人:我是觉得外国人学中文是为了扩展自己的发展空间,可能中国人学英文的时候,初衷莫不如此,但什么现在会发展到今天这么一个地步?
白岩松:我曾经在北大的时候听过一个大学生演讲,他其中有非常豪迈的一句话,他说今天我玩命地学英语是为了将来全世界玩命地学中文。其实话可以这么说,但是事实是当如果有一天全世界汉语和对中文的重视越来越高的时候,突然发现,我们自己的母语自己说起来已经磕磕绊绊了,这才真正地让人担心,我觉得语文不是一个学科、一个语文的问题,中国几千年前的文化,因为我们并不是宗教做依托,儒世道各种东西全夹杂在故事、语言各种当中。因此,在语文里头有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比如说在这一篇课文里,可能有我们中国人重视的这一点,在那里头有我们重视的那一点,最后通过整体的语文形成了一个中国人。但是现在我们对它已经不重视了,因此我们现在要重新说要建核心价值观,其实语文的日渐衰微,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现在我们很多人相当困惑,找不着北,心中没有信仰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再听一位专业人士的看法,他就是语文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王旭明。王先生,您好。
王旭明 语文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您好。
主持人:我们谁都不否认学英语重要,但是为什么现在学英语在中国重要到连母语都不重要了这种程度了?
王旭明:这个有很多种原因吧,但是从我来讲,我还是很期待有一天我们国人学英文的程度能够热过学英语的程度。
主持人:那为什么我们自己的母语教育会被渐渐地边缘化呢?
王旭明:这里面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多年来人们对语文有一个误区,我以为语文不是语言文字的意思,我以为语文是语言文化的意思,从这个角度讲,刚才王岳川教授讲的我很赞同,我们学语文不是仅仅学文字,而是学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包括了生活当中的很多方面,不仅仅是十几个字、撰几个文的问题。
主持人:您觉得语文教育,也就是我们的母语教学,从小学一直开始学,到大学我们仍然在学语文,从里面到底要学到的是什么,精髓是什么?
王旭明: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我们误以为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都有语文,我们自己国人就不用再学语文了,恰恰不是这样,语文的核心问题是表达,而我们现在如果说有最大的一个缺失就是我们在表达上面出现了问题,那么我们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都学语文,学的时间最长,用的力气最大,但是我们表达的效果并不是最好,这里面可能有语文教育教学本身的问题,还有我们在学语文的时候,更多地把它当做一种考试的手段,一种测试的手段,而不是当做一种生活的必须。
白岩松:同感,就像我刚才跟你说的,我从来没有把语文仅仅当成一个考试的科目、一个手段,它是中国几千文化的一种载体,我们没有作为一个多少亿人都在信一个宗教,它成为某一个载体,不是这样的,中国几千年走过来是很特殊的。因此,这种语文现在慢慢式微来自于全社会一种非常现实的实用主义起作用,因为语文不那么实用。
持人:你说是式微吗?但是现在我们只要翻开一些大报纸的广告里面,都有什么国学班、历史班,这是不是说明人们对于语言文化又开始重视?
白岩松:有些东西不一定是对语言很重视,他是在重新找心里的一些东西在往回走,但是依然是强势的。我们的英语现在的教学一年几百亿的产值,很有趣,一方面“新东方”,为什么教英语的地方叫新东方,新东方可以非得把英语弄好,另外英语可以疯狂的,“疯狂英语”,反过来汉语是寂寞的。在教育当中,国家宪法法律,包括上海都在提这一点,可是依然许多学校觉得可考可不考,如果要是可考的话,他一定会考。另外,我最担心的是什么?谁说理工科的孩子语文可以忽略不计呢?谁说语文好了之后,不能让他变成更棒的理工科人士呢?我觉得这个人才观必须要建立起来。
我跟杨振宁教授面对面聊天,他有一句话让我永远难忘,他说:物理是什么?物理研究到尽头是哲学,哲学研究到尽头是宗教,他是狂热的金庸所有作品的爱好者。爱因斯坦小提琴拉得很棒。钱学森之所以能成为大科学家,他夫人是声乐教师,他一直感谢说,因为我夫人是搞艺术的,给了我很多的灵感。我现在特别愿意看到我们的人才是交叉的、交融的,而不是理科连论文都写不好,而文科没有一点科学常识。现在我反而有的时候会找一些书,现在有一帮新的年轻人很厉害,去写很通俗易懂,又很有趣、很搞笑的这种隐藏着科学精神在里头的这些文章,我觉得对我的启发也特别大。我觉得社会应该去重新建立一种人才观,如果仅仅实用的话就很麻烦。
主持人:高校招生办的老师在解释这个时候说,英语有利于学生的学科发展,英语不好往往没有前途。但是我们看现在又有多少英语不好却挡在……
英语学好了之后有“钱途”,这个“钱”是金钱的“钱”,但是语文不学好的话,我们的文化没有前途,这个“前”是前进的前。自己都不尊重自己的文化,更何况还是要再次去强调,接下来要决定的是我们该怎么去考,自主招生,语文没有必要让它准备,英语也没有必要让它准备,应该变成另外的考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