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分数线 分数线
高考取消少数民族加分 省份,高考取消少数民族加分
tamoadmin 2024-05-21 人已围观
简介1.国家民委回应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政策调整问题,具体都作了哪些调整?2021年3月30日获悉,贵州省将对高考加分政策进行调整,自2022年高考起施行。其中,全国性加分项目中将逐步分区域分时段调整、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地方性加分项目中的省、市、县“见义勇为英雄”等称号高考加分分值也将逐步调整取消。近日,贵州省教育厅、省委统战部等八部门起草的《贵州省深化高考加分改革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
1.国家民委回应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政策调整问题,具体都作了哪些调整?
2021年3月30日获悉,贵州省将对高考加分政策进行调整,自2022年高考起施行。其中,全国性加分项目中将逐步分区域分时段调整、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地方性加分项目中的省、市、县“见义勇为英雄”等称号高考加分分值也将逐步调整取消。
近日,贵州省教育厅、省委统战部等八部门起草的《贵州省深化高考加分改革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向社会公开发布。
《实施办法》规定,新划分的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区域分为三类。少数民族考生符合“三统一”(即考生高中阶段三年户籍、三年完整学籍和实际就读三年的所在地应在贵州省同一县、市、区、特区——记者注)条件的,加分分值分区域、分阶段逐步降低:2022-2023年,一类区域加5分、二类区域加10分、三类区域加15分;2024-2025年,一类区域不加分、二类区域加5分、三类区域加10分;2026年起,一二类区域均不加分,三类区域保留5分加分。
针对贵州省地方性高考加分项目,将逐步取消农村人口的独生子女户女孩考生和二女结扎户考生加分;逐步取消省、市、县级“见义勇为英雄”“见义勇为模范”“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等称号的人员或其子女考生加分。
扩展资料
全国性加分项目更改
针对全国性加分项目,《实施办法》指出,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含台湾户籍考生)加分分值由10分调整为5分,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按“逐步减少加分分值、精准确定加分区域、分阶段分步实施”原则进行了调整。
另有三项加分分值与2019年加分政策规定分值保持一致:烈士子女考生加20分,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及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及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考生加20分,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考生加10分。
中国青年网—贵州调整高考加分政策:将逐步分区域调整 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
国家民委回应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政策调整问题,具体都作了哪些调整?
明确取消五类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分别是:
1、体育特长生。
2、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
3、科技类竞赛。
4、省级优秀学生。
5、思想品德有突出事迹。
与此同时,教育部指导各地减少地方性加分项目,进一步降低加分分值,逐步取消95类地方性加分项目。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少数民族加分更加精准。
调整部分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
1.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考生和台湾省籍考生(含台湾户籍考生),加分分值从2021年起调整为5分,可面向所有高校投档时使用。
2.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分值从2021年起调整为5分,加分对象调整为全省19个民族乡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高山(享受高山补贴)和无桥梁、海堤与大陆相连的海岛等少数民族考生。其中:
2021年至2023年,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可面向所有高校投档时使用。
2024年至2025年,少数民族考生加分仅面向省属高校投档时使用。
2026年起取消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政策。
首先是坚持公平正义,突出区域化、精准化。制定和实施差异化的区域支持政策,要更加聚焦特定区域和特殊事项,尽量减少同一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公共服务政策差异。坚持依法治国,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治理民族事务,推动有效、合格的政策成为法律法规,坚决贯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用法律保障合法权益和各族人民利益,用法律维护民族团结。
其次是取消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考生的地方加分。考虑到各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我国应该有关于补偿和公平的政策法规,但补偿和公平不应该简单地以候选人的身份来进行,而应该根据我国教育发展的情况来考虑该区域。我国对原贫困地区高校招生有专项规划。这是一个公平补偿的计划。随着专项计划的推进和各地教育质量差距的逐步缩小,少数民族考生的加分可能会被取消。
再者是参加汉语统一考试并报考汉语入学或国考汉语入学的,在入学时分别按以下两种情况办理。如果父母双方都是以上国籍,加50分;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偏远的西部地区,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三阶段阶梯的第三层次。与中西部地区相比,经济差距较大。东部地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相当于西部地区的4%,随着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已经从平衡发展战略转向不平衡发展战略,导致东西部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
然后是从过程评价入手,目前需要对教育薄弱地区的学生进行一定的补偿。对真正需要补偿的学生实施补偿,要明确要求当地学籍持续不断,不离开学校。学籍空虚,排挤了一直在当地读书的人。学生的机会。在推进过程评价的同时,要注重让所有学生获得同等质量的教育过程体验,即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为所有学生提供高质量、均衡的教育。